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5)

1. 論治篇

凡看病施治,貴乎精一。病變雖多,其本則一。一拔其本,諸症盡除。經曰:治病必求其本。凡診病者,須先探病本,然後用藥。受病之本,非本原之本。既得其要,但用一二味,便可拔之,即用至七八味,不過幫助之,引導之,意則一也,方為高手。治病有標本,用藥有活法,最要以識病為第一著。

識得真,可以放膽用藥。若辨症不清爽,而竟放膽用藥,無有不誤者。近來吳門諸醫,每以虛脫為言,而用參附,參或至一二兩,附子三四錢,大劑投之,而斃者多矣。皆專精一二味,便可奏效,誤之也。

最可哂者,每以不寒不熱,兼消兼補之藥,確然投之,極稱穩當,此何以補偏救弊乎?補中有瀉,瀉中有補,此東垣用藥之妙,節制之師也,何得可哂?又有以治風治火治痰治食之劑,兼而用之,甚稱周備,此何以從其本而從其標乎?病有夾雜,治有活法,見痰治痰,見火治火,見風治風,見食治食,乃一定之理。如勞嗽發熱而停食,自然先消食而後滋陰,此乃急則治標,緩則治本也。

白話文:

在診治病症時,最重要的是要精確統一。疾病的形式雖然多樣,但其根本原因只有一個。抓住這個根本原因,所有的症狀都可以消除。經典中說道:治療疾病一定要找到根本原因。因此,在診斷疾病時,必須先探尋疾病的根本原因,然後再使用藥物。導致疾病的根源並不是指事物的原始本質,而是指引起疾病的原因。一旦找到了關鍵,只需使用一兩種藥物就可以解決問題,甚至使用七八種藥物也只是為了輔助和引導,其原則是一致的,這樣的人才是高明的醫生。治療疾病有標本之分,使用藥物也有靈活的方法,最重要的是一開始就要識別疾病。

如果能識別清楚,就可以放心使用藥物。但如果辨認症狀不清楚,卻仍隨便使用藥物,那麼錯誤的可能性就會非常高。近來吳門地區的醫生常常將虛弱和脫落作為病因,並使用人參和附子等藥物,用量大到一二兩和三四錢,結果卻造成了許多死亡案例。實際上,只要專注於一兩種藥物,就可以取得效果,錯誤往往發生在此。

最讓人笑話的,是常常使用既不寒也不熱、既能消又能補的藥物,並確信這樣的治療方式穩定有效,這是如何補救偏失和解決問題呢?補充中有洩露,洩露中有補充,這是東垣使用的藥物的精妙之處,也是控制的高明之處,怎麼能被嘲笑呢?還有醫生使用治療風邪、火熱、痰濕、飲食問題的藥物一起使用,認為這樣全面周到,這是如何遵循根本和表徵呢?疾病可能有多種併發症,治療方法也應靈活多變。遇到痰就治痰,遇到火就治火,遇到風就治風,遇到飲食問題就治飲食問題,這是一條固定的原則。例如,勞累咳嗽伴有發熱而停止飲食,當然應該先消食然後滋陰,這是急時治標,緩時治本的道理。

若安危在舉動之間,用藥雖善,若無膽量勇敢而藥不及病,尚恐弗濟,矧可執兩端乎?膽量勇敢,認病不真,壞事多矣。因識病最難也。故施治之要,必須精一不雜。精一不雜,最能壞事。與其制補以消,孰若少用純補,以漸而進之為愈也。此真謂之探病。與其制攻以補,孰若微用純攻,自一而再之為愈也。

微則力薄,不能勝病。○六君子用廣皮,歸脾湯用木香,枳朮丸、參橘煎、參蘇飲,豈非制補以消乎?後言仲景之小柴胡、節庵之黃龍湯,皆制攻以補,而景岳又贊專精妙處,何議論之不同耶?若必不得已而用行中之補,實中之行,是亦勢所當然,如小柴胡湯人參、柴胡並用,黃龍湯人參、大黃並用,此正精專妙處。前云兼補兼瀉,亦勢所當然耳。

白話文:

如果病情的安危取決於治療的時機和方法,即使藥物再好,如果醫生沒有膽量和勇氣,藥物無法及時發揮作用,恐怕也無法救治,更何況要兼顧兩端呢?有膽量和勇氣,但辨別病情不準確,也會造成很多負面影響,因為辨識病情是最困難的。所以治療的關鍵是要專注於一種方法,不能混雜其他。專注於一種方法,最能避免錯誤。與其使用消減性的補藥,不如少量使用純粹的補藥,慢慢調整病情。這才是真正的探究病情。與其使用補益性的攻邪藥,不如少量使用純粹的攻邪藥,逐漸增加劑量,直到病情好轉。

劑量太小,力量不足,無法戰勝疾病。像六君子湯用廣皮,歸脾湯用木香,枳朮丸、參橘煎、參蘇飲,不都是使用消減性的補藥嗎?而後世醫家仲景的小柴胡湯、節庵的黃龍湯,都是使用補益性的攻邪藥,而景岳也讚賞專精的妙處,為什麼意見會如此不同呢?如果實在不得已,要使用行氣的補藥,或補益的攻邪藥,這也是情勢所迫,例如小柴胡湯人參和柴胡並用,黃龍湯人參和大黃並用,這才是精專的妙處。先前說兼顧補瀉,也是情勢所迫而已。

至東垣之方有二十餘味者,欲效其法,須總會其一方之性味,某為專主,某為佐使,能會其一局之意,斯得東垣之心矣。景岳豈能會其一局之意乎?所立新方,豈與東垣合乎?雖然東垣非不善也,余則寧師仲景,不敢宗東垣。所立新方俱師仲景者乎?

一、《內經》治法。岐伯曰:勞者溫之溫養也,摩之,浴之,薄之漸磨之也。

《內經》治法不一,則知病亦不一,豈可竟以陽為主而以熱藥補劑為常技乎?

一、用藥本貴專精,但用一味為君,二三味為佐使,大劑進之,多多益善。若三五七分之說,亦不過點名具數,兒戲而已。七方十劑之道,景岳尚未講究。

白話文:

東垣的藥方往往含有二十多種藥材,想要效法他的方子,就必須了解每種藥材的性味,以及它們在方子中的主次關係,才能理解整張方子的意圖,才能真正領會東垣的醫術精髓。景岳是否能領會東垣的方子意圖呢?他所創立的新方,是否與東垣的醫術相符呢?雖然東垣的醫術並非不好,但我更願意學習仲景的醫術,不敢完全效仿東垣。景岳所創立的新方,都是師法仲景的嗎?

《內經》的治療方法強調因人而異。岐伯說:「勞累的人需要溫暖的調養,可以用按摩、洗澡等方法,慢慢地調理。」

《內經》的治療方法並非單一,說明疾病也是多樣的,不能一味地以陽氣為主,用溫熱藥物來補益,當成常規手段。

用藥的原則應該專精,只用一種藥材作為君藥,再用兩三種藥材作為佐使,大量使用,越多越好。那些三五七分的用藥比例,不過是點名具數,只是兒戲而已。七方十劑的精妙之處,景岳尚未研究透徹。

一、凡治實者,譬如耘禾之生稗,禾之賊也,有一去一,有二去二。若有一去二,傷一禾矣,有二去四,傷二禾矣。此用攻之貴得其真,不可過也。所以畏攻而不敢放膽。凡治虛者,譬如給餉,一人一升,十人一斗,日餉足矣。若百人一斗,千人一斛,三軍之眾,豈能活者,此用補之貴乎輕重有度,難從簡也。所以喜補而大膽峻補,多致誤人。

一、虛實之治,大抵實能受寒,虛能受熱,所以補必兼溫,瀉必兼涼。此說大謬。所謂執死法也。若陰虛水耗,而用溫補,如火益熱矣。蓋涼為秋氣,主殺萬物,逢之便無生長,欲補元氣,故非所宜。生脈散、病機,豈非涼補乎?即有火盛氣虛,宜涼補者,亦不過因火暫用,火去即止,終非治虛之法也。用熱藥亦宜此法,中病即止,非可以久用也。

白話文:

一、在治療實證時,好比除草必須去除稗草,因為稗草是禾苗的敵人。去除時要根據數量對應地處理,如果有三株稗草,就應該去除三株;如果有兩株,就應去除兩株。但如果去除了一株卻留下了兩株,就會傷害到一株禾苗;如果去除兩株卻留下四株,就會傷害到兩株禾苗。這顯示了攻擊性治療需要精確,不能過度。因此,人們害怕攻擊性治療而不敢大膽進行。

在治療虛證時,好比餵養,一人給一升糧食,十人給一斗糧食,每天的供應就夠了。但如果一百人只給一斗糧食,一千人只給一斛糧食,那麼如此龐大的軍隊恐怕無法生存。這表明補充治療需要適度,難以簡單化。因此,人們喜歡補充療法並大膽地進行強力補充,但這往往會導致誤人。

在治療虛實兩種情況時,通常認為實證能承受寒冷,虛證能承受熱量,所以補充時要兼顧溫和,清熱時要兼顧涼爽。這種觀點是錯的,這是固執於死板方法的表現。例如,對於陰虛和水分減少的情況使用溫補法,就像火上加油一樣。涼爽之氣代表秋季的氣候,會殺死萬物,遇到它之後就無法生長。想要補充元氣,這種做法就不適合。生脈散和病機,不就是涼爽的補充嗎?即使是在火盛氣虛的情況下需要使用涼爽補充,也只是暫時使用,一旦火勢消失,就應停止,這並不是治療虛證的方法。使用熱藥時也應遵循同樣的原則,達到適度後就應停止,而不是長期使用。

以上內容提供了一個中醫學對於實證和虛證治療原則的理解,強調了治療時的精確性和適度性。

或以苦寒之物,謂能補陰,則《內經》有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溫者,養也。溫存以養,非溫熱之義;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夫氣味之宜於人者,謂之補,未聞以味苦氣劣亦謂之補也。《內經》有曰:水位之主,其瀉以咸,其補以苦。然此特以五行歲氣之味,據理而言耳。

有因歲氣而病者,當以此法治之。矧其又云麥、羊肉、杏、薤,皆苦之類,是苦而補者也,豈若大黃、黃柏之氣味苦劣,而謂之能補,無是理也。去邪即所以補正。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以苦補之。此《內經》之言也。聞之王應震曰:一點真陽寄坎宮,固根鬚用味甘溫,甘溫有益寒無補,堪笑庸醫錯用功。

白話文:

有些人認為苦寒的食物可以補陰,但《內經》中說:「形體虛弱者,要用溫熱之氣來溫養。」溫養指的是滋養,並不是指溫熱。而「精氣不足者,要用味道來補充。」只有適合人體的氣味才能稱為補,苦味和寒涼的氣味並不能稱為補。

《內經》中也說:「水是五臟之主,瀉用鹹味,補用苦味。」但這只是根據五行歲氣的原理來說的。如果有人因為歲氣而生病,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療。更何況《內經》中也說麥、羊肉、杏、薤都是苦味的食物,苦味也可以補,難道像大黃、黃柏這種氣味苦寒的食物也能說是可以補的嗎?這不合道理。

去除邪氣就是補益正氣。腎臟想要堅固,就要多吃苦味食物來使它堅固,用苦味來補益它。這是《內經》中所說的話。王應震聽到這句話后說:「一點真陽之氣寄居於坎宮,應該用甘溫的食物來固本培元。甘溫有益於寒涼之體,但寒涼之體並不適合用甘溫的食物來補益。可笑那些庸醫亂用藥物。」

一言以蔽之矣。欲用附桂之誤耳。夫溫者,不寒不熱之性。今以桂附熱藥謂之溫補,不知何所取義?

一、補瀉之法,補亦治,瀉亦治,如以新暴之病而少壯者,乃可攻之瀉之。新暴之病而少壯者,亦有不宜攻瀉。凡臨症治病,不必論其有虛症無虛症,但無實症可據而為病者,便當兼補。混話。有虛無虛即當兼補,使世醫不論病情而用補,誤人多矣。亦不必論其有火無火,但無熱症可據,便當兼溫以培命門脾胃之氣,使世醫竟講八味熱藥矣,大誤,大誤。○有寒者,可用熱藥。

又言無熱即當溫補以培命門,所以舉世俱喜用熱藥。

溫補兩字,尚未講明。《內經》言:勞者溫之。謂溫存以養,使氣自充。若言用熱藥溫補命門,大失經旨矣。

白話文:

  • 一句話概括,就是用桂枝和肉桂這種熱性的藥物來誤導補益。溫指的是既不冷也不熱的性質。現在把桂枝和肉桂這種熱藥稱為補益藥,卻不知道這是從何而來的意義?

  • 補與瀉的方法都適用於治療疾病。在新發且病況嚴重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瀉法。但新發且病況嚴重的情況下,也可能存在不適合使用瀉法的情況。在臨牀診斷疾病時,不一定非得分清是否有虛弱的症狀,只要沒有確切的實症作為病因,就應該兼顧補益。這段話有些含糊不清。如果既有虛弱的症狀,也應兼顧補益,這樣會讓醫學界不分情況地使用補益藥物,誤導患者太多。同樣,也不一定非得分清是否有火熱的症狀,只要沒有熱性的症狀作為依據,就應該兼顧溫和來培養命門和脾胃的氣血,這樣會讓醫學界全盤接受使用八味熱藥,這是大錯特錯的。不過,對於有寒性症狀的人來說,可以使用熱性的藥物進行治療。

  • 又有人說,沒有熱性的症狀就應該使用溫和的補益藥物來培養命門,因此全世界的人都喜歡使用熱性的藥物。

  • 「溫補」兩個詞還未得到明確的解釋。「內經」中提到,勞累過度的人應該用溫和的方式來養護,讓氣血自然充足。如果說使用熱性的藥物來溫補命門,就會大大背離經典的本意了。

這段話強調了在中醫學中正確理解和使用「溫補」概念的重要性,特別是避免盲目使用熱性藥物,並提醒醫學界在臨牀應用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決定補益或瀉法的使用。

一、治法有逆從,以寒治熱,以熱治寒,此正治也,正即逆也。以熱治熱,以寒治寒,此反治也,反即從也。如以熱藥治寒病,而寒不去者,是無火也,當治命門,以參、熟、桂、附之類,此王太僕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亦正治也。又如熱藥治寒病,而寒不退,反用寒涼而愈,此假寒症,亦從治法也。

反治之道,非以熱治熱,以寒治寒。微者逆之,如寒病熱病,其勢尚微,用熱治寒,用寒治熱,是謂正治。若熱極用寒藥逆治,則格拒而反甚,故少加熱藥為引導,使無格拒直入病所;用熱藥治寒病,少加寒藥以順病氣而無格拒,使之同氣相求,謂之從治。非竟以熱藥治熱病,寒藥治寒病也。

白話文:

治療方法有逆向和順向兩種,使用寒藥來治療熱病,使用熱藥來治療寒病,這就是正確的治療方式,正確即是逆向。使用熱藥來治療熱病,使用寒藥來治療寒病,這就是反向的治療方式,反向即是順向。例如使用熱藥來治療寒病,如果寒病沒有好轉,這表示可能體內沒有熱力,應當治療命門,使用參、熟地、桂、附等藥物,這是王太僕所謂的增強體內的熱力來消滅陰暗的症狀,也是正確的治療方式。再如使用熱藥來治療寒病,如果寒病沒有退去,反而使用寒涼藥物卻病情有所好轉,這表示可能出現了偽裝的寒症狀,這是順向的治療方式。

反向的治療原則並非只是使用熱藥來治療熱病,使用寒藥來治療寒病。對於輕微的病症,應該使用逆向治療,例如寒病熱病,其症狀還在初期,使用熱藥來治療寒病,使用寒藥來治療熱病,這就是正確的治療方式。然而,如果熱病到了極度,使用寒藥逆向治療,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因此稍微加入一些熱藥作為導引,讓藥物可以順利進入病竈;使用熱藥來治療寒病,稍微加入一些寒藥以順應病情,讓藥物與病徵相呼應,這就是順向的治療方式。並非完全使用熱藥來治療熱病,寒藥來治療寒病。

若熱藥治寒病而寒不退者,所謂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求其屬也。熱藥治寒病,用寒藥為引導,則無格拒,寒藥熱飲則愈,所謂從治,乃順其性以折之,非以寒涼直折之謂從治也,景岳認錯治法。又有寒藥治熱病而熱不愈,反用參、附、八味之類而愈者,此即假熱病,以熱從治之法也,亦所謂甘溫除大熱也。假熱之病,仍是寒病,所以用熱藥治之,非從治法也。

假熱之病用熱藥,冷飲則愈。

一、探病之法,不可不知。凡虛實寒熱難辨,補瀉之意未定者,當先探之。若疑其虛,探以消導,不投則知虛矣;疑其實,探以純補,覺滯則知實矣。假寒者,略溫必躁煩;假熱者,略寒必嘔惡。探得其情,意有定矣。但探法宜精簡,不可雜亂。能精簡不必探矣。

白話文:

對於使用熱藥來治療寒症,但病情卻未能改善的情況,這被稱為「熱藥治寒,取其陽」。這種做法是尋找病因的屬性,使用熱藥來治療寒症,如果配以寒藥作為引導,可以避免藥物互相抵觸,而熱藥與熱飲一同服用則能加速康復。這種治療方式被稱為「從治」,指的是順應病態進行調整,而非直接使用寒涼藥物來對抗病症。景嶽曾誤認為這種方法是錯誤的治療策略。

另外,存在一種情況是使用寒藥來治療熱病,但病情反而得到緩解,這通常是指偽熱病,需要運用「熱藥從治」的方法。也就是說,通過溫和的熱藥來消除過度的熱症狀。這種病實際上仍然是寒症,因此使用熱藥進行治療,並非從治法。

對於偽熱病來說,使用熱藥,配合冷飲,病情會得到改善。

一、在診斷疾病時,瞭解診斷方法非常重要。在辨別虛實寒熱時,若補助或清洩的治療方向還未確定,應該先進行診察。如果懷疑患者虛弱,可以試用消導的方法,若藥物不起作用,則可確認為虛弱;如果懷疑患者實質問題,可以試用純補的方法,若出現阻滯的現象,則可確認為實質問題。對於偽寒病,稍微加溫就會感到煩躁不安;對於偽熱病,稍微冷卻就會出現噁心的反應。通過診察找出病情的具體情況,這樣就能對症下藥了。然而,在進行診察時,應力求簡潔,避免混亂。如果能夠精簡,就不必再進行進一步的診察了。

景岳立探病之法,最能誤人,但能議論紛紛,不能歷症識病,所以有探之之法也。○前云治病要專精純一,膽量勇敢,今又立探病之法,則知景岳不能識病之真矣。○經云審察病機。又云:能合色脈,可以萬全。醫者審察色脈,症自有一定之理。審其為寒而用熱藥,審其為熱而用寒藥,察其虛而用補,察其邪實而用攻,豈可以探之也?探之得其當猶可也,不得其當,則安危在反掌間矣,豈可以探之乎?

一、《醫診》治法有行醫不識氣,治病從何據一聯,亦甚有理。古人云,不知五運六氣,撿遍方書何濟?不識氣者,不知五運六氣也,非氣血之氣。夫天地之道,主氣,先天也;陰成形,後天也。故凡上下升降,寒熱往來,晦明變易,風水留行,無不因氣為動靜,而人之於氣,亦由是也。

白話文:

張景岳提出的探病之法,很容易誤導人,但他卻能侃侃而談,實際上卻不能從病症辨別疾病,因此才有了探病之法。之前說過治病要專精純一,要有勇氣,現在又提出探病之法,可見張景岳並不懂真正的識病之道。經書上說要審察病機,還說能合色脈,就可以萬無一失。醫生審察色脈,病症自然有其一定的道理。如果病情是寒的,就用熱藥,如果是熱的,就用寒藥,如果身體虛弱就補,如果有邪氣就攻,怎麼能用探病之法呢?探病之法如果探測準確,尚且可以,如果探測不準確,生死就在一念之間,怎麼可以用探病之法呢?

《醫診》中說「治法有行醫不識氣,治病從何據」這句話很有道理。古人說:「不懂五運六氣,就算翻遍醫書也無濟於事。」不識氣,就是不懂五運六氣,這不是指氣血之氣。天地之道,以氣為本,是先天之氣;陰氣化為形體,是後天之氣。因此,凡是上下升降、寒熱往來、晦明變易、風水流動,無不依氣而動靜,人體之氣,也同樣如此。

陰陽互相為用,不可單言陽氣,獨不觀太極圖乎?陰陽毫無偏勝,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互為根蒂,豈可專言陽而不言陰乎?若竟講陽而不言陰,則天地但有春夏而無秋冬。《內經》不必言陽殺陰藏矣。虛勞遺漏、陰虛火炎者多,亡陽失血之屬,氣不固則元不復,此氣之虛也。

雖曰瀉火,實所以降氣也。瀉火與降氣,兩法。雖曰補陰,實所以生氣也。血脫益氣,氣有生血之功,血無益氣之理,況陰無驟補之法,補陰生氣,此說未妥。氣聚則生,散則死,所以病之生也,不離乎氣。醫之治病,亦不離乎氣。氣聚於形而生,若無形聚於何處而生?氣散者,因身中之陰精竭,無所依附而散也。

白話文:

陰陽相輔相成,不能只談陽氣,難道沒有看到太極圖嗎?陰陽勢均力敵,陰中有陽,陽中有陰,互相依存,怎麼能單獨談論陽氣而不提陰氣呢?如果只是講述陽氣而忽略陰氣,那麼天地僅有春夏而沒有秋冬,《內經》就不必再提陽氣消滅陰氣隱藏了。虛弱疲勞、陰虛火旺的人多見,失去陽氣失血的症狀,氣不堅固則元氣無法恢復,這是氣的虛弱。

雖然說要消滅火氣,實際上是在調節氣息。消滅火氣和調節氣息是兩個方法。雖然說要補充陰氣,實際上是在促進氣息生成。失血後補充氣息,氣有生血的功能,血卻沒有補充氣息的道理,更不用說陰氣不能突然大量補充的方法,補充陰氣促進氣息生成,這種說法不夠妥當。氣息聚集則生,散開則死,因此疾病產生的原因,都離不開氣息。醫生治療疾病,也離不開氣息。氣息聚集在身體中而生長,如果沒有形體聚集在哪裡生長?氣息散開的原因,是因為身體中的陰精耗盡,無法依附而散開。

治病但講氣而不言血,亦是執一之見。近見淺輩臨症,不曰內傷外感,則曰痰逆氣滯。呵!呵!此醫家八字訣也。有此八字,何必八陣?又何必端本澄源以求迂闊哉?近來醫家不知內傷外感,痰逆氣滯甚多,端本澄源必欲扶陽乎?為病不一,治病亦不一。講先天陽氣者,可謂迂闊害人。

白話文:

治療疾病只談論氣而不提血,也是一種偏執的觀點。最近看到一些資歷尚淺的醫生看病,不是說內傷就是外感,要不就是說痰逆氣滯。呵!呵!這簡直是醫家的八字真言!有了這八個字,還需要什麼八卦陣?又何必追根溯源,追求那些迂闊的理論呢?現在很多醫生都不懂內傷外感,只會說痰逆氣滯,他們追根溯源,是不是就想扶陽?病人病情各不相同,治療方法自然也不一樣。只講先天陽氣,可謂迂闊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