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必讀》~ 卷之二 (2)
卷之二 (2)
1. 脈法心參
前者四言脈訣,皆言脈象。然而脈有精理,更當深求。茲曰《心參》蓋余之得乎心而應乎手者,亦有得乎心而不能喻諸口者,若能於此研窮,期於了了明通,方不愧為司命耳。
《脈訣》,高陽生托王叔和之名者也。自偽訣訛傳,脈法久晦,雖闢之者代有其人,奈習之者恬不知改。余欲起而正之,固知微塵無足岳之能,滴露乏添江之力,然天下萬世,豈無明眼?雖情余言,或不及信偽訣,而信偽訣何如其信《內經》耶?今以《內經》脈法為圖,因以數言正其疵誤,但細心閱之,則鳧頸蛇足,自當立辨。
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
白話文:
[先前的脈象訣,都只是在談論脈象。然而脈象深奧,還需進一步深入探究。這本書《心參》,是我從心中悟出且能通過手觸感應的知識,也有一些只能從心中理解,卻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智慧。如果你能在這些方面深入研究,力求清晰透徹地理解,那麼你才配稱為生命的司命者。
《脈訣》是由高陽生假借王叔和的名義所撰寫。自從偽造的脈象訣誤傳後,脈象法則長久地被晦暗不明。雖然有人試圖去糾正這種錯誤,但學習的人卻對這種錯誤視而不見,無動於衷。我想要站出來糾正這些錯誤,雖然知道這像以微塵撼動大山,滴水難以填滿江河,但我相信世上總會有慧眼識珠之人。即使他們不相信我的話,可能也不會全盤接受偽造的脈象訣,那麼與相信偽造的脈象訣相比,又如何呢?
現在,我以《內經》中的脈象法則作為基礎,再以幾句話來糾正其中的錯誤。只要細心閱讀,那些錯誤的地方自然就能分辨出來。
在脈象診斷中,尺內兩旁代表季脅的位置,尺外用來觀察腎的狀況,尺裡則用來觀察腹部的健康。在手指的附上部分,左手外側代表肝臟的診察,內側代表膈肌的診察;右手外側代表胃的診察,內側代表脾的診察。]
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此《內經》之三部候法也。腑不及膽者,寄於肝也;不及大小腸、膀胱者,統於腹中也。至偽訣以大小腸配於寸上,以三焦列於左尺,以命門列於右尺,及乎厥陰、膻中,竟置而不言,不可不為之辨,使後學有確然可遵之法也。
夫寸主上焦以候胸中,關主中焦以候鬲中,尺主下焦以候腹中,此人身之定位,古今之通論也。大、小腸皆在下焦腹中,偽訣越中焦而候之寸上,有是理乎?滑伯仁見及此,以左尺主小腸、膀胱、前陰之病,右尺主大腸、後陰之病,可稱千古隻眼。以上辨大、小腸配於寸上之非。
白話文:
人體的上半身,右邊外側反映肺部狀況,內側反映胸部,左邊外側反映心臟,內側反映膻中。這三部候法源自《內經》。膽囊的經絡沒有獨立的部位,因此寄附在肝經上;大小腸、膀胱的經絡也沒有獨立的部位,因此統歸於腹中。然而,某些偽訣卻將大小腸歸於寸口,三焦歸於左尺,命門歸於右尺,對於厥陰、膻中則完全不提,這些說法都值得商榷,應該為後學者提供明確可循的規則。
按照古今通論,寸口主上焦,反映胸部;關脈主中焦,反映膈肌部位;尺脈主下焦,反映腹部。大小腸皆在下焦腹部,偽訣卻越過中焦,將其歸於寸口,這說法站不住腳。滑伯仁洞察此弊端,認為左尺主小腸、膀胱、前陰疾病,右尺主大腸、後陰疾病,堪稱千古奇才。以上便是駁斥大小腸歸於寸口說法的論據。
《難經》及叔和、啟玄,皆以三焦有名無形,已為誤矣。陳無擇創言三焦有形如脂膜,更屬不經。《靈樞》曰:密理厚皮者三焦厚,粗理薄皮者三焦薄。又曰:勇士者三焦理橫,怯士者三焦理縱。又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鬲而布胸中。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泌糟粕,蒸精液,化精微而為血。
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水穀者,居於胃中,成糟粕,下大腸而成下焦。又曰: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既曰無形,何以有厚薄?何以有縱有橫?何以如霧如漚如瀆?何以有氣血之別耶?且又曰: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固以明指肌肉之內,臟腑之外為三焦也。
白話文:
《難經》、叔和、啟玄都認為三焦有名無形,這已經是錯誤的說法了。陳無擇更進一步說三焦有形狀,像脂膜一樣,更是胡說八道。《靈樞》說:皮膚緻密厚實的人,三焦也厚;皮膚粗糙薄弱的人,三焦也薄。又說:勇猛的人,三焦的紋理橫向排列;膽小的人,三焦的紋理縱向排列。另外,《靈樞》還說:上焦從胃的上口開始,經過咽喉,貫穿膈膜,分布在胸腔中。中焦則位於胃中,在上焦之後,負責泌除糟粕,蒸發精液,將精微物質轉化為血液。下焦則與迴腸分離,注入膀胱,並滲透到膀胱中。水谷進入胃中,變成糟粕,再進入大腸,就形成了下焦。另外,《靈樞》還說:上焦像霧氣,中焦像漚肥,下焦像溝渠。既然說三焦無形,那怎麼會有厚薄之分?怎麼會有縱橫之別?怎麼會像霧氣、漚肥、溝渠?怎麼會有氣血的區別呢?而且,書中還說:三焦發出氣來溫暖肌肉,充盈皮膚。這就明確指出了肌肉內部,臟腑外部就是三焦。
《脈訣》不知其統主一身,妄列於右尺,何不思之甚哉?此明身中臟腑空處為三焦,而《難經》有名無形,《脈訣》列於右尺,陳無擇妄為有形如脂膜,皆以經文正之。
手厥陰一經,從無定論。《金匱真方篇》曰肝、心、脾、肺、腎五臟為陰,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六腑為陽,此止十一經耳。則手厥陰之一經,果何在乎?《靈蘭秘典篇》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觀其以膻中足十二經之數,然則配手厥陰經者,實膻中也。
白話文:
《脈訣》竟然不知道脈象統領全身,胡亂將它列在右尺位置,這該有多麼荒謬啊!這表明身體中的臟器和腑之間的空隙是三焦的位置,而《難經》只提到名字卻沒有具體的形狀,《脈訣》將它列在右尺,陳無擇誤認為它像油脂膜一樣有形,這些都是用經典文獻來糾正的。
手厥陰這條經脈,並沒有確定的論點。《金匱真方篇》說五臟(肝、心、脾、肺、腎)是陰性,六腑(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是陽性,總共有十一條經脈而已。那麼,手厥陰這條經脈究竟在哪裡呢?《靈蘭祕典篇》說:心是君主的器官,神智來自這裡;肺是輔佐的器官,調節和節制功能來自這裡;肝是將軍的器官,策劃和思考來自這裡;膽是公正的器官,判斷來自這裡;羶中是臣屬的器官,喜悅和快樂來自這裡;脾胃是糧倉的器官,五味來自這裡;大腸是傳遞的器官,轉換來自這裡;小腸是接受和盛載的器官,物質轉化來自這裡;腎是強壯的器官,技巧來自這裡;三焦是決策的器官,水道來自這裡;膀胱是地區管理者的器官,津液儲存在此,氣體化學反應發生時就能排出。
觀察它以羶中足以匹配十二條經脈的數量,那麼與手厥陰經脈相配的實際上是羶中。
及《靈樞》敘經脈,又有胞絡而無膻中,然而曰:動則喜笑不休,正與喜樂出焉之句相合。夫喜笑者,心火所司,則知膻中與心應,即胞絡之別名也。《靈樞·邪客篇》曰: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其臟堅固,邪弗能容,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之胞絡。
由是察之,胞絡即為膻中,斷無可疑。膻中以配心臟,自有確據。已上明膻中即為胞絡也。
心、肝、脾、肺,俱各一候,惟腎一臟而分尺之候者,為腎有兩枚,形如豇豆,分列於腰脊之左右也。《刊誤》以兩尺候腎,深合經旨。《難經》、《脈訣》乃以左尺候腎水,右尺候命門相火,誤矣。考《明堂》、《銅人》等經,命門一穴,在腎脈第十四椎下陷中,兩腎中間。
白話文:
《靈樞》中描述經脈,提到了胞絡,却没有提及膻中。然而書中又說“動則喜笑不休”,這與“喜樂出焉”的說法相符。喜笑是由心火掌管的,由此可知膻中與心臟相應,是胞絡的另一個名稱。《靈樞·邪客篇》中提到,心臟是五臟六腑的主宰,它堅固不容邪氣,一旦邪氣侵入就會傷心,傷心則神氣消散,最终导致死亡。所以,所有邪氣侵入心臟的,都在心臟的胞絡。《靈樞》中也提到了心、肝、脾、肺各有一個候,唯獨腎臟分為尺之候,這是因為腎臟有兩個,形狀像豇豆,分别位于腰脊的左右两侧。《刊誤》中以两尺候腎,與經文意思相符。《難經》、《脈訣》則認為左尺候腎水,右尺候命門相火,这是错误的。根据《明堂》、《銅人》等經書,命門穴位于第十四椎下陷中,两肾之间。由此可知,胞絡就是膻中,毫无疑问。膻中與心臟相配,有确凿的依据。以上说明膻中就是胞絡。
腎雖水臟,而相火寓焉,蓋一陽居二陰之間,所以成乎坎也。獨不思脈之應於指下者,為有經絡循經,朝於寸口。詳考《內經》並無命門之經絡也,既無經絡,何以應診而可列之右尺乎?但當以左腎為水,右腎為火,不可以左為腎右為命門也。此明不可以右腎為命門。
人迎氣口之說
關前一分,人命之主,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人迎以辨外因,氣口以辨內因。又曰:人迎緊盛傷於風,氣口緊盛傷於食。蓋寸部三分,關部三分,尺部三分,三部合計共得九分。每部三分者,前一分,中一分,後一分也。此云關前一分,仍在關上之前一分耳。人多誤認關前二字,竟以左寸為人迎,右寸為氣口,誤矣。
白話文:
腎是水性器官,但其中藏著相火,這是因為在陰性的兩個部分之中有一點陽性,形成像坎卦一樣的結構。但你難道沒有考慮到脈搏在手指下對應的情況嗎?它應該是按照經絡循行,並在寸口處匯集。詳細研究《內經》,裡面並沒有提到命門的經絡。既然沒有經絡,那麼怎麼能在診斷時將其列在右尺的位置呢?應該將左腎視為水,右腎視為火,而不是以左為腎、右為命門。這明確地表明不能將右腎視為命門。
人迎和氣口的理論
在脈象的觀測中,關前的一分是生命的主宰,左側為人迎,右側為氣口。人迎用於辨識外在因素,氣口用於辨識內在因素。又有人認為,人迎脈緊盛可能是風邪所致,氣口脈緊盛可能是食滯所致。在寸部、關部、尺部這三個部分共有九分,每一部分都由前一分、中一分、後一分組成。這裡說的「關前一分」,實際上是在關上之前的那一分。很多人誤解了「關前」二字,將左寸脈誤認為人迎,右寸脈誤認為氣口,這是錯誤的。
須知左關前一分,正當肝部,肝為風木之臟,故外傷於風者,內應風臟而為緊盛也。右關前一分,正當脾部,脾為倉廩之官,故內傷於食者,內應食臟而為緊盛也。觀其但曰傷於風,勿泥外因,而概以六氣所傷者,亦取人迎也。但曰傷於食,勿泥內因,而概以七情所傷者,亦取氣口也。
古人人迎氣口有兩法:在左右兩手分之,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在右手一手分之,肺在寸為人迎,脾在關為氣口。蓋肺主皮毛,司腠理,凡風邪來客,先犯皮毛,皆肺經腠理不密所致也。
脈有不可言傳之說
脈之理微,自古記之。昔在黃帝,生而神靈,猶曰若窺深淵而迎浮雲。許叔微曰:脈之理幽而難明。吾意所解,口莫能宣也。凡可以筆墨載,可以口舌言者,皆跡象也。至於神理,非心領神會,烏能盡其玄微?如古人形容胃氣之脈,而曰不浮不沉,此跡象也,可以中候求也;不疾不徐,此跡象也,可以至數求也。
白話文:
人迎穴位於左手關脈前一分處,對應肝臟,肝屬風木,因此外傷風邪會導致人迎脈緊實。氣口穴位於右手關脈前一分處,對應脾臟,脾主消化,因此飲食不當會導致氣口脈緊實。但人迎脈緊實不只因風邪所傷,六氣皆可導致人迎脈緊實,氣口脈緊實也不只因飲食不當,七情所傷亦可導致氣口脈緊實。
古代關於人迎與氣口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左手人迎,右手氣口;另一種認為右手寸脈為人迎,關脈為氣口。肺主皮毛,司腠理,風邪入侵,首先會影響皮毛,這是因為肺經腠理不密所致。
脈象的奧妙難以言傳,脈理微妙難懂,古人对此难以描述。黃帝都形容脈象如窺深淵迎浮雲,許叔微也說脈理幽深難明。我對脈理的理解,語言难以表达。凡是可以用文字記錄,用言語描述的,都只是表面現象。至於脈象的深層道理,非用心体会,怎能理解其玄妙?就像古人形容胃氣的脈象,說“不浮不沉”,這是表面現象,可以根據脈象位置推測;“不疾不徐”,也是表面現象,可以根據脈搏速度推測。
獨所謂意思欣欣,悠悠揚揚,難以名狀,非古人秘而不言,欲名狀之而不可得,姑引而不發,躍如於言詞之表,以待能者之自從耳。東垣至此,亦窮於詞說,而但言脈貴有神。惟其神也,故不可以跡象求,言語告也。又如形容滑脈,而曰替替然如珠之圓轉;形容澀脈,而曰如雨沾沙;形容緊脈,而曰如切繩轉索;形容散脈,而曰如楊花散漫;形容任脈,而曰寸口丸丸。此皆跡象之外,別有神理。
就其所言之狀,正惟窮於言語,如借形似以揣摹之耳。蓋悟理雖入微之事,然跡象未明,從何處悟入,思境未苦,從何處悟出,必於四言之訣,二十七字之法,誦之極其熟,思之極其苦,夫然後靈明自動,神鬼來通。啟玄子曰:欲登泰岱,非經奚從;欲詣扶桑,無舟莫適。其是之謂乎?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在談論中醫脈象診斷的精髓,可以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
- 獨所謂意思欣欣,悠悠揚揚,難以名狀,非古人秘而不言,欲名狀之而不可得,姑引而不發,躍如於言詞之表,以待能者之自從耳。
- 意思是說,真正精妙的脈象感覺,就像一種欣欣然、悠悠然、難以言喻的狀態,古人並不是故意隱瞞,而是因為它實在是太難用語言描述,只能用一些模糊的詞語來暗示,留待有心人自己去體會。
- 東垣至此,亦窮於詞說,而但言脈貴有神。惟其神也,故不可以跡象求,言語告也。
- 即使是像東垣(李杲)這樣著名的醫家,也無法完全用言語表達出脈象的精髓,只能說脈象最重要的是「神」。這個「神」無法用具體的跡象和語言去描述。
- 又如形容滑脈,而曰替替然如珠之圓轉;形容澀脈,而曰如雨沾沙;形容緊脈,而曰如切繩轉索;形容散脈,而曰如楊花散漫;形容任脈,而曰寸口丸丸。此皆跡象之外,別有神理。
- 雖然用「如珠之圓轉」、「如雨沾沙」、「如切繩轉索」、「如楊花散漫」、「寸口丸丸」等詞語去形容脈象,但這些都只是表面的跡象,真正的精髓是這些跡象背後的「神理」。
第二部分:
- 就其所言之狀,正惟窮於言語,如借形似以揣摹之耳。蓋悟理雖入微之事,然跡象未明,從何處悟入,思境未苦,從何處悟出,必於四言之訣,二十七字之法,誦之極其熟,思之極其苦,夫然後靈明自動,神鬼來通。
- 就像上面提到的,用語言描述脈象的精髓非常困難,只能借助一些形似來揣測。想要真正理解脈象的精髓,必須先熟悉脈象的基礎知識,比如「四言之訣」(指四種基本脈象)和「二十七字之法」(指二十七種脈象的描述),並且反覆誦讀、深入思考,才能達到「靈明自動」的境界。
- 啟玄子曰:欲登泰岱,非經奚從;欲詣扶桑,無舟莫適。其是之謂乎?
- 就像啟玄子說的,想要登上泰山,必須走山路;想要到達扶桑,必須乘船。想要掌握脈象的精髓,也必須循序漸進,一步一步地學習和體會。
總結:
這段文字強調了中醫脈象診斷的精髓在于「神」,而這個「神」無法用言語完全描述,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實踐才能體會。作者用比喻和比擬的方式,引導讀者去深入思考,並強調了學習和實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