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經義

「脈解篇」曰:太陰所謂食則嘔者,物盛滿而上溢,故嘔也。食填太倉,豈虛寒乎?○少陰所謂嘔咳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咳上氣喘也。陽浮於上而嘔咳,豈虛寒乎?

「六元正紀大論」曰:少陽所至,為嘔湧。少陽之火上衝而嘔湧。○厥陰所至,為脅痛,嘔泄。屬肝火。

「四時氣篇」曰: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屬少陽之火。

「診要經終論」曰: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火逆炎上。

白話文:

【經義】

「脈解篇」指出:當我們談到太陰所導致的進食後嘔吐,這主要是因為食物過多,胃部飽滿導致食物向上反流,因此會出現嘔吐的現象。食物填滿了胃部,這並非是虛弱或寒冷所致。再者,少陰導致的嘔吐、咳嗽和上氣喘,是由於陰氣聚集在身體下部,而陽氣則集中在上部,所有的陽氣飄浮不定,沒有適當的平衡點,因此導致嘔吐、咳嗽和上氣喘的症狀,這同樣不是由虛弱或寒冷造成的。

「六元正紀大論」提到:當少陽之氣到達,就會引發嘔吐的反應,這是因為少陽之火向上衝擊所致。另外,當厥陰之氣到達,會引起脅痛和嘔吐與腹瀉,這與肝臟火氣有關。

「四時氣篇」說明:如果經常嘔吐,嘔吐物中有苦味,並且常有長時間的嘆息,心中有種無法言喻的恐懼感,彷彿有人將要來逮捕自己。這種情況表明邪氣在膽囊,而逆氣則在胃部,此乃少陽之火所引起的問題。

「診要經終論」描述:當太陰之氣衰竭時,會出現腹部脹滿、呼吸困難,容易打嗝和嘔吐,嘔吐後會有逆氣,逆氣時臉色會變得紅潤,這是因為火氣向上逆流所造成的。

2. 論證

嘔吐一證,當詳辨虛實,實者有邪,去其邪則愈;虛者無邪,則全由胃氣之虛也。所謂邪者,或暴傷寒涼飲食,或因胃火上衝。仍有胃火上衝者,可見河間之言不謬,軒岐未必裂眥發豎。

一、嘔家雖有火證,詳列後條,然病嘔吐者,多以寒氣犯胃,故胃寒者十居八九,內熱者十止一二。嘔吐受病不一,不可言胃寒者十居八九。○若吐而有物者,屬寒;若嘔而有聲無物者,屬火。又王太僕云:食入即出者,火也;食久反出者,寒也。未可以寒多熱少而毀河間。

而外感之嘔,則尤多寒邪,不宜妄用寒涼。少陽一證,小柴胡有黃芩,豈仲景妄用歟?觀劉河間曰:胃膈熱甚則為嘔,火氣炎上之象也。此言過矣,若執而用之,其害不小。經云:諸逆衝上,諸嘔吐酸,皆屬於火。河間本《內經》之言而著《原病式》,何得謗其為非?豈《內經》之言過歟?抑景岳之言是歟?況河間亦有用溫熱者,不可專以寒涼責之。又孫真人曰:嘔家聖藥是生薑。

此的確之見也。用生薑者,辛以散之,散其火也,非真寒也,故竹茹並用。

若雜證之嘔吐,非胃寒不能化,則脾虛不能運耳。脾胃既虛,其可攻乎?雜證嘔吐,不可專認胃寒而用熱藥。《內經》云:諸逆衝上,皆屬於火;諸嘔吐酸,皆屬於熱。豈《內經》之言不足憑歟?且上下之病氣或無涉,而上下之元氣實相依,此嘔吐之所以不可攻者。仲景有大黃甘草湯治食已即吐,豈仲景非歟?

白話文:

在討論嘔吐這症狀時,必須詳細區分是實證還是虛證。實證意味著身體有異常狀況,只要去除這些異常就能康復;虛證則表示沒有異常,完全是因為胃氣虛弱所致。所說的異常,可能是突然過量攝取了寒涼食物,或是因為胃部的火氣上升。對於胃火上升導致嘔吐的現象,河間學派的觀點確實無誤,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認為軒岐的理論有誤。

首先,即使嘔吐可能伴隨火氣上升的症狀,但大多數嘔吐情況是由寒氣侵襲胃部造成的。因此,大約八到九成的嘔吐案例與胃寒有關,只有不到兩成是由於內部火氣旺盛。嘔吐的病因眾多,不能單純地說八九成的嘔吐都是胃寒引起。如果嘔吐時伴有物質吐出,通常屬於寒性;反之,如果只有聲音而無物質吐出,則可能是火氣上升所致。然而,王太僕指出,食物剛入口就吐出是火氣的表現,而食物經過一段時間才吐出則是寒氣的徵兆。我們不能因為寒氣較多而輕視河間學派的理論。

然而,由外界感染引起的嘔吐,更傾向於是由寒邪所致,不應隨意使用寒涼藥物。在少陽證候中,小柴胡湯中含有的黃芩並非無端使用。劉河間曾說:「胃和膈膜部位的熱度過高會導致嘔吐,這是火氣上炎的表現。」這種說法有些過激,如果過度依賴這樣的理論來治療,可能會造成不小的傷害。根據古籍記載:「所有向上沖刺的逆氣,以及所有嘔吐和酸水的症狀,都屬於火氣旺盛。」河間學派正是基於《內經》的理論而撰寫《原病式》,我們怎能誣蔑他們的理論有誤?難道《內經》的觀點也有問題嗎?或者張景嶽的觀點纔是正確的?值得注意的是,河間學派也有使用溫熱藥物的情況,我們不能一味地要求他們只使用寒涼藥物。另外,孫真人提到:「對治療嘔吐來說,生薑是最有效的藥物。」

這是一個明確的見解。使用生薑的目的在於其辛辣的特性,能散發掉胃中的火氣,並非真的因為胃部寒冷,所以也會同時使用竹茹。

對於其他類型的嘔吐症狀,如果不是胃部寒冷無法消化食物,那麼可能是脾臟虛弱無法正常運轉。既然脾胃已經虛弱,我們怎能再進一步攻擊它們呢?對於各種嘔吐症狀,我們不能單純地認為是胃寒導致,進而盲目使用熱性藥物。《內經》指出:「所有向上沖刺的逆氣,都屬於火氣旺盛;所有嘔吐和酸水的症狀,都屬於熱性。」難道《內經》的理論不值得信賴嗎?而且,上部和下部的病氣或許互不相干,但上部和下部的元氣實際上相互依存,這正是嘔吐症狀不能隨意攻擊的原因。仲景使用大黃甘草湯來治療食物入口即吐的情況,難道仲景的理論也是錯誤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