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一 (4)
卷一 (4)
1. 十問篇
一問寒熱。人傷於寒則病為熱,凡身熱脈緊,頭痛體疼,拘急無汗,而且得於暫者,外感也。此但言傷寒之寒熱。
一、凡身熱經旬,或月餘不解,有仍屬表症者,因初感寒邪,誤服寒涼,或雖解散,藥未及病,致留蓄在經,此非里也,仍當解散。但言傷寒。
一、凡內症發熱者,多屬陰虛,或因積熱,然必有內症相應,其來也漸。內症發熱不一,或因食積,或因瘀血,或因痰凝氣滯,不可謂多屬陰虛,必辨症明白,萬無藥誤。若謂多屬陰虛失之多矣。
一、凡怒氣七情傷肝傷臟而為熱者,總屬真陰不足。丹溪謂君相五志之火妄動,故立陽有餘陰不足之論,景岳反言陰有餘陽不足以闢之。今又言總屬真陰不足,何彼此相反耶?
白話文:
診斷疾病時,首先要問病人是否感到寒熱。人體受寒就會生病,表現為發熱。如果病人發熱、脈搏緊、頭痛、身體疼痛、肢體僵硬、不出汗,而且症狀是最近才發生的,就是外感風寒。 這裡只討論傷寒引起的寒熱症狀。
有些人發熱持續十天甚至一個月以上,仍然屬於表證,這是因為初次感染寒邪後,誤服寒涼藥物,或者即使服用了散寒藥物,藥效還沒有到達病灶,導致寒邪停留在經絡中,所以症狀並沒有消除。 這種情況仍然要使用散寒藥物。 這裡仍然只討論傷寒。
發熱的內症多數屬於陰虛,或者積熱,但一定會伴隨著相應的內症,而且症狀的出現是逐漸的。內症引起的發熱表現各不相同,可能是飲食積滯,可能是瘀血阻滯,也可能是痰凝氣滯,不能一概而論都是陰虛,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辨證施治,千萬不能用錯藥。 認為大多數發熱都是陰虛就錯了。
由於怒氣或七情傷肝傷臟而導致的發熱,總歸是真陰不足。丹溪翁說君相五志之火妄動,因此提出陽有餘陰不足的論點。景岳先生則反駁說陰有餘陽不足才是正確的。 如今又說發熱都屬於真陰不足,為什麼前後矛盾呢?
一、凡勞倦傷脾而發熱者,以脾陰不足,故易於傷,傷則熱生於肌肉之分,亦陰虛也。據景岳言陽不足,何得又言脾陰不足?毀東垣熱傷元氣之非。一凡內傷積熱者,在症痞,在血氣,或九竅臟腑,果因實證,必有可據,以實火治之。著意毀劉朱之用寒涼,將謂永無火症矣。今仍有實火症一條,何耶?
二問汗。凡表邪盛者,必無汗。有汗則邪隨汗去。然有邪在經而汗在皮毛者,有汗後邪減未盡者,不可因有汗而謂無表邪也。此但言傷寒之汗。
一、凡溫暑症,有因邪作汗,有得汗不解,皆表證也。表邪未除,在外則連經,在內則連臟,皆有症可憑,有脈可辨。此但言溫暑之汗。
白話文:
勞累过度伤了脾脏导致发热,是因为脾脏阴气不足,所以容易受到损伤,损伤就会在肌肉中产生热,这也是阴虚的表现。根据景岳的说法,阳气不足,何必再提脾脏阴气不足?这是在否定东垣“热伤元气”的观点。一般来说,内伤积热,会表现为痞块、血气异常,或九窍、脏腑出现问题,如果确实是实证,必定有迹可循,用实火的方法治疗即可。刻意贬低刘朱的寒凉治疗方法,难道认为世间再无火症吗?现在依然有实火症的存在,这是为什么?
第二,问汗。凡是表邪盛者,必定不会出汗,出汗则邪气会随着汗液排出。但是,也有邪气在经络而汗液在皮毛的情况,也有出汗后邪气减少但未尽的情况,不能因为出汗就认定没有表邪。以上只是谈论伤寒的汗。
第三,凡是温暑症,有因邪气导致出汗,也有出汗后热症不退的,都是表证。表邪未除,在外面则会连累经络,在里面则会连累脏腑,都会有症状可循,有脉象可辨。以上只是谈论温暑的汗。
一、凡全非表證,有陽虛而得汗者,須實其氣;有陰虛而得汗者,須益其精;火盛而汗者,涼之;過飲而汗者,清之。此汗症之有陰陽表裡,不可不察也。如此治法,焉得有誤?
三問頭身。問其頭可察上下,問其身可察表裡。頭痛者,邪在陽分;身痛者,邪在諸經。前後左右,陰陽可辨,有熱無熱,內外可分,但屬表邪,散之可愈。此但言外邪。
一、凡火盛而頭痛者,必有內應之證,或在喉口耳目,別無寒熱表症,此熱於上。看在何經,宜清宜降。若用輕揚散劑,火上升而痛愈甚矣。必以河間、丹溪之法治之,寒涼之藥可廢乎?
一、凡陰虛頭痛者,舉發無時。因酒色煩勞情欲,其發則甚,或精或氣,非補不可。陰虛必陽亢,未可竟補,必兼滋陰降火。
白話文:
一、對於不是表面病症的情況,如果因為陽氣不足而出汗,應該補充體力;如果因為陰液不足而出汗,則需要補充精氣;如果是因為火氣旺盛而出汗,需要用涼藥來降火;如果出汗是因為過度飲食,則需要用清涼藥物來清解。這些汗症的治療原則包含了陰陽和表裡的概念,必須仔細觀察才能做出正確的診斷。根據這樣的治療方法,怎麼會有錯誤呢?
三、詢問頭部和身體狀況。通過頭部可以瞭解病情的上下變化,通過身體可以瞭解病情的表裡變化。頭痛通常表示邪氣在陽面,身體疼痛則表示邪氣影響了多條經絡。頭部和身體的左右前後,可以分辨出陰陽的狀態,有熱無熱,可以分辨出病情的內外變化,只要屬於表層的邪氣,通過散開就可以痊癒。這段話主要描述的是外部的邪氣。
一、對於火氣旺盛導致的頭痛,必定會有內部的反應,可能在喉嚨、口腔、耳朵、眼睛等部位,沒有寒熱的表面病症,這是上部的熱氣。需要查看熱氣影響了哪一經脈,應當使用清熱或降火的藥物。如果使用輕微的發散藥物,火氣反而會上升,頭痛會更加嚴重。必須按照河間和丹溪的治療原則來進行,使用寒涼的藥物是否可以忽略呢?
一、對於陰液不足導致的頭痛,發病時間不定,可能由飲酒、色慾、勞累等因素引發,一旦發病,表現為精氣或氣的不足,必須進行補充。陰液不足通常會伴隨著陽氣的亢奮,不能單純地進行補充,必須同時滋養陰液和降火。
一、凡頭痛屬裡者,多因於火。亦有陰寒在上,陽虛不能上達在則痛甚者,其症則惡寒嘔逆,六脈沉微,或兼弦細,此陽虛頭痛也。頭痛屬陽虛,百中一二,所以多因於火也。
一、凡眩運或頭重者,可因之以辨虛實。頭重與眩運,不可混同立論。
一、凡病中眩運,多因清陽不升,上虛而然。如丹溪云無痰不作運,殊非確論。果有確見而言之,如體氣肥胖,過食厚味醇酒,胃中必有痰飲隨肝火升騰而作運者多。余歷症四十年,治眩運皆以二陳加黃連、山梔、鉤藤、天麻、柴胡、白芍而愈者,多矣。虛則加參朮。如瘦人而胸前無阻滯,胃中無痰,可用地黃湯加黃柏、白芍之類。
白話文:
頭痛通常是因體內有火氣引起,但也可能因體質虛寒,陽氣不足無法上達頭部導致劇烈疼痛,這種情況會伴隨怕冷、嘔吐、脈象沉弱或細小。陽虛頭痛的比例很低,因此頭痛多半是因火氣所致。頭暈和頭重可以幫助辨別病情虛實,两者不能混為一談。病中頭暈通常是因為清陽之氣無法上升,頭部虛弱所致。雖然有說法認為頭暈必因痰飲引起,但並非完全正確。實際上,肥胖體質、過食肥甘厚味和醇酒的人,容易因胃中痰飲隨著肝火上升而導致頭暈。我行醫四十年,治療頭暈通常使用二陳湯加黃連、山梔、鉤藤、天麻、柴胡、白芍等藥物,療效顯著。體質虛弱者可以加參、朮。如果體型瘦弱,胸前沒有阻塞,胃中也沒有痰飲,則可用地黃湯加黃柏、白芍等藥物治療。
至於頭重,尤屬上虛。經云: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頭為之苦傾。此之謂也。眩運之疾,因痰火者多。仲景治眩,亦以痰飲為先,非獨丹溪。然丹溪亦言補虛。頭重屬濕氣者多,未可為上虛。經云:邪之所在,皆為不足。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此言邪乘虛客之,非竟言虛也。
火盛者,仍以清涼寒藥治之。
一、凡身痛之甚者,經曰:痛者,寒氣多也,有寒故痛也。必溫其經,使血氣流通,其邪自去。以通行經絡為主,理氣行滯則痛自止。
一、凡勞損病劇,忽加身痛之甚者,此陰虛之極,不能滋養筋骨,營氣憊矣。仍有陰虛而筋骨身痛者,必宜滋陰,豈可用溫熱藥乎?
白話文:
頭部沉重,多半是上焦虛弱。古籍記載:「上焦氣虛,則腦部空虛,頭部就會感到沉重傾斜。」頭暈目眩的病症,多由痰火引起。張仲景治療眩暈,也以痰飲為主要病因,並非只有丹溪先生如此主張。不過,丹溪先生也提到補虛。頭部沉重若屬於濕氣者居多,未必是上焦虛弱。古籍記載:「邪氣所到之處,皆為不足。上焦氣虛,則腦部空虛,耳朵就會感到發出響聲。」這句話指的是邪氣乘虛而入,並非完全是虛弱所致。
若身體火氣旺盛,就應該用清涼寒涼的藥物來治療。
凡是疼痛嚴重者,古籍記載:「疼痛,多半是寒氣所致,有寒氣就會疼痛。」必須溫暖經絡,使血氣流通,邪氣自然消散。治療應以疏通經絡為主,理氣行氣,消除阻塞,疼痛就會自然停止。
凡是勞損病重,突然出現嚴重疼痛者,屬於陰虛極度,無法滋養筋骨,營氣耗損。若有陰虛導致筋骨疼痛者,必須滋陰,怎麼可以用溫熱藥物呢?
四問二便。凡小便,人見其黃,便謂是火,不知人逢勞倦,小水即黃此勞役而火動;焦思多慮,亦黃勞心而火動;瀉痢不期,亦黃津液耗而火起;酒色傷陰亦黃陰虛火動,使非有或淋或痛,熱症相兼,不可因黃便謂之火。余見逼枯汁而斃者多矣。若用通利,則逼枯汁。若講培養而兼清,焉得逼枯?經曰: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
義可知也。非竟說黃赤也。統言大小二便變者,非變色也,謂異於平常也。小便或不禁,或淋漓,或短少頻數,或清而多;大便或滑泄,或燥結,皆異於平時之調和也。《內經》之言,包括渾融,不可執定見識。
勞倦、焦思、瀉痢、酒色,乃虛火,然痢症有暑熱之邪者。若淋痛乃邪火,當分明白而用藥,不可謂無火而用熱藥以誤人。《內經》言邪之所在,皆為不足。因不足而邪客之為病,後人往往以不足為病,脫卻上文邪之所在句,竟言虛而用補。
白話文:
關於尿液和大便的問題。一般來說,人們看到尿液顏色變黃,就會認為是因為火熱所致,但實際上,勞累疲憊、情緒焦慮、過度思慮、腸胃疾病或是陰虛的情況下,尿液也會變黃。此外,飲酒和房事過度也可能導致陰虛火旺。如果尿液伴有疼痛或發熱等症狀,不能單純根據尿黃就斷定是火熱。我見過因強迫排尿而導致死亡的案例非常多。使用通便藥物可能會加重這種情況,而講究養生並兼顧清熱的方法,反而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經典中提到,中氣不足會影響尿液和大便的正常排泄。
這段話並不是單純地討論尿黃或尿紅的問題,而是總括了尿液和大便的變化,指的是與常態不同的異常情況。小便可能出現無法控制、滴瀝、量少頻密、清而多等不同現象;大便則可能出現滑洩或乾結等情況,這些都與日常的調和狀態不同。《內經》的理論涵蓋廣泛,不可僅憑一見之詞做出判斷。
勞累、焦慮、腸胃疾病、飲酒和房事過度等,這些都是虛火的表現,但腸胃疾病還有可能伴隨著暑熱等邪氣。如果尿道疼痛,這是邪氣造成的,應該明確區分並對症下藥,不能因為以為沒有火熱就使用溫熱的藥物誤人。《內經》指出,邪氣存在的地方,往往表示身體的某個部位或系統存在不足。因不足而引起的疾病,後人往往只看到不足的部分,忽略了前面提到的邪氣存在的句子,直接將不足視為疾病,而忽略了邪氣的存在,進而錯誤地使用補益的藥物。
一、大便乃腸胃門戶,必見實邪,方可議下。否則,導去元氣,邪在表者反乘虛而內陷,此講傷寒。病因內困者,必由泄而愈虧。此方內傷。凡病不足,慎勿強通。大便彌固者彌良。營衛既調,自將通達,即秘結旬余,何慮之有?要調和若愈固者,乃燥結也,當榮養為主。若固結在老年,防有噎膈之症,不可謂彌固彌良。
五問飲食。外感病,食不斷者,知其邪未及臟,而惡食不惡食可知。內傷病,食飲變常者,辨其味有喜惡,而愛冷愛熱可知。《內外傷辨》言之詳矣。
一、凡諸症得食稍安者,虛也,得食更甚者,或虛或實皆有之,當辨而治。此說誠是。
白話文:
排便是大腸和胃的出口,必須確定有實證,才能考慮通便。否則,會損耗元氣,表面的邪氣趁虛而入,造成內傷。內傷的病因是氣虛,更不能隨意瀉下,反而會加重病情。凡是身體虛弱,都不要強行通便,大便稍微堅硬反而更好。營衛氣血調和了,自然會通暢,就算便秘十幾天,也不必擔心。如果要調和的是便秘,卻依然堅硬,那可能是燥熱導致,應該以滋養為主。但如果是老年人便秘,就要小心噎膈症,不能說越堅硬越好。
問診時要注意觀察患者的飲食狀況。外感病患者,如果食慾正常,說明邪氣還沒有侵犯內臟,如果食欲不振,就可以判斷病情的輕重。內傷病患者,如果飲食習慣改變,就可以根據他們的口味喜好,判斷是虛還是實。內外傷的辨別,在《內外傷辨》中已有詳細的論述。
凡是疾病在進食後稍有好轉的,都是虛證,進食後反而更嚴重的,可能是虛證也可能是實證,需要根據情況判斷治療。這個說法非常正確。
六問胸。大法胸腹脹滿,不可用補;不脹不滿,不可用攻。然痞與滿不同,脹塞中滿是實邪,不得不攻。但不欲食,不知飢飽,似脹非脹,中空無物,乃痞氣,非真滿也。胸腹脹滿,固不可補。不知飢飽,似脹非脹,此濁氣未清,但當理滯氣,不宜驟用參耆朮,補住濁氣而為脹滿。經云:濁氣不降,則生䐜脹。
一、凡今人病虛症極多,非補不可。竟言補不分氣血。欲察其可補不可補之機,全在察胸腹之寬否何如,以漸而近,如未及病,再為放膽用之。補中兼疏,得其法矣。觀東垣用藥法可知。
一、凡勢在危急,難容少緩者,必先問其胸寬,乃可驟進。若元氣虛而胸腹又脹,是必虛不受補之證,強進補劑,非惟無益,適足招謗,非虛不受補,當用疏補兼行之法,虛不受補乃俗說,非正論。
白話文:
醫生診斷胸部時,要先判斷胸腹是否脹滿。若脹滿,就不能使用補藥;若不脹不滿,也不能用攻邪的藥物。但痞與滿不同,脹塞中滿是實邪,必須攻邪。但若患者不欲食、不知飢飽,看似脹滿但其實中空無物,這是痞氣,而非真正的脹滿。胸腹脹滿,固然不能補。不知飢飽,看似脹滿,這是濁氣未清,應該理氣化滯,不宜急於使用人參、黃耆、白朮等補藥,以免補住濁氣而加重脹滿。古書說:濁氣不降,就會產生脹滿。
現代人虛症很多,必須要補。但補藥並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氣血狀況來選擇。想要知道是否可以補,關鍵在於觀察胸腹的寬窄程度。逐漸接近病情,如果還沒有到病症嚴重的時候,就可以放心地使用補藥。補中兼疏,才是正確的方法,看看東垣的用藥方法就能明白。
在危急時刻,不能緩慢治療,一定要先觀察胸部是否寬敞,才能快速用藥。如果元氣虛弱,又伴隨胸腹脹滿,這就表示虛不受補,強行使用補藥不僅無益,反而會招致批評。虛不受補只是一種民間說法,並不是正確的觀點。遇到虛不受補的情況,應該採用疏補兼行的方法。
七問聾。其因病而聾者,傷寒三日,少陽受之,為耳聾。此邪在經,氣閉而然。以余所驗,未有不因氣虛而然者。外邪傳入少陽,豈可言氣虛乎?《素問》曰:精脫者,耳聾。久病則有之。仲景曰:耳聾無聞者,陽氣虛也。非言傷寒。
由此觀之,屬氣虛者什九,氣閉者什一耳。腎中真陰不足者多。○外感少陽症,不可言氣虛、精脫而宜用補。
一、聾輕者病輕,聾重者病重。隨治漸輕,可察病之漸退,進則病亦進。有老年而久聾者。若聾極絕無聞者,此誠精脫之症,歷試皆不治。精脫之聾,必有精脫之證。
八問渴。渴不渴,可察表裡之寒熱。凡內熱盛,則大渴喜飲,冰水不絕,腹堅便結,脈實氣壯者,陽症也。可用河間法矣。
白話文:
聽不見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種是傷寒發病三天後,少陽經受到影響,導致耳聾。這是因為邪氣停留在經脈中,氣機阻塞造成的。根據我的經驗,沒有哪個耳聾患者不是因為氣虛引起的。有人可能會問,外邪侵入少陽經,怎麼能說是氣虛呢?《素問》中說,精氣耗損就會耳聾,久病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張仲景也說,耳聾聽不到聲音,是陽氣虛弱導致的,這與傷寒無關。
由此可見,耳聾大多是氣虛引起的,氣機阻塞的只占一小部分。其中,腎臟的真陰不足的患者居多。外感少陽證,不能說氣虛、精氣耗損,應該用補益的方法治療。
耳聾的程度可以反映病情輕重,輕者病輕,重者病重。隨著治療的進行,耳聾減輕,就能觀察到病情的逐漸減退,病情進展,耳聾也會加重。有一些老年人,長期耳聾,如果聾得非常嚴重,完全聽不見,這就是精氣耗損的表現,這種情況歷經多次治療都無效。精氣耗損導致的耳聾,必然會有精氣耗損的症狀。
口渴與否,可以觀察表裡寒熱。凡是內熱盛,就會口渴,大量喝水,甚至想喝冰水,腹部堅硬,大便乾結,脈象有力,氣息旺盛,屬於陽證,可以用河間法治療。
一、凡雖渴而喜熱不喜冷者,此非火症,中寒可知。非火何以渴?水虧故耳。水虧則內熱,豈有中寒之理?○水虧乃陰虛,可用熱藥乎?○有鬱滯不通暢,得熱則快,得冷則凝,非水虧症。
一、凡陽邪盛而真陰虛,不可因其火盛喜冷,便雲實熱。蓋內水不足,欲得外水以濟,水涸精虧,真陰枯也。余嘗治垂危傷寒,每以峻補浸冷與服。補陰則可,若以熱藥冷飲,此治陰極似陽也。或以冰水、參、熟等劑間進,活人多矣。認錯關頭,殺人不覺。然必其乾渴燥結之甚,乃可參附、涼水並進。
若無實結,不可與水。豈滋陰之藥乎?水涸精虧而用熱藥,是殺之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雖然口渴,卻喜歡熱的東西,不喜歡冷的東西,這就不是火症,而是體內寒氣過盛。如果體內沒有火,怎麼會口渴呢?這是因為體內水分不足造成的。水分不足就會導致內熱,怎麼可能會有體內寒氣過盛呢?
水分不足就是陰虛,可以用熱藥嗎?其實這可能是因為體內有鬱結不通暢,遇到熱的東西就會舒展開,遇到冷的東西就會凝固,並不是水分不足。
如果陽氣過盛而真陰虛弱,不能因為體內火氣旺盛,喜歡冷的東西,就用寒涼藥。因為體內水分不足,需要從外界補充水分,如果水分不足,精氣就會虧損,真陰就會枯竭。我曾經治療過很多危重傷寒病人,經常用溫補的藥物浸泡在冷水中給他們服用。補充陰氣是可以的,但如果用熱藥和冷飲,就像是在陰氣極度虛弱時,用陽氣來治病,這樣反而會加重病情。有時我也會用冰水、人參、熟地等藥物間隔服用,救活了不少人。如果辨認錯了病症的關鍵,就會不知不覺地害死病人。但如果病人確實是乾渴燥結非常嚴重,才可以同時服用人參、附子以及涼水。
如果病人沒有實結,就不能給他喝水。這些藥物是滋陰的嗎?如果水分不足、精氣虧損,還用熱藥,那就是要殺死病人。
此乃戴陽格陽症,陰極似陽,當以仲景法治之。如內水不足而用熱藥,愈涸其水而斃,不可認錯關頭。
九因脈色,辨陰陽。脈洪滑者為實為陽,然《內經》以脈大四倍以上為關格,皆屬真虛,此滑大之未必為陽也。關格認為真虛,大誤後人。形色之辨,紅黃者,為實熱。黃者未必為實熱。而仲景云:面赤戴陽者,為陰不足。此紅赤之未必為實也。戴陽之紅,紅而嬌嫩帶白。
十從氣味,章神見。氣味有陰陽,陰降陽升,陰靜陽動。此皆渾話,何為陰,何為陽,何味升,何味降,不分明白。
一、氣味之升降,升者浮而散,降者沉而利,宜升者勿降,宜降者勿升。景岳用地黃、當歸沉降之藥而為散劑,大謬。
一、氣味之動靜,靜者守而動者走。何等氣味,說出甘酸苦辣咸五味,方著實。
白話文:
這指的是戴陽格陽症狀,外表看似陽氣過盛,實際上是陰氣極度低落,彷如陽氣的現象。應遵循張仲景的治療方法。若在內臟水分不足的情況下使用熱性藥物,會使水分更加乾涸,導致病情加重,不可錯誤辨識病狀。
九種脈搏和皮膚顏色可以分辨陰陽。脈搏洪大滑膩可能被誤解為陽證,但根據《內經》,脈搏大到四倍以上可能是關格症狀,這種情況通常是真虛並存,所以脈搏洪大未必就是陽證。關格被誤解為真虛,誤導了後世的醫學研究。皮膚顏色紅黃,可能是實熱症狀,但黃色不一定代表實熱。張仲景曾提到,臉部紅潤像是戴陽的現象,實際上可能是陰氣不足。紅色未必就是實熱。戴陽的紅色,呈現紅潤嫩白的特徵。
十種氣味可以揭示病情。氣味具有陰陽之分,陰氣下降,陽氣上升,陰氣靜止,陽氣活動。這些描述含糊不清,應該明確何為陰,何為陽,何味上升,何味下降。
一、氣味的升降,上升的氣味輕浮且散發,下降的氣味沈重且流暢。適合上升的氣味不要下降,適合下降的氣味不要上升。楊景嶽使用地黃、當歸這種沈降的藥物製成散劑,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一、氣味的動靜,靜態的氣味保持不變,動態的氣味則在流動。對於什麼樣的氣味,可以明確地提到甘、酸、苦、辣、鹹五種基本味道,這更具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