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五 (23)
卷之五 (23)
1. 傷寒諸劑
茵陳蒿(三錢),大黃(三錢),梔子(三枚)
水二鍾,煎一鍾服。
茵陳五苓散,頭汗出,發黃,秋疫癘及黃疸。
茵陳(三錢),五苓散(二錢)
每服二錢,米湯調服。
茵陳四逆湯,治陰黃,四肢厥冷。
茵陳(一錢),甘草(炙,一錢五分),乾薑(炮,一錢五分),附子(一錢)
水煎,溫服。
大陷胸湯,治大結胸,手不可按。此藥極峻,不可輕用。
大黃(四錢),芒硝(三錢),甘遂末(三分)
水二鍾,煎一鍾,入硝煎一沸,入甘遂末服。
小陷胸湯,治小結胸。
黃連(一錢五分),半夏(三錢),栝蔞實(二錢)
水二鍾,煎一鍾服。
抵當湯,治血結胸,譫語,小腹滿,漱水不可咽。
水蛭,虻蟲(各十枚),桃仁(十枚),大黃(八錢)
水二鍾,煎一鍾,熱服。
小半夏湯,治水結胸。
半夏(四錢),白茯苓(二錢五分)
水二鍾,煎一鍾,入薑汁,熱服。
半夏瀉心湯
半夏(一錢),黃連(五分),人參,甘草,黃芩,乾薑(各一錢)
水鍾半,姜五片,棗五枚,煎八分,溫服。
半夏生薑湯,治咳逆,水穀不下而嘔吐。
半夏(五錢),生薑(一兩)
水煎服。
半夏桂甘湯,治非時暴寒,伏於少陰,脈微弱,次必下利,一名腎寒。
半夏,桂枝,甘草(各三錢),生薑(五片)
水煎服。
厚朴半夏甘草人參湯
厚朴,半夏(各一錢),甘草,人參(各五分)
水鍾半,姜五片,煎八分服。
甘草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加甘草。
生薑瀉心湯,治下痢,心下痞,腹中雷鳴。
甘草瀉心湯減甘草一半,加生薑一倍。
赤茯苓湯,治厥陰消渴,氣上衝,吐下後,身振搖,肉惕。
赤茯苓,陳皮,人參(各一錢),白朮,川芎,半夏(各六分)
水鍾半,煎八分,溫服。
茯苓甘草湯
茯苓(三錢),桂枝(二錢),甘草(一錢),生薑(五片)
水煎服。
茯苓桂甘白朮湯
茯苓(三錢),桂枝(一錢五分),甘草,白朮(各一錢)
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四逆湯,治太陰汗利不渴,陰證脈沉身痛。
附子(三錢),甘草,乾薑(各一錢五分)
水鍾半,煎八分服。
當歸四逆湯
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一錢),甘草,通草(各七分)
水鍾半,大棗三枚,煎七分服。
通脈四逆湯,厥逆下利,脈不至。
四逆湯加甘草一倍。
真武湯,治陰證脈沉,身痛;少陰腹痛,小便不利。
附子(三錢),生薑(五錢),白朮(一錢),茯苓,芍藥(各二錢)
水三鍾,煎鍾半,分二服。
附子湯,治陰證脈沉,身痛,少陰背惡寒,口中和。
附子(用生,二錢),人參,白朮,茯苓,芍藥(各一錢)
水二鍾,煎鍾半,分二服。
白話文:
傷寒諸劑
茵陳蒿湯:用茵陳蒿三錢、大黃三錢、梔子三枚。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服用。
茵陳五苓散:用於治療頭部出汗、皮膚發黃、秋季流行的疫病以及黃疸。用茵陳三錢,搭配五苓散二錢。每次服用二錢,用米湯調服。
茵陳四逆湯:用於治療陰黃,症狀表現為四肢冰冷。用茵陳一錢、炙甘草一錢五分、炮乾薑一錢五分、附子一錢。用水煎煮,溫服。
大陷胸湯:用於治療胸部嚴重結塊,按壓會疼痛。這個藥效力很強,不可輕易使用。用大黃四錢、芒硝三錢、甘遂末三分。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加入芒硝再煮沸,最後加入甘遂末服用。
小陷胸湯:用於治療胸部輕微結塊。用黃連一錢五分、半夏三錢、栝蔞實二錢。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服用。
抵當湯:用於治療因血瘀積而導致的胸部結塊,出現胡言亂語、小腹脹滿,漱口水卻無法吞嚥等症狀。用水蛭、虻蟲各十枚,桃仁十枚,大黃八錢。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趁熱服用。
小半夏湯:用於治療因水濕停滯而導致的胸部結塊。用半夏四錢、白茯苓二錢五分。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加入薑汁,趁熱服用。
半夏瀉心湯:用半夏一錢、黃連五分、人參、甘草、黃芩、乾薑各一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五片、大棗五枚,煎煮至剩八分,溫服。
半夏生薑湯:用於治療咳嗽、氣逆,水穀難以消化並伴有嘔吐的症狀。用半夏五錢、生薑一兩。用水煎煮後服用。
半夏桂甘湯:用於治療突然受寒,寒邪潛伏於少陰經,脈象微弱,隨後會出現腹瀉,也稱為腎寒。用半夏、桂枝、甘草各三錢,生薑五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厚朴半夏甘草人參湯:用厚朴、半夏各一錢,甘草、人參各五分。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五片,煎煮至剩八分服用。
甘草瀉心湯:是在半夏瀉心湯的基礎上增加甘草的用量。
生薑瀉心湯:用於治療腹瀉,心下痞滿,腹中腸鳴。在甘草瀉心湯的基礎上,減少一半的甘草用量,並增加一倍的生薑用量。
赤茯苓湯:用於治療厥陰消渴症,表現為氣向上衝,嘔吐後身體顫抖,肌肉跳動。用赤茯苓、陳皮、人參各一錢,白朮、川芎、半夏各六分。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溫服。
茯苓甘草湯:用茯苓三錢,桂枝二錢,甘草一錢,生薑五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茯苓桂甘白朮湯:用茯苓三錢,桂枝一錢五分,甘草、白朮各一錢。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溫服。
四逆湯:用於治療太陰經的汗出和腹瀉,但不口渴,屬於陰證,脈象沉細,身體疼痛。用附子三錢,甘草、乾薑各一錢五分。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服用。
當歸四逆湯:用當歸、桂枝、芍藥、細辛各一錢,甘草、通草各七分。用水一碗半,加入大棗三枚,煎煮至剩七分服用。
通脈四逆湯:用於治療四肢厥冷、腹瀉,脈搏微弱甚至摸不到。是在四逆湯的基礎上增加一倍的甘草用量。
真武湯:用於治療陰證脈象沉細、身體疼痛;少陰經腹痛,小便不利。用附子三錢、生薑五錢、白朮一錢、茯苓、芍藥各二錢。用水三碗,煎煮至剩一碗半,分兩次服用。
附子湯:用於治療陰證脈象沉細、身體疼痛;少陰經背部怕冷,口中無特殊味道。用生附子二錢,人參、白朮、茯苓、芍藥各一錢。用水兩碗,煎煮至剩一碗半,分兩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