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二 (2)
卷之二 (2)
1. 脈法心參
前者四言脈訣,皆言脈象。然而脈有精理,更當深求。茲曰《心參》蓋余之得乎心而應乎手者,亦有得乎心而不能喻諸口者,若能於此研窮,期於了了明通,方不愧為司命耳。
《脈訣》,高陽生托王叔和之名者也。自偽訣訛傳,脈法久晦,雖闢之者代有其人,奈習之者恬不知改。余欲起而正之,固知微塵無足岳之能,滴露乏添江之力,然天下萬世,豈無明眼?雖情余言,或不及信偽訣,而信偽訣何如其信《內經》耶?今以《內經》脈法為圖,因以數言正其疵誤,但細心閱之,則鳧頸蛇足,自當立辨。
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此《內經》之三部候法也。腑不及膽者,寄於肝也;不及大小腸、膀胱者,統於腹中也。至偽訣以大小腸配於寸上,以三焦列於左尺,以命門列於右尺,及乎厥陰、膻中,竟置而不言,不可不為之辨,使後學有確然可遵之法也。
夫寸主上焦以候胸中,關主中焦以候鬲中,尺主下焦以候腹中,此人身之定位,古今之通論也。大、小腸皆在下焦腹中,偽訣越中焦而候之寸上,有是理乎?滑伯仁見及此,以左尺主小腸、膀胱、前陰之病,右尺主大腸、後陰之病,可稱千古隻眼。以上辨大、小腸配於寸上之非。
《難經》及叔和、啟玄,皆以三焦有名無形,已為誤矣。陳無擇創言三焦有形如脂膜,更屬不經。《靈樞》曰:密理厚皮者三焦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薄。又曰:勇士者三焦理橫,怯士者三焦理縱。又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鬲而布胸中。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泌糟粕,蒸精液,化精微而為血。
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水穀者,居於胃中,成糟粕,下大腸而成下焦。又曰: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既曰無形,何以有厚薄?何以有縱有橫?何以如霧如漚如瀆?何以有氣血之別耶?且又曰: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固以明指肌肉之內,臟腑之外為三焦也。
《脈訣》不知其統主一身,妄列於右尺,何不思之甚哉?此明身中臟腑空處為三焦,而《難經》有名無形,《脈訣》列於右尺,陳無擇妄為有形如脂膜,皆以經文正之。
手厥陰一經,從無定論。《金匱真方篇》曰肝、心、脾、肺、腎五臟為陰,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腑為陽,此止十一經耳。則手厥陰之一經,果何在乎?《靈蘭秘典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觀其以膻中足十二經之數,然則配手厥陰經者,實膻中也。
及《靈樞》敘經脈,又有胞絡而無膻中,然而曰:動則喜笑不休,正與喜樂出焉之句相合。夫喜笑者,心火所司,則知膻中與心應,即胞絡之別名也。《靈樞·邪客篇》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其臟堅固,邪弗能容,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之胞絡。
由是察之,胞絡即為膻中,斷無可疑。膻中以配心臟,自有確據。已上明膻中即為胞絡也。
心、肝、脾、肺,俱各一候,惟腎一臟而分尺之候者,為腎有兩枚,形如豇豆,分列於腰脊之左右也。《刊誤》以兩尺候腎,深合經旨。《難經》、《脈訣》乃以左尺候腎水,右尺候命門相火,誤矣。考《明堂》、《銅人》等經,命門一穴,在腎脈第十四椎下陷中,兩腎中間。
腎雖水臟,而相火寓焉,蓋一陽居二陰之間,所以成乎坎也。獨不思脈之應於指下者,為有經絡循經,朝於寸口。詳考《內經》並無命門之經絡也,既無經絡,何以應診而可列之右尺乎?但當以左腎為水,右腎為火,不可以左為腎右為命門也。此明不可以右腎為命門。
人迎氣口之說
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人迎以辨外因,氣口以辨內因。又曰:人迎緊盛傷於風,氣口緊盛傷於食。蓋寸部三分,關部三分,尺部三分,三部合計共得九分。每部三分者,前一分,中一分,後一分也。此云關前一分,仍在關上之前一分耳。人多誤認關前二字,竟以左寸為人迎,右寸為氣口,誤矣。
須知左關前一分,正當肝部,肝為風木之臟,故外傷於風者,內應風臟而為緊盛也。右關前一分,正當脾部,脾為倉廩之官,故內傷於食者,內應食臟而為緊盛也。觀其但曰傷於風,勿泥外因,而概以六氣所傷者,亦取人迎也。但曰傷於食,勿泥內因,而概以七情所傷者,亦取氣口也。
古人人迎氣口有兩法:在左右兩手分之,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在右手一手分之,肺在寸為人迎,脾在關為氣口。蓋肺主皮毛,司腠理,凡風邪來客,先犯皮毛,皆肺經腠理不密所致也。
脈有不可言傳之說
脈之理微,自古記之。昔在黃帝,生而神靈,猶曰若窺深淵而迎浮雲。許叔微曰:脈之理幽而難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凡可以筆墨載,可以口舌言者,皆跡象也。至於神理,非心領神會,烏能盡其玄微?如古人形容胃氣之脈,而曰不浮不沉,此跡象也,可以中候求也;不疾不徐,此跡象也,可以至數求也。
獨所謂意思欣欣,悠悠揚揚,難以名狀,非古人秘而不言,欲名狀之而不可得,姑引而不發,躍如於言詞之表,以待能者之自從耳。東垣至此,亦窮於詞說,而但言脈貴有神。惟其神也,故不可以跡象求,言語告也。又如形容滑脈,而曰替替然如珠之圓轉;形容澀脈,而曰如雨沾沙;形容緊脈,而曰如切繩轉索;形容散脈,而曰如楊花散漫;形容任脈,而曰寸口丸丸。此皆跡象之外,別有神理。
就其所言之狀,正惟窮於言語,如借形似以揣摹之耳。蓋悟理雖入微之事,然跡象未明,從何處悟入,思境未苦,從何處悟出,必於四言之訣,二十七字之法,誦之極其熟,思之極其苦,夫然後靈明自動,神鬼來通。啟玄子曰:欲登泰岱,非經奚從;欲詣扶桑,無舟莫適。其是之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