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1)

1. 論治

凡火浮於上,而熱結於頭面咽喉者,最宜清降,切不可用散風升陽等劑。陰分不足者,忌散風升陽。若惡寒發熱者,宜散風之中加清火,則火邪散而安,竟講清火則火愈不散。景岳但知其一,不知其二。經云:火鬱則發之,即此義也。○凡火壅於上,而食物之治,最宜雪梨漿、綠豆飲之屬。

最忌生冷。冷物入咽,痰火必凝結不通而死。或以蘿蔔汁和清泉少加元明粉攪勻飲之。惟淡薑、薄荷為妙,辛以散之。

一、鎖喉風證,時人以咽喉腫痛,飲食難入,或痰氣壅塞不通者,皆稱為鎖喉風,而不知有真鎖喉風者。余嘗見一女,年已及笄,忽於仲秋,喉竅緊澀,息難出入,不半日而愈甚。及延余視,脈無火也,喉無腫無痛也,觀其貌則面青瞠目不能語也,聽其聲則喉竅如針,抽息之窘如線。余見而疑之,意謂風邪閉塞,非用辛溫不能解散,遂以二陳加姜與之,無效。

意復用獨參湯以救其肺,然見其勢危,恐滋怨謗,未敢下手,如此者一日夜而歿。後又一人亦如此而歿。若此二人者,余莫識其所以病。然意必肺氣竭絕而然,倘再有值此者,恐非獨參決不能救。若肺氣竭絕,必自汗氣喘。此是閉塞關竅,不通而死。用人參則愈閉其氣,焉得不死?景岳立言,害人不淺。

鎖喉風,杜撰立名也。病有閉症脫症者,閉症者,氣道閉塞關竅而死;脫症者,大汗大吐大瀉,虛脫而死。閉症當以開通關竅為急;脫症當以補虛收斂為要。即如此女之病,乃閉症也。夫女子善懷性執抑鬱者多,年已及笄,未免有難出諸口者,憤悶抑鬱,肝氣不得疏泄,決非一日。

交秋令則肝氣愈斂,或食生冷,或受寒涼,郁遏肝氣,肝性急,觸而暴發,上干心肺之竅,口不能言,無腫無痛。現面色之青者,知其為肝病也。經云:暴病暴死,皆屬於火。火鬱於內,不能外達,故似寒症。閉塞經絡不通,脈道不行,多見沉澀無火之脈。此時治法,惟紫金丹淡薑湯磨灌,則關隘必開,因內有麝香通竅。

開口之後,然後用二陳加石菖蒲枳殼鬱金香附之類降之。若為脫症用參,此雪上加霜耳。凡治病,難明之症,必有理焉,故不得不為之細辨。景岳自恃絕世聰明,毀謗前賢,今遇此等之症,束手無策,毫無識見,而竟以獨參湯議補,何得謂之明理乎?○余在新場鎮閔介申家,彼一僕婦在閔若舟家為乳母,年滿歸家,適值中秋,往彼候安,因食梨藕生冷,一時喉間鎖定,不能出聲,不知痛癢,手足冰冷,面色白而青,脈息沉伏,藥不能進,余以前法治之而安。

蓋因鬱怒,又食生冷而起也,又治裁衣費姓之女,年已二十外未嫁,忽然倒僕,手足冰冷,面色青,無痰聲,不開口,脈息伏,亦用紫金丹開口進藥而愈。如此症者甚多。凡遇不開口,無痛楚,忽然而起者,先以開通關嗌為第一著,語言得出,可以得生。若認為虛,妄投人參,無有不死者。

亦有陰虛於下,格陽於上,則六脈微細,全非實熱。牙縫之血大出不止,而手足厥冷者,速宜以鎮陰煎主之。若大脫血,手足厥冷,宜獨參湯補血湯為要,此血脫益氣之法。鎮陰煎不能濟事。

2. 經義

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景岳每每以扶陽為主,《內經》言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

是故五臟主藏精者也,不可傷,傷則失守而陰虛,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景岳每言陽來則生,陽去則死,《內經》獨言陰虛則無氣,無氣則死矣,則知《內經》仍重陰精也。

「經脈篇」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人始生,先成精,可知不獨專以陽為本。

3. 論證

夢遺精滑,總皆失精之病,雖症有不同,而本則一。蓋遺精之始,無不由心,正以心為君火,腎為相火,心有所動,腎必應之。故凡少年多欲之人,或有妄想,或有妄遇,以致君火搖於上,相火熾於下,則水不能藏,而精隨以泄。景岳議相火為正氣,何東垣議其為賊?既以相稱之,而竟以賊名之,其失聖人之意也,遠矣。其說如此,而此處又言君火搖於上,相火熾於下,則水不能藏而精隨以泄。

故余曰:火本一物也,靜則生物,動則害物,邪念之起,由心而動,豈有從他處來乎?「君相火論」中,情欲之動,邪念也。邪念之火,為邪氣,君相之火為正氣,何此處又言君相之火動而精泄?議論自相矛盾,好奇立說,以惑世人。

4. 論治

一、精道滑而常夢常遺者,惟苓朮菟絲丸最佳,其次小菟絲丸金鎖思仙丹之類。夢遺之症,無有不因君相之火煽動者,補藥中必兼清君相之火。

一、相火易動,肝腎多熱而易泄者,經驗豬肚丸為最,或固精丸之類主之。固精澀精往往施之,相火易動者,其火必上炎而吐血咳嗽,此又不可不知。

今人之治遺泄,動以知、柏為君,或專用固本坎離丸之類,不知苦寒之性,極能沉降瀉水,腎虛者,尤非所宜。相火動而遺者,必於六味丸中加知、柏以降之,此乃瀉腎中火,非瀉腎也。大便實脾胃壯而能食者,必宜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