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二 (3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6)

1. 述古

楊仁齋曰:肺出氣也,腎納氣也。凡咳嗽引動百骸,覺氣從臍下逆上者,此腎虛不能收氣歸原,當以地黃丸、安腎丸主之,毋徒事於肺,此虛則補子之義也。此但言腎虛之治。

《衍義》云:有暴嗽,諸藥不效,或教進生料鹿茸丸、大菟絲子丸方愈。有本有標,卻不可因暴嗽而疑驟補之非。因服諸藥不效,故補腎而愈。若初起即補,未免有誤。

丹溪曰:咳嗽有風有寒,有痰有火,有虛有勞,有郁,有肺脹。咳嗽不一,當認清門路而治。

王節齋曰:因嗽而有痰者,咳為重,主治在肺。因痰致咳者,痰為重,主治在脾。但是食積成痰,痰氣上升,以致咳嗽,只治其痰,消其積,而咳自止。景岳辨河間不必治痰,今述節齋只治痰消積而咳自止,何兩相悖謬耶?

薛立齋曰:肺主皮毛。肺氣虛,則腠理不密,風邪易入,法當解表,兼實肺氣;肺有火,則腠理不閉,風邪外乘,治宜解表,兼清肺火。實表未可驟用,清肺火乃正論。立齋尚有悖謬。故凡肺受邪不能輸化,而小便短少,皮膚漸腫,咳嗽日增者,宜用六君子以補脾肺,六味丸以滋腎水。既云肺受邪,宜清肺邪,豈可用補?○咳唾有血,用麥門冬湯,兼以六味丸亦有六氣所傷。

○夏月心火乘肺,輕則用麥門冬湯,重則用人參平肺散。上焦實熱,涼膈散;虛熱,用六君子湯。太燥,恐肺不堪。○若病邪既去,宜用補中益氣加山藥、五味以養元氣,柴升各二分以升生氣。咳嗽不宜升提,立齋往往用之。○午後嗽者,屬腎氣虧損,火炎水涸,或津液湧而為痰者,乃真臟為患也,須六味丸壯腎水滋化源為主,以補中益氣湯養脾土,生肺腎為佐。內有升柴,當去之。

白話文:

楊仁齋說:肺是負責呼吸出氣的器官,腎則負責吸入和收納氣息。當咳嗽發作,全身都感到被牽動,甚至感覺到氣息從肚臍下方逆向往上衝時,這顯示腎功能虛弱,無法將氣息導回原本的軌道。應使用地黃丸、安腎丸來調理,不要只針對肺部處理,這是根據「虛則補子」的原則。這段主要在講如何治療腎虛的問題。

《衍義》提到:有人突然劇烈咳嗽,各種藥物都無效,後來有人建議服用生料鹿茸丸和大菟絲子丸,結果才痊癒。說明有些情況下,即使突然劇烈咳嗽,也不能立刻排除補藥的使用。因為在其他藥物無效的情況下,補腎的療法反而能見效。但如果是剛開始就補,可能會有誤差。

丹溪指出:咳嗽的原因很多,可能是風邪、寒冷、痰濕、火熱、虛弱、勞損、鬱結,或是肺部擴張等。不同原因的咳嗽,治療的方法也不同,必須先釐清病因再對症下藥。

王節齋認為:如果咳嗽導致痰多,那麼咳嗽纔是重點,治療應該以肺為主;反之,如果痰多導致咳嗽,那麼痰纔是重點,治療應該以脾為主。若是飲食過量,食物殘渣轉變為痰,痰氣上昇導致咳嗽,只要把痰清理掉,食物殘渣消化掉,咳嗽自然會停止。

薛立齋認為:肺主掌皮毛,肺氣虛弱時,毛孔就不能緊密閉合,風邪容易入侵,應該解表,同時補充肺氣;肺有火熱,毛孔就會開放,風邪就能趁虛而入,治療時應解表,同時清熱降火。補充肺氣不能急躁,清熱降火纔是正確的做法。

對於肺受到侵害,無法正常運作,導致小便減少,皮膚逐漸腫脹,咳嗽日益加重的情況,宜使用六君子湯來補脾肺,六味地黃丸來滋補腎水。如果咳嗽時痰中帶血,可以使用麥門冬湯,同時搭配六味地黃丸。在夏天,心火旺盛影響肺部,輕微時可以使用麥門冬湯,嚴重時可以使用人參平肺散。上焦實熱,可用涼膈散;虛熱,可用六君子湯。但過度清熱,恐怕肺部難以承受。

如果病邪已經去除,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加入山藥、五味子,來滋養元氣,柴胡、升麻各二分,以提升生氣。不過咳嗽時不宜提升氣機,薛立齋常常會這樣做。

對於下午開始咳嗽的人,可能與腎氣不足,火熱上炎,水分枯竭有關,或是身體津液湧現形成痰,這可能是臟腑的問題。這種情況,宜使用六味地黃丸來壯腎水,滋潤化生的源泉,並使用補中益氣湯來滋養脾土,生發肺腎。其中的柴胡和升麻,應予以去掉。

2. 灸法

咳嗽病受寒邪者,可灸。若火爍金之嗽而用灸法,如火益熱矣。學者當明是理。

白話文:

對於因感受寒邪而引發的咳嗽病症,可以使用灸法進行治療。但如果咳嗽是由於肺部燥熱(像火燒金一樣的咳嗽)而來,再使用灸法,就如同在火上加油,使得病情更加嚴重。學習醫學的人應該要清楚這個道理。

3. 喘促

4. 論證

肺主皮毛,而居上焦,故邪氣犯之,則上焦氣壅,而為喘,氣壅者,宜清宜破也。腎主精髓而在下焦,若真陰虧損,精不化氣,則下不上交而為促,促者,斷之基也,氣既短促,而加消散,如壓卵矣。氣不歸原,不能納藏腎布於肺為喘,不必言精不化氣,為常套之語。景岳每將精不化氣,氣不化精二句,不離口吻。

白話文:

[討論]關於肺部主管皮膚和毛髮,且位在身體的上部,所以如果受到異常的影響,會導致上部的氣血運行阻塞,進而產生喘息的症狀,對於這種氣血阻塞的情況,應該採用清除和疏通的方法來治療。

腎臟主管身體的精華和骨髓,位於身體的下部,如果真的出現陰液不足的情況,導致精華無法轉化為氣,那麼上下兩焦就無法正常交流,這就會導致呼吸急促,這是健康危機的徵兆。一旦呼吸變得短促,再加上體力的快速消耗,就像蛋被壓扁一樣脆弱。當氣血無法回歸根本,無法被腎臟收納和儲存,然後再由肺部釋放,這時就不必再談論精華無法轉化為氣這種常見的說法了。張景嶽常提到「精華無法轉化為氣,氣無法轉化為精華」這兩句話,他總是掛在嘴邊。

5. 虛喘證治

一、虛喘證,其人別無風寒咳嗽等疾,而忽氣短似喘,或經微勞、飢時,或於精泄、大汗、大小便、大病之後,或婦人月期之後而喘促更甚,或氣道噎塞,上下若不相續,勢劇垂危者,但察其表裡無邪,脈息微弱無力,悉宜以貞元飲主之,加減如本方,其效如神。非納氣歸源之藥,喘證用之,未為確當,而稱如神?經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即此之類。若肝火旺,上衝清道,以甘緩之。

若腎虛,氣不歸源,當加味地黃丸,加牛膝、沉香、五味、砂仁、磁石以降之,當辨明用藥。若火爍肺金,上焦熱甚,煩渴多汗,氣虛作喘者,宜人參白虎主之。宜生脈白虎合用。若火在陰分,宜玉女煎主之。火在陰分,而用石膏,於理不通。竟以知柏地黃湯治之。○若陰虛,自小腹火氣上衝而喘者,宜補陰降火,以六味地黃湯加知柏之類主之。

深毀丹溪用知柏之害人,今陰虛火炎之喘,仍用之耶。凡治水喘者,不宜妄用攻擊,當求腫脹門法治之。若因喘而腫,當以清肺為要。肺受火爍,乾金不能施化,小便不利,致積水而為腫,清肺則小便自利而腫退矣。○古法治心下有水氣上乘於肺,喘不得臥者,以《直指》神秘湯主之。

但此湯多主氣分,若水因氣滯者則可,若水因氣虛者,必當以加減金匱腎氣湯之類主之。腎虛水泛溢而腫,當以金匱腎氣湯治之。若氣虛,當用參朮。景岳尚未詳察,而用藥不當。

一、老弱人久病氣虛發喘者,但當以養肺為主。生脈散為要。凡陰勝者,宜溫養之,如參、歸、薑、桂、甘草,或加耆、術之屬。寒不能為喘,陰勝者,陰寒勝也,陰主降,不能升而為喘。火主升,升則為喘,故《內經》云: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景岳陰陽升降之理尚未明白,何敢立言垂世乎?

一、關格之證為喘者。關格乃上吐而大小便不通,危在旦夕,不得盡其命而死矣,不可言喘症。

白話文:

[虛喘治療法]

一、虛喘症狀的患者,除了沒有風寒或是咳嗽的疾病,會突然出現氣短像喘息的情況,或者在輕微勞累、飢餓時刻,或是性行為後、大量出汗、大小便後、大病康復後,或者女性在月經結束後喘息更加嚴重,或者呼吸道感覺到阻塞,呼吸好像上氣不接下氣,病情危急,但是經檢查身體內外並無異常,脈搏微弱無力,這種情況都應該使用貞元飲來治療,按照藥方增減,效果神奇。這不是一般的歸源納氣的藥物,對於喘息病症有著獨特的效果。根據醫經記載:肝臟功能緊張,應食用甘甜食物來緩解,這就是其中的一種情況。如果肝火旺盛,向上衝擊清道,可以用甘甜的食物來緩解。

若腎虛導致氣不歸源,應當加味地黃丸,加入牛膝、沉香、五味子、砂仁、磁石等藥材來降低病情,必須清楚判斷後再使用藥物。如果是肺部被火氣燒灼,上半身熱度高,口渴且多汗,氣虛而喘息,應使用人參白虎湯來治療。最好能同時使用生脈白虎湯。若是火氣在陰部,應使用玉女煎來治療。火氣在陰部卻使用石膏,理論上是行不通的,所以最終還是使用知柏地黃湯來治療。

若陰虛,從小腹開始火氣上沖而喘息,應補充陰氣並降火,使用六味地黃湯加上知柏等藥材來治療。

對於治療水腫引起的喘息,不應隨意使用攻擊性的治療方式,應尋求腫脹病症的治療方法。如果因為喘息導致腫脹,應以清肺為首要目標。肺部被火氣燒灼,金屬的特性無法正常運作,小便不順暢,導致積水腫脹,清理肺部就能讓小便順暢,腫脹自然消退。

古法治療心臟下方有水氣上衝至肺部,導致喘息無法平躺的病人,使用《直指》神祕湯來治療。但這湯主要針對氣分,如果水腫是由於氣滯引起,是可以使用的。但如果水腫是由於氣虛引起,應該使用加減金匱腎氣湯等藥物來治療。腎虛導致水分過多而腫脹,應該使用金匱腎氣湯來治療。如果氣虛,應使用人參和白朮。景嶽還未能詳細檢查,因此使用藥物不當。

對於年老體弱,長期生病導致氣虛喘息的病人,應以養肺為主要目標。生脈散是重要的藥物。對於陰氣過剩的病人,應使用溫暖滋養的藥物,例如人參、當歸、薑、肉桂、甘草,或者加入黃耆、白朮等藥材。寒冷不會導致喘息,陰氣過剩是指陰寒過多,陰氣主下降,無法上升才會喘息。火氣主上升,上升就會喘息,因此《內經》說:所有逆向衝上的現象,都屬於火氣。景嶽對於陰陽升降的道理還不清楚,怎敢發表言論影響世人呢?

對於關格症狀的喘息病人。關格指的是嘔吐並且大小便不通,病情危急,可能隨時死亡,不能說是喘息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