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5)

1. 附麻疹

咳嗽加麻黃杏仁、麥冬、石膏。麻黃宜去。

喘而便閉者,前胡枳殼湯五味子。五味不宜驟用。○泄瀉解毒湯四苓散。兩方治各不同。○煩熱大渴作瀉者,白虎湯蒼朮豬苓。蒼朮宜少。○傷食嘔吐,四君湯。未可竟用四君子,宜加消食之藥。○夏月因熱作嘔,四苓散加人參。因熱作嘔,宜二陳加黃連生薑竹茹

用四苓散加參,並非治嘔之藥。傷冷則溫中、理中之藥。溫中、理中兩方,在麻疹尚宜斟酌。

2. 總論

設或知證而不知形,則無以洞其外;知形而不知脈,則無以測其內;知脈而不知本,則無以探其源;知本而不知因,則無以窮其變;知因而不知藥,則無以神其治。竇太史獨列痘在外科,因其形症在外也。但痘為先天胎毒,非若後天七情六慾、風寒暑濕燥火有感而發毒也。○症與形皆外象,有諸內必形諸外,觀其外象,則知內之毒淺深矣。

故《內經》云:能合色脈,可以萬全。又望而知之為神,切脈又其次也,不知景岳探源知本窮變之法何如耳?每每自誇,以神其說,但未到之處甚多。大抵不足者,反自誇耳。

3. 察脈法

故余於初熟時,便能斷其吉凶,人多驚服,而不知所窺在脈也。脈之理微,故在望聞問之末。舍望聞問而竟以脈之一字,可斷吉凶,雖在岐扁,不能如此。景岳自誇為神奇,真可愧也。

4. 論脈

故曰:脈靜身涼者生,見漿之後則可。脈躁身熱者死。未膿之前則可,膿成後則不宜。痘瘡不比傷寒。大抵四時以胃氣為本。此《脈經》之常語,不必言之。

5. 形色情性

察其形色情性,可以預知吉凶也。既切脈即知吉凶,何必又說形色。

6. 五臟症

蓋痘疹皆出於臟腑,未有表裡不相通者,但出於腑者在痘亦輕,出於臟者在疹亦重。痘由內而發,故云臟;疹由外感而發,故云腑,即表裡也。心虛者,人參、麥冬、生地、當歸之類。初起未可即用。

7. 辨虛實寒熱

一、察痘之要,惟在虛實二字。邪實者,宜清宜瀉;血氣虛者,宜補宜溫。且痘本胎毒,非藉元氣不能達,非藉元氣不能收。故凡欲解毒清火,亦須憑藉元氣。痘本胎毒,觸而外發。初發之時,若講元氣不足,而用補托,其毒不能外達,必致不救。余幼時見幼科治痘,貫漿必以參耆提之,謂之提漿;膿潰之時,必用保元湯、參、耆、肉桂溫補之。數年之後,漸用清火解毒,參亦少用。

近來二三十年,竟用黃連清火解毒,托裡、保元俱置不用,黃連甚至用二三兩而得愈者,參耆不沾唇,痘者俱皆全活。不知時世異耶?抑人之火毒盛耶?

8. 總論治法

然血氣本自互根,原不可分為兩。血氣互根,原不可分,此言一出,血藥、氣藥夾雜而用,則何所適從?故所立新方,皆雜亂無理。殊不知氣有生血之功,血無益氣之理。血虛而補氣,乃無形生有形,陽生陰長之妙。若氣虛而用血藥,則陰凝難以化氣。景岳用藥之理,尚未明白。

又如痘瘡初見發熱,每多不審虛實,止云速當解毒,凡於十日之外,多有泄瀉而致斃者。畏用寒涼解毒,當今之世,有大不然者。

一、秘傳治痘之法,首尾當以四物湯為主,隨症加減用之。此秘傳之法,首尾以四物加減用之,此執定死法也,不可從。

一、首尾皆忌汗下,此先哲治痘之心法。有汗下症,又不得不用,在用之當耳。

9. 熱證論治

如文中主溫補,仲陽主涼瀉,雖若各有所主,然無非因病而藥,各有所宜。痘乃先天淫火胎毒而成,毒,火也,必宜清涼解毒為先。當中病即止,不可太過耳。

一、純陽無陰之症。無陰則死矣,當云陰衰。

10. 發熱三朝治款

凡初見發熱,狀類傷寒,未知是痘非痘,即當先用汗散。此時欲散表邪,即當兼調營氣,宜柴歸飲為第一。新方不善。○若初發熱,有惡寒身振如瘧狀者,陽氣虛也,宜柴葛桂枝湯黃耆。不宜認作陽氣虛,而妄加黃耆。

一、發熱之時,有腹痛脹滿者,必外邪與毒氣相併,未得外達而然,宜參蘇飲砂仁,溫而散之。厚朴枳殼以疏其內,則腹痛脹滿自除。

一、痘瘡首尾皆畏泄瀉。若熱毒下注,亦能作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