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四 (8)

回本書目錄

卷四 (8)

1. 飲食

其有痘已盡出而仍不欲食者,當徐用四物加神麯、砂仁陳皮,必能食矣。四物湯,血藥也,豈能健脾開胃而進飲食乎?用藥悖謬之極。

一、凡命門元陽不足,則中焦胃氣不暖,故多痞滿不食,下焦腎氣不化,故多二陰不調,此必用理陰煎。此言不大然,理陰煎大無學問之方,豈可施之痘後脾虛不食者乎?

一、凡外感寒邪,則不能食,須表散寒邪,自能食矣,宜加減參蘇,或柴陳煎,或異功加柴胡。外感風寒,乃太陽經病,異功散加一味柴胡,乃扶脾胃清少陽之劑,而能去風寒乎?不明經絡治病,開口便錯。

2. 咽喉口齒

若上焦雖熱而下焦不熱,或不喜飲食者,只用加味甘桔湯,不必牛蒡,恐其性涼傷脾也。火邪上炎,往往兩足冰冷,火降則暖矣。不宜認為虛寒,而以熱藥誤人。

3. 嘔吐

痘瘡嘔吐,大都虛寒者多,實熱者少,但當溫養脾胃。初起吐瀉,屬邪熱外達者多,不可即用溫補。

一、凡嘔吐之病,病在上中二焦,切不可妄用下藥,致犯下焦元氣,則必反甚而危矣。即或有大便不通者,亦當調補胃氣。若熱邪內熾,大便不通,小便赤澀,不得不用通利之法。大便一通,嘔吐即止,此不可不知也。若竟用調補,而不去通大便,日久則愈結而愈嘔矣。急病緩治,必有變局。

一、痘瘡別無風寒食滯,脹滿疼痛等症,而為嘔吐或乾嘔噁心者,必脾胃虛寒也。未可云盡屬脾胃虛寒,有肝火上衝胃中而嘔者,經云諸嘔吐酸、諸逆衝上,皆屬於火是也。

一、脾氣微寒微嘔而中焦不寒者,宜異功散。脾屬中焦,既云脾氣微寒,又云中焦不寒,豈脾非中焦乎?悖謬。

一、脾腎虛寒,命門不暖,而為吐瀉者,必飲食不化,水穀不分,而下腹多痛,非胃關或理陰煎不可。兩方血藥凝滯,吐瀉而講補命門,豈能愈乎?○喜用新方,不能切中病情。

程氏曰:凡痘瘡嘔吐之症,須辨冷熱。此言甚好。

嘔吐宜以二陳為主,熱必清火,寒加熱藥。

4. 泄瀉

自見點至收靨,毒氣俱已在表,俱要元氣內充,大便堅實,庶能托載收成。大便太結又不宜。

故凡見泄瀉,嘔吐腹痛,而別無實熱者,無論痘前痘後,速宜溫救脾腎。泄瀉惟以後天脾胃為要,若治腎未免不利於泄瀉。資始之本在腎,資生之本在脾。景岳每云脾腎並治,溫補脾胃,所謂老生常談也。

若泄瀉而山根、唇口微青,或口鼻微寒,手足不熱,瀉色淡黃,或兼青白,睡或露睛,此皆脾腎虛寒之症,非救命門,終不見效,宜胃關、理陰主之。又講命門而用凝滯血藥,豈能助脾胃乎?此時正當參、朮、桂、附溫補脾胃可也,不必夾雜腎藥,蓋脾為生化之源故也。○若泄瀉勢甚,溫脾不效,必用胃關,或理陰之類。

理陰未必可治泄瀉。○若久瀉滑脫不止,宜胃關、溫胃,或陳氏異功,送五德丸。杜撰之方。○若胃本不虛,但以寒濕傷脾,或飲水而為泄瀉,宜佐關、抑扶煎。此方治濕,何以切中?不用二術燥濕健脾,而用山藥何以燥濕?

凡濕熱內蓄,小水不利,微熱不甚而為泄瀉者,宜五苓、四苓散。胃苓散為要。

5. 寒戰咬牙

寒戰有熱極似水者,不可盡作陰盛陽虛而用溫補,經云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是也。

6. 煩躁

一、邪毒未解,熱甚於表而煩躁者,宜柴胡麥門冬散,或羌活湯。雖熱甚於表而煩躁,羌活大不宜用。

一、陰虛假熱,自利煩躁者,肝腎水虧也,輕則五陰煎,甚則九味異功煎。既云肝腎水虧,九味異功之內,丁香、附、桂、乾薑,群隊大熱之藥,其真陰愈為之煎涸矣。○用新方必致害人。

煩躁屬陰不足而虛火不靜也,豈可以大熱之藥愈耗其陰乎?景岳治病,每以熱藥誤人,亦不自省其過耳。

7. 喘急

一、寒邪在肺作喘者,此外感之症,必咳嗽,或鼻塞,身熱,胸滿不清,治當疏散,宜六安煎,或二陳加蘇葉。蘇子降氣。若寒邪外閉之甚者,宜加麻黃細辛之類。寒邪包火,宜加石膏。○若兼氣血不足,而風寒在肺作喘者,惟金水六君為最。內有歸、地,大非風寒所宜。

一、喘以氣虛者,人多不能知之。凡下瀉而上喘者,必虛喘也。凡小兒喘息,覺在鼻尖而氣不長者,必虛喘也。此實氣促,原非氣喘。若見此症,急須速補脾肺,或救腎陰,輕則參姜飲、六氣煎,甚則六味回陽飲。泄瀉喘促,皆屬脾肺氣虛,豈可用歸、地乎?況熱藥耗散肺氣,尤宜忌之。

景岳動輒用六味回陽,此取禍之道也。○虛喘惟生脈散、觀音應夢散最妙。○若大便不瀉,而或多汗,或腹膨,或見痰飲狂躁,但以陰虛水虧,氣短似喘,而脈無神者,宜貞元飲加參、姜之類。歸、地非腹脹、痰飲所宜。景岳慣以歸、地治脾胃,殊不知治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