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醫宗必讀》~ 卷之五 (2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22)

1. 傷寒諸劑

梔子(五枚),厚朴(三錢),枳實(一錢)

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豬苓湯,治嘔而渴,心煩不得眠,熱在下焦,小便不利。

豬苓,澤瀉,滑石,茯苓,阿膠(各一錢五分)

水二鍾,煎一鍾,入阿膠煎熔,溫服。

黃芩湯,太陽少陽合病,脅熱下利。

黃芩(三錢),芍藥,甘草(各一錢)

水鍾半,棗三枚,煎一鍾,熱服。

黃芩芍藥湯,衄後脈微。

黃芩湯去大棗。

黃芩半夏生薑湯,治乾嘔而利。

黃芩湯加半夏、生薑。

黃連湯,治腹滿痛,大便秘,胸中有熱,腹痛欲嘔。

黃連,甘草,乾薑,芍藥(各一錢),人參,半夏(各五分),大棗(二枚),桂(五分)

水二鍾,煎一鍾服。

黃連阿膠湯(一名黃連雞子湯),治溫毒下利膿血,少陰煩躁,不得臥。

黃連(二錢),阿膠(二錢五分),黃芩,芍藥(各一錢),雞子黃(二枚)

水二鍾,煎三物至一鍾,去渣,入膠煎一沸,入雞子黃勻服。

黃連犀角湯,治狐惑。

犀角(三錢,磨),黃連(二錢),烏梅(四個),木香(三分,磨)

水鍾半,煎八分,入犀角、木香汁,勻服。

黃連解毒湯,治大熱乾嘔,譫語,呻吟不眠。

黃連(三錢),黃芩,黃柏,梔子(各一錢)

水二鍾,煎一鍾,熱服。

黃連瀉心湯

黃連,生地,知母(各一錢五分),甘草(五分)

水鍾半,煎八分服。

升麻湯,治無汗而喘,小便不利而煩渴。

升麻,蒼朮,麥門冬,麻黃(各一錢),黃芩,大青(各七分),石膏(一錢),淡竹葉(十片)

水二鍾,煎一鍾,熱服。

升麻葛根湯,治無寒惡汗,發斑,小兒瘡疹疫癘通用。

升麻,葛根,芍藥,甘草(等分)

水二鍾,煎一鍾,寒多熱服,熱多溫服。

升麻六物湯,治赤斑口瘡赤爛。

升麻,梔子(各一錢五分),大青,杏仁,黃芩(各一錢)

水鍾半,蔥白三莖,煎八分,溫服。

陽毒升麻湯,治陽毒赤斑。狂言,吐膿血。

升麻(一錢五分),犀角(磨),射干,黃芩,人參,甘草(各八分)

水鍾半,煎八分,入犀角汁服。

玄參升麻湯,治咽痛發斑。

玄參,升麻(各一錢五分),甘草(八分)

水鍾半,煎八分,溫服。

白虎湯,治汗後脈洪大而渴,虛煩中暍。

知母(三錢),石膏(五錢),甘草(一錢),粳米(一撮)

水二鍾,煎一鍾,溫服。

白虎人參湯,一名化斑湯,治赤斑口燥,煩渴中暍。

白虎湯加人參。

竹葉石膏湯,治陽明汗多而渴,衄而渴欲飲水,水入即吐,瘥後渴。

竹葉(十四片),麥門冬,人參(各一錢),甘草(四分),石膏(三錢),半夏(八分),粳米(一撮)

水二鍾,煎一鍾,入生薑汁一匙服。

茵陳湯,治頭汗出,欲發黃。

白話文:

傷寒諸劑

梔子(五枚)、厚朴(三錢)、枳實(一錢) 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溫熱服用。

豬苓湯,治療嘔吐且口渴,心中煩躁難以入眠,熱邪在下焦,小便不順暢。 豬苓、澤瀉、滑石、茯苓、阿膠(各一錢五分) 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加入阿膠煮化,溫熱服用。

黃芩湯,治療太陽與少陽合併發病,胸脅發熱且腹瀉。 黃芩(三錢)、芍藥、甘草(各一錢) 用水一碗半,加入三枚紅棗,煎煮成一碗,趁熱服用。

黃芩芍藥湯,治療鼻出血後脈搏微弱。 即黃芩湯去掉紅棗。

黃芩半夏生薑湯,治療乾嘔且腹瀉。 即黃芩湯加上半夏、生薑。

黃連湯,治療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暢,胸中有熱感,腹痛想嘔吐。 黃連、甘草、乾薑、芍藥(各一錢)、人參、半夏(各五分)、紅棗(二枚)、桂枝(五分) 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服用。

黃連阿膠湯(又名黃連雞子湯),治療溫熱毒邪引起的下痢膿血,少陰證煩躁,無法安睡。 黃連(二錢)、阿膠(二錢五分)、黃芩、芍藥(各一錢)、雞蛋黃(二枚) 用水兩碗,先煎煮黃連、黃芩、芍藥至剩下一碗,濾掉藥渣,加入阿膠煮化,再加入雞蛋黃攪拌均勻服用。

黃連犀角湯,治療狐惑病。 犀角(三錢,磨成粉)、黃連(二錢)、烏梅(四個)、木香(三分,磨成粉) 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加入犀角粉和木香粉的汁液,攪拌均勻服用。

黃連解毒湯,治療高熱乾嘔,胡言亂語,呻吟不安,難以入睡。 黃連(三錢)、黃芩、黃柏、梔子(各一錢) 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趁熱服用。

黃連瀉心湯 黃連、生地、知母(各一錢五分)、甘草(五分) 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服用。

升麻湯,治療沒有汗卻喘氣,小便不通暢而且煩躁口渴。 升麻、蒼朮、麥門冬、麻黃(各一錢)、黃芩、大青(各七分)、石膏(一錢)、淡竹葉(十片) 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趁熱服用。

升麻葛根湯,治療沒有發冷卻出汗,身上出疹子,小兒麻疹等傳染病都適用。 升麻、葛根、芍藥、甘草(等量) 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如果寒氣多就趁熱服用,如果熱氣多就溫服。

升麻六物湯,治療皮膚出現紅色斑點、口瘡和口角潰爛。 升麻、梔子(各一錢五分)、大青、杏仁、黃芩(各一錢) 用水一碗半,加入三根蔥白,煎煮至剩八分,溫服。

陽毒升麻湯,治療陽毒引起的紅色斑疹,胡言亂語,吐膿血。 升麻(一錢五分)、犀角(磨成粉)、射干、黃芩、人參、甘草(各八分) 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加入犀角粉的汁液服用。

玄參升麻湯,治療咽喉疼痛且出疹子。 玄參、升麻(各一錢五分)、甘草(八分) 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剩八分,溫服。

白虎湯,治療出汗後脈搏洪大且口渴,虛弱煩躁,中暑。 知母(三錢)、石膏(五錢)、甘草(一錢)、粳米(一小撮) 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溫服。

白虎人參湯,又名化斑湯,治療身上出現紅色斑點、口乾舌燥、煩躁口渴,中暑。 即白虎湯加上人參。

竹葉石膏湯,治療陽明病出汗多且口渴,鼻子出血且口渴想喝水,但水喝進去就吐出來,病好後還是口渴。 竹葉(十四片)、麥門冬、人參(各一錢)、甘草(四分)、石膏(三錢)、半夏(八分)、粳米(一小撮) 用水兩碗,煎煮成一碗,加入一湯匙生薑汁服用。

茵陳湯,治療頭部出汗,將要發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