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四 (7)
卷四 (7)
1. 結靨三朝治款
若血虛熱毒未清者,宜四物加牛蒡、木通、山楂。熱毒未清,如此三味,未必能清,宜金銀花、甘草之類為主。○若因食少,脾胃氣虛而不收者,宜六氣,或六物煎。六物不利於脾胃。○若當靨不靨之際,忽見頭面溫,足指冷,身不熱,或泄瀉腹脹,氣促煩渴,急與陳氏異功散,或九味異功煎。
白話文:
如果血虛熱毒還沒消除,應該在四物湯中加入牛蒡、木通、山楂。如果熱毒還沒消除,這三味藥不見得能清熱解毒,應該以金銀花、甘草等藥為主。如果因為食量少,脾胃虛弱導致氣血不收,應該服用六君子湯或六物湯。六物湯不利於脾胃。如果突然出現頭面發熱、足趾冰冷、全身不熱,或者腹瀉腹脹、呼吸急促、口渴等症狀,應該立即服用陳氏異功散或九味異功煎。
九味異功煎內熱藥四味加歸、地、參、耆、草,若泄瀉腹脹,宜白朮、茯苓、廣皮、參、耆以補脾氣,佐以熱藥,則立方有君臣佐使之法。若景岳之立方,則失古人之法矣。○有因飲水過多,或觸濕氣,致脾胃肌肉濕淫,不收難靨者,宜五苓,或四苓加山楂利之。山楂豈利水之藥?○有天寒失於蓋覆,瘡受寒凝而不收者,宜五積散。
大熱。
若痘已膿成,不能結靨,而及致潰爛,或和皮脫去者,名倒靨,乃毒氣入內也,急須大補中氣以托其里,宜六氣煎。毒氣入內而用大溫補之藥,未為盡善。
白話文:
在九味異功煎方中,加入四種內熱藥物以及當歸、地黃、黨參、耆草。若出現腹脹、洩瀉的症狀,應使用白朮、茯苓、廣皮、黨參、耆草來補益脾氣,並輔以熱性藥物,這樣便符合了古人的配伍原則。如果依照景嶽的配伍方式,則會違反古人的方法。
有時由於飲水量過多,或是受到濕氣影響,導致脾胃肌肉濕邪過重,不易恢復。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五苓散或四苓散加山楂來治療。山楂並非一種利水的藥物。
另外,如果在寒冷天氣下,傷口受到寒冷侵襲而無法癒合,可以使用五積散進行治療。
對於已經化膿,但未能形成靨(即未完全癒合)的情況,或者靨已經破潰、與皮肉分離的現象,這被稱為「倒靨」,表示體內毒素入侵。此時,應立即補益中氣,以托出體內的毒素,可以使用六氣煎進行治療。將毒素引入體內卻使用大熱補益藥物,並非最佳療法。
2. 靨後落痂治款
一、收靨遲而痂不落,昏昏欲睡,此邪氣已退,正氣未復,脾胃虛弱也,宜五福飲。脾胃虛弱,竟補脾胃,不必五福飲,因內有歸地也。一痘痂既落,中氣暴虛,多有不能食者,宜五味異功,或養中煎。異功散最妥,不必用杜撰養中煎。
白話文:
痘痘癒合慢,痂皮不脫落,患者昏昏欲睡,這是邪氣已退,正氣尚未恢復,脾胃虛弱的表現,應該服用五福飲。脾胃虛弱,就應該補益脾胃,不用五福飲,因為痘痘已經開始癒合。痘痂脫落後,中氣容易虛弱,很多人會食慾不振,應該服用五味異功散,或養中煎。五味異功散最適合,不用杜撰養中煎。
3. 出不快
故凡治此者,必當察其熱之微甚,以辨虛實。再察外邪之有無,以辨表裡。如無外邪,亦無痘疔而火邪不甚者,盡屬虛症,宜從溫補。痘出不快者,如無外邪而火邪不甚,盡屬虛症,宜從溫補,此說大不然也。總之景岳治病,其念頭刻刻存在溫補兩字耳。
白話文:
所以凡是治療這種病症的,必須仔細觀察其熱的程度輕重,以辨別虛實。再觀察是否有外邪入侵,以辨別表裡。如果沒有外邪,也沒有痘瘡疔腫,且火邪不嚴重,就屬於虛症,應該採取溫補的方法。痘疹發出不順暢的,如果沒有外邪而火邪不嚴重,也屬於虛症,應該採取溫補的方法。這種說法非常不正確。總之,景岳先生治病,他的思想始终都圍繞着「溫補」这两个字。
4. 陷伏
一、則內虛而陽氣不能外達,故致出而覆沒,或斑點白色,或灰黑倒陷者,必其人不能乳食,或腹脹內寒,手足冷,或吐瀉,或寒戰咬牙,皆內虛也,速宜溫中。痘症屬陽氣不能外達,用熱藥大補之劑而出者,甚少。若服藥後而反加煩躁昏亂者,死。果是陽虛,焉得服大熱大補而反加煩躁昏亂乎?蓋因誤用熱補耳。
○甚者通大便,宜承氣湯。不知涼膈散之妙。凡治此者,但得陽氣不敗,脾胃溫暖,身溫欲飲水者,生。毒氣盛,焉有陽氣敗之理?○三則外感風寒,肌竅閉塞,血脈不行,必身痛,或四肢微厥,斑點不長,或變紫黑如癮疹者,此倒伏也,宜溫肌散表,用桂枝葛根湯。桂枝實表之藥。
白話文:
如果體內虛弱,陽氣無法到達體表,就會導致痘疹長出來又消退,或者顏色發白,或者灰黑色凹陷,這就表示病人可能無法吃奶或食物,或者腹脹、內寒、手腳冰冷,或者嘔吐腹瀉、發冷打顫、咬牙,這些都是內虛的表現,應及時溫補脾胃。痘疹屬於陽氣無法外達體表,用熱藥大補治療而能長出來的,很少見。如果服用藥物後反而加重煩躁昏亂,就會死亡。如果真的是陽虛,怎麼可能服用大熱大補的藥物後反而加重煩躁昏亂呢?這一定是誤用了熱補藥物。
如果病情嚴重,出現腹瀉,就應該服用承氣湯。有些人卻不知道涼膈散的妙用。治療痘疹,只要能保持陽氣不衰,脾胃溫暖,身體發熱想要喝水,就能活下來。毒氣很盛,怎麼可能陽氣衰敗呢?
第三種情況是外感風寒,肌膚毛孔閉塞,血液循環不暢,就會出現身體疼痛,或者四肢微寒,斑點不長,或者變成紫黑色像蕁麻疹一樣,這就是痘疹倒伏,應該溫暖肌膚散寒解表,服用桂枝葛根湯。桂枝是溫散表邪的藥物。
一、將起發時,雖有漿水,但色見黑黯者,最為可畏,急用六氣煎。尚有寒熱,未可一概溫補。
有雖不泄瀉而虛寒甚者,宜九味異功煎。有虛寒氣象,可溫補。
白話文:
一開始發病時,即使有腹瀉,但排泄物顏色黑暗,是最可怕的,必須馬上服用六氣煎。其他的寒熱症狀,不能一概而論地溫補。
有些患者雖然沒有腹瀉,但虛寒嚴重,應該服用九味異功煎。有些虛寒症狀,可以溫補。
5. ç¢ð¤¹æç ´
蓋如瘡瘍之痛,由乎熱,今不作痛而作癢,此其無熱可知,無熱由乎陽虛,陽虛便是寒症。經云:諸痛癢瘡,皆屬於火。但癢為虛火,未可以虛即兼寒而用熱藥。雖云當補,然尤不可不溫。補其氣,則能內托。
一、痘瘡初見點便作癢者,此邪在半表半裡之間,而進退遲疑,總由元陽無力,欲達不能也,速當溫補陽氣,兼以疏散。元氣不足,不能內托而出則有之。若云元陽無力而用熱藥,則誤矣。
一、血滲肌膚,咸蜇皮肉而作癢者,亦以氣虛而然,宜保元湯加芍藥、當歸以制血,既言氣虛,何以用歸、芍制血?制血二字,不知何意?或加丁香以治里,官桂以治表。丁香、官桂俱是熱藥,何以有表裡之分?若言桂枝則可。
白話文:
就像瘡瘍疼痛是因為熱,現在不痛卻癢,說明沒有熱,沒有熱就代表陽氣虛弱,陽虛就是寒症。古書說:各種疼痛、癢、瘡都屬於火。但是癢是虛火,不能因為虛就認為同時有寒症而使用溫熱的藥物。雖然要補,但更不能不溫。補氣就能內托。
如果痘瘡剛出現就癢,說明邪氣在半表半裡之間,進退兩難,主要還是元陽不足,想要發出來卻無力,要趕快溫補陽氣,並配合疏散。元氣不足,不能內托而出就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果說元陽不足就用熱藥,那就錯了。
如果血液滲到皮膚,刺痛皮肉導致發癢,也是因為氣虛導致的,可以用保元湯加上芍藥、當歸來制血。既然說氣虛,為什麼要用歸、芍來制血?制血兩個字,不清楚是什麼意思?或者可以加丁香來治療裡,官桂來治療表。丁香、官桂都是熱藥,為什麼會有表裡之分?如果說桂枝的話就可以。
一、痘瘡干而作癢者,宜養血潤燥,以五物加荊、防。去肉桂,竟以四物可也。
凡癢必用殭蠶,此書不言,諒必有所議也。
白話文:
當痘痘乾燥且發癢時,應該滋補血液並使皮膚變得滑順,可以使用五味子加上荊芥和防風。去掉肉桂,最後只使用四種藥材就可以了。如果出現癢的情況,一定要使用殭蠶,但這本書沒有提到這個方法,可能是有其他的原因或討論。
6. 痘疔黑陷
一、凡痘疔及黑陷者,宜服六氣煎加川芎、紫草、紅花、木通之類,以補血涼血而疔自退。六氣煎皆補溫氣分之藥,豈有涼血補血而疔自退者乎?立言悖謬,徒誤後人。
一、痘瘡黑陷者,必氣不足,血不活也。毒氣深入,不可竟言氣不足血不活。○俟火邪略退,即宜用六氣煎。略退是火邪未清也,豈可即用大溫補之藥?恐反助邪為禍。
如火邪不甚,症無大熱者,惟五物或六物為最宜也。火邪不甚者,服此五物、六物,火邪自然必甚。
白話文:
凡是長了痘疔,而且顏色發黑陷入的,應該服用六氣煎,再加川芎、紫草、紅花、木通等藥,以補血涼血,這樣痘疔自然就會消退。六氣煎都是溫補氣分的藥,怎麼可能用來涼血補血,就能讓痘疔消退呢?這種說法完全是錯誤的,只會誤導後人。
痘瘡顏色發黑陷入,一定是氣不足、血不活造成的。毒氣深入,不能只說氣不足血不活。等火邪稍微退了,就可以用六氣煎。稍微退了,代表火邪還沒完全消退,怎麼能馬上用溫補的藥呢?恐怕會反而助長邪氣,造成禍患。
如果火邪不嚴重,症狀沒有很熱,那麼用五物湯或六物湯最合適。火邪不嚴重,卻服用五物湯、六物湯,火邪反而會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