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

1. 本草徵要上

本草太多,令人有望洋之苦;藥性太少,有遺珠之憂。茲以《綱目》為主,刪繁去復,獨存精要,採集名論,竊附管窺,詳加註釋。比之《珍珠囊》極其詳奮,且句字整嚴,便於誦讀,使學者但熟此帙,已無遺用,不必復事他求矣。

白話文:

本草書籍實在太多,讓人望之生畏,不知從何下手;而藥性解說又過於簡略,令人擔憂遺漏許多珍貴資訊。因此,我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為基礎,刪去冗繁重複的內容,只保留精華要點,並參考歷代醫學名家論述,加入個人的淺見理解,詳細加以註釋。

與《珍珠囊》相比,此書內容更加詳盡豐富,而且文句整齊嚴謹,方便誦讀學習。學者只要熟讀此書,就能掌握藥物的運用,不必再另尋他書。

2. 草部

人參,味甘,微溫,無毒,入肺、脾二經,茯苓為使,惡滷咸,反藜蘆,畏五靈脂。去蘆用。其色黃中帶白,大而肥潤者佳。補氣安神,除邪益智。療心腹寒痛,除胸脅逆滿,止消渴,破堅積,氣壯而胃自開,氣和而食自化。

人參得陽和之氣,能回元氣於垂亡,氣足則神安,正旺則邪去。益智者,心氣強,則善思而多智也。真氣虛者,中虛而痛,胸滿而逆,陽春一至,寒轉為溫,否轉為泰矣。氣入金家,金為水母,渴藉以止矣。破積消食者,脾得乾健之運耳。

白話文:

人參

人參味甘,性微溫,無毒,歸肺經、脾經。茯苓為其輔藥,忌食鹵製品及鹹味食物,反藜蘆,畏五靈脂。使用時要去除蘆頭。以色澤黃白相間,個頭大且肥潤者為佳。

人參具有補氣安神,祛邪益智的功效。可治療心腹寒痛、胸脅脹滿、消渴症、堅積症等病症。人參能使氣力強健,胃口自然打開,氣血調和,食物自然消化。

人參得陽氣滋養,能使垂危的生命恢復元氣。氣血充盈則精神安定,正氣旺盛則邪氣自然消散。益智的作用是,心氣強壯,思維敏捷,智慧增長。真氣虛弱的人,體內虛弱而疼痛,胸部脹滿而氣逆,陽春時節,寒氣轉為溫暖,厄運轉為吉利。人參入肺經,肺金屬水之母,因此能治療口渴。破積消食,是脾臟得到滋養,運化功能增強的表現。

按:人參狀類人形,功魁群草,第亦有不宜用者,世之錄其長者,遂忘其短,摘其瑕者,並棄其瑜。或當用而後時,或非宜而妄設,不蒙其利,只見其害,遂使良藥見疑於世,粗工互騰其口,良可憾也。

人參能理一切虛證,氣虛者固無論矣,血虛者亦不可缺。無陽則陰無以生,血脫者補氣,自古記之。所謂肺熱還傷肺者,肺脈洪實,火氣方逆,血熱妄行,氣尚未虛,不可驟用。痧疹初發,身雖熱而斑點未形,傷寒始作,症未定而邪熱方熾,若誤投之,鮮克免者。多用則宣通,少用反壅滯。

生地黃,味甘,寒,無毒,入心、肝、脾、腎四經、惡貝母、忌銅、鐵、蔥、蒜、蘿蔔、諸血、產懷慶,黑而肥實者佳。涼血補陰,去瘀生新。養筋骨,益氣力,理胎產,主勞傷,通二便,消宿食。心病而掌中熱痛,脾病而痿蹶貪眠。

白話文:

人參、生地黃的藥性與使用說明

人參:

人參形狀像人,功效勝過其他草藥,但也有不適宜使用的情況。世人只記住它的優點,卻忘記了它的缺點,只挑剔它的毛病,卻丟棄了它的優點。有些人該用卻錯過了時機,有些人明明不適合卻胡亂使用,沒有得到好處,反而招致危害,導致良藥被世人質疑,粗心的人互相傳播誤解,實在令人遺憾。

人參能治療各種虛證,氣虛者自然不用說,血虛者也需要它。沒有陽氣,陰氣就無法生長,血虛者補氣,這是古人就記載的道理。所謂“肺熱還傷肺”,是指肺脈洪實,火氣上逆,血熱亂竄,氣還沒虛,不能貿然使用人參。痧疹剛發,身體雖熱但斑點還沒出現,傷寒剛開始,症狀還沒確定而邪熱正盛,如果誤用人參,很少能倖免。多用人參能宣通,少用反而會阻塞。

生地黃:

生地黃味甘,性寒,無毒,入心、肝、脾、腎四經。忌與貝母同用,忌與銅、鐵、蔥、蒜、蘿蔔、血製品一起食用。產於懷慶地區的黑而肥實的生地黃品質最佳。具有涼血補陰,去瘀生新,養筋骨,益氣力,理胎產,主治勞傷,通二便,消宿食的功效。心病導致手掌熱痛,脾病導致肢體無力嗜睡,都可以用生地黃治療。

熟地黃,性味畏忌俱同生地黃。用砂鍋柳甑,襯以荷葉,將生地黃酒潤,用縮砂仁粗末拌蒸,蓋覆極密,文武火蒸半日,取起曬極干,如前又蒸,九次為度,令中心熟透,純黑乃佳。滋腎水,封填骨髓,利血脈,補益真陰。久病餘脛股痠痛,新產後臍腹急疼。

地黃合地之堅凝,得土之正色,為補腎要藥,益陰上品。稟仲冬之氣,故涼血有功,陰血賴養。新者生則瘀者去,血受補則筋受榮,腎得之而骨強力壯矣。胎產勞傷,皆血之愆,血得其養,證因以痊。腎開竅於二陰,況血主濡之,二便所以利也。濕熱盛則食不消,地黃去濕熱以安脾胃,宿滯乃化。

白話文:

熟地黃,其性味和禁忌與生地黃相同。使用砂鍋和柳籠,以荷葉作為襯底,將生地黃浸泡在米酒中,再以縮砂仁的粗粉混合後蒸煮,蓋上密實,用文武火蒸煮半天,取出後曬至極度乾燥,接著再進行同樣的蒸煮過程,共九次,直到中心完全熟透且呈現純黑色為最佳。熟地黃能滋潤腎水,填充骨髓,暢通血脈,補充真陰。對於久病後的脛、股部位痠痛,以及產後腹部急疼有著良好的療效。

地黃,如同大地的堅固與凝聚,獲得了土地的正色,是補腎的關鍵藥物,且是滋補陰液的上等品。它吸收了冬季的氣息,因此具有涼血的功效,陰血得以養育。新鮮的地黃生用可去除瘀血,血液得到補充後,筋骨也能獲得營養,腎臟因此變得強壯有力。婦女生產及勞累傷身,多是由於血不足所引起,血液得到充分的養護後,病情自然痊癒。腎臟的開口在陰道和尿道,由於血能濡潤身體,因此二便得以順暢。如果體內溼熱過盛,影響消化,地黃能清除濕熱,安定脾胃,消除積存的宿食。

掌中應心,主痿蹷,乃脾熱奉君主而清其倉廩,兩證可瘳矣。熟者稍溫,其功更溥。六味丸以之為首,天一所生之本也;四物湯以之為君,乙癸同源之義也。久病陰傷,新產血敗,在所亟需。

按:生地黃性寒而潤,胃虛食少,脾虛瀉多,均在禁例。熟者性滯,若痰多氣鬱之人,能窒礙胸膈,當斟酌用之。姜酒拌炒,生者不妨胃,熟者不泥膈。

無門冬,味甘,寒,無毒,入肺、腎二經。地黃、貝母為使。忌鯉魚,去心用。定喘定嗽,肺痿肺癰,是潤燥之力也;益精益髓,消血消痰,非補陰之力歟!善殺三蟲,能通二便。

白話文:

掌中應心,主萎縮和震顫,這是因為脾熱導致心主清倉廩失調所致,這兩種病症可以通過治療得到康復。熟地黃稍微溫和,其療效更加廣泛。六味丸以其作為主要成分,是天地生成之根本;四物湯以其作為主藥,體現了乙癸同源的道理。長期患病導致陰液損傷,產後血液衰竭,這些情況都需要急切地治療。

按:生地黃性質寒涼且滋潤,對於胃虛、食量減少或脾虛、消化過旺的情況應避免使用。熟地黃性質稍有阻滯,如果患者痰多、氣機鬱滯,可能會阻塞胸膈,因此在使用時要謹慎考慮。使用姜酒拌炒的方式,可以防止生地黃對胃的影響,熟地黃則不會阻塞胸膈。

無門冬,其味道甘甜,性寒,無毒副作用,能夠進入肺和腎兩個經絡。它與地黃和貝母一起使用。忌與鯉魚一同食用,並應去除心臟部分。無門冬能平喘止咳,對肺痿、肺癰等病症有潤燥的作用;能夠增強體力、滋養骨髓,消除血瘀和痰結,這不正是補充陰液的功效嗎?它還能有效殺死三種寄生蟲,並且有助於通暢二便。

甘寒養陰,肺腎虛熱之要藥也,熱則生風,熱清而風自去;濕乃濕熱,熱化而濕亦除。腎為作強之官,而主骨,濕下流使人骨痿,善去濕熱,故骨強也。虛而內熱,三蟲生焉,補虛去熱,三蟲殺矣。肺喜清肅,火不乘金,故曰保也。咳嗽癰痿,血痰燥渴,保肺之後,莫不療之。

伏熱在中,飲食不為肌膚,邪熱清而肌膚得其養矣。肺金不燥,消渴自止,氣化及於州都,小便自利。

按:天門冬性寒而滑,若脾虛而泄瀉惡食者,大非所宜,即有前證,亦勿輕投。

麥門冬,味甘,微寒,無毒,入心、肺二經。地黃、車前為使,惡款冬花,忌鯽魚。肥白者佳,去心用。退肺中伏火,止渴益精;清心氣驚煩,定血療咳。

白話文:

麥門冬性寒涼,滋陰降火,是治療肺腎虛熱的重要藥物。熱氣容易引起風邪,熱氣消退,風邪自然消失;濕氣是由濕熱引起的,熱氣去除,濕氣也隨之消除。腎臟是身體强壯的根源,主掌骨骼,濕氣下流会导致骨骼痿软,麥門冬善於去除濕熱,因此能使骨骼强健。身體虛弱而有內熱,容易滋生寄生虫,補虛去熱,就能殺滅寄生虫。肺臟喜清肅,火不克金,所以麥門冬能保護肺臟。咳嗽、癰疮、痿軟、血痰、口渴等症,在保護肺臟之後,都能得到治療。

伏熱留在體內,飲食無法滋养肌肤,邪熱清除,肌肤就能得到滋養。肺金不燥,消渴自然停止,氣化通達全身,小便自然暢通。

需要注意的是,麥門冬性寒滑,脾虛泄泻、食慾不振的人不宜服用。即使有前述症狀,也不要輕易使用。

麥門冬稟秋令之微寒,得西方之正色,故清肺多功。心火焦煩,正如盛暑,秋風一至,炎蒸若失矣。心主血,心既清,妄行者息。脾受濕熱,則肌肉腫而腸胃滿,熱去即濕除,腫滿者自愈。金不燥則不渴,金水生則益精。

按:麥門冬與天門冬功用相當,寒性稍減,虛寒泄瀉,仍宜忌之。

白朮,味苦,甘,溫,無毒,入脾、胃二經。防風為使。忌桃、李、青魚、產於潛者佳。米泔水浸半日,土蒸切片,蜜水拌勻,炒令褐色。健脾進食,消穀補中,化胃經痰水,理心下急滿,利腰臍血結,祛周身濕痹,君枳實以消痞,佐黃芩以安胎。

白話文:

麥門冬性寒,屬金,因此能清肺,對心火引起的煩躁不安有很好的效果,就像盛夏遇到秋風,暑熱消散一樣。心主血,心火清了,妄念自然減少。脾受濕熱,就會出現肌肉腫脹、腸胃滿脹,熱退濕除,腫脹自然消退。肺屬金,金不燥就不會口渴,金生水,則能滋養腎精。

注意,麥門冬與天門冬功效相近,但寒性稍弱,虛寒泄瀉者不宜服用。

白朮味苦甘,性溫,無毒,入脾胃二經,可用防風配伍。忌食桃、李、青魚,生長於水下的白朮品質最佳。將白朮浸泡於米泔水中半日,用土蒸熟後切片,再用蜜水拌勻炒至褐色,可健脾開胃,消食補中,化解胃經痰水,治療心下急滿,利腰臍血結,祛除周身濕痹。白朮可以與枳實配伍消痞,與黃芩配伍安胎。

白朮甘溫,得土之沖氣,補脾胃之神聖也。脾胃健於轉輸,新谷善進,宿谷善消,土旺自能勝濕,痰水易化,急滿易解。腰臍間血,周身之痹,皆濕停為害,濕去則安矣。消痞者,強脾胃之力;安胎者,化濕熱之功。

按:《白朮贊》云:味重金漿,芳逾玉液,百邪外御,六腑內充。察草木之勝速益於已者,並不及術之多功也。但陰虛燥渴,便閉滯下,肝腎有築築動氣者勿服。

蒼朮,味苦、辛,溫,無毒,入脾經。畏惡同白朮。產茅山者佳。泔浸蒸曬。燥濕消痰,發汗解鬱。除山嵐瘴氣,弭災沴惡疾。

蒼朮為濕家要劑。痰與氣俱化,辛溫快氣,汗與郁並解,芳氣辟邪,得天地之正氣者歟。

白話文:

白朮性味甘溫,具有土氣的特性,能補益脾胃,使脾胃功能旺盛,運化能力增強,新食物容易消化吸收,宿食也容易排泄。脾胃強壯,就能有效抵抗濕邪,痰水容易化解,腹脹也能消退。腰部和肚臍之間的疼痛以及全身的痺痛,都是因為濕邪停滯所致,去除濕邪就能痊癒。白朮能消痞塊,是因為它能增強脾胃功能;能安胎,是因為它能化解濕熱。

白朮功效顯著,其味甘醇濃郁,香氣芬芳,能抵禦外邪,滋養六腑。在草木中,沒有其他藥物能比白朮更有效。不過,如果體虛燥渴、大便乾結、肝腎虛弱、氣血不暢者,則不宜服用。

蒼朮味苦辛、性溫,無毒,歸脾經,忌與白朮同用。產自茅山者品質最佳。需用淘米水浸泡,蒸曬乾燥。蒼朮具有燥濕化痰、發汗解鬱的功效,能祛除山嵐瘴氣,治療瘟疫惡疾。

蒼朮是治療濕邪的重要藥物,它能化解痰濕和氣滯,辛溫之性可以疏通氣血,發汗解鬱,芳香之氣可以驅除邪氣,是天地間正氣的凝聚。

按:蒼朮與白朮功用相似,補中遜之,燥性過之,無濕者便不敢用,況於燥證乎?

甘草,味甘、平,無毒,入脾經。白朮為使,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惡遠志,忌豬肉,令人陽痿。補脾以和中,潤肺而療痿,止瀉退熱,堅筋長肌,解一切毒,和一切藥。梢上莖中作痛,節醫腫毒諸瘡。

外赤內黃,備坤離之色;味甘氣平,資戊己之功。調和群品,有元老之稱;普治百邪,得王道之用。益陰除熱,有裨金官,故咳嗽、咽痛、肺痿均治也。專滋脾土,故瀉利、虛熱、肌肉均賴也。諸毒遇土則化,甘草為九土之精,故百毒化。熱藥用之緩其熱,寒藥用之緩其寒。理中湯用之,恐其僭上;承氣湯用之,恐其速下。

白話文:

蒼朮和白朮的作用很像,但補脾的效果不如白朮,燥性卻比白朮強。如果體內沒有濕氣,就不要輕易使用蒼朮,更別說用在燥證上了。甘草味甘性平,沒有毒性,歸脾經。白朮是甘草的使藥,與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相剋,惡遠志,忌與豬肉同食,會導致陽痿。甘草能補脾和中,潤肺治痿,止瀉退熱,堅筋長肌,解百毒,調和各種藥性。它可以治療梢上莖中疼痛,以及節醫腫毒等瘡瘍。甘草外皮赤色,內里黃色,兼備坤、離二氣之色;味甘氣平,具有戊、己二氣之功。它能調和各種藥物,被稱為藥物中的元老;廣泛治療各種疾病,是王道之用。它能益陰除熱,有助於金官,因此可以治療咳嗽、咽痛、肺痿等病症。甘草專門滋養脾土,所以可以治療瀉痢、虛熱、肌肉萎縮等病症。各種毒素遇到土就會化解,甘草是九土之精,因此可以解百毒。熱性藥物配伍甘草可以緩解其熱性,寒性藥物配伍甘草可以緩解其寒性。理中湯中用甘草,擔心它會太過滋補;承氣湯中用甘草,擔心它會加速瀉下。

按:甘能作脹,故滿中者忌之。嘔家忌甘,酒家亦忌甘。

黃耆,味甘,微溫,無毒,入肺、脾二經。茯苓為使,惡龜甲、白蘚皮。嫩綠色者佳,蜜炙透。補肺氣而實皮毛,斂汗托瘡,解渴定喘;益胃氣而去膚熱,止瀉生肌,補虛治癆。風癩急需,痘瘍莫缺。

種種功勳,皆是補脾實肺之力。能理風癩者,經謂: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氣充於外,邪無所容耳。

按:黃耆實表,有表邪者勿用;助氣,氣實者勿用。多怒則肝氣不和,亦禁用也。

遠志,味苦、辛,溫,無毒,入心、腎二經。畏珍珠、藜蘆,殺附子毒,冷甘草湯浸透,去水焙乾。定心氣,止驚益智,補腎氣,強志益精。治皮膚中熱,令耳目聰明。

白話文:

按:甘味的食物會讓人感到脹滿,因此飽食的人應避免食用。嘔吐的人應忌食甘甜食物,飲酒的人也應避免食用甘甜食物。

黃耆,味道甘甜,溫和,無毒,作用於肺、脾兩經。茯苓是其輔助藥物,與龜甲、白蘚皮相沖突。嫩綠色的黃耆較佳,經過蜂蜜炙烤後效果更佳。黃耆能補充肺部的氣血,使皮膚健康,有止汗、託瘡、解渴、定喘的效果;它能補充胃部的氣血,消除皮膚熱症,止瀉、生肌、補充虛弱的身體。對於風癩的治療非常必要,對於痘疹的治療不可或缺。

黃耆的各種功效,都是補脾實肺的表現。能治療風癩的原因是,經典中提到:邪氣聚集的地方,氣血必定不足。當氣血充盈在外部時,邪氣就無法侵入了。

按:黃耆具有固表的作用,如果有表邪(即表面的疾病)的人不宜使用。黃耆能助氣,如果氣血已經充足的人也不宜使用。經常發怒會導致肝氣不調,這種情況下也不宜使用黃耆。

遠志,味道苦、辛,溫和,無毒,作用於心、腎兩經。遠志畏懼珍珠、藜蘆,能消解附子的毒性,需要在冷甘草湯中浸泡透徹,然後去除水分、烘焙乾燥。遠志能安定心神,防止驚悸,增強智慧;補充腎氣,強化意志,增強精氣。遠志能治療皮膚中的熱症,讓耳目變得靈敏。

心君鎮定,則震憾無憂,靈機善運,故止驚益智。水府充盈,則堅強稱職,閉蟄封藏,故強志益精。水旺而皮熱可除,心安而耳目自利。

按:遠志水火併補,殆交坎離而成既濟者耶。本功外善療癰毒,敷服皆奇;苦以泄之,辛以散之力也。

菖蒲,味辛,溫,無毒,入心、脾二經。秦艽為使,惡麻黃,忌飴糖、羊肉,勿犯鐵器,令人吐逆。石生細而節密者佳,去毛微炒。宣五臟,耳聰目明,通九竅,心開智長。風寒濕痹宜求,咳逆上氣莫缺。止小便利,理膿窠瘡。

白話文:

心臟的君主保持平靜,就能消除煩惱,靈活思考,因此能安定心神、增強智慧。腎水充實,就能確保功能正常,封存藏蓄,因此能壯強意志、增進精力。若腎水充足而皮膚發熱,可用藥物清除;當心安時,耳朵和眼睛自然就能順利工作。

遠志具有滋補水火的作用,似乎是在調和坎離,使之達到平衡與和諧。這項功課除了對癰毒有很好的療效,敷貼或服用都有奇效;這是因為它苦可以降火,辛可以散寒。

菖蒲,味道辛,性溫,無毒,歸屬心、脾兩個經絡。秦艽是它的配伍藥物,與麻黃相衝突,忌食飴糖和羊肉,不可接觸鐵器,否則會導致嘔吐或反胃。選用石生細小且節點密集的菖蒲最佳,去除毛刺後稍微炒一下。菖蒲能宣通五臟,讓耳朵聽覺靈敏,視力清晰,打通九個孔道,開啟心神,增強智慧。對於風寒濕邪引起的痹症有治療作用,對於咳嗽和上氣的病症不能缺少。菖蒲還能止住小便頻繁,治療膿窠瘡傷。

菖蒲稟孟夏之氣,合從革之辛,芳香利竅,辛溫達氣,心脾之良藥也。故善宣通,能除濕痹。

按:菖蒲香燥,陰血不足者禁之,惟佐地黃、門冬之屬,資其宣導,臻至太和。雷公曰:菖、夏菖,其二件相似,但氣味腥穢,形似竹根。

萎蕤,味甘,平,無毒,入肺、脾、肝、腎四經。畏滷鹼。蜜水拌蒸。潤肺而止嗽痰,補脾而去濕熱,養肝而理眥傷淚出,益腎而除腰痛莖寒。

萎蕤滋益陰精,與地黃同功,增長陽氣,與人參同力。潤而不滑,和而不偏,譬諸盛德之人,無往不利。

薯蕷,一名山藥。味甘,平,無毒。入心、脾、腎三經。蒸透用。益氣長肌,安腎退熱。補脾除瀉痢,補腎止遺精。

白話文:

菖蒲屬於孟夏時節的藥材,性辛溫,芳香通竅,有助於宣通氣血,去除濕氣和痺痛,是心脾的良藥。但因其香燥,陰血不足者需忌食,可佐以地黃、門冬等藥材,以發揮其宣導作用,達到平衡狀態。雷公指出,菖蒲和夏菖蒲外形相似,但氣味腥穢,形狀像竹根。

萎蕤味甘性平,無毒,入肺、脾、肝、腎四經。忌與滷鹼同用,可用蜜水拌蒸。具有潤肺止咳化痰、補脾去濕熱、養肝止淚、益腎除腰痛等功效。

萎蕤能滋養陰精,功效與地黃相似,還能增長陽氣,與人參有相同的作用。它潤而不滑,平和不偏,就像品德高尚的人,凡事都能順利。

薯蕷,又名山藥,味甘性平,無毒,入心、脾、腎三經。需蒸透後使用。具有益氣補虛、安腎退熱、補脾止瀉、補腎止遺精等功效。

山藥得土之沖氣,稟春之和氣,故主用如上。比之金玉君子,但性緩,非多用不效。

按:山藥與面同食,不能益人。

薏苡仁,味甘,微寒,無毒。入肺、脾二經。淘淨,曬炒。祛風濕,理腳氣拘攣;保燥金,治痿癰咳嗽。瀉痢不能缺也,水脹其可廢乎?

薏仁得地之燥,稟秋之涼,能燥脾濕,善祛肺熱。

按:大便燥結,因寒轉筋,及妊娠者並禁之。

木香,味辛,溫,無毒。入肺、脾、肝三經。生用理氣,煨熟止渴。平肝降氣,郁可開而胎可安,健胃寬中,食可消而痢可止。何患乎鬼邪蠱毒,無憂於冷氣心疼。

白話文:

山藥吸收了土地的陽氣,又兼具春天溫和的氣息,因此具有上述功效。它就像金玉君子般溫和,但需要多用才能顯效。

山藥與麵食一起吃,不能滋補身體。

薏苡仁味甘微寒,無毒,入肺脾二經。洗淨後曬乾或炒製。它能祛風濕,治療腳氣拘攣;保護肺金,治療痿病、癰瘡和咳嗽。腹瀉痢疾不可缺少它,水腫更能發揮作用。

薏仁吸收了土地的燥氣,又兼具秋天清涼的氣息,能燥脾濕,善於祛除肺熱。

大便燥結、因寒轉筋,以及懷孕者都應禁食薏仁。

木香味辛溫,無毒,入肺脾肝三經。生用可以理氣,煨熟可以止渴。它能平肝降氣,可以舒解鬱結,安胎;健胃寬中,可以助消化,止痢疾。對於鬼邪蠱毒、寒氣心痛等症狀,皆能有效。

氣味純陽,故辟邪止痛。吐瀉停食,脾疾也,土喜溫燥,得之即效;氣鬱氣逆,肝疾也,木喜疏通,得之即平。胎前須順氣,故能安胎。

按:木香香燥而偏於陽,肺虛有熱,血枯而燥者,慎勿犯之。

石斛,味甘,平,無毒,入胃、腎二經。惡巴豆,畏殭蠶。酒浸酥拌蒸。清胃生肌,逐皮膚虛熱;強腎益精,療腳膝痹弱。厚腸止瀉,安神定驚。

入胃清濕熱,故理痹證泄瀉;入腎強陰,故理精衰骨痛。其安神定驚,兼入心也。

按:石斛宜於湯液,不宜入丸,形長而細且堅,味甘不苦為真。誤用木斛,味大苦,餌之傷人。

白話文:

木香性溫燥,陽氣旺盛,因此能辟邪止痛。腹瀉嘔吐、消化不良,都是脾胃虛弱所致,而脾喜溫燥,服用木香便可見效。氣鬱氣逆,則是肝氣不舒,木喜疏通,服用木香也能使其平復。婦女懷孕前需順氣,木香能安胎。不過,木香燥熱偏陽,肺虛有熱、血虛乾燥的人要謹慎服用。

石斛味甘性平,無毒,入胃、腎二經。忌巴豆,畏殭蠶。可酒浸酥拌蒸食。石斛能清胃生肌,去除皮膚虛熱;強腎益精,治療腿腳麻木無力;滋養腸胃,止瀉安神定驚。

石斛入胃清熱除濕,所以能治療痹證、腹瀉;入腎滋陰補腎,所以能治療腎虛精衰、骨痛。它也能安神定驚,可見其功效也入心經。

選用石斛時,要選擇形狀細長堅實,味道甘甜不苦的才是真品。切勿誤用木斛,木斛味道苦澀,服用會傷身。石斛適合用於湯劑,不適合製成丸劑。

牛膝,味苦,酸,平,無毒。入肝、腎二經。惡鱉甲,忌牛肉。酒浸。壯筋骨,利腰膝,除寒濕,解拘攣。益精強陰,通經墮胎。理膀胱氣化遲難,引諸藥下行甚捷。

肝為血海而主筋,血海得補則經通,而攣急者解矣。骨者,腎所司也;腰者,腎之府也;精者,腎所藏也;小便者,腎所主也。補腎則眾疾咸安。墮胎者,以其破血下行耳。

按:牛膝主用,多在腎肝下部,上焦藥中勿入。氣虛下陷,血崩不止者戒用。

芎藭,味辛,溫,無毒。入肝經。白芷為使,畏黃連。主頭痛面風,淚出多涕,寒痹筋攣,去瘀生新,調經種子,長肉排膿。小者名撫芎,止利且開鬱。

白話文:

牛膝

牛膝,味道苦、酸,性平,無毒。進入肝經和腎經。忌諱與鱉甲同用,也忌與牛肉同食。可以浸泡在酒中使用。

功效:壯筋骨、利腰膝、除寒濕、解拘攣、益精強陰、通經墮胎。可以治療膀胱氣化遲緩,促進藥物下行。

原理:肝臟是血液的儲藏地,負責主管筋骨,補益肝臟就能暢通經脈,解除攣急。骨骼是由腎臟所統管,腰部是腎臟的府邸,精華是腎臟所儲藏,小便是由腎臟所主導。補益腎臟就能使各種疾病都得到安撫。墮胎的功效,是因為牛膝能破血下行。

注意事項:牛膝主要作用於腎臟和肝臟的下部,不適合用於治療上焦的疾病。氣虛下陷、血崩不止者忌用。

芎藭

芎藭,味道辛辣,性溫,無毒。進入肝經。白芷是它的使藥,忌諱與黃連同用。

功效:主治頭痛、面部風寒、淚多涕多、寒痹筋攣、去除瘀血生新血、調經種子、長肉排膿。小芎藭可以止瀉且開鬱。

辛甘發散為陽,故多功於頭面。血和則去舊生新,經調而攣痹生解。長肉排膿者,以其為血中氣藥也。撫芎之止利開鬱,亦上升辛散之力。

按:芎藭性陽味辛,凡虛火上炎,嘔吐咳逆者,忌之。《衍義》云:久服令人暴亡。為其辛喜歸肺,肺氣偏勝,金來賊木,肝必受侮,久則偏絕耳。

當歸,味甘、辛,溫,無毒。入心、肝、脾三經。畏菖蒲、海藻、生薑,酒洗去蘆。去瘀生新,舒筋潤腸。溫中止心腹之痛,養營療肢節之疼。外科排膿止痛,女科瀝血崩中。

心主血,脾統血,肝藏血,歸為血藥,故入三經,而主治如上。《本經》首言主咳逆上氣,辛散之勳也。頭止血,尾破血,身補血,全和血,能引諸血各歸其所當歸之經,故名當歸。氣血昏亂,服之即定。

白話文:

辛甘發散為陽,故多功於頭面:辛甘之物,具有發散的特性,因此在治療上常應用於頭面部的問題。 血和則去舊生新,經調而攣痹生解:當血液運行平和時,能夠去除老化的組織,促進新組織的生成;調理經絡可以緩解因經絡阻塞引起的疼痛。 長肉排膿者,以其為血中氣藥也:這種藥物能夠長肌肉、排膿,因為它有調理血液中氣血的作用。撫芎之止利開鬱,亦上升辛散之力:芎藭這種藥物能夠止利、開鬱,並具有上升、辛散的力道。

按照:芎藭屬陽,味辛,對虛火上炎、嘔吐咳嗽等情況要避免使用。《衍義》提到長期服用會導致突然死亡,因為它性喜歸肺,若肺氣過盛,容易傷及肝木,長時間下來會影響聽覺。

當歸,味甘、辛,溫,無毒。入心、肝、脾三經。畏菖蒲、海藻、生薑,酒洗去蘆。去瘀生新,舒筋潤腸。溫中止心腹之痛,養營療肢節之疼。外科排膿止痛,女科瀝血崩中。

心主血,脾統血,肝藏血,當歸是血液的藥物,所以進入三經,主治療如上所述。《本經》首先提到當歸對於咳嗽、上氣的療效,這是其辛散的功效。頭部使用當歸可以止血,尾部可以破血,身體部分可以補血,整體來說可以調和血液,因此稱為當歸。對於氣血混亂的情況,使用當歸可以使其恢復穩定。

按:當歸善滑腸,泄瀉者禁用;入吐血劑中,須醋炒之。

白芍藥,味苦、酸,微寒,無毒,入肺、脾、肝三經。惡石斛、芒硝,畏鱉甲、小薊及藜蘆。煨熟酒焙。斂肺而主脹逆喘咳,腠理不固;安脾而主中滿腹痛,瀉痢不和;制肝而主血熱目疾,脅下作疼。赤者專行惡血,兼利小腸。

收斂下降,適合秋金,故氣寧而汗止。專入脾經血分,能瀉肝家火邪,故功能頗多。一言以敝之,斂氣涼血而已矣。

按:芍藥之性,未若芩、連之苦寒,而寇氏云:減芍藥以避中寒。丹溪云:產後勿用芍藥,恐酸寒伐生生之氣。嗟乎!藥之寒者,行殺伐之氣,違生長之機,雖微寒如芍藥,古人猶諄諄告戒,況大苦大寒之藥,其可肆用而莫之忌耶?

白話文:

當歸能潤滑腸道,拉肚子的人不能用;用於止血的藥方裡,要用醋炒過才能使用。白芍味苦酸,微寒,無毒,歸肺、脾、肝三經。忌與石斛、芒硝同用,畏鱉甲、小薊和藜蘆。用火煨熟或酒浸後焙乾。白芍能收斂肺氣,主治脹滿、反胃、咳嗽、腠理不固;能安脾胃,主治腹脹、腹痛、瀉痢不調;能制肝火,主治血熱目疾、脅肋疼痛。紅色白芍專治瘀血,還能通利小腸。白芍性屬收斂下降,適合秋季,因此能安神止汗。白芍專入脾經血分,能瀉肝火邪氣,所以用途廣泛。簡單來說,白芍就是收斂氣血、涼血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白芍雖然寒性不強,但寇氏認為減量使用可以避免寒性傷脾胃。丹溪認為產婦不宜用白芍,因為寒性會損傷生機。古人對於藥物的寒性都非常謹慎,即使是微寒的藥物也要注意,更何況是苦寒的藥物,不可隨意使用。

五味子,味甘、酸,核中苦,辛、咸,溫,無毒。入肺、腎二經。蓯蓉為使,惡萎蕤。嗽藥生用,補藥微焙。遼東肥潤者佳。滋腎經不足之水,強陰澀精,除熱解渴;收肺氣耗散之金,療咳定喘,斂汗固腸。

潔古云:夏服五味,使人精神頓加,兩足筋力湧出。東垣云:收瞳神散大,火熱必用之藥。五味功用雖多,收肺保腎四字,足以盡之。

按:五味乃要藥,人多不敢用者,寇氏虛熱之說誤之耳。惟風邪在表,痧症初發,一切停飲,肺家有實熱者,皆當禁之。

丹參,味苦,微寒,無毒。入心經。畏鹹水,反藜蘆。安神散結,益氣養陰,去瘀血,生新血。安生胎,落死胎,胎前產後,帶下崩中。

白話文:

五味子性溫,無毒,味甘酸,核中帶苦、辛、咸,入肺腎二經,可與蓯蓉搭配,忌與萎蕤同用。用於治療咳嗽時生用,補益時微焙,遼東產的肥潤者品質最佳。五味子能滋養腎經不足之水,強壯腎陰,固澀精液,清熱解渴;還能收斂肺氣,治療咳嗽、哮喘,止汗固腸。古人認為夏季服用五味子能讓人精神振奮,雙腳筋力倍增。醫家東垣認為五味子能收斂瞳神,散除內熱,是治療火熱症的常用藥。五味子功效廣泛,但總歸是收斂肺氣、滋養腎陰,二者足以概括其主要作用。

丹參性微寒,無毒,味苦,入心經,忌鹹水,與藜蘆相克。丹參能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生新血,可治療心神不安、血瘀、血虛等症,也能安胎、落胎、調經止帶。

色合丙丁,獨入心家,專主血證。古稱丹參一味,與四物同功,嘉其補陰之績也。

按:丹參雖能補血,長於行血,妊娠無故勿服。

沙參,味苦,微寒,無毒。入肺經。惡防己,反藜蘆。主寒熱咳嗽,胸痹頭痛。定心內驚煩,退皮間邪熱。

氣輕力薄,非肩弘任大之品也。人參甘溫體重,專益肺氣,補陽而生陰;沙參甘寒體輕,專清肺熱,補陰而制陽。

按:沙參性寒,臟腑無實熱及寒客肺經而嗽者,勿服。

玄參,味苦、咸,微寒,無毒。入腎經,惡黃耆、乾薑、大棗、山茱萸、反藜蘆,忌銅器。蒸過曬乾,黑潤者佳。補腎益精,退熱明目,傷寒癍毒,癆證骨蒸。解煩渴,利咽喉。外科瘰癧癰疽,女科產乳余疾。

白話文:

色合丙丁,獨入心家,專主血證。古稱丹參一味,與四物同功,嘉其補陰之績也。

丹參這種藥物,它能和合丙丁二行(五行理論中,丙丁代表火行),專門進入心經,主要用來治療血液相關的病症。古人稱丹參這一味藥,有著和四物湯(四種補血藥物)相同的功效,讚賞它補充陰血的作用。

按:丹參雖能補血,長於行血,妊娠無故勿服。

需要注意的是,丹參可以補血,並且特別強調活血,所以在懷孕期間沒有原因的情況下,不應該服用。

沙參,味苦,微寒,無毒。入肺經。惡防己,反藜蘆。主寒熱咳嗽,胸痹頭痛。定心內驚煩,退皮間邪熱。

沙參這類藥物,味道苦,性微寒,無毒,能夠進入肺經。它不能和防己一起使用,也不能和藜蘆一起使用。主要用來治療寒熱咳嗽,胸悶頭痛。能夠安定心神,消除心內的驚悸煩躁,退除皮膚間的邪熱。

氣輕力薄,非肩弘任大之品也。人參甘溫體重,專益肺氣,補陽而生陰;沙參甘寒體輕,專清肺熱,補陰而制陽。

沙參的氣息輕,力量弱,並不是能承擔重任的藥物。人參甘溫,體重,專門補益肺氣,補充陽氣同時生養陰氣;而沙參甘寒,體輕,專門清除肺部的熱氣,補充陰氣同時控制陽氣。

按:沙參性寒,臟腑無實熱及寒客肺經而嗽者,勿服。

需要注意的是,沙參性寒,對於內臟沒有實熱,以及寒氣侵襲肺經導致咳嗽的情況,不要服用。

玄參,味苦、鹹,微寒,無毒。入腎經,惡黃耆、乾薑、大棗、山茱萸、反藜蘆,忌銅器。蒸過曬乾,黑潤者佳。補腎益精,退熱明目,傷寒癍毒,癆證骨蒸。解煩渴,利咽喉。外科瘰癧癰疽,女科產乳餘疾。

玄參這類藥物,味道苦、鹹,性微寒,無毒,能夠進入腎經。它不能和黃耆、乾薑、大棗、山茱萸一起使用,忌諱使用銅器。經過蒸煮後再曬乾,顏色黑而油潤的最好。它能補腎壯精,退熱明目,對傷寒癍毒、癆證骨蒸等病有療效。能解除煩渴,利喉潤喉。在外科上可用於治療瘰癧癰疽等疾病,在婦科方面對產後乳汁不足的問題也有幫助。

色黑味苦,腎家要藥。凡益精明目,退熱除蒸,皆壯水之效也。至如咽痛煩渴,癍毒癧瘡,皆肺病也。正為水虛火亢,金受賊邪,第與壯水,陽焰無光已。產乳余疾,亦屬陰傷,故應並主。

按:玄參寒滑,脾虛泄瀉者禁之。

苦參,味苦,寒,無毒。入腎經。玄參為使,惡貝母、菟絲、漏蘆,反藜蘆。泔浸一宿,蒸過曝乾。除熱祛濕,利水固齒,癰腫瘡瘍,腸澼下血。

味苦性寒,純陰之品,故理濕熱有功。瘡毒腸澼,皆濕蒸熱瘀之愆,宜其咸主。齒乃骨之餘,清腎者自固耳。

按:苦參大苦大寒,不惟損胃,兼且寒精,向非大熱,惡敢輕投?

白話文:

黑色食物味苦,是滋補腎臟的重要藥材。凡是能補益精氣、明目、退熱、除煩躁的藥物,都屬於滋補腎水的功效。至於咽喉疼痛、口渴、皮膚斑疹、瘡毒、癧瘡,都是肺部疾病。這都是因為腎水不足,導致心火亢盛,肺金受邪氣入侵。只要滋補腎水,就能熄滅心火,使邪氣無處可乘。產後乳汁不足以及其他餘疾,也屬於陰氣受損,因此也應該用滋補腎水的藥物來治療。

玄參性寒滑,脾虛易腹瀉的人禁止服用。

苦參味苦性寒,無毒。主要入腎經。配伍玄參效果最佳,忌用貝母、菟絲、漏蘆,反藜蘆。需用淘米水浸泡一夜,蒸過後曬乾。具有清熱祛濕、利水固齒的功效,可治癰腫瘡瘍、腸道出血等症。

苦參味苦性寒,是純陰的藥材,因此能有效治療濕熱病症。瘡毒、腸道出血都是濕熱瘀血所致,因此苦參是主治藥物。牙齒是骨骼的延伸,滋補腎臟自然就能使牙齒堅固。

注意:苦參味苦性寒,過量服用不僅會損傷胃氣,還會寒傷精氣,除非病情十分嚴重,否則不要輕易服用。

知母,味苦、寒,無毒,入肺、腎二經。忌鐵器,肥白者佳。去毛,鹽水炒透。清肺熱而消痰損咳,瀉腎火而利水滑腸。肢體腫浮為上劑,傷寒煩熱號神良。

瀉腎家有餘之火,是其本功,至夫清金治腫諸效,良由相火不炎,自當馴致也。

按:知母性寒,不宜多服,近世理癆,尊為上品,往往致泄瀉而斃。故腎虛陽痿,脾虛溏泄,不思食,不化食者,皆不可用。

貝母,味辛、苦,微寒,無毒。入心、肺二經。厚朴為使,畏秦艽,反烏頭。去心,糯米拌炒,米熟為度。消痰潤肺,滌熱清心。喘咳紅痰要矣,胸中鬱結神哉!

白話文:

知母味苦性寒,無毒,入肺腎二經。忌用鐵器,肥白品質較佳。去除毛根,用鹽水炒至透熟。它能清肺熱、消痰止咳,瀉腎火、利水通便。肢體腫脹浮腫時,知母是上選藥材;傷寒發熱神志不清時,它也十分有效。

知母的主要功效是瀉腎火,其他如清金治腫等效果,都是由於腎火不炎,自然而然產生的。

需要注意的是,知母性寒,不宜服用過量。近來治療癆病時,有人將它視為上等藥材,結果卻因服用過量而導致腹瀉致死。因此,腎虛陽痿、脾虛腹瀉、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者,都不可使用知母。

貝母味辛苦微寒,無毒,入心肺二經。厚朴為其配伍藥,忌用秦艽,反烏頭。去除貝母的心,用糯米拌炒,待糯米熟透即可。貝母能消痰潤肺,清熱解毒。喘咳帶紅痰者,以及胸中鬱結者,皆可服用貝母。

辛宜歸肺,苦宜歸心,大抵心清氣降,肺賴以寧,且潤而化痰,故多功於西方也。

按:汪機曰:俗以半夏燥而有毒,代以貝母,不知貝母治肺金燥痰,半夏治脾土濕痰,何可代之?脾為濕土,故喜燥;肺為燥金,故喜潤。若痰在脾經,誤用貝母之潤,投以所惡,可翹首待斃。故寒痰、濕痰、風痰、食積痰、腎虛泛為痰,均非貝母所司也。

紫菀,味苦、辛,溫,無毒,款冬花為使。惡遠志,畏茵陳。洗淨。蜜水炒。主痰喘上氣,屍疰癆傷,咳吐膿血,通利小腸。

苦能下達,辛可益金,故吐血保肺,收為上品。雖入至高,善於下趨,使氣化及於州都,小便自利,人所不知。

白話文:

辛味適合歸屬於肺,苦味適合歸屬於心,總的來說,心氣清涼下降,肺依靠心氣來安定,而且辛味潤肺化痰,所以辛味藥物在西方(肺經)功效顯著。

俗話說半夏燥熱有毒,因此用貝母替代,卻不知貝母治肺金燥痰,半夏治脾土濕痰,怎麼能互相替代呢?脾土喜燥,肺金喜潤,如果痰在脾經,誤用貝母的潤燥之性,用其所惡,就等於自取滅亡。所以寒痰、濕痰、風痰、食積痰、腎虛化痰,都不是貝母的用武之地。

紫菀味苦辛,性溫無毒,款冬花為其輔藥。忌用遠志,畏避茵陳。需洗淨後用蜜水炒制。主治痰喘上氣,屍疰癆傷,咳吐膿血,通利小腸。

苦味能下降,辛味能益金,所以紫菀能止吐血、保護肺,為治療肺病的上品。雖然紫菀入肺經,卻擅長向下趨勢,使氣化到達周身,小便自利,這點很多人不知道。

按:紫菀辛溫暫用之品,陰虛肺熱者,不專用多用,須地黃、門冬共之。

百合,味甘,微寒,無毒。入心、肺二經。花白者入藥。保肺止咳,驅邪定驚,止涕淚多,利大小便。

君主鎮定,邪不能侵;相傅清肅,咳嗽可療。涕淚,肺肝熱也;二便不通,腎經熱也。清火之後,復何患乎?仲景云:行、住、坐、臥不定,如有神靈,謂之百合病,以百合治之,是亦清心安腎之效歟!

按:百合通二便,中寒下陷者忌之。

天花粉,味苦,寒,無毒。入心、脾二經。枸杞為使,惡乾薑,畏牛膝、乾漆,反烏頭。止渴,退煩熱,消痰,通月經,排膿散腫,利膈清心。實名栝蔞,主療結胸;其子潤肺,主化燥痰。

白話文:

按:紫菀具辛溫性質,對於陰虛肺熱的症狀,不宜大量使用,需與地黃、門冬一同使用。

百合,味道甘甜,微帶寒涼,無毒。它進入心和肺兩個經脈,花朵呈白色時纔可用於藥物。它能保護肺部,緩解咳嗽,排除邪氣,穩定驚恐情緒,減少流鼻涕和眼淚,並幫助排尿和排便。

君主(心)保持平靜,邪氣無法入侵;相傅(肺)保持清潔和肅穆,咳嗽可以得到治療。鼻涕和眼淚通常是由肺和肝的熱氣引起的;尿道和大腸不通暢,則是由腎經的熱氣導致的。清除了熱火後,還會有什麼問題呢?張仲景曾說,行、住、坐、臥都不穩定,徬彿有靈魂在其中,這就是所謂的百合病,以百合治療這種病症,這也是清心安腎的效果吧!

按:百合能通暢大小便,對中寒下陷的症狀應避免使用。

天花粉,味道苦,性寒,無毒。它進入心和脾兩個經脈,枸杞為其引導藥物,與乾薑相沖突,畏懼牛膝、乾漆,與烏頭相反。它能止渴,消除煩熱,消散痰液,調節月經,排出膿液,減少腫脹,清涼膈膜,安定心神。其實名為栝蔞,主要治療結胸;它的種子滋潤肺部,主要治療乾燥的痰液。

消痰解熱,是其專職。通經者,非若桃仁、薑黃之直行血分,熱清則血不瘀耳。舊稱補虛,亦以熱退為補,不可不察。

按:天花粉稟清寒之氣,脾胃虛寒及泄瀉者忌用。

續斷,味苦,辛,微溫,無毒。入肝經。地黃為使,惡雷丸,酒浸焙。補勞傷,續筋骨,破瘀結,利關節,縮小便,止遺泄。癰毒宜收,胎產莫缺。

補而不滯,行而不泄,故外科、女科取用宏多也。

按:雷公云:草茆根似續斷,誤服令人筋軟。

白話文:

消痰解熱,這是它專門的工作。通經脈,並非像桃仁、薑黃那樣直接進入血液循環,熱氣消散後,血液不會凝固。舊有補虛之說,也是因為熱氣退去就被視為補益,這一點必須注意。

按照:天花粉具有清涼寒涼的特性,脾胃虛弱或有洩瀉的人應避免使用。

「續斷」,味道苦,辛,微溫,無毒,進入肝經。地黃是它的輔助藥物,與雷丸相沖突,需用酒浸泡後再烘焙。它能補充勞累損傷,接續筋骨,打開瘀滯,暢通關節,收縮尿道,防止失禁。對於腫瘍和毒癥,適合收斂;對於產後,不可或缺。

補而不導致壅塞,行而不導致洩瀉,因此外科和婦科常常用到它。

按照:雷公說:草茆根看起來像續斷,誤食會讓人筋骨軟弱。

秦艽,味苦,辛,平,無毒。入肝、胃二經。菖蒲為使,畏牛乳。左紋者良。祛風活絡,養血舒筋,骨蒸黃疸,利水通淋。

秦艽長於養血,故能退熱舒筋。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故療風無問久新。入胃祛濕熱,故小便利而黃疸愈也。

按:下部虛寒,及小便不禁、大便滑者,忌用。

木通,味辛、甘淡,平,無毒。入心、小腸二經。色白而梗細者佳。治五淋,宣九竅,殺三蟲,利關節,通血脈,開關格。行經下乳,催生墮胎。通草味淡,專利小便,下乳催生。

白話文:

秦艽性味苦辛平,無毒,入肝胃二經。它適合用菖蒲配伍,忌用牛乳。紋路偏左的秦艽品質較好。秦艽具有祛風活絡、養血舒筋的功效,能治療骨蒸、黃疸、利水通淋等病症。

秦艽擅長養血,因此能退熱舒筋。治療風症,要先治血,血行通暢,風邪自然消失,所以秦艽能治療久治不愈的風症。秦艽入胃祛濕熱,因此能治癒小便不利和黃疸。

需要注意的是,下部虛寒、小便不禁、大便滑瀉的人忌用秦艽。

木通性味辛甘淡,平,無毒,入心和小腸二經。顏色白皙、梗細的木通品質較好。木通能治五淋,宣通九竅,殺滅三蟲,利關節,通血脈,開通關竅。它還能行經下乳,催生墮胎。通草味淡,專門利小便,下乳催生。

功用雖多,不出宣通氣血四字。東垣云:淡甘能助西方秋氣下降,專泄氣滯。肺受熱邪,氣化之源絕,則寒水斷流,宜此治之。君火為邪,宜用木通;相火為邪,宜用澤瀉。利水雖同,用各有別。

按:木通性通利,精滑氣弱、內無濕熱、妊娠者均忌。

澤瀉,味甘、咸,微寒,無毒。入腎、膀胱二經。畏文蛤。去皮,酒浸焙。主水道不通,淋瀝腫脹,能止泄精,善去胞垢。

種種功能,皆由利水,何以又止泄精乎?此指濕火為殃,不為虛滑者言也。李時珍曰:八味丸用澤瀉者,古人用補,必兼瀉邪,邪去則補劑得力。專一於補,必致偏勝之害也。

白話文:

藥物的效用雖然眾多,但總結起來不過是宣通氣血四個字。東垣曾說:淡甘的藥物能輔助西方秋季的氣息下降,專門用於洩除氣機阻滯。如果肺部受到熱邪的影響,氣化的源頭就被切斷,那麼寒水的流通就會中斷,這種情況下,這類藥物就適合用來治療。君火若為邪氣,應該使用木通;相火若為邪氣,則應使用澤瀉。利水的效果雖然相同,但使用方式各有區別。

按照:木通具有通利的功效,對於精液過於滑膩、體內沒有濕熱、懷孕的人來說,都應該避免使用。

澤瀉,其味甘、鹹,微寒,無毒。歸屬腎、膀胱兩經。與文蛤相畏。需要去除外皮,用酒浸泡後再進行烘焙。主要用於治療水道不通暢、尿頻尿急、腫脹等症狀,並能有效止住精液的流失,有很好的清除胞宮污垢的作用。

各種功效都是通過利水實現的,但為什麼又能止住精液流失呢?這是因為它針對的是濕熱造成的問題,而不是虛弱滑膩的情況。李時珍曾提到,八味丸中使用澤瀉的原因,古人用它來補充,必定要兼顧洩除邪氣,邪氣除去後,補充的藥物才能發揮效力。專注於補充而不考慮其他,很可能會導致過度補充的害處。

按:澤瀉害瀉,古稱補虛者,誤矣。扁鵲謂其害眼者,確也。病人無濕,腎虛精滑,目虛不明,切勿輕與。

車前子,味甘、寒,無毒。入肺、肝、小腸三經。酒拌蒸曝。利水止瀉,解熱催生,益精明目,開竅通淋。用其根葉,行血多靈。

利水之品,乃云益精。何也?男女陰中各有二竅,一竅通精,乃命門真陽之火;一竅通水,乃膀胱濕熱之水。二竅不並開,水竅開則濕熱外泄。相火常寧,精竅常閉,久久精足,精足則目明。《明醫雜著》云:服固精藥久,服此行房即有子。

按:陽氣下陷,腎氣虛脫,勿入車前。

白話文:

以下是對該段落的文字轉換:

在沒有溼症的情況下,如果患者是腎虛且精液過度流動,眼睛又因缺乏滋養而模糊不清,千萬不要隨便使用這種草藥。對於那些患有溝渠前面病的人(可能是指尿道炎或前列腺炎等疾病),他們可以服用 車前子 來治療。它具有甜和涼的味道,無毒性,能進入肺、肝和小腸三個經絡之中。它可以通過浸泡在酒裡然後曬乾的方式進行處理。它的功效包括利尿、止瀉、清熱、催產、增強視力以及疏通泌尿系統。如果你想要增加血液循環的效果,你可以使用它的根部和葉片。

為什麼利尿劑也能增進精子質量呢?因為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器官都有兩個孔洞,一個孔洞連接著精子通道,這是生命之門中的真正陽光能量;另一個孔洞連接著水分通道,這是由於膀胱中的溼熱所造成的水分。這兩種孔洞不能同時打開,當水分孔洞被打開時,溼熱就會向外洩漏。這樣可以使性慾經常保持平靜,精子孔洞也會長期封閉,長時間下來,精子會變得充足,精子充足就能使眼睛明亮起來。《 明醫雜著 》說:“ 長期服用固精藥物後,在性行為中有很大的機會懷孕。”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陽痿或者腎功能衰竭的情況,就應該避免使用車前子。

萹蓄,味苦,平,無毒。入膀胱經。利水治癃淋,殺蟲理瘡疾。

治癃及瘡,皆去濕熱也。

按:萹蓄直遂,不能益人,不宜恆用。

燈心,味淡,平,無毒,入心、小腸二經。清心必用,利水偏宜。燒灰吹喉痹,塗乳治夜啼。

粳粉漿之,曬乾為末,入水淘之,浮者是燈心。

按:中寒小便不禁者忌之。

萆薢,味苦,平,無毒。入胃、肝二經。薏苡為使,畏葵根、大黃、柴胡、前胡。主風寒濕痹,腰膝作痛,既可去膀胱宿水,又能止失溺便頻。

白話文:

萹蓄,味道苦,性平,無毒。進入膀胱經。它有利於排水和治療尿閉和尿路感染,並且具有殺蟲和治療創傷的效果。治療尿閉和創傷,都是因為去除濕熱。

說明:萹蓄的效用直接而迅速,但並不能增強人體,因此不適合經常使用。

燈心,味道淡,性平,無毒,進入心和小腸兩條經脈。對於清心有很好的效果,並且在利水方面特別適合。它的灰燼可以用來吹喉嚨腫痛,塗在乳頭上可以治療夜間啼哭。將燈心與稻米澱粉混合,曬乾後磨成粉末,加入水中淘洗,漂浮的那部分就是燈心。

說明:如果存在中焦虛寒,小便失禁的情況,則應避免使用。

萆薢,味道苦,性平,無毒。進入胃和肝兩條經脈。薏苡可以作為其輔助藥物,它害怕與葵根、大黃、柴胡、前胡一起使用。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濕病,腰膝疼痛,既能去除膀胱中的積水,又能防止尿頻。

主用皆祛風濕,補下元。楊子建曰:小便頻,莖內痛,必大腑熱閉,水液只就小腸,大腑愈加燥竭。因強忍房事,有瘀腐壅於小腸,故痛。此與淋證不同,宜鹽炒萆薢一兩煎服,以蔥湯洗穀道即愈。腎受土邪則水衰,肝挾相火,來復母仇,得萆薢滲濕,則土安其位,水不受侮矣。

按:萆薢本除風濕,如陰虛火熾,溺有餘瀝,及無濕而腎虛腰痛皆禁。菝葜、土茯苓,與萆薢雖不同,主治相仿。總之,除濕祛風,分清去濁,惡瘡化毒,又能補下焦。忌茗、醋。

白鮮,味苦,寒,無毒。入脾經。惡桔梗、茯苓、萆薢。主筋攣死肌,化濕熱毒瘡。

白話文:

主要用於祛除風濕和補充下元。楊子建說:頻頻小便,生殖器內部疼痛,一定是大腸熱氣閉塞,水分只停留在小腸,大腸更加乾燥缺乏。由於強行忍耐房事,導致瘀血腐爛在小腸,所以會感到疼痛。這與淋病不同,適合使用鹽炒後的萆薢一兩煎煮服用,加上蔥湯清洗肛門即可痊癒。腎臟受到土邪的影響,水分就會減少,肝臟則會夾帶相火,攻擊母器官,得到萆薢可以除濕,就能使土處在正確的位置,水分不再受到侵害。

參考:白鮮,味道苦,性寒,無毒,進入脾經。忌與桔梗、茯苓、萆薢一同使用。主要用於治療筋骨收縮、死亡肌肉的情況,以及化開濕熱毒瘡。

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白鮮皮善除濕熱,故療肌死、筋攣、瘡毒。

按:下部虛寒之人,雖有濕證,弗敢餌也。

金銀花,味甘,平,無毒。入脾經。解熱消癰,止痢寬膨。

稟春氣以生,性極中和,故無禁忌。今人但入瘡科,忘其治痢與脹,何金銀花之蹇於遇乎?

甘菊花,味甘,微寒,無毒。入肺、腎二經。枸杞、桑白皮為使。去蒂。主胸中熱,去頭面風,死肌濕痹,目淚頭痛。

獨稟金精,善制風木。高巔之上,惟風可到,故主用多在上部。目者,肝之竅也;淚者,肝之熱也。宜其瘳矣。

白話文:

土地的濕氣,若侵入人身,會傷害皮膚、肌肉、筋絡和脈絡。白鮮皮能清除濕熱,因此適合治療皮膚病、筋絡疼痛、傷口感染等問題。

注:對於下身虛寒的人,即使有濕氣,也不宜服用此藥。

金銀花,味道甘甜,性質平和,無毒副作用,能進入脾臟。它具有解熱、消炎、止痢疾和緩解脹滿的功效。

它承載著春天的氣息而生長,性質非常中和,所以沒有禁忌症。現在人們只將它用於外科治療,卻忽略了它對痢疾和脹滿的療效,金銀花為什麼難以被正確應用呢?

甘菊花,味道甘甜,微帶寒涼,無毒副作用,能進入肺和腎的經絡。枸杞和桑白皮是它的輔助藥物。去除花蒂。主要功效是清胸中熱邪,祛除頭面部風邪,治療死肌和濕痹,以及眼睛分泌物和頭痛。

它獨具金屬精華,能有效剋制風木之邪。在高處只有風能到達的地方,所以它在上部的應用比較多。眼睛是肝的通道,眼淚是肝熱的表現,所以它很適合治療這些問題。

升麻,味甘、苦,平,無毒。入肺、胃、脾、大腸四經。青色者佳。忌火。解百毒,殺精鬼,闢疫瘴,止喉痛、頭痛、木賊、口瘡、癍疹,散陽明風邪,升胃中清氣。

稟極清之氣,升於九天,得陽氣之全者也,故殺鬼辟邪。頭喉口齒,皆在高巔之上;風邪癍疹,皆在清陽之分,總獲其升清之益。凡氣虛下陷,如瀉痢、崩淋、脫肛、遺濁、須其升提。虛人之氣,升少降多。《內經》曰: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東垣取入補中湯,獨窺其微矣。

白話文:

升麻的功效與應用

升麻,味道甘苦,性平,無毒。它主要作用於肺、胃、脾、大腸四個經絡。青色的升麻品質較佳。忌用火炙。

升麻具有解百毒、殺精鬼、辟疫瘴的功效,可以止喉痛、頭痛、木賊、口瘡、癍疹,散發陽明經的風邪,提升胃部清氣。

升麻稟承著極為清淨的氣息,可以升到九天之上,因為它獲得了陽氣的完全,所以能夠殺鬼辟邪。頭、喉、口、齒都位於身體較高的位置;風邪和癍疹也都在清陽之氣的分佈區域,因此升麻可以藉由提升清陽之氣來治療這些疾病。

凡是氣虛下陷的病症,例如瀉痢、崩漏、脫肛、遺精等,都可以用升麻來提升虛弱的氣息。虛弱的人體,向上升的氣息較少,而向下下降的氣息較多。《內經》說:「陰精可以使人長壽,陽精則會導致人早亡。」東垣(李東垣,金元四大家之一)將升麻加入補中湯,獨具慧眼地洞察了升麻的微妙功效。

按:升麻屬陽性升,凡吐血、鼻衄,咳嗽多痰,陰虛火動,氣逆、嘔吐,怔忡癲狂,切勿誤投。

柴胡,味苦,微寒,無毒。入肝、膽二經。惡皂莢,畏黎蘆,忌見火。主傷寒、瘧疾,寒熱往來,嘔吐脅痛,口苦耳聾,痰實結胸,飲食積聚,心中煩熱,熱入血室,目赤頭痛,濕痹水脹,肝癆肌蒸,五疳羸熱。

稟初春微寒之氣,春氣生而升,為少陽膽經表藥。膽為清淨之府,其經在半表半裡,不可汗,不可吐,不可下,法當和解,小柴胡湯是也。邪結則有煩熱積聚等證,邪散則自解矣。肝為春令,主於升陽,故陽氣下陷者不可缺。主治多端,不越乎肝膽之咎。去水脹濕痹者,風能勝濕也。治癆與疳證,乃銀州柴胡,別為一種。

白話文:

按:升麻具有陽性上升的特性,對於吐血、鼻出血、咳嗽多痰、陰虛引起火動、氣逆、嘔吐、心神不寧或癲狂的病症,不可錯誤使用。

柴胡,味道苦,微寒,無毒。它進入肝和膽兩條經脈。與皁莢相沖突,畏懼黎蘆,忌怕接觸熱源。主要用於治療傷寒、瘧疾,寒熱交織,嘔吐、脹痛,口苦、耳聾,痰多結胸,飲食積聚,心中煩熱,熱氣進入血室,眼睛紅腫、頭痛,濕氣引起的疾病,水腫,肝病引起的肌肉發熱,以及五種消化不良導致的消瘦。

柴胡在初春微寒之季節中產生,春天的氣息使其上升,成為少陽膽經的代表藥物。膽臟清淨,其經絡位於半表半裡的位置,不宜使用發汗、催吐或下藥的方法,應該採用和解的方法,小柴胡湯就是這樣的一種方法。如果邪氣聚集,就會出現煩熱、積聚等症狀,當邪氣消散時,這些症狀自然會消失。肝臟主司升陽,所以對於陽氣下陷的情況不能缺少柴胡。柴胡的治療範圍廣泛,主要集中在肝膽的問題上。去除水腫和濕氣的症狀,因為風能克服濕氣。治療癆病和疳病,則是使用了另外一種名為銀州柴胡的獨特品種。

按:柴胡少陽經半表半裡之藥,病在太陽者,服之太早,則引賊入門;病在陰經者,復用柴胡,則重傷其表。世俗不知柴胡之用,每遇傷寒傳經未明,以柴胡湯為不汗、不吐、不下,可以藏拙,輒混用之,殺命不可勝數矣。癆證惟在肝經者用之,若氣虛者,不過些小助參、耆,非用柴胡退熱也。

若遇癆證便用柴胡,不死安待?惟此一味,貽禍極多,故特表而詳言之。

前胡,味苦,微寒,無毒。入肺、脾、胃、大腸四經。半夏為使,惡皂莢,畏藜蘆。散結而消痰定喘,下氣以消食安胎。

時珍曰:前胡主降,與柴胡上升者不同,氣降則痰亦降矣。安胎化食,無非下氣之力耳。前胡去風痰,與半夏治濕痰,貝母治燥痰者各別也。

白話文:

按:柴胡是少陽經半表半裡的藥物,如果在太陽經的疾病初期就使用,可能會引發病情加重;如果在陰經的疾病中再次使用柴胡,則會進一步傷害身體的表皮。一般社會上的人不瞭解柴胡的用途,常在傷寒病傳至不同經脈還不明確的時候,以為柴胡湯可以不發汗、不吐、不下,用來掩飾自己的無知,隨意混用,這樣殺人命的例子不計其數。只有在肝經有癆證(一種病症)時才使用柴胡,如果是氣虛的情況,只需要加入一些補益的參和耆,並不是用柴胡來退熱。

如果遇到癆證就使用柴胡,不死纔怪呢?這一味藥物,造成的禍害極多,所以特別指出並詳細說明。

前胡,味道苦,微寒,無毒,進入肺、脾、胃、大腸四個經絡。半夏為其配伍藥物,它與皁莢相沖突,畏懼藜蘆。前胡可以消除結塊,減輕痰症,平緩呼吸,減少氣息,消化食物,安定胎兒。

李時珍說:前胡具有降氣的作用,與柴胡上升的性質不同,氣下降則痰也會隨之下降。安定胎兒、消化食物,都是因為降氣的力量。前胡可以去除風痰,與半夏治療濕痰,貝母治療燥痰各有區別。

按:前胡治氣實風痰,凡陰虛火動之痰,及不因外感而有痰者,法當禁之。

獨活,味苦、甘,平,無毒。入小腸、膀胱、肝、腎四經。風寒濕痹,筋骨攣疼,頭旋掉眩,頭項難伸。

本入手、足太陽,表裡引經,又入足少陰、厥陰,小無不入,大無不通,故既散八風之邪,兼利百節之痛。時珍曰:獨活、羌活,乃一類二種。中國者為獨活,色黃氣細,可理伏風;西羌者為羌活,色紫氣雄,可理遊風。

按:獨活、羌活,皆主風痰,若血虛頭痛,及遍身肢節痛,誤用風藥,反致增劇。

白話文:

前胡適合治療因風寒痰濕引起的病症,但如果體內陰虛火旺導致的痰症,或非因外感引起的痰症,就應該避免使用前胡。

獨活性味苦甘,性平,無毒,歸入小腸、膀胱、肝、腎四經。主治風寒濕痹、筋骨攣疼、頭旋掉眩、頭項難伸等症狀。

獨活入足太陽膀胱經和手太陽小腸經,表裡相通,也入足少陰腎經和足厥陰肝經,幾乎通達全身各處,因此能驅散八風邪氣,並治療各種關節疼痛。李時珍說,獨活和羌活是一類兩種藥物。產於中國的叫做獨活,顏色偏黃,氣味細微,能治療伏藏於體內的風邪;產於西羌的叫做羌活,顏色偏紫,氣味濃厚,能治療遊走於體外的風邪。

需要注意的是,獨活和羌活都主治風痰,但如果血虛頭痛,或全身肢節疼痛,誤用風藥反而會加重病情。

細辛,味辛,溫,無毒。入心、小腸二經。惡黃耆、山茱萸,畏滑石,反藜蘆。風寒濕痹,頭痛鼻塞,下氣破痰,頭面遊風,百節拘攣,齒痛目淚。

味辛性溫,稟升陽之氣而為風劑,辛香開竅,故主療如上。單服末至一錢,令人悶絕,辛藥不可多用也。

按:細辛燥烈,凡血虛內熱,因成頭痛、咳嗽者,痛戒之。

茺蔚子,味辛,微寒,無毒。入肝經。忌鐵。明目益精,行血除水。葉名益母,功用相當。

補而能行,辛而能潤,為胎產要藥。

白話文:

細辛性溫味辛,無毒,可入心和小腸經,但忌與黃耆、山茱萸同用,畏滑石,反藜蘆。它能治風寒濕痹、頭痛鼻塞、下氣破痰、頭面遊風、百節拘攣、齒痛目淚等症狀。細辛因其辛香開竅,可作為治療風寒類疾病的藥物。但服用時要注意劑量,單服一錢(約3.75克)就會讓人昏迷,所以辛藥不可過量。另外,細辛性燥烈,血虛內熱、因熱而導致頭痛咳嗽的人應謹慎使用。

茺蔚子性微寒味辛,無毒,入肝經,忌鐵。它能明目益精,行血除水,其葉名益母,功用與茺蔚子相當。茺蔚子補而不滯,辛而不燥,是治療婦科疾病的要藥。

按:子、葉皆善行走,凡崩漏及瞳神散大者,禁用。

防風,味甘,辛,溫,無毒。入肺、小腸、膀胱三經。畏萆薢,惡乾薑、芫花,殺附子毒。色白而潤者佳。大風,惡風,風邪周痹,頭面遊風,眼赤多淚。

能防禦外風,故名防風,乃風藥中潤劑也。卑賤之卒,隨所引而至,瘡科多用之,為其風濕交攻耳。

按:防風瀉肺實,肺虛有汗者勿犯。

荊芥,味辛,溫,無毒。入肝經。反驢肉、無鱗魚、河豚、蟹、黃鱔魚。主瘰癧積聚,瘀血濕瘟。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毒。

白話文:

【按:子、葉皆善行走,凡崩漏及瞳神散大者,禁用。】

防風,味道甘甜,辛香,溫暖,無毒。進入肺、小腸、膀胱三條經絡。防風畏懼萆薢,與乾薑、芫花相沖突,能消除附子的毒性。白色且光潤的為上品。風邪,對抗惡劣的風,風邪引起周身疼痛,頭面浮腫,眼睛紅腫多淚。

防風可以防止外來的風邪,因此得名為防風,是風藥中具有滋潤效果的藥物。防風性質平和,能夠隨風向而行,常被用於傷科,主要是因為它能治療風濕病痛。

【按:防風瀉肺實,肺虛有汗者勿犯。】

荊芥,味道辛香,溫暖,無毒。進入肝經。荊芥不適合與驢肉、無鱗魚、河豚、蟹、黃鱔魚一同食用。荊芥對於結核病、積聚、瘀血和濕熱有療效。它可以疏散風熱,清涼頭腦,舒緩喉嚨,消除皮膚疾病。

荊芥具有疏散風熱的效果,可以清涼頭腦,舒緩咽喉,並有消除皮膚疾病的功效。但要注意,如果肺部虛弱有出汗的情況,不宜使用荊芥。

長於治風,又兼治血,何也?為其入風木之臟,即是血海,故並令之。今人但遇風證,概用荊防,此流氣散之相沿;不知風在皮裡膜外者宜之,非若防風入人骨肉也。

紫蘇,味辛,溫,無毒。入肺經。溫中達表,解散風寒。梗能下氣安胎,子可消痰定喘。

俗喜其芳香,旦暮資食,不知泄真元之氣。古稱芳草致豪貴之疾,紫蘇有焉。

按:氣虛表虛者禁用葉,腸滑氣虛者禁用子,慎之!

薄荷,味辛,溫,無毒。入肺經。產蘇州者良。去風熱,通關節,清頭目,定霍亂,消食下氣。貓咬蛇傷,傷寒舌胎,和蜜擦之。

白話文:

防風善於治療風邪,又兼治血症,這是因為它入肺經,而肺經是風木之臟,也是血海,所以防風既能治風,又能治血。現代人遇到風症,常常只用荊防,這是流氣散的沿用習慣,卻不知荊防只適合治療表皮風邪,不像防風可以入骨肉。

紫蘇味辛溫,無毒,入肺經。它能溫中達表,散寒解表。莖能下氣安胎,種子能消痰定喘。

民間喜歡紫蘇的香味,經常把它當成食材食用,卻不知這樣會耗損真元之氣。古人說芳草會導致豪貴之疾,紫蘇就是其中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氣虛表虛者禁用紫蘇葉,腸滑氣虛者禁用紫蘇子,要謹慎使用。

薄荷味辛溫,無毒,入肺經。產自蘇州的薄荷品質較佳。它能去風熱,通關節,清頭目,定霍亂,消食下氣。貓咬蛇傷、傷寒舌胎,可以用薄荷葉和蜜擦拭。

發汗解表,故去風清熱,利於頭面。辛香開氣,脹滿、霍亂、食滯者,並主之。

按:薄荷辛香伐氣,多服損肺傷心。

乾葛,味甘,平,無毒。入胃經。主消渴大熱,嘔吐頭痛。生用能墮胎,蒸熟化酒毒。止血痢,散鬱火。

跡其治驗,皆在陽明一經。止痢者,升舉之功;散郁者,火鬱則發之義也。仲景治太陽陽明合病,桂枝加麻黃、葛根;又有葛根芩連解肌湯,用以斷太陽入陽明之路,非即太陽藥也。頭痛乃陽明中風,宜葛根蔥白湯。若太陽初病,未入陽明而頭痛者,不可便服以發之,是引賊入家也。

白話文:

發汗解表,所以能除風清熱,對頭面部有好處。辛香的草藥可以開闢氣息,對於脹滿、霍亂、消化不良等症狀都有療效。

薄荷的辛香會破壞氣息,過量使用會損害肺和心臟。

乾葛,味道甘甜,性平,無毒,進入胃部。主要用於治療口渴、大熱、嘔吐、頭痛等症狀。生乾葛可能會導致流產,但經過蒸煮後可以中和其毒性。乾葛還能止血痢疾,消除鬱熱。

根據它的治療效果,乾葛的療效主要集中在陽明經上。止痢疾的原因是它具有提升的作用,消除鬱熱的原因是火氣被發散了。張仲景在治療太陽和陽明合併的病症時,使用了桂枝加麻黃、葛根;還有葛根芩連解肌湯,用來阻斷太陽進入陽明的路徑,這並不是太陽的藥物。頭痛可能是因為陽明經的風邪,適合使用葛根蔥白湯。但如果太陽初期的病症尚未進入陽明而頭痛,就不應立即使用乾葛發汗,這等於是引敵入境。

東垣曰:葛根鼓舞胃氣上行,治虛瀉之聖藥。風藥多燥,葛根獨止渴者,以其升胃家下陷,上輸肺金以生水耳。

按:上盛下虛之人,雖有脾胃病,亦不宜服。

麻黃,味苦,溫,無毒。入心、肺、膀胱、大腸四經。厚朴為使,惡辛夷、石韋。去根節,水煮去沫。專司冬令寒邪,頭痛、身熱、脊強。去營中寒氣,泄衛中風熱。

輕可去實,為發散第一藥,惟在冬月,在表真有寒邪者宜之。或非冬月,或無寒邪,或寒邪在裡,或傷風等證,雖發熱惡寒,不頭疼身疼而拘急,六脈不浮緊者,皆不可用。雖可汗之證,亦不宜多服。汗為心液,若不可汗而汗,與可汗而過汗,則心血為之動矣。或亡陽、或血溢而成大患,可不慎哉。

白話文:

李東垣說:葛根能激勵胃氣向上運行,是治療虛瀉的神妙藥物。風藥大多燥烈,葛根卻能止渴,這是因為它能提升胃部沈陷的氣息,並往上傳導至肺部以滋養津液。

按語:對於上半身過盛、下半身虛弱的人,即使他們有脾胃問題,也不應服用此藥。

麻黃,味道苦,性溫,無毒,進入心、肺、膀胱、大腸四條經絡。厚朴是其輔助藥物,忌用辛夷和石韋。需去除根節,用水煮後去掉泡沫。麻黃專門對抗冬季的寒冷邪氣,對於頭痛、身熱、脊背僵硬有著很好的療效。它能去除血液中的寒氣,並排出皮膚中的風熱。

輕量級的藥物可以去除實質的病徵,它是發散的第一種藥物,只有在冬季使用,對於真正有寒邪在體表的病人適用。如果不是在冬季,或者沒有寒邪,或者寒邪在內臟,或者只是感冒等症狀,即使有發熱畏寒,但沒有頭疼、身體疼痛以及肌肉緊繃,脈象也不浮緊的情況下,都不應該使用麻黃。即使是需要發汗的症狀,也不宜大量服用。汗液是心的精液,如果不該出汗而出汗,或是該出汗卻出過頭,就會使得心血受到影響。這可能會導致血流失、出血等嚴重後果,所以使用時一定要謹慎。

麻黃乃太陽經藥,兼入肺經,肺主皮毛;葛根乃陽明經藥,兼入脾經,脾主肌肉。發散雖同,所入迥異。

白芷,味辛,溫,無毒。入肺、胃、大腸三經。當歸為使,惡旋覆花,微焙。頭風目淚,齒痛眉疼,肌膚搔癢,嘔吐不寧。女人赤白帶下,瘡家止痛排膿。

色白味辛,行手陽明庚金;性溫氣厚,行足陽明戊土;芳香上達,入手太陰辛金。肺者庚之弟、戊之子也,故主治不離三經。

按:白芷燥能耗血,散能損氣,有虛火者勿用。癰疽己潰,宜漸減去。

藁本,味辛,溫,無毒。入膀胱經。惡䕡茹。風家巔頂作痛,女人陰腫疝疼。

白話文:

麻黃是太陽經的藥物,同時也進入肺經,肺主管皮膚和毛髮;葛根是陽明經的藥物,同時也進入脾經,脾主管肌肉。雖然兩者都能發散,但他們所作用的經脈完全不同。

白芷,味道辛辣,溫暖,無毒。它進入肺、胃、大腸三個經脈。當歸是它的調和藥物,與旋覆花相忌,需要微火烘焙。白芷對於頭痛、眼睛流淚、牙痛、眉頭疼痛、皮膚瘙癢、噁心嘔吐不適等症狀有療效。對於女性的赤白帶下症狀,以及傷口引起的疼痛和排膿,也有很好的效果。

白芷的顏色是白色的,味道辛辣,作用於手上的陽明金(庚金);其溫暖的性質和厚重的氣息,作用於腳上的陽明土(戊土);它具有芳香的氣息,可以向上達到,進入到手的太陰金(辛金)。肺是庚金的弟弟,戊土的兒子,所以白芷的作用不會離開這三個經脈。

根據:過量使用白芷會耗損血液,散發能量會損傷氣息,如果有虛火的情況,請不要使用。對於已經潰爛的疔毒,應當漸漸減少使用。

藁本,味道辛辣,溫暖,無毒。它進入膀胱經。與荊芥相忌。對於風病引起的頭頂疼痛,以及女性的陰部腫脹、疝氣疼痛,有治療效果。

辛溫純陽,獨入太陽,理風、寒、疝、瘕、陰痛,皆太陽經寒濕為邪。

按:頭痛挾內熱者,及傷寒發於春夏,陽證頭痛,不宜進也。

天麻,味辛,平,無毒。入肝經。酒浸、煨熟、焙乾。風虛眩運,麻痹不仁,語言蹇澀,腰膝軟疼。殺精魅蠱毒,理驚氣風癇。

肝為風木之臟,藏血主筋,獨入肝經,故主治如上。

按:天麻雖不甚燥,畢竟風劑助火,若血虛無風者,不可妄投。

香薷,味辛,微溫,無毒。入肺、胃二經。忌見火。主霍亂水腫,理暑氣腹痛。

治乘涼飲冷,陽氣為陰邪所遏,以致頭痛發熱,煩躁口渴,吐瀉霍亂;宜用之以發越陽氣,散水和脾則愈。若勞役受熱,反用香薷,是重虛其表,而又濟之以溫,則大誤矣。

白話文:

辛溫純陽的藥物,專門作用於太陽經,治療風寒、疝氣、瘕積、陰痛等症,都是因為太陽經受到寒濕邪氣侵襲。

注意:頭痛伴隨內熱,以及春夏時節發生的傷寒陽證頭痛,都不適合使用辛溫純陽的藥物。

天麻味辛性平,無毒,歸肝經,可用酒浸、煨熟、焙乾等方法炮製。主治風虛眩暈、麻痺不仁、語言不利、腰膝酸軟等症。還有殺精魅蠱毒、治療驚悸、風癇的功效。

肝臟是風木之臟,藏血主筋,天麻專門入肝經,所以具有上述的功效。

注意:雖然天麻不太燥熱,但畢竟是風藥,容易助火,如果血虛無風者,不可隨意使用。

香薷味辛微溫,無毒,歸肺、胃二經,忌火。主治霍亂水腫,治療暑氣腹痛。

治療因乘涼飲冷,陽氣被陰邪所遏,導致頭痛發熱、煩躁口渴、吐瀉霍亂等症,可以用香薷發散陽氣,化水和脾,就能夠治癒。如果勞役受熱,反過來用香薷,就會加重表虛,又用溫熱之藥,那就大錯特錯了。

按:香薷乃夏月解表之劑,無表邪者戒之。

黃連,味苦,寒,無毒。入心經。龍骨、連翹為使,惡菊花、玄參、芫花、白鮮皮、白殭蠶,畏款冬、牛膝,解巴豆、附子毒,忌豬肉。薑汁炒。瀉心除痞滿,明目理瘡瘍。痢疾腹痛,心痛驚煩,殺蟲安蛔,利水厚腸。

稟天地清寒之氣,直瀉丙丁。痞滿、目疾、瘡瘍、驚痛,南方亢上之象;泄痢、蛔蟲,濕熱之愆。苦以燥之,寒以清之,固宜痊也。韓𢘅曰:黃連與官桂同行,能使心腎交於頃刻。時珍曰:香連丸用黃連、木香,水火散用黃連、乾薑,左金丸用黃連、吳茱萸,薑黃散用黃連、生薑,口瘡方用黃連、細辛,皆一冷一熱,寒因熱用,熱因寒用,陰陽相濟,最得制方之妙。

白話文:

香薷是夏季治療外感風寒的藥物,如果沒有外感風寒就不要使用。黃連味苦性寒,無毒,入心經。龍骨、連翹是它的使藥,忌與菊花、玄參、芫花、白鮮皮、白殭蠶同用,畏懼款冬、牛膝,能解巴豆、附子毒,忌與豬肉同食。可以用薑汁炒制。它能瀉心除痞滿,明目理瘡瘍,治療痢疾腹痛、心痛驚煩,殺蟲安蛔,利水厚腸。黃連稟受天地清寒之氣,能直瀉心火。痞滿、目疾、瘡瘍、驚痛是南方火氣上炎的表現;泄痢、蛔蟲是濕熱的病症。黃連苦寒,能燥濕清熱,所以能治這些病症。韓𢘅說:黃連與官桂一起服用,能使心腎相通。李時珍說:香連丸用黃連、木香,水火散用黃連、乾薑,左金丸用黃連、吳茱萸,薑黃散用黃連、生薑,口瘡方用黃連、細辛,這些方劑都用寒熱配伍,寒則用熱,熱則用寒,陰陽相濟,是制方用藥的精妙之處。

按:《素問》曰:五味入胃,各歸所喜攻。久而增氣,物化之常,氣增而久,夭之由也。王冰注云:增味益氣,如久服黃連反熱,從火化也。蓋大苦大寒,行隆冬肅殺之令,譬如皋陶明刑執法,是其職也。稷、契、夔、龍之事,非其任矣。故第可蕩邪滌熱,焉能濟弱扶虛。

如脾虛血少,以致驚煩痘瘡,氣虛作瀉,行漿後泄瀉,腎虛人五更泄瀉,陰虛煩熱,脾虛發瀉,法咸禁之。

胡黃連,味苦,寒,無毒。入肝、膽二經。惡菊花、玄參,忌豬肉,折之塵出如煙者真。主虛家骨蒸久痢,醫小兒疳積、驚癇。

清肝膽之熱,與黃連略似,但產於胡地者也。

白話文:

《素問》說:五種味道進入胃部,各自依其特性作用。時間久了就會增加氣,這是物質轉化的常理,氣增加過久就會導致早夭。王冰注解說:增加味道會增強氣,就像長期服用黃連反而會出現熱症,這是由於火氣轉化而來。因為黃連性苦寒,屬於嚴冬肅殺之氣,就像皋陶執法嚴明,是他的職責所在,而稷、契、夔、龍的工作,就不是他的責任了。所以黃連只能祛除邪氣、清除熱症,而不能滋補虛弱、扶持衰敗。

比如脾虛血少,導致驚恐煩躁、痘瘡、氣虛腹瀉、喝粥後腹瀉、腎虛五更瀉、陰虛發熱、脾虛腹瀉,這些情況都要禁食黃連。

胡黃連,味苦、性寒、無毒,入肝膽經。忌與菊花、玄參同用,忌與豬肉同食。真品折斷後會散發煙霧。主治虛寒骨蒸、久痢、小兒疳積、驚癇等。

胡黃連和黃連功效相近,只不過產自胡地。

按:胡黃連大苦大寒,脾虛血弱之人,雖見如上諸證,亦勿輕投,必不得已,須與補劑同施。

黃芩,味苦,性寒,無毒。入肺、大腸二經。山茱萸、龍骨為使,畏丹砂、牡丹、藜蘆。酒浸、蒸熟、曝之。中枯而大者,清肺部而止嗽化痰,並理目赤疔癰;堅實而細者,瀉大腸而除濕治痢,兼可安胎利水。

苦能燥濕,苦能泄熱,苦能下氣,故治療如上。輕飄者上行,堅重者下降,不可不別也。楊仁齋謂:柴胡退熱不及黃芩,不知柴胡苦以發之,散火之標;黃芩寒以勝熱,折火之本。

按:苦寒傷胃,證挾虛寒者均宜戒之,女人虛胎,亦不宜與。

白話文:

胡黃連具有大苦大寒的特性,對於脾虛血弱的人來說,即使他們出現了以下各種症狀,也不應輕易使用,若萬不得已,必須與補益藥物一同施用。

黃芩,其味苦,性寒,無毒。它進入肺和大腸兩條經脈。與山茱萸、龍骨一起使用,它畏懼丹砂、牡丹、藜蘆。需要浸泡在酒中,蒸煮熟後再曬乾。中間乾燥且大的黃芩,可以清肺部、止咳化痰,並對眼紅腫、疔癰有所療效;堅實且細小的黃芩,則可以清大腸、除濕治痢,同時還能安胎利水。

苦能去濕,苦能洩熱,苦能下氣,所以黃芩的療效如上所述。輕飄的黃芩會上行,堅重的黃芩會下降,這點不容忽視。楊仁齋認為,柴胡退熱的效果不如黃芩,但不知道柴胡是苦以發散,散去火的表面;黃芩是寒以消熱,折斷火的根本。

按照:苦寒之藥會傷害胃部,對於有虛寒症狀的人應當避免使用,女性若存在虛胎的情況,也不適合使用黃芩。

龍膽草,味苦、澀,大寒,無毒。入肝、膽二經。惡地黃,酒浸炒。主肝膽熱邪,清下焦濕火,腸中小蟲癰腫,嬰兒客忤驚疳。

稟純陰之氣,但以盪滌肝膽之熱為職。

按:龍膽大苦大寒,譬之嚴冬,黯淡慘肅,冰凌盈谷,萬卉凋殘,人身之中,詎可令此氣常行乎?先哲謂苦寒伐標,宜暫不宜久,如聖世不廢刑罰,所以佐德意之窮,苟非氣壯實熱之證,率爾輕投,其敗必矣。

何首烏,味苦、澀,微溫,無毒。入肝、腎二經。茯苓為使,忌諸血、無鱗魚、蘿蔔、蔥、蒜、鐵器。選大者,赤白合用。泔浸,黑豆拌,九蒸九曬。補真陰而理虛癆,益精髓而能續嗣。強精壯骨,黑髮悅顏。消諸種癰瘡,療陰傷久瘧,治崩中帶下,調產後胎前。

白話文:

龍膽草,性味苦、澀,屬大寒類,無毒,主要進入肝、膽兩條經脈。與地黃相沖突,需用酒浸泡後再進行炒製。龍膽草主要用於清除肝膽中的熱邪,清淨下焦的濕熱火氣,對腸道中的小蟲、癰腫有治療效果,對於嬰兒的客忤驚疳也有療效。龍膽草承載著純陰的氣息,主要任務是掃除肝膽的熱邪。

根據前人的智慧,龍膽草性質大苦大寒,如同嚴冬般寒冷、暗淡、沈悶,山谷裡充滿了堅硬的冰凌,萬物凋零。人體內如何容許這種氣息長久流動呢?古人認為苦寒類的藥物會傷及根本,應暫時使用而非長期依賴,如同聖明的時代不廢棄刑罰,這是為了補充道德和意願的不足,除非是氣質壯實且有明顯熱症的情況,若隨便輕易使用,結果必定是負面的。

何首烏,性味苦、澀,微溫,無毒,主要進入肝、腎兩條經脈。茯苓是它的引導藥物,忌諱與各種血液、無鱗魚、蘿蔔、蔥、蒜以及鐵器一起食用。選擇較大的何首烏,紅色和白色的部分都可以使用。先用米漿浸泡,然後加入黑豆拌勻,進行九次的蒸煮和曬乾。它能滋補真正的陰氣,調理虛弱的身體,增強精氣,壯骨,讓頭髮變黑,皮膚煥發光澤。對於各種癰瘡有消散的效果,可以治療陰虛引起的長期發燒,以及治療崩漏、帶下等婦科問題,調節產後和胎前的情況。

昔有老叟何姓者,見有藤夜交,掘而服之,鬚髮盡黑,故名何首烏。後因陽事大舉,屢生男子,故名能嗣。由是則滋陰種嗣,信不誣矣。補陰而不滯不寒,強陽而不燥不熱,稟中和之性,而得天地之純氣者歟!

按:何首烏與白蘿蔔同食,能令鬚髮早白,犯鐵氣損人,謹之!

桔梗,味苦、辛,平,無毒。入肺經。畏白芨、龍膽草。泔浸,去蘆,微焙。清肺熱以除癰痿,通鼻塞而理咽喉。排膿行血,下氣消痰。定痢疾腹痛,止胸脅煩疼。

桔梗為舟楫之劑,引諸藥上至高之分以成功,肺經要藥也。風症、郁證、肺證,皆不可缺。

白話文:

相傳一位姓何的老人家,發現一種藤蔓在夜晚交纏,就挖來服用,結果頭髮全變黑了,因此叫做何首烏。後來他的陽氣旺盛,連生了好幾個兒子,所以又叫能嗣。由此可見,何首烏滋陰補腎、生殖後代,確實有效。它補陰而不寒不滯,壯陽而不燥不熱,具有中和之性,吸收了天地間的精華之氣。

注意:何首烏不能與白蘿蔔同食,會導致頭髮早白,而且鐵器會損害藥效,要小心!

桔梗味苦辛,性平,無毒,歸肺經。忌白芨、龍膽草。用淘米水浸泡,去蘆頭,微火焙乾。它可以清肺熱消腫止痛,通鼻塞、理咽喉。排膿止血,降氣化痰。治痢疾腹痛,止胸脅疼痛。

桔梗是引藥上行的藥物,能將藥力引導至高處,是治療肺病的重要藥材。風症、郁證、肺病,都不可缺少它。

按:桔梗功著於華蓋之臟,攻補下焦藥中,不可入也。

藿香,味辛,微溫,無毒。入肝、肺二經。溫中開胃,行氣止嘔。

稟清和芳烈之氣,為脾肺達氣要藥。

按:《楞嚴經》謂之兜婁婆香,取其芳香,今市中售者不甚芳香,或非真種。若陰虛火旺,胃熱作嘔,法當戒用。

香附,味苦,微溫,無毒。入肺、肝二經。童便浸,曬焙。開鬱化氣,發表消痰;腹痛胸熱,胎產神良。

稟天地溫燥之氣,入人身金木之宮,血中之氣藥也。

按:韓飛霞稱香附於氣分為君藥,統領諸藥,隨用得宜。乃氣病總司,女科之主帥也。性燥而苦,獨用久用,反能耗血,如上所述之功,皆取其治標,非治本也。懼燥,蜜水炒。懼散,醋炒之。

白話文:

按:桔梗主要作用在華蓋之臟,對於下焦的攻補藥物,則不宜使用。

藿香,味道辛辣,微溫,無毒。它進入肝和肺兩個經脈。能溫暖中焦,開胃,行氣,止吐。

它吸收了清和芳烈的氣息,是脾肺達氣的關鍵藥物。

按:《楞嚴經》稱之為兜婁婆香,取其芳香,現在市面上出售的可能並非真正芳香或是非真種。如果陰虛火旺,胃熱引起嘔吐,則應當避免使用。

香附,味道苦,微溫,無毒。它進入肺和肝兩個經脈。用童子尿浸泡,曬乾後再烘烤。可以解鬱化氣,發表消痰;對於腹痛胸熱,胎產有很好的效果。

它吸收了天地溫燥的氣息,進入人體金木之宮,是一種血液中的氣藥。

按:韓飛霞認為香附在氣分上是君藥,統領諸藥,根據使用情況適度使用。它是氣病的總管,婦科的主帥。性質燥且苦,單獨長時間使用會耗血,上述的功效都是治標而非治本。需要謹慎,可以蜜水炒來減少燥性。如果擔心散失,可以醋炒。

白豆蔻,味辛,溫,無毒。入肺、胃二經。去衣微焙。溫中除吐逆,開胃消飲食。瘧證宜投,目翳莫缺。

感秋燥之令,得平地之火金。味辛氣溫,為寬胸去滯之需,翳膜遮睛,亦滯氣也。

按:豆蔻辛溫,火升作嘔,因熱腹痛者禁之。

草豆蔻,味辛,溫,無毒。入肺、脾、胃三經。去膜,微炒。散寒,止心腹之痛;下氣,驅逆滿之疴。開胃而理霍亂吐瀉,攻堅而破噎膈癥瘕。

辛能破滯,香能達脾,溫能散寒。

按:草豆蔻辛燥,犯血忌,陰不足者遠之。

草果,味辛,溫,入胃經。破瘴癘之瘧,消痰食之愈。

白話文:

白豆蔻性辛溫,無毒,入肺、胃二經。適合溫中除吐逆、開胃消飲食,治瘧疾和目翳。秋季乾燥,容易得燥火,白豆蔻辛溫,可以寬胸去滯,目翳也是氣滯,所以也有效果。不過,白豆蔻辛溫,火升容易作嘔,腹痛者忌用。

草豆蔻性辛溫,無毒,入肺、脾、胃三經。可以散寒、止心腹痛,下氣、驅除逆氣,開胃治霍亂吐瀉,攻堅破噎膈癥瘕。辛能破滯,香能達脾,溫能散寒。但草豆蔻辛燥,犯血忌用,陰虛體弱者不宜使用。

草果性辛溫,入胃經,可以破瘴氣瘧疾,消痰食。

氣猛而濁,如仲由未見孔子時氣象。

按:瘧不由於嵐瘴,氣不實、邪不盛者,並忌。

肉豆蔻,味辛,溫。入胃、大腸二經。麵裹煨透,去油,忌鐵。溫中消食,止瀉止痢,心疼腹痛,闢鬼殺蟲。

丹溪云:屬金與土。《日華》稱其下氣,以脾得補而善運,氣自下也,非若陳皮,香附之泄耳。

按:肉果性溫,病人有火,瀉痢初起,皆不宜服。

縮砂仁,味辛,性溫,無毒。入肺、脾、胃、大、小腸、腎六經。炒去衣。下氣而止咳嗽奔豚,化食而理心疼嘔吐。霍亂與瀉痢均資,鬼疰與安胎並效。

芳香歸脾,辛能潤腎,開脾胃之要藥,和中氣之品。若腎虛不歸元,非此嚮導不濟。鬼畏芳香,胎喜疏利,故主之。

白話文:

氣勢強烈且混雜,類似子路在見到孔子前的氣質。

按:如果瘧疾不是由於山嵐瘴氣所引起,氣血不足、邪氣不盛的人,都應當避免。

肉豆蔻,味道辛香,性溫熱。進入胃和大腸兩經。使用麪糊包裹後,進行充分的加熱,去除油脂,避免使用鐵器。它能夠溫暖中焦,消化食物,止瀉止痢,治療心痛腹痛,並且能驅除鬼魂和殺滅蟲害。

丹溪說,肉豆蔻屬金和土。《日華》稱其能降氣,因為脾臟得到補益後,氣自然會下降,不像陳皮和香附那樣具有強烈的降氣效果。

按:肉果的性質溫熱,如果病人有內火,或者剛開始出現瀉痢,都不適合服用。

縮砂仁,味道辛香,性溫熱,無毒。進入肺、脾、胃、大小腸、腎六經。炒熟去皮。能降氣止咳嗽奔豚,助消化止心疼嘔吐。對於霍亂和瀉痢都有療效,對治鬼病和保胎也有效果。

縮砂仁的芳香能歸於脾,辛味能滋潤腎,是開胃健脾的好藥,也是調和中焦氣血的佳品。如果腎虛不能回歸本源,就必須依靠縮砂仁來幫助。鬼魂害怕芳香,胎兒喜歡順暢流通,所以縮砂仁對這些病症有很好的療效。

按:砂仁辛燥,血虛火炎者,不可過用。胎婦食之大多,耗氣必致產難。

玄胡索,味辛,溫,無毒。入脾、肝二經。酒炒。破血下氣,止腹痛心疼;調經利產,主血暈崩淋。

行血中氣滯,氣中血滯,理通身諸痛,療疝舒筋,乃活血化氣之神藥也。

按:玄胡索走而不守,惟有瘀滯者宜之。若經事先期,虛而崩漏,產後血虛而暈,萬不可服。

薑黃,味苦、辛,溫,無毒。入肝、脾二經。破血下氣,散腫消癰。

辛散苦泄,故專功於破血,下氣其旁及者耳。別有一種片薑黃,止臂痛有效。

按:血虛者服之,病反增劇。

鬱金,味辛、苦,寒,無毒。入肺、肝、胃三經。血積氣壅,真稱仙劑;生肌定痛,的是神丹。

白話文:

按:砂仁具有辛香燥烈的特性,對於血虛且內有熱象的人來說,不宜過量使用。懷孕婦女食用過多,會導致氣力耗損,進而可能影響生產過程。

玄胡索,味道辛香,性溫和,無毒害。它進入了脾臟和肝臟兩個器官。經過酒炒後使用,能夠破除血液,減輕氣體,止住腹部疼痛和心口疼痛;調節女性生理週期,有利於分娩,主要用於治療血暈和尿血。

玄胡索能通暢血氣中因氣體阻滯所引起的症狀,以及氣體中因血液阻滯所引起的症狀,可以理順身體各處的疼痛,治療疝氣和舒緩筋骨,是活血化氣的神妙藥物。

按:玄胡索性走而不守,只適合於有血瘀的人使用。如果在經期前就開始出血,或是虛弱到導致出血,產後因為血虛而產生暈眩,絕對不能服用。

薑黃,味道苦、辛,性溫和,無毒害。它進入了肝臟和脾臟兩個器官。能夠破除血液,降低氣體,消除腫脹,消解腫塊。

薑黃的特性是辛香散發,因此專門針對破除血液有很好的效果,降低氣體也波及到了其他方面。另外還有一種片薑黃,對於治療手臂疼痛非常有效。

按:對於血虛的人來說,服用薑黃反而會使病情加重。

鬱金,味道辛香、苦澀,性寒涼,無毒害。它進入了肺臟、肝臟、胃腸三個器官。對於血液積聚、氣體堵塞的病症,可以說是仙人使用的良藥;對於生長新肉、定痛止痛的療效,確切地說是神妙的丹藥。

能開肺金之郁,故名鬱金。物罕值高,肆中多偽,折之光明脆徹,必苦中帶甘味者乃真。

按:鬱金本入血分之氣藥,其治吐血者,為血之上行,皆屬火炎,此能降氣,氣降即火降,而性又入血,故能導血歸經。如真陰虛極,火亢吐血,不關肝肺氣逆,不宜用也,用亦無功。

蓬莪朮,味苦、辛、溫,無毒。酒炒。積聚作痛,中惡鬼疰。婦人血氣,丈夫奔豚。

氣不調和,臟腑壅滯,陰陽乖隔,鬼厲憑之。蓬朮利氣達竅,則邪無所容矣。

按:蓬朮誠為磨積之藥,但虛人得之,積不去而真已竭,重可虞也。或與健脾補元之藥同用,乃無損耳。

白話文:

能開肺金之鬱,故名鬱金。物罕值高,肆中多偽,折之光明脆徹,必苦中帶甘味者乃真。

  • 鬱金可以解開肺部的阻塞,所以稱為鬱金。這物種價值昂貴,市面上常有偽品,如果折斷後光亮、脆硬,且在苦味中帶有甜味,那纔是真的鬱金。

按:鬱金主要用於血液系統的調理,對於治療吐血的情況,是因為血向上流,多是熱毒所致,鬱金能降氣,氣降則火降,同時其性質進入血液,因此能夠引導血液回歸正道。然而,若真正陰液耗盡、火旺導致吐血,與肝肺氣逆無關,這種情況下不適合使用鬱金,即使使用也沒有療效。

蓬莪朮,味苦、辛、溫,無毒。酒炒。積聚作痛,中惡鬼疰。婦人血氣,丈夫奔豚。

氣不調和,臟腑壅滯,陰陽乖隔,鬼厲憑之。蓬朮利氣達竅,則邪無所容矣。

  • 蓬莪朮具有苦、辛、溫的口味,無毒,一般會用酒來炒制。對於腹部積聚引起疼痛、中毒、鬼怪附身等症狀,對婦女的血氣不調和,男性的心神不安(奔豚)等,都有療效。若氣機不調、五臟六腑堵塞、陰陽失衡,鬼怪容易侵擾。蓬莪朮能夠疏通氣機,使邪氣無處藏身。

按:蓬莪朮確實是一種有效的化積藥物,但對於虛弱的身體,使用它可能無法清除積聚而使真正的生命能量已經枯竭,這是需要考慮的風險。或者與補益脾胃、強壯元氣的藥物一起使用,則不會造成損害。

京三稜,味苦,平,無毒。入肝經。醋炒。下血積有神,化堅癖為水。

昔有患癖死者,遺言開腹取視,得病塊堅如石,文理五色,人謂異物,竊作刀柄,後以刀刈三稜,柄消成水,故治癖多用焉。

按:潔古謂三稜瀉真氣,虛者勿用。東垣五積諸方,皆有人參贊助,如專用克削,脾胃愈虛,不能運行,積安得去乎?

款冬花,味辛,性溫,無毒。入肺經。杏仁為使,惡玄參,畏貝母、辛夷、麻黃、黃芩、黃耆、連翹、甘草。蜜水炒。化痰則喘嗽無憂,清肺則癰痿有賴。

雪積冰堅,款花偏豔,想見其純陽之稟,故其主用皆辛溫開豁也。卻不助火,可以久任。

白話文:

三稜味苦性平,無毒,入肝經,醋炒後可治血積,能化堅硬的病塊,使其變得像水一樣。

古人曾遇到一位患病而死的人,留下遺言要剖開腹部查看,結果發現病塊堅硬如石,呈現五彩紋理,被人當成異物製作成刀柄。後來用刀砍三稜,刀柄竟化成水。因此,三稜常用於治療病塊。

需要注意的是,三稜會耗損人體的真氣,虛弱的人不宜使用。古代名醫東垣治療積聚的方劑,都加入人參以補氣,如果單獨使用三稜,會加重脾胃虛弱,無法運化,積聚自然無法消除。

款冬花味辛性溫,無毒,入肺經,以杏仁為輔藥,忌用玄參,畏貝母、辛夷、麻黃、黃芩、黃耆、連翹、甘草。蜜水炒後可以化痰止咳,清肺治癰。

款冬花在雪積冰堅的環境中依然盛開,可見其陽氣旺盛,因此其功效皆為溫熱開豁之性。但它不會助長火氣,可以長期服用。

茅根,味甘,寒,無毒。入肺經。涼金定喘,治吐衄並血瘀;利水通淋,祛黃疸及癰腫。茅針潰癰,茅花止血。

甘寒可除內熱,性又入血消瘀,且下達州都,引熱下降,故吐血、衄血者急需之。針能潰癰,每食一針即有一孔,二針二孔,大奇。

按:吐衄有因於寒、有因於虛者,非所宜也。

白前,味甘,平,無毒。入肺經。甘草湯泡,去須焙。療喉間喘呼欲絕,寬胸中氣滿難舒。

感秋之氣,得土之味,清肺有神。喉中作水鳴聲者,服之立愈。

按:白前性無補益,肺實邪壅者宜之,否則忌也。

竹葉,味淡,寒,無毒。入小腸經。專通小便,兼解心煩。

白話文:

茅根味甘性寒,無毒,入肺經。能清熱止喘,治吐血、鼻出血以及血瘀;利水通淋,治療黃疸和癰腫。茅針可以潰破癰瘡,茅花能止血。甘寒可以去除內熱,入血消瘀,並且可以引熱下降,因此吐血、鼻出血的人急需使用。茅針能潰破癰瘡,每吃一根茅針就會出現一個孔,兩根就會出現兩個孔,效果非常神奇。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吐血、鼻出血有寒症和虛症之分,需要根據病因選擇使用。

白前味甘性平,無毒,入肺經。用甘草湯浸泡,去除鬚根並烘乾。可以治療喉嚨喘息欲絕,以及胸悶氣滿難舒。白前性質偏寒,能清肺,適合秋季使用,尤其能治療喉嚨有水聲的症狀,服用後馬上見效。不過要注意的是,白前性無補益,適合肺實邪壅的人使用,其他情況則不宜服用。

竹葉味淡性寒,無毒,入小腸經。專門通利小便,還可以解心煩。

淡味五臟無歸,但入太陽,利小便,小便利則心火因之而清也。

按:竹葉有走無守,不能益人。孕婦忌服。

冬葵子,味甘,寒,無毒。入膀胱經。能催生通乳,疏便閉諸淋。

氣味俱薄,淡滑為陽,故能利竅。

按:無故服冬葵子,必有損真之害。

萱花,味甘,平,無毒。入心經。長於利水快膈,令人歡樂忘憂。

萱,古作諼。詩云:焉得諼草。即此種也。諼,忘也,欲樹之以忘憂也。娠婦佩之生男,又名宜男。

地榆,味苦,寒,無毒。入肝經,惡麥門冬。止血痢腸風,除帶下五漏。

白話文:

淡味食物對五臟沒有特定的歸屬,但能進入太陽經,利尿,尿液通暢就能清心火。竹葉性走而不守,不能滋補身體,孕婦禁止服用。冬葵子性寒味甘,無毒,入膀胱經,能催生通乳,疏通便秘和各種淋症。冬葵子氣味清淡,性滑,屬於陽性,因此能利竅。但無故服用冬葵子,必然損傷元氣。萱花味甘性平,無毒,入心經,擅長利水開胃,令人歡樂忘憂。萱花古稱諼草,詩經中所寫的“焉得諼草”,指的就是萱花,諼就是忘,人們希望種植萱花來忘卻憂愁。孕婦佩帶萱花可以生男孩,因此又名宜男。地榆味苦性寒,無毒,入肝經,忌與麥門冬同用,可以止血痢腸風,去除帶下五漏。

味苦而厚,沉而降,善主下焦血證,兼去濕熱。

按:地榆寒而下行,凡虛寒作瀉,氣虛下陷而崩帶者,法並禁之。

蒺藜,味甘,溫,無毒。入腎經。酒炒去刺。補腎止遺,消風勝濕。產沙苑者,強陰益精。

沙苑蒺藜,市多偽者。狀如腎子,帶綠色,咬之作生豆氣者真。

按:沙苑蒺藜性能固精,若陽道數舉,媾精難出者勿服。

半夏,味辛,溫,有毒。入心、脾、胃三經。柴胡為使。惡皂莢,畏雄黃、薑、鱉甲,反烏頭,忌羊血、海藻、飴糖。水浸五日,每日換水,去帽,姜礬同煮,汁干為度。消痰燥濕,開胃健脾,咳逆嘔吐,頭眩昏迷,痰厥頭痛,心下滿堅,消痛可也,墮胎有焉。

白話文:

【藥材描述】

  1. 地榆: 這是一種性質偏涼,能往下走動的藥材,特別適合治療下部的血癥,也能清解濕熱。但對於虛寒引起的腹瀉和氣虛導致的崩漏或帶下病,不適用。

  2. 蒺藜: 味道甘甜,溫和,無毒,進入腎經。它經過酒製後去刺,可以補充腎氣,防止遺精,還能消散風濕。產自沙苑的蒺藜,對壯陽和增加精液有好處。

  • 注意: 市面上有很多假冒的沙苑蒺藜,辨別方法是其外觀像腎臟,帶有綠色,咬起來有生豆的味道,這樣的就是真品。
  1. 半夏: 味道辛辣,溫和,有一定毒性。進入心、脾、胃三經,柴胡是其引導。它不能與皁莢一起使用,也不應與雄黃、薑、鱉甲一起服用,且會反駁烏頭,忌諱與羊血、海藻、飴糖同用。需要先用水浸泡五天,每天換水,去掉頂部,與薑礬一同煮,直到汁液蒸發到適當程度。它可以消除痰濕,開胃健脾,對咳嗽、嘔吐、頭暈、昏迷、痰厥頭痛、心下脹滿等症狀有幫助,也可能導致流產。

以上藥材的使用需謹慎,遵循醫生指導,不可自行隨意服用。

汪機曰:脾胃濕熱,涎化為痰,此非半夏,曷可治乎?若以貝母代之,翹首待斃。時珍曰:脾無濕不生痰,故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半夏治痰,為其體滑辛溫也。涎滑能潤,辛溫能散亦能潤,故行濕而通大便,利竅而泄小便。所謂辛走氣,能化液,辛以潤之是已。丹溪謂:半夏能使大便潤而小便長。

大戟謂:半夏行水氣而潤腎燥,《局方》半硫丸治老人虛秘,皆取其滑潤也。俗以半夏為燥,不知濕去則土燥,痰涎不生,非其性燥也。但恐非濕熱之邪而用之,是重竭其津液,誠非所宜。

白話文:

汪機說:脾胃濕熱,唾液轉化為痰,這可不是半夏所能治療的啊!如果用貝母來代替,那就等著死吧!

李時珍說:脾臟沒有濕氣就不會生痰,所以脾臟是生痰的根源,肺臟則是儲存痰液的器官。半夏治療痰,是因為它的性滑辛溫。唾液滑潤可以滋潤,辛溫可以散寒也可以滋潤,所以它可以祛除濕氣,通利大便,利通竅道,排泄小便。所謂辛味走氣,能化解液體,辛味可以滋潤,就是這個道理。

丹溪翁說:半夏可以使大便潤滑,小便量多。

大戟說:半夏可以運行水氣,滋潤腎臟的燥熱,《局方》中的半硫丸用於治療老人虛秘,都是取其滑潤的功效。俗人認為半夏性燥,其實不知道濕氣去除後,脾土就會變得乾燥,痰涎就不會產生,並不是半夏本身性燥。但是如果患者並沒有濕熱之邪,卻用半夏來治療,就會過度耗損其津液,這就非常不適宜了。

按:半夏主治最多,莫非脾濕之證,苟無濕者,均在禁例。古人半夏有三禁:謂血家、渴家、汗家也。若無脾濕,且有肺燥,誤服半夏,悔不可追。責在司命,謹諸戒諸!

南星,味苦、辛,溫,有毒。入肝、脾二經。畏附子、乾薑、生薑。冬月研末,入牛膽中,懸風處。風痰麻痹堪醫,破血行胎可慮。

南星入肝,去風痰,性烈而燥,得牛膽則燥氣減,得火炮則烈性緩。

按:南星治風痰,半夏治濕痰,功用雖類,而實殊也。非西北人真中風者勿服。

附子,味辛、甘,熱,有毒。入脾、腎二經。畏防風、黑豆、甘草、黃耆、人參、童便、犀角。重一兩以上,矮而孔節稀者佳。童便浸一日,去皮切作四片,童便及濃甘草湯同煮,汁盡為度,烘乾。補元陽,益氣力,墮胎孕,堅筋骨。心腹冷痛,寒濕痿躄,足膝癱軟,堅瘕癥癖。冬採為附子,主寒疾;春採為烏頭,主風疾。

白話文:

按:半夏的治療範圍最廣泛,大多與脾濕有關。如果沒有脾濕的情況,使用半夏必須小心。古人在使用半夏時有三個禁忌:血癥、渴症、出汗症。若無脾濕,卻有肺燥的情況下誤服半夏,後果難以輓回。責任在於掌握生死命運的人,因此要嚴格遵守戒律!

南星,其味苦、辛,性溫,帶有毒性。進入肝、脾兩個經絡。與附子、乾薑、生薑相畏。冬季研磨成粉末,放入牛膽中,掛在風吹處。對於風痰和麻痺有療效,但要注意可能會破壞血液流通和影響胎兒。

南星進入肝臟,可以去除風痰,性質猛烈且燥烈,加入牛膽可以減少燥烈的性質,經過火炮處理則可以緩和其猛烈的特性。

按:南星主要用於治療風痰,半夏則用於濕痰,雖然兩者功能相似,但實際應用有所不同。除非是真正西北地區的風症患者,否則不宜服用。

附子,其味辛、甘,性熱,帶有毒性。進入脾、腎兩個經絡。與防風、黑豆、甘草、黃耆、人參、童便、犀角相畏。選擇重量超過一兩、矮小且節點稀少的附子為佳。使用童便浸泡一天,剝皮後切成四片,用童便和濃甘草湯一起煮至湯汁完全蒸發,然後烘乾。附子具有補充元氣、增強體力、防止墮胎、堅固筋骨的效果。對心腹冷痛、寒濕痿躄、足膝癱軟、堅硬的積聚和腫瘤有療效。冬季採收的附子主要用於治療寒冷疾病,春季採收的烏頭則主要用於治療風疾。

主治繁眾,皆由風、寒、濕三氣所致。邪客上焦,咳逆心痛;邪客中焦,腹痛積聚;邪客下焦,腰膝腳痛。附子熱而善走,諸證自瘥也。潔古曰:益火之源,以消陰翳,則便溺有節。丹溪云:氣虛熱甚,稍加附子以行參耆之功,肥人多濕亦用之。虞摶曰:稟雄壯之質,有斬關之能,引補氣藥以追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以著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藥以驅在表風邪,引溫暖藥以除在裡寒濕。吳綬曰: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身雖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

厥冷腹痛,脈沉而細,唇青囊縮者,急用之。近世往往不敢用,直至陰極陽竭而後議用,晚矣。

按:附子退陰益陽,祛寒濕之要藥也。若非陰寒,寒濕,陽氣虛弱之病,而誤用於陰虛內熱,禍不旋踵。

白話文:

治療的對象廣泛,大多是由風、寒、濕三種氣候因素導致。當邪氣進入上焦,會引起咳嗽和心痛;當邪氣進入中焦,會導致腹部疼痛和積聚;當邪氣進入下焦,則會出現腰、膝、腳的疼痛。附子具有熱性且易於流通,對於這些症狀都有很好的療效。潔古認為,增加溫熱能源,可以消除陰暗,使得排尿和排便有規律。丹溪指出,對於氣虛但熱度較高的情況,可以適當地加入附子來輔助人參和黃耆的功效。虞摶則認為,附子對於擁有強壯體質、能夠突破障礙的人來說是理想選擇,它能引導補氣的藥物追回流失的元陽,補血的藥物補足真正缺乏的陰液,以及發散藥物來驅逐體表的風邪,溫暖的藥物來清除體內的寒濕。吳綬指出,對於傷寒疾病在陰經轉變或是中寒伴隨陰性的狀況,即使身體表面看似熱度大,但脈搏沈穩時,必須使用附子。

對於厥冷腹痛,脈搏沈而細,嘴脣青紫、生殖器收縮的情況,應該立即使用附子。然而,近世很多人對於附子的使用態度保守,常常等到陰氣極度衰弱、陽氣瀕臨盡絕才考慮使用,這已經太遲了。

總結來說,附子是一種可以減少陰氣、增加陽氣,並能去除寒濕的重要藥物。若不是針對陰寒、寒濕或陽氣虛弱的病症誤用於陰虛內熱的情況,其災難是無法避免的。

天雄,味辛,熱,有毒。入腎經。遠志為使,惡乾薑,制同附子。除寒濕痿躄,強陰壯筋骨。

烏、附、天雄,皆補下焦陽虛,若是上焦陽虛,即屬心肺,當用參、耆,不當用天雄、烏、附。天雄之尖皆向下,其臍乃向上,生苗之處。寇氏謂其不肯就下。潔古謂:補上焦陽虛,俱誤認尖為向上耳;丹溪以為下部之佐者,庶幾得之。

按:陰虛者禁同附子。

白附子,味辛,溫,有毒。入胃經。炮去皮臍。中風失音,消痰去濕。

白附子引藥上行,與黑附子非一類也。

按:白附子燥藥也,似中風證雖有痰亦禁用,小兒慢驚勿用。

白話文:

天雄性辛熱,有毒,入腎經。與遠志配伍,忌乾薑,用法與附子相同。可治寒濕痺痛、痿躄,壯筋骨。

烏頭、附子、天雄都補下焦陽虛,若上焦陽虛,屬於心肺,應當用人參、黃芪,不適合用天雄、烏頭、附子。天雄尖部向下,臍部向上,生苗的地方在尖部。寇氏認為它不肯向下。潔古認為補上焦陽虛,是誤認尖部為向上。丹溪認為它適合用於下焦陽虛,算是理解了它的特性。

要注意,陰虛者禁服天雄與附子。

白附子性辛溫,有毒,入胃經,炮製時去皮臍。可治中風失音、消痰去濕。

白附子引藥上行,與黑附子不是同一種藥物。

要注意,白附子燥性較強,類似中風證即使有痰也不適合使用,小兒慢驚也不宜用。

蚤休,味苦,寒,有毒。入肝經。專理癰毒,兼療驚癇。

一名重樓金線。歌云:七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癰疽如遇此,一似手拈拏。

按:蚤休中病即止,不宜多用。

大黃,味苦,寒,有毒。入脾、胃、肝、大腸四經。黃芩為使,無所畏。錦紋者佳。瘀血積聚,留飲宿食,痰實結熱,水腫痢疾。

大黃乃血分之藥,若在氣分,是謂誅伐無過矣。仲景瀉心湯,治心氣不足而吐衄者,乃心氣不足,而胞絡、肝、脾與胃,邪火有餘,雖曰瀉心,實瀉四經血中伏火也。又心下痞滿,按之較者,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亦瀉脾胃濕熱,非瀉心也。病發於陰而下之則痞滿,乃寒傷營血,邪氣乘虛結於上焦,胃之上脘在於心,故曰瀉心,實瀉脾也。十棗湯而下之則結胸,乃熱邪陷入血分,亦在上脘。

白話文:

蚤休,味道苦,性寒,有毒,入肝經。主要治療癰毒,也能治療驚癇。又名重樓金線,有歌謠說:「七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癰疽如遇此,一似手拈拏。」要注意,蚤休治療疾病時見效即止,不宜過量使用。

大黃,味道苦,性寒,有毒,入脾、胃、肝、大腸四經。黃芩是它的相使藥,可以減輕它的毒性。帶有錦紋的大黃品質最佳。用於治療瘀血積聚、水腫、痢疾、留飲宿食、痰實結熱等症。

大黃是作用於血分的藥物,若在氣分使用,就能有效地清除邪氣。張仲景的瀉心湯,治療心氣不足導致的吐衄,實際上是心氣不足,而胞絡、肝、脾、胃有餘邪,雖然說是瀉心,其實是瀉四經血中的伏火。另外,心下痞滿,按壓時感到疼痛,使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也是瀉脾胃濕熱,並不是瀉心。病症由陰而下導致痞滿,是寒氣傷了營血,邪氣乘虛而結於上焦,胃的上脘部位靠近心臟,所以稱作瀉心,實際上是瀉脾。十棗湯往下瀉,導致結胸,是熱邪深入血分,同樣是在上脘部位。

大陷胸湯丸皆用大黃,亦瀉脾胃血分之邪也。若結胸在氣分,只用小陷胸湯,痞滿在氣分,只用半夏瀉心湯。成氏註釋,未能分別此義。

按:大黃雖有撥亂反正之功,然峻劑猛烈,長驅直搗,苟非血分熱結,六脈沉實者,切勿輕與推蕩。

商陸,味辛,性平,有大毒。入脾經。銅刀刮去皮,水浸一宿,黑豆拌蒸。水滿鼓脹,通利二便。

按:商陸行水,有排山倒岳之勢,胃弱者痛禁。赤者搗爛,入麝香少許貼臍,即能利便消腫。腫證因脾虛者多,若誤用之,一時雖效,未幾再作,決不可救。

白話文:

大陷胸湯和丸都使用大黃,這是為了清淨脾胃和血分的邪氣。如果結胸在氣分,只需使用小陷胸湯;如果痞滿在氣分,則只使用半夏瀉心湯。成氏的注釋,未能清楚地區分這一點的意義。

根據:大黃具有調整和正本清源的功效,然而,其劑量強烈,直擊要害,除非是血分熱結,脈象深實的情況,否則不要輕易使用來推蕩病氣。

商陸,味道辛烈,性質平和,但有極大的毒性。它進入脾經,需要使用銅刀颳去外皮,然後用水浸泡一夜,並用黑豆拌和後蒸煮。當水滿到可以引起腹脹時,就能通暢二便。

根據:商陸能夠行水流動,有如排山倒海的勢力。對於胃部較弱的人來說,使用時需謹慎,以免引起疼痛。紅色的商陸可以研磨成泥,加入少量麝香後貼在肚臍上,這樣可以幫助排便和消除腫脹。對於脾虛引發的腫脹症狀來說,商陸使用得當可迅速見效,但如果錯誤使用,短期有效後不久又會復發,這種情況下極難救治。

芫花,味苦,溫,有毒。入脾、肺、腎三經。反甘草。陳久者良,好醋煮過,曬乾則毒減。主痰癥飲癖,行蠱毒水脹。

仲景治太陽證,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喘嗽,或利者,用小青龍湯;表已解,頭痛出汗惡寒,心下有水氣,乾嘔脅痛,或喘咳者,用十棗湯。蓋小青龍湯治未解之表,使水氣從毛竅出,開鬼門也;十棗湯攻裡,使水氣從二便出,潔淨府也。夫飲有五,皆因內啜水漿,外受濕氣,流於肺則為支飲,流於肝則為懸飲,流於心則為伏飲,流於腸胃則為痰飲,流於經絡則為溢飲,或作腫脹。蕪花、大戟、甘遂,能直達水飲窠囊隱僻之處。

白話文:

芫花

芫花,味道苦,性溫,有毒。它主要作用於脾、肺、腎三經,與甘草相剋。陳放時間久的芫花品質較好,用醋煮過再曬乾可以減輕毒性。主要用於治療痰飲、水腫、蠱毒等病症。

仲景治水氣

張仲景在治療太陽病時,如果患者表證未解,心下有水氣,出現乾嘔、喘咳或腹瀉等症状,就用小青龍湯。如果表證已解,患者頭痛、出汗、惡寒,心下有水氣,乾嘔、脅痛或喘咳,就用十棗湯。

小青龍湯主要針對表證未解的患者,通過發汗的方式將水氣從毛孔排出,打開鬼門關;而十棗湯則主要攻伐裡邪,將水氣從大小便排出,潔淨腸胃。

水飲的種類有五種:都是因為內部吸收了水液,外部受到濕氣,而導致水液停滯在不同部位形成的。停留在肺部叫做支飲,停留在肝部叫做懸飲,停留在心臟叫做伏飲,停留在腸胃叫做痰飲,停留在經絡叫做溢飲,這些水飲都可能導致身體腫脹。

芫花、大戟、甘遂等藥物,能夠直達水飲停滯的隱蔽部位。

按:毒性至緊,取效極捷,稍涉虛者,多致夭折。

大戟,味苦,辛,寒,有毒。入脾經。赤小豆為使,惡山藥,畏菖蒲,反甘草。水煮飲,去骨用。驅逐水蠱,疏通血瘀,發汗消癰,除二便用。

苦能直泄,故逐血行水;辛能橫散,故發汗消癰。

按:大戟陰寒善走,大損真氣。若非元氣壯實,水濕留伏,烏敢浪沲?

甘遂,味苦,甘,寒,有毒。瓜蒂為使,惡遠志,反甘草。麵裹煨熟。逐留飲水脹,攻痞熱疝瘕。

水結胸非此不除。仲景治心下留飲,與甘草同行,取其相反而立功也。凡水腫以甘遂末塗腹繞臍,內服甘草湯,其腫便消,二物相反而感應如神。

白話文:

大戟性寒,毒性强,效果快,但对虚弱的人容易造成致命伤害。大戟味苦辛,性寒,有毒,归脾经。赤小豆能解其毒,忌与山药同用,畏菖蒲,反甘草。水煮服用,去骨头食用。可用于驱除水蛊,疏通血瘀,发汗消痈,治疗大小便不通。苦味能直泻,所以能逐血行水;辛味能横散,所以能发汗消痈。

大戟阴寒易于走窜,会严重损伤元气。除非元气旺盛,水湿积聚,否则不要轻易服用。

甘遂味苦甘,性寒,有毒。瓜蒂能解其毒,忌与远志同用,反甘草。用面包裹煨熟服用。可用于治疗水肿,攻治痞块、热证、疝气、瘕块。

水结胸唯有甘遂才能治疗。张仲景治疗心下留饮,将甘遂与甘草同用,正是利用它们相反而取得疗效。凡水肿患者,可以用甘遂末涂抹腹部绕脐,并内服甘草汤,肿胀很快就会消退,两物相反而感应神奇。

按:甘遂去水極神,損真極速,大實大水,可暫用之,否則禁之。

續隨子,味辛,溫,有毒。入腎經。去殼研細,紙包去油。主血結月閉,療血蠱癥瘕。一名千金子。

辛溫有毒之品,攻擊猛鷙。月閉等症,各有成病之由,當求其本,不可概施。

按:脾虛便滑之人,服之必死。

蓖麻子,味甘,性平,有毒。口眼不正,瘡毒腫浮,頭風腳氣,瘰癧丹瘤,胞衣不下,子腸不收。

如前諸證,皆從外治,不經內服,以其長於收吸,能拔病氣出外。凡服蓖麻,一生不得食豆,犯之脹死。

射干,味苦,平,有毒。入肺經。泔浸煮之。清咳逆熱氣,損喉痹咽痛。

白話文:

按:甘遂去水的能力非常強大,但會迅速損傷真元,只有在嚴重腹脹和水腫的情況下才可臨時使用,否則禁止使用。

續隨子,味道辛香,性溫,有劇毒。進入腎經。要去掉果殼研磨成細粉,然後用紙包裹去除油脂。主要用於血塊積聚、月經不通、血蟲癥瘕等症狀。

辛香溫熱且有劇毒的藥材,攻擊力強烈。月經不通等症狀各有其形成原因,應該找出根本原因,而不是一概而論地使用藥物。

按:對於脾虛導致大便滑膩的人來說,服用此藥必定會有生命危險。

蓖麻子,味道甘甜,性質平和,但有劇毒。對於口眼歪斜、皮膚潰瘍、腫脹、頭風、腳氣、淋巴結腫大、丹毒、胎兒不下、子宮脫垂等症狀,應從外部治療,而非口服,因其具有強大的收縮作用,能將病氣排出體外。凡服用蓖麻者,一生中不得食用豆類,否則可能會因過敏反應而導致脹死。

射乾,味道苦,性質平和,有劇毒。進入肺經。需要先用米漿浸泡煮熟。能清熱解咳嗽,對咽喉炎和咽痛有損傷效果。

泄熱散結,多功於上焦。

按:射干雖能泄熱,不能益陰。故《別錄》云:久服令人虛,虛者大戒。

常山,味苦、辛,寒,有毒。入肝經。酒炒透。療痰飲有靈,截瘧疾必效。

瘧證必有黃涎聚於胸中,故曰:無痰不成瘧也。弦脈主痰飲,故曰瘧脈自弦。常山去老痰積飲,故為瘧家要藥。必須好酒久炒令透,不爾使人吐也。

按:常山猛烈,使之藿食者多效;若肉食之人,稍稍挾虛,不可輕入。

馬兜鈴,味苦,寒,有毒。入肺經。焙。清金有平咳之能,滌痰有定喘之效。

白話文:

泄熱散結,主要作用於上焦。

射干雖然能清熱,但不能滋陰,因此《別錄》記載:長期服用會讓人虛弱,體虛者要格外注意。

常山味苦辛,性寒,有毒,歸肝經。用酒炒透。治療痰飲效果顯著,治療瘧疾必見效。

瘧疾患者胸中必有黃痰,故云:無痰不成瘧。弦脈主痰飲,因此瘧疾患者脈象往往弦緊。常山能去除陳舊積痰,因此是治療瘧疾的重要藥物。必須用好酒長時間炒透,否則會讓人嘔吐。

常山藥性猛烈,對於以米飯為主食的人,療效較好;若以肉食為主,體質稍虛,則不可輕易服用。

馬兜鈴味苦,性寒,有毒,歸肺經。用焙法炮製。清肺平咳,化痰定喘。

體性清揚,有功於至高之藏,根名青木香,塗諸毒熱腫。

按:肺虛挾寒者,畏之如螫。

巴戟天,味甘,溫,無毒。入腎經。覆盆子為使,畏丹參。酒浸焙。安五臟以益精,強筋骨而起陰。

補助元陽,則腎氣滋長,諸虛自熄。

按:陰虛相火熾者,是其仇讎。

百部,味甘,微溫,無毒。入肺經。肺寒咳嗽,傳屍骨蒸。殺蛔蟲寸白,除蠅蝨蟯蟲。

與天門冬形相類而用相仿,故名野天門冬。但天門冬治肺熱,此治肺寒,為別也。

按:脾胃虛人,須與補藥同用,恐其傷胃氣,又恐其滑腸也。

白話文:

青木香性清涼,有助於肺臟,能治療毒熱腫脹。肺虛寒的人要避免使用。巴戟天味甘性溫無毒,入腎經,可與覆盆子搭配,忌丹參,需用酒浸後焙乾。巴戟天能滋養五臟、益精、強筋骨、補腎陽,腎氣充盈則各種虛弱症狀自然消失。陰虛火旺的人忌用。百部味甘微溫無毒,入肺經,可治療肺寒咳嗽和傳染性骨蒸,也能殺死蛔蟲、蠅、蝨、蟯蟲。百部與天門冬形狀類似,功效也相似,故名野天冬。但天門冬治療肺熱,百部治療肺寒,二者功效不同。脾胃虛弱的人需與補藥同用,以免傷胃氣或滑腸。

旋覆花,味鹹、甘,微溫,無毒。入肺、大腸二經。去蒂,焙。老痰堅硬,結氣留飲,風氣濕痹,利腸通脈。一名金沸草。

咸能軟堅,故能祛老痰結積,風濕燥結之療。溫能解散,咸可潤下也。

按:丹溪云:走散之藥,虛者不宜多服。冷利大腸,虛寒人禁之。

紅花,味辛,溫,無毒。入心、肝二經。酒噴,微焙。產後血暈急需,胎死腹中必用。

時珍曰:活血潤燥,行血之要藥也。

按:紅花過用,使人行血不止,人所未知。

腳氣、小薊,味甘,溫,無毒。入心、肝二經。崩中吐衄,瘀血停留。

白話文:

旋覆花

旋覆花,味道鹹甘,微溫,無毒。它主要作用於肺和大腸經絡。使用前需要去除花蒂並烘乾。它可以治療陳年痰積、氣結水腫、風濕痺痛等症狀,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暢通血管。旋覆花別名金沸草。

鹹味可以軟堅,所以它可以化解陳年痰積和風濕燥結等問題。溫性可以散寒,鹹味可以潤腸通便。

需要注意的是,丹溪先生說過:旋覆花屬於散寒類藥物,體虛的人不宜服用過多。它具有冷利大腸的功效,所以虛寒體質的人應該禁止使用。

紅花

紅花,味道辛辣,溫熱,無毒。它主要作用於心和肝經絡。使用前需要用酒浸泡,然後微火烘乾。它可以治療產後血暈、胎死腹中等急症。

李時珍說:紅花具有活血潤燥、行血的功效,是重要的活血藥材。

需要注意的是:紅花不能過量使用,否則會導致出血不止,這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腳氣、小薊

腳氣、小薊,味道甘甜,溫熱,無毒。它主要作用於心和肝經絡。可以治療崩漏、吐血、瘀血停留等症狀。

二薊性味主療皆同,但大薊兼主癰疽也。

按:二薊破血之外無他長,不能益人。

夏枯草,味苦、辛,寒,無毒。入肝經。土瓜為使。瘰癧鼠瘻,目痛羞明。

辛能散結,苦能泄熱,獨走厥陰,明目治癧。

按:夏枯草久用,亦傷胃家。

葫蘆巴,味苦,熱,無毒。入腎、膀胱二經。淘淨,酒焙。元臟虛寒,膀胱散氣。

寒濕成疝,肝疾也。元臟暖則筋自和而疝愈,此腎肝同治,乙癸同源之理也。

按:相火熾盛,陰血虧少者禁之。

白話文:

二薊的性質、味道和治療效果都相同,但是大薊還能夠治療腫瘤和傷口。

夏枯草,味道苦、辛,性寒,無毒,進入肝經。土瓜是其配伍藥物。它可以治療淋巴結腫大、鼠咬傷、眼痛畏光。

夏枯草的特性可以疏散結塊,清熱解毒,專走厥陰經,具有明目和治療淋巴結腫大的功效。

使用夏枯草長期服用,可能會傷害脾胃。

葫蘆巴,味道苦,性熱,無毒,進入腎、膀胱兩條經脈。需要淘洗乾淨後,再用酒來焙製。它適合於脾腎虛寒的人,能夠調理膀胱氣息。

對於寒濕導致的疝氣,這是因為肝病所致。如果脾腎溫暖,筋骨自然恢復和諧,疝氣也會痊癒。這體現了腎與肝同治,乙癸同源的原理。

使用葫蘆巴時,如果相火旺盛、陰血不足的人應該避免使用。

牛蒡子,味辛,平,無毒。入肺經。酒炒研。宣肺氣,理痘疹,清咽喉,散癰腫。一名鼠黏子,一名惡實。

開毛竅,除熱者,為痘疹要藥。

按:牛蒡子性冷而滑,惟血熱便閉者宜之,否則忌用。

肉蓯蓉,味甘、咸,溫。無毒。入腎經。酒洗去甲。益精壯陽事,補傷潤大腸。男子血瀝遺精,女子陰疼帶下。

滋腎補精之首藥,但須大至斤許,不腐者佳。溫而不熱,補而不驟。故有從容之名。別名黑司令,亦多其功力之意云。

按:蓯蓉性滑,泄瀉及陽易舉而精不固者忌之。

白話文:

【牛蒡子】,味道辛,性平,無毒。進入肺經。使用酒炒後研磨。可以宣發肺氣,調理痘疹,清涼咽喉,消除腫脹。又稱為鼠黏子,惡實。

能夠開啟皮膚毛孔,消除熱毒,是治療痘疹的重要藥物。

參考:牛蒡子性質稍冷且滑利,只有在血熱便祕的情況下適合使用,否則不宜使用。

【肉蓯蓉】,味道甘、鹹,性溫,無毒。進入腎經。使用酒洗淨並去除外層皮膚。能夠增強精氣,壯陽助興,補充損傷並滋潤大腸。對於男性血漬遺精,女性陰部疼痛和白帶過多的症狀有幫助。

肉蓯蓉是滋補腎精的首要藥物,但需要使用到大約一斤左右,且保持藥材新鮮無腐敗的最好。其性質溫和不熱烈,補充效果平緩,因此有「從容」之名。另有別名「黑司令」,也反映了其強大的功效。

參考:肉蓯蓉性質滑利,如果有經常拉肚子或者陽痿且精液不固的患者,應避免使用。

鎖陽,味甘,咸,溫,無毒。入腎經。強陰補精,潤腸壯骨。

《輟耕錄》云:蛟龍遺精入地,久之,則發起如筍,上豐下儉,絕類男陽。

按:鎖陽功用與蓯蓉相仿,禁忌亦同。

淫羊藿,味辛,溫,無毒。入腎經。山藥為使,得酒良,用羊油拌炒。強筋骨,起陽事衰;利小便,除莖中痛。

陶弘景雲:服之好為陰陽,別名仙靈脾、千兩金、棄杖草,皆矜其功力也。

按:淫羊藿補火,相火易動者遠之。

仙茅,味辛,溫,有小毒。入腎經。忌鐵器,禁牛乳。糯米泔浸一宿,去赤汁則毒去。助陽填骨髓,心腹寒疼,開胃消宿食,強記通神。

白話文:

鎖陽,味道甘甜,帶鹹味,性溫和,無毒害。它進入腎經,能增強男性功能,補充精液,滋潤腸道,壯健骨骼。

《輟耕錄》提到,蛟龍遺留的精液滲入土中,經過一段時間,會生長出像竹筍的物體,上部肥厚,底部較細,極像男性的陽具。

根據這些,鎖陽的功能與蓯蓉相似,禁忌也相同。

淫羊藿,味道辛辣,性溫和,無毒害。它進入腎經,山藥是它的引導藥物,與酒配搭效果更佳,可用羊油拌炒。它可以強健筋骨,提振萎靡的性功能;幫助小便流通,緩解尿道疼痛。

陶弘景曾說,服用淫羊藿後人會有調節陰陽的效果,另有名稱「仙靈脾」、「千兩金」、「棄杖草」,都是因其療效而受到推崇。

需要注意的是,淫羊藿具有補火的作用,對於容易引起相火上昇的人應遠離。

仙茅,味道辛辣,性溫和,略有微毒。它進入腎經,不適合使用鐵器,也不能與牛奶一起食用。需要將仙茅浸泡在糯米漿中一夜,去除紅色的汁液,這樣可以減少毒性。它能輔助陽氣,填充骨髓,對心腹冷痛有幫助,可以開胃消食,提升記憶力,通達神智。

補而能宣,西域僧獻於唐玄宗,大有功力,遂名婆羅門參。廣西英州多仙茅,羊食之遍體化為筋,人食之大補。其消食者助少火以生土,土得乾健之運也;其強記者,腎氣時上交於南離故也。

按:仙茅專於補火,惟精寒者宜之,火熾者有暴絕之戒。

補骨脂,味辛,溫,無毒。入腎經。惡甘草,忌羊肉諸肉。胡桃拌炒。興陽事,止腎泄,固精氣,止腰疼。一名破故紙。

暖則水藏,壯火益土之要藥也。

白話文:

補而不燥的婆羅門參,源自西域僧人獻給唐玄宗,療效顯著,因此得名。廣西英州盛產仙茅,羊吃了能壯筋骨,人吃了能大補元氣。它能助消化,是因為能助長脾胃之火,使脾土運化正常;它能強健筋骨,是因為腎氣能向上升到心火,達到滋養身體的效果。但仙茅性熱,只適合體質虛寒者服用,火旺體質服用有危險。

補骨脂味辛溫無毒,入腎經,忌甘草和羊肉。可用胡桃拌炒食用。補骨脂能溫陽壯腎,固精止泄,治腰痛,又稱破故紙。

補骨脂溫暖腎陽,壯火益土,是重要的補腎藥。

按:補骨性燥,凡陰虛有熱,大便閉結者戒之。

菟絲子,味辛、甘,平,無毒。入腎經。山藥為使,酒煮打作餅,烘乾再研,即成細末。續絕傷,益氣力,強陰莖,堅筋骨。溺有餘瀝,寒精自出,口苦燥渴,寒血為積。

雷公云:稟中和之性,凝正陽之氣。腎臟得力,則絕傷諸症愈矣。主口苦燥渴者,水虛則內熱津枯,辛以潤之,二證俱安也。

按:菟絲子助火,強陽不痿者忌之。

覆盆子,味甘,平,無毒。入肝、腎二經。去蒂酒蒸。補虛續絕傷,強陰,美顏色。

能益閉蟄封藏之本。以縮小便,服之當覆其溺器,故名。

按:覆盆子固澀,小便不利者禁之。

白話文:

補骨性燥,如果體內陰虛有熱,大便不通的人要避免食用。

菟絲子味辛甘,性平,無毒,入腎經。可以用山藥作為輔助,將菟絲子與酒一起煮成餅狀,烘乾後研磨成細末。菟絲子可以治療損傷,增強體力,壯陽固腎,強健筋骨。適用於尿液過多、精液自溢、口乾舌燥、血寒凝滯等症狀。

雷公說:菟絲子性情平和,凝聚陽氣。腎臟得到滋養,就能治癒各種損傷。主治口苦燥渴是因為水虧導致內熱津液枯竭,辛味可以潤澤,兩者都能改善症狀。

菟絲子助火,陽氣旺盛不痿的人要忌食。

覆盆子味甘,性平,無毒,入肝腎二經。去蒂後用酒蒸熟。可以補虛損,治損傷,壯陽,美容。

覆盆子可以補益封藏的根本。它能縮小便,服用時應蓋住尿器,因此得名。

覆盆子具有收斂作用,小便不暢的人忌食。

骨碎補,味苦,溫,無毒。入腎經。去毛、蜜蒸。主骨碎折傷,耳響牙疼,腎虛泄瀉,去瘀生新。

跡其勳伐,皆是足少陰腎經,觀其命名,想見功力。戴元禮用以治骨痿有效。

按:《經疏》云:勿與風燥藥同用。

鉤藤,味甘,微寒,無毒。入肝經。舒筋除眩,下氣寬中,小兒驚癇,客忤胎風。

祛肝風而不燥,庶幾中和,但久煎便無力,俟他藥煎就,一二沸即起,頗得力也。去梗純用嫩勾,其功十倍。

按:鉤藤性寒,故小兒科珍之,若大人有寒者,不宜多服。

蒲黃,味甘,平,無毒。入肝經。熟用止血,生用行血。

白話文:

【骨碎補】,味道苦,溫度適中,無毒。歸屬腎經。需去除表面的毛,並以蜜糖蒸煮。主要用於治療骨頭斷裂的傷害,耳朵發響和牙齒疼痛,以及腎虛引起的腹瀉,能消除瘀血、促進新生。

追溯其功效,都是針對足少陰腎經的問題。根據命名來看,可以想見其強大的療效。戴元禮使用骨碎補來治療骨質衰弱,效果顯著。

按照:《經疏》提到,應避免與風燥類藥物一同使用。

【鉤藤】,味道甘甜,略帶微寒,無毒。歸屬肝經。可以舒緩肌肉筋骨、消除頭暈,具有調理氣機、寬解胸中不暢的功效。對於小孩的驚癇、異常行為、胎兒風熱等問題有療效。

鉤藤可以消除肝風而不會造成燥熱,但要注意,過長時間煎煮後其功效會減弱。建議在其他藥物煎煮完成後,加熱一兩次即可使用,這樣更能發揮其力量。選用嫩鉤藤而去除梗節,其療效可提高十倍。

按照:鉤藤性寒,因此適合小孩使用,如果成人有寒症,不宜大量服用。

【蒲黃】,味道甘甜,性平,無毒。歸屬肝經。熟用可以止血,生用則可以活血。

入東方血海,是其本職,利小便者,兼入州都之地耳。

按:無瘀血者勿用。

海藻,味苦、咸,寒,無毒。入腎經。反甘草。消瘰癧癭瘤,散癥瘕癰腫。

苦能泄結,寒能滌熱,咸能軟堅,故主療如上。

按:脾家有濕者勿服。

澤蘭,味苦、甘,微濕,無毒。入肝、脾二經。和血有消瘀之能,利水有消蠱之效。

甘能和血。獨入血海,攻擊稽留;其主水腫者,乃血化為水之水,非脾虛停濕之水也。

按:澤蘭行而帶補,氣味和平,無偏勝之憂。

艾葉,味苦,微溫,無毒。入肺、脾、肝、腎四經。苦酒、香附為使。安胎氣,暖子宮,止血痢,理腸風。灸除百病,衄吐崩中。陳久者良。

白話文:

進入東方血海,這是它的本質工作,有利於小便的藥物,會同時進入州都的地方。

注意:沒有瘀血的人不要使用。

海藻,味道苦、鹹,性寒,無毒。進入腎經。與甘草相剋。消除結核癭瘤,散開症瘕癰腫。

苦可以排解結塊,寒可以清熱,鹹可以軟化堅硬,所以主要治療如下。

注意:脾臟有濕氣的人不要服用。

澤蘭,味道苦、甘,微濕,無毒。進入肝、脾二經。調和血液有消除瘀血的能力,利尿有消除水蟲的效果。

甘可以調和血液。獨自進入血海,攻擊停留的東西;它主治病症的原因是血液轉化為水的水,而不是脾虛停滯的濕氣。

注意:澤蘭行動而帶有補充,氣味平和,沒有過度的憂慮。

艾葉,味道苦,微溫,無毒。進入肺、脾、肝、腎四經。苦酒、香附作為引導。安定胎氣,暖和子宮,止血痢,處理腸風。灸除百病,鼻血、嘔吐、崩漏。陳年的好。

辛可利竅,苦可疏通,故氣血交理,而婦科帶下調經多需之。

按:艾性純陽香燥,凡有血燥生熱者禁與。

昆布,味鹹,寒,無毒。入腎經。洗淨。頑痰結氣,積聚癭瘤。

咸能軟堅,噎證恆用之,取其祛老痰也。

按:昆布之性,雄於海藻,不可多服,令人瘦削。

防己,味苦、辛,性寒,無毒。入膀胱經。惡細辛,畏萆薢、女菀、滷鹽。祛下焦之濕,瀉血分之熱;理水腫腳氣,通二便閉結。

防己分木、漢二種,木者專風,漢者專水。

按:東垣云:防己大苦大寒,瀉血中濕熱,亦瞑眩之藥也。服之使人身心煩亂,飲食減少,惟濕熱壅遏,及腳氣病,非此不效。若虛人用防己,其害有三:穀食已虧,復泄大便,重亡其血,一也。渴在上焦氣分,而防己乃下焦血分藥,二也。傷寒邪傳肺經,氣分濕熱,而小便黃赤,禁用血藥,三也。

白話文:

辛味可以開竅,苦味可以疏導,所以氣血相調和,婦科調經和治療帶下症狀通常需要使用這類藥物。

艾草性質純陽且芳香燥烈,對於有血液乾燥生熱的人,應該避免使用。

昆布,味道鹹,性質寒涼,無毒,進入腎經。清洗乾淨後使用,對於頑固的痰塊、結節和腫瘤有治療效果。鹹味可以軟化堅硬的物質,噎證(食道阻塞)常常使用它,因為它可以去除陳舊的痰。

昆布的性質比海藻更強烈,不可以過量服用,否則會讓人消瘦。

防己,味道苦、辛,性質寒涼,無毒,進入膀胱經。它不能與細辛一起使用,並且畏懼萆薢、女菀和鹵鹽。它能夠去除下部的濕氣,清降血分的熱氣;對於治療水腫、腳氣和兩便閉結有好處。防己分為木、漢兩種,木質的專門針對風寒,漢質的專門針對水腫。

東垣曾經說過,防己性質極其苦寒,可以清降血中的濕熱,也是一種可能引起頭暈目眩的藥物。服用它會使人產生心煩意亂,飲食減少的副作用。然而,對於濕熱阻滯或者腳氣病,只有使用防己才能見效。如果虛弱的人使用防己,有三個危害:糧食已經不足,再加上海嘔,大量流失血液,這是第一點。渴感在上焦氣分,但防己是下焦血分的藥物,這是第二點。傷寒邪氣傳至肺經,氣分的濕熱,而小便黃赤,禁止使用具有活血作用的藥物,這是第三點。

威靈仙,味苦,溫,無毒。入膀胱經。忌茶苦茗、面。宣五臟而療痛風,去冷滯而行痰水。

此風藥之善走者也。威者言其猛烈,靈者言其效驗。

按:威靈仙大走真氣,兼耗人血,不得已而後用之可也。

水萍,味辛,寒,無毒。入肺經。發汗開鬼門,下水潔淨府。

水萍輕浮,入肺經,發汗;氣化及州都,因而利水。歌云:天生靈草無根干,不在山間不在岸,始因飛絮逐東風,紫背青皮飄水面。神仙一味去沉疴,採時須在七月半,選甚癱風與大風,些小微風都不算。豆淋酒內服三丸,鐵漢頭上也出汗。

白話文:

威靈仙性味苦溫,無毒,入膀胱經。忌與茶、苦茗、麵同食。它能疏通五臟,治療風濕疼痛,去除寒氣,化解痰濕。威靈仙藥性猛烈,功效顯著。但其藥性走竄,易耗人血氣,非必要時不宜使用。

水萍性味辛寒,無毒,入肺經。它能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水萍輕盈,入肺經,可發汗;氣化上達頭頂,因此可利水。歌謠說:「天生靈草無根干,不在山間不在岸,始因飛絮逐東風,紫背青皮飄水面。神仙一味去沉疴,採時須在七月半,選甚癱風與大風,些小微風都不算。豆淋酒內服三丸,鐵漢頭上也出汗。」

按:水萍發汗,力比麻黃,下水功同通草,苟非大實大熱者,安敢輕試耶?

牽牛子,味苦、甘,有毒。入肺、大、小腸三經。酒蒸研細。下氣逐痰水,除風利小便。

辛熱有毒之藥,性又迅急,主治多是肺脾之病,多因虛起,何賴瀉藥?況諸證應用藥物,神良者不少,何至舍其萬全,而就不可必之毒物哉?東垣諄復其詞,以戒後人勿用。蓋目擊張子和旦暮用之,故闢之甚力,世俗不知,取快一時,後悔莫及。

紫葳花,味酸,寒,無毒。入心、肝二經。畏滷咸。三焦血瘀,二便燥干。

即靈霄花也。能去血中伏火,及血熱生風之證。

白話文:

按:水萍發汗,力比麻黃,下水功同通草,苟非大實大熱者,安敢輕試耶?

牽牛子,味道苦、甘,有毒素。進入肺、大、小腸三個經脈。用酒蒸後研磨成細粉。可以降氣、去除痰水,並且能夠除風利尿。

辛熱有毒素的藥物,性質又迅速,主要治療的是肺脾之病,多因為虛弱引起的病症,怎麼能依靠瀉藥呢?況且各種症狀使用的藥物,效果好的並不多,為什麼要捨棄那萬全之計,而去選擇那種可能帶來不確定毒性之物呢?東垣詳細地提醒後人不要使用這些藥物。因為他親眼見到張子和早晚都在使用這些藥物,所以他強烈地批評了這些藥物。一般人不瞭解,只為了當下的滿足,卻沒有想到後悔莫及。

紫葳花,味道酸,性寒,無毒。進入心、肝兩個經脈。畏懼鹹鹹的味道。三焦血瘀,兩便乾燥。

這是靈霄花。它能去除血液中的潛在火氣,以及熱血生風的症狀。

按:紫葳酸寒,不能益人,走而不守,虛人避之。

使君子,味甘,溫,無毒。入脾、胃二經。殺諸蟲,治疳積。

殺蟲藥皆苦,使君子獨甘。空腹食數枚,次日蟲皆死而出矣。忌飲熱茶,犯之即瀉。有言其不宜食者,非也。夫樹有蠹,屋有蟻,國有盜,禍耶福耶?觀養生者,先去三尸蟲,可類推矣。

按:使君子為殺蟲而設,苟無蟲積,服之必致損人。

木賊草,味甘、苦,平,無毒。入肝經。迎風流淚,翳膜遮睛。

木賊為磋擦之需,故入肝而代木。去節者善發汗,中空而輕,有升散之力也。

白話文:

按:紫葳性寒,對人體並無補益效果,具有行氣散滯的特性,虛弱體質的人應避免使用。

使君子,味道甘甜,性溫,無毒副作用,能進入脾胃兩經。它具有殺滅各類寄生蟲的效果,能治療因寄生蟲引起的消化不良症狀。

一般來說,殺蟲藥多帶有苦味,唯獨使君子獨特,其味道甘甜。空腹食用數枚後,第二天寄生蟲就會死亡並排出體外。但需要注意的是,食用後不可立即飲用熱茶,否則可能會導致腹瀉。有人誤認為這種藥物不宜食用,其實是不正確的。樹木有蛀蟲,房子有螞蟻,國家有盜賊,是災難還是福氣?從養生的角度來看,首先要清除體內的「三屍蟲」,這可以類比於去除這些問題。

按:使君子專門用於殺蟲,如果沒有寄生蟲的問題,使用它可能會損害身體。

木賊草,味道甘甜、苦澀,性平,無毒副作用,能進入肝經。遇到風吹時會流淚,眼中的翳膜會遮蓋視線。

木賊草主要用於摩擦,因此進入肝經,以替代木材的作用。去掉節的部分可以幫助發汗,因為它中空且輕盈,具有提升和疏散的特性。

按:木賊多服損肝,不宜久用。

豶薟,味苦,寒,有小毒。入肝、腎二經。肢節不利,肌體麻痹,腳膝軟疼,纏綿風氣。

能宣能補,故風家珍之。本草相傳功用甚奇,然近世服之,經年罕效。意者製法未盡善歟?風氣有分別歟?藥產非道地歟?亦以見執方者之失也。

按:豶薟長於理風濕,畢竟是祛邪之品,恃之為補,吾未敢信也。

青蒿,味苦,寒,無毒。入肝、腎二經。童便浸一宿,曝。去骨間伏熱,殺鬼疰傳屍。

苦寒之藥,多與胃家不利,惟青蒿芬芳襲脾,宜於血虛有熱之人,取其不犯沖和之氣耳。

白話文:

按:木賊多服損肝,不宜久用。 - 按照古代醫學的說法,木賊這種藥物如果過量服用會傷害肝臟,所以不適合長期使用。

豶薟,味苦,寒,有小毒。入肝、腎二經。肢節不利,肌體麻痹,腳膝軟疼,纏綿風氣。 - 豶薟 這類藥物味道苦,性寒,具有微小毒性,可以進入肝和腎兩個器官。它對治療四肢活動不靈活、肌肉神經麻痹、腳膝部位軟弱疼痛以及風氣纏繞的疾病有幫助。

能宣能補,故風家珍之。本草相傳功用甚奇,然近世服之,經年罕效。意者製法未盡善歟?風氣有分別歟?藥產非道地歟?亦以見執方者之失也。 - 它既能發散又能補益,因此在治療風病時非常珍貴。據古籍記載,它的功效非常奇特,然而在近世使用時,往往多年都見不到效果。可能是製藥方法沒有完全得當嗎?風病有分不同的類型嗎?還是藥材不是地道的?這也反映了執方者的失誤。

按:豶薟長於理風濕,畢竟是祛邪之品,恃之為補,吾未敢信也。 - 豶薟對於調理風濕病非常有效,但畢竟是用來祛除邪氣的藥物,如果指望它作為補品,我不敢輕信。

青蒿,味苦,寒,無毒。入肝、腎二經。童便浸一宿,曝。去骨間伏熱,殺鬼疰傳屍。 - 青蒿這類藥物味道苦,性寒,無毒,可以進入肝和腎兩個器官。它需要用兒童尿液浸泡一夜,然後曬乾。它可以去除骨頭間的隱藏熱毒,並殺死鬼疰和傳屍等寄生蟲病。

苦寒之藥,多與胃家不利,惟青蒿芬芳襲脾,宜於血虛有熱之人,取其不犯沖和之氣耳。 - 苦寒的藥物大多對胃部不友好,但是青蒿的芳香能夠滋養脾臟,特別適合那些血液虛弱但有熱毒的人,因為它不會侵犯身體的調和之氣。

按:寒而泄瀉者,仍當避之。

茵陳,味苦,寒,無毒。入膀胱經。理黃疸而除濕熱,佐五苓而利小腸。

茵陳去濕熱,獨宜於五疸,然亦須五苓之內佐助成功。

按:用茵陳者,中病即巳;若過用之,元氣受賊。

益智仁,味辛,溫,無毒。入心、脾、腎三經。去殼,鹽水炒,研細。溫中進食,補腎扶脾。攝涎唾,縮小便,安心神,止遺濁。

辛能開散,使鬱結宣通,行陽退陰之藥也。古人進食必先益智,為其於土中益火故耳。

按:益智功專補火,如血燥有熱,及因熱而遺濁者,不可誤入也。

蓽拔,味辛,熱,無毒。入肺、脾二經。去涎。醋浸一宿,焙乾,刮去皮粟子淨。溫脾除嘔逆,定瀉理心疼。

白話文:

按:對於寒涼引發的腹瀉,仍然要避免冷食。

茵陳,味道苦,性寒,無毒,進入膀胱經。它能夠治療黃疸和消除濕熱,輔助五苓散以利小腸。

使用茵陳時,應當適可而止;如果過量使用,可能會損傷元氣。

益智仁,味道辛,性溫,無毒,進入心、脾、腎三個經絡。去掉殼,用鹽水炒後研磨細碎。它能溫暖中焦,促進飲食,補充腎功能,扶持脾臟。還能收斂口水和唾液,縮小尿量,安定心神,止住尿失禁。

辛味能開闊疏散,讓鬱積的氣息得以流通,是行陽退陰的藥物。古人進食之前必定先服用益智,因為它在土中能增加火的能量。

使用益智仁時,其主要功能是補充火氣,如果患者血液乾燥且有熱症,或者因熱而導致尿失禁,則不能錯誤地使用。

蓽拔,味道辛,性熱,無毒,進入肺、脾兩個經絡。它可以去除涎液,用醋浸泡一夜後再烘焙乾燥,颳去外層的皮屑和粟子部分。它能溫暖脾臟,防止噁心和反胃,調理腹瀉和心痛。

古方用此,百中之一,以其蓽撥辛熱耗散,能動脾肺之火,多用損目耶。

高良薑,味辛,溫,無毒。入脾、胃、肝三經。微炒。溫胃去噎,善醫心腹之疼;下氣除邪,能攻嵐瘴之瘧。

古方治心脾疼多用良薑,寒者用之至二錢,熱者亦用四五分於清火劑中,取其辛溫下氣,止痛有神耳。

按:虛人須與參朮同行,若單用多用,犯沖和之氣已。

海金沙,味甘,寒,無毒。入小腸、膀胱二經。除濕熱,消腫滿,清血分,利水道。

產於黔中及河南,收曝日中小干,以紙襯之,以杖擊之,有細沙落紙上,且曝且擊,以盡為度。性不狠戾,惟熱在太陽經血分者宜之。

白話文:

古方使用此藥,成功率僅有一成,因為蓽撥具有辛熱的性質,會耗散能量,並能刺激脾肺之火,過量使用可能會損害眼睛。

高良薑,味道辛辣,溫和,無毒。它進入脾、胃、肝三個經絡。微炒後可以溫暖胃部,去除食慾不振,對於心腹疼痛有很好的療效;能夠排出邪氣,對抗雲霧瘴氣引起的熱病。

古方中常使用高良薑來治療心脾疼痛,對於寒涼的病症,可以使用到二錢,熱性的則在清火藥物中加入四五分,利用其辛辣溫暖的性質,有著強大的止痛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虛弱的人在使用時必須搭配參朮一同使用,如果單獨或過量使用,會傷害調和之氣。

海金沙,味道甘甜,性寒,無毒。它進入小腸和膀胱兩個經絡。能夠去除濕熱,消除腫脹,清潔血液部分,利尿通便。

海金沙產自黔中和河南,收集後在太陽下微曬,使用紙張來保護,再用棍棒輕敲,使細沙落在紙上,持續這種曬和敲打的過程直到完成。它的性質溫和,只適合熱病在太陽經和血液部分的患者使用。

穀精草,味辛,溫,無毒。入肝、胃二經。頭痛翳膜遮睛,喉痹牙疼疥癢。

田中收谷後多有之,田低而谷為水腐,得谷之餘氣結成此草,其亦得天地之和氣者歟。兔糞名望月沙,兔喜食此草,故目疾家收之。如未出草時,兔糞不可用也。

青黛,味鹹,寒,無毒。入肝經。清肝火,解鬱結,幼稚驚疳,大方吐血。

真者從波斯國來,不可得也。今用干靛,每斤淘取一面亦佳。

按:青黛性涼,中寒者勿使。

連翹,味苦,寒,無毒。入心、胃、膽、大腸、腎五經。除心經客熱,散諸經血結。

手少陰主藥也。諸瘡痛癢,皆屬心火,故為瘡家要藥。

白話文:

【穀精草】,味道辛辣,性溫和,無毒。歸屬肝經和胃經。對於頭痛、眼膜遮蔽視線、咽喉疼痛、牙齒疼痛、皮膚瘙癢等症狀,均有療效。

這種草在稻田收穫後常會出現,稻田低窪處的穀物腐爛,得到穀物的餘氣凝聚成了這種草。它似乎也得到了天地間的調和之氣。兔子糞便稱為「望月沙」,因為兔子喜歡食用這種草,所以對於有眼疾的家庭來說,可以收存。若在草未發芽時使用兔子糞便,則效果不佳。

【青黛】,味道鹹,性寒,無毒。歸屬肝經。能清肝火、解鬱結、治療兒童驚嚇、疳積、大出血等症狀。

真正的青黛來自波斯國,現在無法取得。現今常用乾燥的藍靛,每斤挑選一面品質較佳。

按照:青黛性涼,對於脾胃虛寒的人不宜使用。

【連翹】,味道苦,性寒,無毒。歸屬心經、胃經、膽經、大腸經、腎經。能夠清心經的外來熱邪,疏散各經脈的血凝結。

連翹是手少陰心經的主藥。各種傷口疼痛、瘙癢都屬於心火的範疇,因此它是治療創傷的關鍵藥物。

按:連翹苦寒,多餌即減食,謹之!

馬鞭草,味苦,寒,無毒。入肝、腎二經。理髮背癰疽,治楊梅毒氣,癥瘕須用,血閉宜求。

此草專以驅逐為長,瘡症久而虛者,斟酌用之。

葶藶子,味辛,寒,無毒。入肺經。榆皮為使,酒炒。疏肺下氣,喘逆安平,消痰利水,理脹通經。

《十劑》云:泄可去閉,葶藶、大黃之屬。但性峻不可混服。有甜、苦二種,甜者力稍緩也。

王不留行,味苦,平,無毒。入大腸經。水浸焙。行血通乳,止瘡消疔。

白話文:

連翹性寒,吃太多會影響食慾,要謹慎服用。馬鞭草性寒,味苦,無毒,可以入肝腎二經,治療背部瘡瘍、楊梅毒氣,以及癥瘕和血閉。它擅長驅逐病邪,但對於久病虛弱的患者,使用時要謹慎。葶藶子性寒,味辛,無毒,可以入肺經,與榆皮搭配使用,效果更佳。它可以疏散肺氣、平喘止咳、消痰利水,以及治療腹脹和經閉。但它性寒峻猛,不可與大黃等藥物混服。王不留行性平,味苦,無毒,可以入大腸經。它可以活血通乳、止瘡消疔。

王不留行,喻其走而不守,雖有王命不能留其行也。古云:穿山甲、王不留行,婦人服了乳常流。乃行血之力耳。

按:失血後,崩漏家,孕婦並忌之。

瞿麥,味苦,寒,無毒。入膀胱經。利水破血,出刺墮胎。

八正散用為利小便之主藥,若心雖熱而小腸虛者忌服;恐心熱未除,而小腸復病矣。當求其屬以衰之。

地膚子,味苦,寒,無毒。入脾經。利膀胱,散惡瘡。皮膚風熱,可作浴湯。

其主用多在皮膚,其人正在土臟,蓋脾主肌膚也,即其利水,兼能祛濕者歟。

白話文:

王不留行,名字就說明了它性急,就算有王命也留不住它。古人說穿山甲和王不留行,婦女服用後乳汁會不斷流出,其實就是因為它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失血、崩漏、懷孕的婦女都不可服用。

瞿麥味苦性寒,無毒,歸膀胱經。它具有利水破血的作用,可以引產墮胎。

八正散中使用瞿麥作為利小便的主要藥物,但如果心熱而小腸虛弱的人則不適合服用,因為可能會導致心熱未除,小腸反倒病了。應該要根據病情找到適合的藥物來治療。

地膚子味苦性寒,無毒,歸脾經。它可以利膀胱,治療惡瘡。皮膚風熱也可以用它來洗澡。

地膚子的主要作用在皮膚,而人體的脾臟主肌膚,因此地膚子除了利水之外,也能祛濕。

決明子,味鹹,平,無毒。入肝經。青盲內障,翳膜遮睛,赤腫眶爛,淚出羞明。

此馬蹄決明也。以決能明目,故得此名。另有草決明、石決明,與之同功,而各為一種。石決明獨與雲母石相反。

紫草,味苦,寒,無毒。入心胞絡,肝二經。涼血和血,清解瘡瘍,宣發痘疹,通大小腸。

按:紫草涼而不凝,為痘家血熱之要藥。但痘證極重脾冒,過用則有腸滑之虞。

山慈姑,味甘,平,有小毒。入胃經。癰疽療毒,酒煎服。瘰癧瘡痍,醋拌塗。治毒蛇狂犬之傷,敷粉滓癍點之面。

白話文:

【決明子】,味道鹹,性平和,無毒。它進入肝經。對於青盲、內障、眼膜遮蓋視線、紅腫的眼周、以及流淚畏光的情況,都有幫助。

這是馬蹄決明,因為「決」能幫助明亮視力,所以得到了這個名字。此外還有草決明、石決明,他們的功能相似,但各自有其特點。其中石決明與雲母石是相對立的。

【紫草】,味道苦,性寒,無毒。它進入心脈、胞絡、肝兩個經脈。具有降火、調和血液、清解傷口、發散痘疹、通暢大、小腸的功效。

按照:紫草有降火但不凝結的特性,是痘疹患者的重要藥物。然而,如果痘疹病情非常嚴重,脾臟受影響,過量使用可能會導致腸道滑瀉的問題。

【山慈姑】,味道甘甜,性平和,具有一種微小的毒性。它進入胃經。對於癰疽、療毒,可以使用酒煎後服用。對於淋巴腺腫大、創傷,可以使用醋拌塗抹。對於被毒蛇或狂犬咬傷,可以敷在有粉塵、斑點的臉部。

花狀如燈籠而紅,根狀如慈姑而白。《酉陽雜俎》云:金燈之花,與葉不相見,謂之無義草。

按:寒涼之品,不得過服。

貫眾,味苦,寒,有毒。入肝經。去皮毛,銼焙。殺蟲解毒,化硬破癥,產後崩淋,金瘡鼻血。

有毒而能解毒,去瘀而能生新,然古方中不恆用之。別名管仲,豈音相類耶,抑為其有雜霸之氣耶?

狗脊,味苦,平,無毒。入肝、腎二經。萆薢為使,銼炒。強筋最奇,壯骨獨異。男子腰腳軟疼,女人關節不利。

白話文:

這種植物的花像紅色的燈籠,根像慈姑一樣潔白。《酉陽雜俎》記載,金燈花的花朵與葉子不相見,因此被稱為無義草。

這種藥性寒涼,不能過度服用。

貫眾,苦寒有毒,入肝經。去除皮毛,需要銼碎後烘乾。能殺蟲解毒、化硬破癥、治療產後崩漏、金瘡鼻血。

它雖然有毒,卻能解毒,能去瘀血,又能生新血。但古方中並不常使用它。又名管仲,不知是音相近,還是因為它具有霸道的氣質?

狗脊,味苦性平,無毒,入肝腎二經。萆薢是它的使藥,需要銼碎後炒製。它最擅長強筋,獨特地能壯骨。男子腰腳疼痛,女子關節不利,都可以用它治療。

狀如狗之脊,故名狗脊,以形得名也。別名扶筋,以功得名也。

天名精,味甘,辛,寒,無毒,入肺經。地黃為使。下瘀血,除結熱,定吐衄,逐痰涎,消癰毒,止咽痛,殺疥蟲,揩膚癢。可吐痰治瘧,塗蟲螫蛇傷。根名土牛膝。功用相同。子名鶴蝨,專掌殺蟲。

一名蝦蟆藍,一名活鹿草,外科要藥。生搗汁服,令人大吐大下,亦能止牙疼。

按:脾胃寒薄,不渴易泄者勿用。

山豆根,味苦,寒,無毒。入心、肺二經。主咽痛蟲毒,消諸腫瘡瘍。

白話文:

狗脊

外觀形狀像狗的脊骨,所以叫做狗脊,這是根據外形命名的。 另外也稱為扶筋,是因為它有扶持筋骨的功效而得名。

狗脊屬於天名精,味道甘甜、辛辣,性寒,無毒,歸入肺經。地黃是它的配伍藥物。它可以化解瘀血、清除積熱、止血、化痰、消腫毒、止咽喉痛、殺疥瘡、止皮膚瘙癢。可以用來治療咳嗽、瘧疾,也可以外用於治療蟲咬蛇傷。狗脊的根部叫做土牛膝,功效與狗脊相同。它的種子叫做鶴蝨,專門用來殺蟲

其他名稱:

  • 蝦蟆藍
  • 活鹿草

用途:

  • 是外科常用的藥物。
  • 生鮮狗脊搗碎取汁服用,可以引起嘔吐和腹瀉,也能止牙痛

禁忌:

  • 脾胃虛寒、不渴易腹瀉者慎用。

山豆根

山豆根味苦,性寒,無毒,歸入心經和肺經。 主治咽喉痛、蟲毒、消腫、治療瘡瘍

按:其性大苦大寒,脾胃所苦,食少而瀉者,切勿沾唇。

白及,味苦,微寒,無毒。入肺經。肺傷吐血建奇功,癰腫排膿稱要劑。

性收色白,合乎秋金,宜入相傅之經,以療諸熱之證。收中有散,又能排膿,花名箬蘭,貴重可喜。

按:癰疽潰後,不宜同苦寒藥服。反烏頭、烏喙。

藜蘆,味辛,苦,微寒,有毒。入脾、胃二經。司蠱毒與喉痹,能殺蟲理疥瘍。與酒相反,同用殺人。

有宣壅導滯之力,苦為湧劑,能使邪氣熱痰皆吐出也。苦能殺蟲,並主疥癬。

按:藜蘆有毒,服之令人煩悶吐逆,凡胸中有老痰,或中蠱毒,止可借其宣吐,不然切勿沾口,大損津液也。

白話文:

白及性寒苦,脾胃虚弱、食量减少且腹泻的人,绝对不能服用。

白及味苦微寒,无毒,入肺经。对于肺损伤引起的吐血有奇效,治疗痈肿排脓也是良药。

白及性收敛,色白,符合秋金之气,适合入肺经治疗各种热症。它兼具收敛与散瘀排脓之效,花名箬兰,珍贵难得。

痈疽溃烂后,不宜与寒凉药物一同服用。白及忌乌头、乌喙。

藜芦味辛苦微寒,有毒,入脾胃二经。主治蛊毒和喉痹,能杀虫治疥疮。忌酒,同用会致死。

藜芦有宣通阻滞之力,苦寒之性使其能使邪气热痰皆吐出。苦寒能杀虫,并主治疥癣。

藜芦有毒,服用后会导致烦闷呕吐,凡是胸中有陈旧痰液或中蛊毒者,才可借助其宣吐之效,否则绝对不能服用,会导致津液大量流失。

營實,味酸、澀,微寒,無毒。入胃經。口瘡骨鯁之用,睡中遺尿之方。

專達陽明解熱,以其性澀,兼有遺尿之療也。

蛇床子,味苦,辛,溫,無毒。入脾、腎二經。男子強陽事,女人暖子宮。除風濕痹癢,擦瘡癬多功。

去足太陽之濕,補足少陰之虛,強陽頗著奇功,人多忽之。寧知至賤之中,乃伏殊常之品耶?得泄痢拌蒸三遍後,色黑乃佳。

按:腎火易動者勿食。

景天,味苦、酸,寒,無毒。入心經。諸種火丹能療,一切遊風可醫。毒蛇傷咬,急用搗敷。

白話文:

「營實」,酸、澀味,微寒性,無毒,進入胃經。用於口腔潰瘍和咽喉哽塞,以及治療睡夢中遺尿。

它專門針對陽明經解熱,因為它的性質是澀,同時也對遺尿有療效。

「蛇牀子」,苦、辛味,溫性,無毒,進入脾、腎二經。對於男性壯陽,女性調暖子宮有效。祛風濕、止癢,擦拭傷口和皮膚病有許多功能。

去除足太陽的濕氣,補充足少陰的虛弱,壯陽效果奇特,但人們往往忽略了它。別忘了在最普通的物種中,可能藏有特別的珍品。在煮熟三遍後,如果變為黑色,則更佳。

提示:腎火容易升動的人不宜食用。

「景天」,苦、酸味,寒性,無毒,進入心經。對於各種火熱的丹毒都能療治,所有遊走的風病都可以醫治。被毒蛇咬傷時,應立即使用其搗碎後敷上。

大寒純陰之品,故獨入離宮,專清熱毒。

按:中寒之人服之有大害,惟外塗不妨耳。一名慎火草。

蘭葉,味辛,平,無毒。入肺經。蠱毒不詳,胸中痰癖,止渴利水,開胃解鬱。

蘭花稟天地清芬之氣,入西方以清辛金,頗有殊功。今人不恆用之,亦缺典也。產閩中者,力勝江浙諸種。

蘹(音茴)香,味辛,溫,無毒。入胃、腎二經。主腹痛疝氣,平霍亂吐逆。

辛香宜胃,溫性宜腎,故其主治不越二經,

按:茴香辛溫,若陽道數舉,得熱則吐者均戒。八角者名大茴香,小如粟米者力薄。

白話文:

大寒且純陰的藥物,因此它獨自進入離宮,專門清熱解毒。

按:對於中寒的人來說,服用這類藥物可能會帶來嚴重的後果,但如果是外用則無妨。這種藥物也被稱為慎火草。

蘭葉,味道辛辣,性平,無毒。進入肺經。對於蠱毒和胸部痰積有療效,能止渴利尿,開胃解鬱。

蘭花承載著天地間清雅芬芳的氣息,進入西方以清涼且帶辛味的金屬元素,具有獨特的療效。現今人們不常使用它,這是一項遺憾。產自閩中的蘭葉,其療效遠勝於江浙等地的其他種類。

蘹(音茴)香,味道辛辣,性溫,無毒。進入胃經和腎經。主要用於腹痛、疝氣和平定霍亂吐逆。

辛辣的味道適合胃部,溫暖的性質適合腎臟,所以它的治療範圍不出這兩個經絡。

按:蘹香雖然辛溫,但如果男性經常有性行為且遇到過度熱燥的情況,應避免食用。八角是大茴香的別名,小如粟米的一種力量較弱。

黃精,味甘,平,無毒。入脾經。補中益氣,去濕殺蟲。

稟季春之令,得土之沖氣,味甘氣和,為益脾陰之劑。土旺則風濕自除,可久服而無偏勝之弊者也。

蘆薈,味苦,寒,無毒。入心、肝、脾三經。主去熱明目,理幼稚驚風,善療五疳,能殺三蟲。

稟陰寒之氣,寒能除熱,苦能泄熱,故除熱殺蟲及明目也。疳以濕熱為咎,濕熱去則愈矣。

按:蘆薈大苦大寒,凡脾虛不思食者禁用。

阿魏,味辛,溫,無毒。入脾、胃二經。殺諸蟲,破癥積,除邪氣,化蠱毒。

白話文:

黃精性味甘平,無毒,入脾經,具有補中益氣、去濕殺蟲的功效。它生長在春季,得土之氣,甘味平和,適合滋養脾陰。土氣旺盛則風濕自然消失,可以長期服用,不會有過於偏勝的副作用。

蘆薈味苦寒,無毒,入心、肝、脾三經,主治去熱明目、治療小兒驚風、五疳,還能殺滅三蟲。它帶有陰寒之氣,寒能去熱,苦能泄熱,因此能除熱殺蟲、明目。五疳是由濕熱引起的,濕熱去除就能痊癒。

需要注意的是,蘆薈性寒,脾虛不思食者禁用。

阿魏味辛溫,無毒,入脾胃二經,具有殺蟲、破積、除邪氣、化蠱毒的功效。

臭烈殊常,故殺蟲辟惡。辛則能散,溫則能行,故消積化蠱。

按:人之血氣,聞香則順,聞臭則逆,故凡虛人雖有痞積,亦不可輕用;當先養胃氣,胃強則堅積漸磨而消矣。經曰: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半而止。蓋兢兢於根本者乎?

蘆根,味甘,寒,無毒。入胃經。噎膈反胃之司,消渴嘔逆之療,可清煩熱,能利小腸。

獨入陽明,清熱下降,故主治如上。筍性更佳,解河魨毒。

按:霍亂嘔吐,因於寒者勿服。

白話文:

"異常的濃烈氣味,因此能夠殺蟲避邪。辛味能散開,溫性能流通,所以能夠消化積聚的病態和蟲毒。

說明:人的血氣,聞到香氣會順暢,聞到臭味則會逆反,所以對於虛弱的人,即使有腹部積聚的病症,也不可輕易使用。應該先滋養胃部功能,胃強壯了,堅硬的積聚就會逐漸被磨滅而消失。經典中說:大積大聚的病狀,可以攻擊,但要減輕一半後停止,這是因為對根本的謹慎。

「蘆根」,味道甘甜,性寒,無毒,進入胃經。它對於噎食、胃反流的病症有主導作用,對於消渴症、嘔吐的治療有療效,可以清熱解煩,能利通小腸。

說明:蘆根進入陽明經,清熱降火,所以其治療作用如下。竹筍的性質更好,可以解救河魨的毒害。

說明:如果遇到霍亂引起的嘔吐,如果是由於寒冷導致的,則不適合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