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二 (12)
卷二 (12)
1. 論中風屬風
夫中於風者,即真風也;屬於風者,即木邪也。真風者,外感之表症也;屬風者,內傷之裡症也,即厥逆內奪之屬也。因外感而起內病,故有語言蹇澀等症,曰內起可也。外感為真中風,內起為類中風。曰類者,有似於風也。肝為風木之臟,故曰屬肝。內外皆有風,故曰皆。細究字義,其理自明,不可言非風也。
白話文:
關於中風屬於風的理論,指的是真正的中風是由風邪直接引起的;而所謂屬於風的狀況,是指由肝木的異常所導致的問題。真正的中風,是外在因素導致的表面症狀;而屬於風的情況,則是內在損傷導致的深層症狀,通常與厥逆或體內能量流失相關。因為外在因素引發了內在的疾病,所以會出現像口齒不清等症狀,我們可以稱這種情況為內在的起因。外在因素導致的是真正的中風,而內在起因的則是類似的中風。之所以稱為類中風,是因為它看起來很像中風。肝臟是與風和木元素相關的器官,因此我們說這屬於肝臟問題。無論是外在還是內在,都存在風的影響,所以我們說風無處不在。仔細研究這些詞語的意義,其道理自然會清楚,不能否認風的存在與影響。
2. 論河間中風說
據河間論,謂非肝木之風,亦非外中之風,由乎將息失宜,此獨得之見,誠然善矣。既云獨得之見,非軒岐之魔矣。然皆謂為熱甚,則不然也。天氣鬱熱之極,必有暴風之起,豈非熱極生風之謂歟?此內起之風,風乃肝木為病也。凡將息失宜,五志過極,本屬勞傷症也。
而勞傷血氣者,豈皆火證?又豈無陽虛病乎?五志過極,則火起,津液悉化為痰而上逆,卒倒無知而為廢人,豈非《內經》所謂諸逆衝上之火乎?經曰: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夫傷陰者,水虧也;傷陽者,火虛也。五志過極,非勞傷也。怒則火起於肝,喜則火起於心,思則火起於脾,憂則火起於肺,恐則火起於腎,此為五志之火。至於暴怒傷陰者,非水虧也,因腎肝屬陰,心肺屬陽,怒傷肝,故曰傷陰。
喜傷心,心火亢盛,故曰傷陽,非火虛也。景岳不知大理,將水虧火虛誤解。以虛作火,鮮不危矣。河間地黃飲子亦用桂附,未見其用寒涼也,何每每毀其用寒涼而害人?醫之治病,寒涼溫熱在用之得其當耳。
據河間脈浮惡寒拘急不仁等證,本皆傷寒之類也,何又名為中腑?似傷寒實非傷寒,故言類也。○經云: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傷寒必發熱,類中身不發熱,但有內病竊發耳。且續命湯、三化湯之屬,但可以散風寒,攻實熱,若云將息失宜者,豈尚堪治之以此?河間立地黃飲子豈非將息失宜、內傷不足之藥乎?何得云其混亂?故意毀謗河間。
白話文:
根據河間學派的理論,他們認為中風並非源自肝臟的風邪,也不是外來的風邪所致,而是由於生活作息不當所導致,這是他們獨到的見解,確實是很好的觀點。既然稱之為獨到的見解,那麼它就不會是傳統醫學中的常見理論。然而,他們都認為中風是由於體內過熱所致,這種說法卻不盡然正確。
當天氣炎熱至極點時,往往會引發強烈的風暴,這是否就是所謂的熱極生風呢?這種從體內生起的風,實際上是肝臟問題所導致。凡是由於生活作息不當,情緒過度激動,原本就屬於勞損的病症。
然而,勞損導致血氣受損的,難道都是火熱的症狀嗎?又怎麼可能沒有陽氣虛弱的病情呢?當情緒過度激動時,體內就會產生火熱,使得體內的津液轉化為痰濕上衝,使人突然倒下失去意識,成為廢人,這難道不是《內經》所描述的各種逆氣上衝的火熱現象嗎?《內經》中提到:過度的喜悅和憤怒會傷害氣機,寒冷和酷熱會傷害身體,突然的憤怒會傷害陰分,突然的喜悅會傷害陽分。所謂傷害陰分,指的是體內的水分流失;所謂傷害陽分,指的是火熱之氣虛弱。情緒過度激動,並不等同於勞損。憤怒時,火熱會從肝臟升起;喜悅時,火熱會從心臟升起;思慮時,火熱會從脾臟升起;憂慮時,火熱會從肺臟升起;恐懼時,火熱會從腎臟升起,這些就是五種情緒所導致的火熱。
至於突然的憤怒傷害陰分的情況,並非水分流失,因為腎臟和肝臟屬於陰性器官,心臟和肺臟屬於陽性器官,憤怒傷害肝臟,所以稱之為傷害陰分。喜悅傷害心臟,心臟的火熱亢奮,所以稱之為傷害陽分,這並非指火熱之氣虛弱。景嶽對於大道理理解不清,將水分流失和火熱虛弱的定義誤解,把虛弱當作火熱處理,這樣做很少不會帶來危險。河間學派的地黃飲子方劑中也使用了肉桂和附子,並未見到他們使用寒涼的藥物,為什麼總是批評他們使用寒涼藥物對人有害呢?醫生治療疾病時,使用寒涼或溫熱的藥物,關鍵在於適當地應用。
根據河間學派對於脈象浮動、畏寒、拘急、麻木等症狀的描述,這些原本都屬於傷寒的一類,為什麼又被稱為中腑呢?這些症狀看似傷寒但實際上並非傷寒,因此被稱為類似的傷寒。《內經》中提到:人體受到寒冷侵襲時,會表現出熱病的症狀。傷寒一定會發燒,而類似中風的患者身體並不會發熱,只是有內部的病變悄悄發生罷了。再說,續命湯和三化湯這類藥方,只適合用來散除風寒,清除實熱,如果說是因為生活作息不當所導致的,難道還能用這些藥方來治療嗎?河間學派建立的地黃飲子方劑,難道不是用來調理生活作息不當、內傷不足的藥方嗎?為什麼要批評他們的方劑混亂呢?這顯然是故意貶低河間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