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四 (1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4)

1. 和陣

金水六君煎,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喘急等症。水泛為痰而用二陳,於理不通。風寒咳嗽而用歸、地,其邪焉得解散?嘔惡而用歸、地,必致胸膈痞悶。○水泛為痰,當用地黃湯;風寒咳嗽,當用二陳加羌、防、杏仁、蘇子之類。此方兩相悖謬。

當歸,熟地,陳皮,半夏,茯苓,甘草

白話文:

[金水六君煎] 用於治療肺腎虛寒,水氣上泛成痰,或老年陰虛,血氣不足,受風寒侵襲而出現咳嗽、嘔吐、痰多喘急等症狀。

但是,用二陳湯來治療水氣上泛成痰並不合乎道理。用當歸、熟地來治療風寒咳嗽,也無法有效驅散寒邪。用當歸、熟地來治療嘔吐,會導致胸膈痞悶。

正確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水氣上泛成痰,應該用地黃湯;風寒咳嗽,應該用二陳湯加上羌活、防風、杏仁、蘇子等藥物。

金水六君煎的藥方存在著矛盾之處。

藥方組成:

  • 當歸
  • 熟地
  • 陳皮
  • 半夏
  • 茯苓
  • 甘草

如大便不實而多濕者,去當歸,加山藥。多濕者,不用術而加山藥,不知何故?

○如痰盛氣滯,胸脅不快者,加芥子。豈有用歸、地凝滯而可加芥子以寬之乎?○如陰寒盛而嗽不愈者,加細辛。陰寒之嗽,豈歸、地可解?○如兼表邪寒熱者,加柴胡。表邪寒熱而用歸、地,此殺人不用刃也。立方雜亂,加減亦不善。

六安煎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杏仁,白芥子不用蘇子而用芥子,換新鮮好奇。

白話文:

對於大便軟弱且常帶有濕氣的情況,可以去除當歸,並加入山藥。對於濕氣過重而不使用白芍反而加入山藥,這是什麼原因呢?

如果痰多且氣體阻塞,胸部和側腹部感到不舒適,可以加入芥子。難道使用當歸和熟地會導致氣體阻塞,然後再加入芥子來緩解嗎?

對於陰寒嚴重且咳嗽不愈的情況,可以加入細辛。陰寒引發的咳嗽,當歸和熟地能解決嗎?

如果有同時出現外感風寒引起的寒熱症狀,可以加入柴胡。使用當歸和熟地來對付外感風寒,這等於是不用刀劍就能致人於死地。方劑的配置混亂,增減也都不合適。

六安煎:

陳皮、半夏、茯苓、甘草、杏仁、白芥子(不用蘇子而用芥子),使用新的、奇特的配方。

凡外感風邪咳嗽而寒氣盛者,多不易散,宜加細辛。外感風邪而挾寒咳嗽,當用羌活、防風以散之,冬月用麻黃。若用細辛,未中病情。○若頭痛鼻塞者,加芎、芷、蔓荊。頭痛當明經絡,不宜竟以三味加減。○若風邪咳嗽不止,而兼肺胃火者,加芩,甚者加知母、石膏。風邪咳嗽,忌用知母。

○凡寒邪咳嗽痰不利者,加當歸。用當歸,令人不解。○凡非風初感,痰勝而氣不順者,加藿香。藿香散氣,未聞順氣治痰。

白話文:

外感風寒咳嗽,寒氣重不易散,可用細辛。如果外感風寒兼夾寒邪咳嗽,可用羌活、防風散寒,冬月可用麻黃。但如果只是單純的風寒咳嗽,用細辛就不合適。如果伴隨頭痛鼻塞,可加川芎、白芷、蔓荊子。頭痛要辨明經絡,不能隨意加减這三味藥。如果風寒咳嗽不止,又伴隨肺胃火熱,可加黃芩,嚴重者加知母、石膏。但單純的風寒咳嗽,忌用知母。

如果寒邪咳嗽痰液不易排出,可加當歸。但當歸本身並不能化痰。如果非初次感受風寒,痰多而氣逆,可加藿香。藿香雖然可以散氣,但還沒有聽說過用它來治療痰多的。

和胃二陳煎,乾薑和胃而獨以乾薑為主,此之謂暖胃,非和胃也,何必好奇。當加生薑於二陳中為是,生薑治痰止嘔,前賢每每用之,此老獨以乾薑為主,何也?

砂仁,陳皮,半夏,茯苓,甘草

苓朮二陳煎,治痰飲水氣停蓄心下,嘔吐吞酸等症。有火者,不可專言寒。

豬苓,白朮,澤瀉,陳皮,半夏,茯苓,甘草,乾薑

白話文:

「和胃二陳煎」以乾薑為主,其實是暖胃,並非真正和胃,不必奇怪。應該在二陳湯中加入生薑,因為生薑能化痰止嘔,古人常這麼用,為何偏偏只用乾薑呢?

砂仁、陳皮、半夏、茯苓、甘草

「苓朮二陳煎」治療痰飲水氣停留在心下,引起嘔吐吞酸等症狀。如果體內有熱,就不能只用寒涼藥。

豬苓、白朮、澤瀉、陳皮、半夏、茯苓、甘草、乾薑

和胃飲,立方不美,不必好奇。此即平胃散之變方也。凡嘔吐等症,多有胃虛者,一聞蒼朮之氣,亦能動嘔,故以乾薑代之。既云胃氣虛,宜換白朮、半夏,不宜單加乾薑以代蒼朮,其濕如何可去?

陳皮,厚朴,乾薑,甘草

此方凡藿香、木香、丁香、茯苓、半夏、扁豆、砂仁、澤瀉之類,皆可增用。此老健脾每用扁豆、山藥而不用白朮,亦用藥不善也。

白話文:

"和胃飲",配方可能不太吸引人,不用特別驚奇。這其實是「平胃散」的變種。對於嘔吐等症狀,許多情況下都是因為胃氣虛弱導致的,一旦聞到蒼朮的氣味,也會刺激胃部引發嘔吐,所以這裡用乾薑來替代蒼朮。既然提到了胃氣虛弱,應當考慮使用白朮和半夏來調理,而不是單純用乾薑來替代蒼朮,那裡的濕氣如何能夠消除呢?

方中包含陳皮、厚朴、乾薑和甘草。一般來說,像藿香、木香、丁香、茯苓、半夏、扁豆、砂仁、澤瀉等藥材,都可以根據需要增加使用。這位醫師常用扁豆和山藥來健脾,而不選用白朮,這可能就是他在選藥上的不足之處。

排氣飲

陳皮,木香,藿香,香附,枳殼,澤瀉,烏藥,厚朴

如氣逆之甚者,加芥子。宜蘇子。○如痛在小腹者,加小茴。宜青皮。○如兼疝者,加荔枝核。疝氣不一,不可專以荔核。

大和中飲

陳皮,枳實,砂仁,山楂,麥芽,厚朴,澤瀉

白話文:

排氣飲

**配方:**陳皮、木香、藿香、香附、枳殼、澤瀉、烏藥、厚朴

加减:

  • **氣逆嚴重者:**加芥子、蘇子。
  • **小腹疼痛者:**加小茴、青皮。
  • **兼有疝氣者:**加荔枝核。**注意:**疝氣症狀多樣,不可單憑荔枝核來治療。

大和中飲

**配方:**陳皮、枳實、砂仁、山楂、麥芽、厚朴、澤瀉

脹甚者,加芥子。氣脹而用白芥子,亦是新奇。

小和中飲

陳皮,山楂消瘀,胎氣不宜。茯苓,厚朴,甘草,扁豆閉氣,不宜。若云健脾,莫若加白朮健脾以安胎。

如寒滯不行者,加乾薑、肉桂。動血傷胎,看要緊用。

小分清飲

茯苓,澤瀉,薏仁不用白朮健脾燥濕而用薏仁,未明藥性之理。

豬苓,枳殼,厚朴

如陰虛水不能達者,加生地、牛膝。既云陰虛,前藥豈可用乎?誤人不淺。

白話文:

肚子胀得很厉害的,就加点芥子。用白芥子治疗气胀,还真是新奇的做法。陈皮和山楂可以消瘀,但孕妇不适合使用。茯苓、厚朴、甘草、扁豆会闭气,也不适合孕妇。如果说是要健脾,不如加点白术健脾安胎。如果寒气停滞无法排出,就加点干姜和肉桂。动血会伤胎,用药要谨慎。茯苓、泽泻、薏仁不用白术健脾燥湿,而是用薏仁,不明白其中的药性道理。猪苓、枳壳、厚朴。如果阴虚导致水液无法到达,就加点生地和牛膝。既然是阴虚,之前那些药怎么还能用呢?这是误导人啊。

解肝煎,治暴怒傷肝,氣逆脹滿陰滯等症。不中病情。如兼肝火,宜用化肝煎。無情肝火藥。

陳皮,半夏,厚朴,茯苓,蘇葉,芍藥,砂仁

如脅肋脹痛,加芥子。宜加青皮切當。芥子治皮裡膜外之痰,未中病情。

廓清飲,亦未盡善。枳殼,厚朴,腹皮,白芥子每每用芥子,不知何故?

蘿蔔子,茯苓,澤瀉,陳皮

掃蟲煎,有火內熱者,不宜。

青皮,小茴,檳榔,烏藥,榧肉,吳茱,烏梅,甘草,硃砂,雄黃

白話文:

解肝煎用於治療暴怒傷肝、氣逆脹滿、陰滯等症,但若病情不符,例如兼有肝火,則應改用化肝煎。解肝煎不含清熱瀉火藥。藥方包括陳皮、半夏、厚朴、茯苓、蘇葉、芍藥、砂仁。若患者有脅肋脹痛,可加芥子。若需加青皮,則需根據病情適當調整。芥子主要用於治療皮裡膜外之痰,但若病情不符則不可使用。

廓清飲也並非最佳選擇,藥方包括枳殼、厚朴、腹皮、白芥子,但為何要使用白芥子,則不得而知。

掃蟲煎則不適用於有內熱者,藥方包括青皮、小茴、檳榔、烏藥、榧肉、吳茱、烏梅、甘草、硃砂、雄黃。

如噁心作吐,加乾薑。生薑為要。

十香丸

木香,沉香,澤瀉,烏藥,陳皮,丁香,小茴,香附,荔核,皂角氣滯寒滯而用荔核、皂角,好奇。

芍藥枳朮丸,此較枳朮丸,其效如神。加赤芍、陳皮而云神效,可笑。

白朮,赤芍奇,將謂有瘀血乎?,枳實,陳皮

如臟寒,加乾薑。每每喜用乾薑,亦是偏見。

蒼朮丸

白話文:

如果患者感到噁心想吐,可以加一些乾薑。生薑是重要的藥材。十香丸的組成包括木香、沉香、澤瀉、烏藥、陳皮、丁香、小茴、香附、荔核、皂角,其中荔核和皂角用於治療氣滯寒滯,這倒挺新奇的。芍藥枳朮丸的效果比枳朮丸神奇許多,因為加了赤芍和陳皮,就說效果神奇,實在可笑。白朮和赤芍搭配在一起,莫非認為患者有瘀血?枳實和陳皮也是藥方中的藥材。如果患者內臟寒冷,可以加一些乾薑。經常使用乾薑,也是一種偏見。蒼朮丸的藥方……

雲苓,白芍,甘草,川椒,小茴,厚朴,茅朮,破故紙腎泄者宜之

貝母丸

貝母貝母輕淡,不能速效。

若治肺癰,宜加白礬。收澀而燥,不宜輕用。

括痰丸,治一切停痰積飲,吞酸嘔酸,胸脅脹悶疼痛等症。停痰積飲,吞酸吐酸,俱是脾胃受濕而有肝火,用白芥子、乾薑、豬苓莫若用白朮、蒼朮、茯苓、生薑、吳茱、炒黃連為妙。

白話文:

雲苓、白芍、甘草、川椒、小茴、厚朴、茅朮、破故紙,這些藥材適合治療腎虛泄的患者。

貝母丸,貝母性輕淡,起效較慢。

若用於治療肺癰,可以加入白礬。白礬收斂乾燥,不宜輕易使用。

括痰丸,用於治療一切痰飲停積、吞酸嘔酸、胸脅脹悶疼痛等症。痰飲停積、吞酸吐酸,都是脾胃受濕、肝火旺盛引起的,用白芥子、乾薑、豬苓不如用白朮、蒼朮、茯苓、生薑、吳茱、炒黃連更有效。

半夏,芥子,乾薑,豬苓,甘草,陳皮

神香散

丁香,白蔻,噎膈用二味最誤人,暫服稍效,久則為害。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提到的是兩種中藥材和一個方劑:

  1. 半夏、芥子、乾薑、豬苓、甘草、陳皮:這些都是中藥名稱。在這裡並沒有明確指出它們的作用或用途。

  2. 神香散:這個是中醫的一個方劑名稱。根據上下文來看,可能是用於治療某些疾病的。

  3. 丁香、白蔻:這兩個也是中藥名稱,在這裡被描述為「噎膈」(一種疾病)時使用會有風險,因為短期服用可能會有些效果,但長期下來可能對身體有害。

總之,以上就是古文中所提及到的一些中藥材和方劑的信息。需要注意的是,由於缺乏具體的情境背景以及相關知識,我們無法確定這些信息是否適用於當前情況或者是否有其他重要的細節未被提及。因此,在實際應用之前最好先向專業人士進行諮詢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