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一 (2)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

1. 六變辨

六變者,表裡寒熱虛實也。以表言之,則風寒暑濕火燥感於外者是也。六氣傷人,亦有里症。以裡言之,則七情勞欲飲食傷於內者是也。寒者,陰之類也,或內寒,或外寒,寒者多虛。傷寒發熱,寒積內結,豈可言虛?熱者,陽之類也,或內熱,或外熱,熱者多實。亦有陰虛生內熱,亦有勞倦發熱,不可言多實。

內出之病多不足。瘀血食積、七情鬱結,溫病熱病,瘧疾痢疾,皆從內而發外,豈可言不足?外入之病多有餘。外入之病,亦由內氣之虛而侵襲。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未可言有餘也。○凡病俱因虛而發。若元氣充實,豈有發病之理乎?

白話文:

六變者,表裡寒熱虛實也。

六變是指六種病變,分別是表證、裡證、寒證、熱證、虛證、實證。

以表言之,則風寒暑濕火燥感於外者是也。

從表證的角度來看,六種病變是由風、寒、暑、濕、火、燥六種外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

六氣傷人,亦有里症。以裡言之,則七情勞欲飲食傷於內者是也。

六種外邪入侵人體,也會造成裡證。從裡證的角度來看,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勞欲、飲食不節等內傷因素是導致病變的根源。

寒者,陰之類也,或內寒,或外寒,寒者多虛。傷寒發熱,寒積內結,豈可言虛?

寒證屬於陰邪,可分為內寒和外寒。寒證多表現為虛證,但傷寒發熱、寒邪積聚於內的情況,就不能單純地說為虛證。

熱者,陽之類也,或內熱,或外熱,熱者多實。亦有陰虛生內熱,亦有勞倦發熱,不可言多實。

熱證屬於陽邪,可分為內熱和外熱。熱證多表現為實證,但陰虛體質導致的內熱,以及勞累過度引起的發熱,也不能單純地說為實證。

內出之病多不足。瘀血食積、七情鬱結、溫病熱病、瘧疾痢疾,皆從內而發外,豈可言不足?

內發之病,多表現為氣血不足。例如瘀血積聚、飲食積滯、七情鬱結、溫病熱病、瘧疾、痢疾等,都是由內而外發生的疾病,不能說它們是氣血不足造成的。

外入之病多有餘。外入之病,亦由內氣之虛而侵襲。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未可言有餘也。

外邪入侵所導致的疾病,多表現為氣血有餘。但外邪入侵也需要內氣不足作為前提,就像古書中所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以也不能單純地說外入之病是氣血有餘造成的。

○凡病俱因虛而發。若元氣充實,豈有發病之理乎?

所有的疾病都是由於身體虛弱而引起的。如果元氣充沛,又怎麼會生病呢?

總結來說,六種病變的表現形式是多樣且複雜的,不能單純地以表裡、寒熱、虛實來判斷疾病的性質。

2. 表證篇

陽邪化熱,熱則傷氣。熱藥能耗氣,故東垣禁之。經曰: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熱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故氣泄矣。景岳言只有避風如避箭,未聞有避熱如避箭之說。《內經》云:炅則腠理開,汗大泄,故氣泄矣,豈非熱傷元氣乎?

足經脈長且遠,按之可察周身之病,手經脈短且近,皆出入於足經之間,故凡診傷寒外感者,但言足經不言手經也。此說大非。三陽之中,惟太陽一經,包覆肩背,外為周身綱維,內連臟腑盲腧,此諸陽之主氣,猶四通八達之衢也。故凡風寒之傷人,必多自太陽經始。太陽為寒水,故傷寒必從太陽始。

三陽表症,不可攻裡,或發表,或微解,或溫散,或涼散,或溫中托裡,而為不散之散。三陽症而講溫中托裡,大誤後人。或補陰助陰,而為云蒸雨化之散。此說大謬。陽氣鼓動而為汗。經云:發表不遠熱。故仲景發表取汗之藥,必用辛溫輕揚,豈可用補陰助陰、凝滯重濁之藥而能得汗乎?誤人多矣。○味厚者為陰,味厚則泄,純陰降下,豈有發汗之理。

白話文:

陽邪轉化為熱,熱會傷害體氣。熱性的藥物會耗損體氣,所以李杲禁止使用這種藥物。經典上說:寒冷會使毛孔閉合,氣不能流通,所以氣會被收縮。熱則相反,毛孔開放,營養和衛生的循環暢通,大量流汗,所以氣會流失。景嶽提到要像躲避箭矢一樣躲避風,但未曾聽到要像躲避箭矢一樣躲避熱的說法。《內經》提到熱則毛孔開放,大量流汗,所以氣會流失,這不就是熱傷害了本體的元氣嗎?

腳部的經脈長而遠,按壓可以察覺全身的疾病,手部的經脈短而近,都出現在腳部經脈之間,所以診斷傷寒外感時,只談論腳部經脈而不談論手部經脈。這種說法是錯誤的。三陽之中,只有太陽一經,覆蓋著肩膀和背部,外部是全身的骨架,內部連接著臟腑和穴位,這是所有陽經的主氣,像是四通八達的大道。所以任何風寒侵襲人體時,通常會首先從太陽經開始。太陽屬寒水,因此傷寒必定從太陽經開始。

三陽的表徵症狀,不可攻入內臟,應該採取發表、微微解表、溫散、涼散、溫中託裡等方法,但其實這些都是不實際的散法。在討論三陽的症狀時講到溫中託裡,這是誤導後人的做法。或者補充陰液,實際上是雲蒸雨化的散法。這種說法非常錯亂。陽氣鼓動就會出汗。經典上說:發表治療不遠離熱。所以張仲景使用的發表引出汗液的藥物,一定會用到辛溫的輕揚之物,怎能使用補陰助陰、凝滯重濁的藥物而獲得汗液呢?這誤導了很多人。味道厚重的藥物為陰性,陰性藥物會導致排泄,純陰性藥物向下作用,怎麼可能有發汗的效果。

氣薄則發泄,能發汗升散。《內經》氣味之理未明,何敢杜撰立言以誤人?

一、浮脈本屬表,若血虛動血,陰虛水虧,內火熾盛,關陰格陽者,脈皆浮大,不可概以浮為表論,必當以形氣病氣有無外症參酌之。凡病俱要脈症相參,不宜專拘脈息。

一、外感寒邪,脈大者必病進,以邪氣日盛也。解表之後而脈大者,此為邪盛。未發表而脈大,亦無害。若先小後大及漸大漸緩者,此以陰轉陽,為胃氣漸至,將解之兆也。亦有先小後大而邪氣熾盛者,不可謂陰轉陽、為胃氣漸至將解之兆。看脈尚要圓活,不可執此見識。

一、寒邪未解,脈緊而無力,則邪有餘而元氣不足也。元氣不足,何以逐邪?臨此症者,必使元陽漸充,脈漸有力,自小而大,虛而實,漸至洪滑,則陽氣漸達,表將解矣。若日見無力而緊數日進,則危亡之道也。臨此症者,不可謂元氣不足而驟用補劑,助邪為熱,熱藥尤不宜。所謂內傷兼外感,當用補中兼發表。若講元陽而用熱藥,必致誤人。

白話文:

一、氣質輕則會發散,能夠發汗和升舉。《內經》對於氣味的原理尚未清楚,怎麼敢隨便臆測並誤導他人?

1、浮脈原本屬於表徵,但如果血虛導致血液活動、陰虛導致水分不足、內在火氣旺盛、關閉陰氣而阻隔陽氣的情況下,脈象都會浮大。不能一概而論地將浮脈視為表徵,必須根據形態、氣質和病情是否具有外部症狀來綜合評估。所有疾病都需要脈象和症狀相互印證,不應僅僅拘泥於脈象。

1、外感寒邪,脈象增大表示病情加重,因為邪氣日益強盛。發表治療後脈象仍大,這表示邪氣仍然嚴重。未開始發表治療前脈象就大,則無大礙。如果脈象先小後大,然後逐漸減緩,這是陰轉陽,胃氣逐漸到來的跡象,即病情將要緩解。但也有脈象先小後大,且邪氣依然嚴重的情況,不能認為是陰轉陽、胃氣逐漸到來的跡象。觀察脈象時,還需注意其圓潤活潑,不能執著於某種見解。

1、寒邪未消除,脈象緊硬且無力,表示邪氣有餘而元氣不足。元氣不足,如何祛除邪氣?遇到這種情況,必須讓元陽漸漸充足,脈象漸漸有力,從弱小變大,從虛弱變實,逐漸達到洪滑,則表明陽氣逐漸達到表面,表症將得到緩解。如果脈象逐漸變得無力和緊數,則是危險之兆。遇到這種情況,不可認為元氣不足而突然使用補藥,這會幫助邪氣轉化為熱,熱性藥物尤其不宜使用。所謂內傷加外感,應該使用補藥同時配合發表。如果講究元陽而使用熱性藥物,必定會誤導他人。

陽氣漸達而解表,則知滋陰之藥不能發汗矣。

一、病必自表而入者,方得謂之表症,若由內及外,便非表症。春夏溫熱之病,必自內而及外。

一、傷風中風,雖皆名風,不可均作表證。蓋傷風病,風自外入者也,可散之溫之而已,此表症也。治傷風之病,宜散不宜溫。中風之病,雖形症似風,實由內傷所致,本無外邪,故不可以表症論。真中風,亦因外風取中,仍當發表,前輩言之詳矣。若內傷乃類中風,當因症用藥。若講本無外邪,何以謂之中風?

一、發熱之類,本為火症。此句欠通。傷寒發熱,因寒邪閉其腠理,宜辛溫發表,豈可言火症?邪氣在表發熱者,表熱而里無熱也,此因寒邪。邪氣在裡發熱者,必裡熱先甚而後及表也,此是火症。裡熱先甚者,因鬱熱在內而外達,此為溫病。若陰虛水虧而為骨蒸夜熱者,此虛熱也,不可以邪熱為例。丹溪有陰虛發熱論。

白話文:

當人體陽氣逐漸上升而解除表面的寒邪時,就知道滋陰的藥物無法發汗了。

此段自內達外為溫病,自外入里為傷寒,陰虛發熱,前賢俱詳言之矣。

燥從陽者,因於火;燥從陰者,發於寒。燥因血少,不可作寒治。○從陰者,發於寒,將謂用熱藥乎?殊不知天令嚴寒,陽火內伏,銷爍津液,不能榮潤皮膚而燥,如地土乾燥崩裂,不可作寒治而用熱藥。所以燥濕皆有表裡,必須辨明治之。燥症言表裡則可,言寒熱則不可。

一、濕症當辨表裡。此段辨症用藥,諸書皆有,不必再言。濕熱者,宜清宜利;寒濕者,宜補脾溫腎。寒濕者,皆邪氣也,不宜補脾溫腎。

一、燥症有表裡。經曰:清氣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肝病生焉。此中風之屬也。《質疑錄》論類中風為非風,此又言中風之屬也,自相矛盾。蓋燥勝則陰虛,陰虛則血少,或牽引拘急,或皮腠風消,或臟腑乾結,此燥從陽化。非從陽化,乃內火外發。營氣不足,而傷乎內者也,治當以養營補陰為主。

白話文:

溫病是由內而外引起的,傷寒則是由外而內入侵的,陰虛發熱的情況,前人都有詳細說明。

乾燥的病症,如果源於陽氣,是因火造成的;如果源於陰氣,則是寒氣引起的。乾燥的病症源於血液不足,不能用寒涼的藥物治療。如果乾燥的病症源於陰氣,是由寒氣引起的,是不是就應該用溫熱的藥物呢?其實不然,因為天氣寒冷,陽氣內伏,會消耗津液,不能滋潤皮膚,造成乾燥,就像土地乾燥龜裂一樣,不能用寒涼的藥物治療,而應該使用溫熱的藥物。所以說,乾燥和濕潤的病症都有表裡之分,必須辨證施治。乾燥的病症可以談表裡,但不能談寒熱。

濕症也要辨證表裡,這部分的辨證用藥,各個醫書都有記載,不必再說。濕熱者,應該清熱利濕;寒濕者,應該補脾溫腎。寒濕者,都是邪氣,不應該補脾溫腎。

乾燥的病症也有表裡之分。《黃帝內經》說:「清氣大來,燥之勝也。」風木受邪,會導致肝病,這就是中風的範疇。《質疑錄》認為類中風不是風病,而這裡又說類中風是中風的範疇,自相矛盾。其實,乾燥勝則陰虛,陰虛則血少,可能會出現牽引拘急、皮腠風消、臟腑乾結的症狀,這就是乾燥由陽氣轉化而來的。如果乾燥不是由陽氣轉化而來,而是內火外發,營氣不足,傷及內部的,就應該以養營補陰為主。

前症皆類中風,實因血少,故宜養陰。若秋令太過,金氣勝而風從之,則肺先受病,此傷風之屬也。蓋風寒外束,氣應皮毛,或身熱無汗,或咳嗽喘滿,或鼻塞聲啞,或咽喉乾燥。津液乾枯,非表也。此燥以陰生,非陰生,乃寒包熱。衛氣受邪,而傷乎表者也,治當以輕揚溫散之劑,暖肺去寒為主。

不宜溫散,宜辛涼。○此症皆寒包熱,宜辛涼輕揚溫散之劑,以散表寒。若溫散暖肺,失之多矣。景岳治病,必有誤處。

白話文:

一開始的症狀都類似中風,實際上是因為血虛,所以應該滋養陰氣。如果秋季過於燥熱,金氣旺盛而風隨之而來,就會先傷害肺部,這是屬於風寒感冒。因為風寒從外入侵,氣血停留在皮毛表面,可能出現發熱無汗,或者咳嗽喘息,或者鼻塞聲音嘶啞,或者咽喉乾燥。津液枯竭,並不屬於表證。這種燥熱是由於陰虛所致,而非陰虛,而是寒邪包裹著熱氣。衛氣受到邪氣侵襲,而傷害到表層,治療應該使用輕輕溫和散寒的藥物,以溫暖肺部祛除寒氣為主。

不應該使用溫散的藥物,應該使用辛涼的藥物。這些症狀都是寒邪包裹著熱氣,應該使用辛涼輕輕溫和散寒的藥物,以散去表面的寒氣。如果使用溫散暖肺的藥物,就會過於溫燥了。景岳治療疾病,一定有錯誤的地方。

3. 里證篇

里症者,病之在內、在臟也。第於內傷外感,疑似之際,當詳辨也。東垣《內外傷辨》已詳言之矣,不必多贅。

一、症似外感,不惡寒,反惡熱,而絕無表症者,此熱盛於內也。亦有熱鬱於內惡寒者。

一、七情內傷,過於思者,傷脾而氣結,脾氣結者,溫之豁之。憂思氣結者,必有鬱火,宜開鬱清火,溫之一法,尚欠斟酌。

一、酒濕傷陰,熱而煩滿者,濕熱為病也,清之泄之;酒濕傷陽,腹痛瀉利嘔惡者,寒濕之病也,溫之補之。酒性大熱,江河皆冰,惟酒不冰,故為腐腸之藥。寒濕兩字欠通,溫之大謬。

一、痰飲為患者,必有所本,求所從來,方為至治。若但治標,非良法也。《質疑錄》論痰,尚有疑義。

白話文:

里症是病在內臟的症狀,當內傷或外感難以辨別時,要仔細分辨。東垣的《內外傷辨》已經詳述了,不必多說。

如果症狀看起來像是外感,但患者不惡寒反而惡熱,而且沒有外感症狀,這就是內熱盛。也有一些人內熱鬱結會惡寒。

七情內傷,過度思慮傷脾導致氣結,脾氣結可以用溫法疏通。憂思導致氣結,必定有鬱火,宜開鬱清火,溫法就不太合適。

酒濕傷陰,出現發熱煩滿,這是濕熱導致的疾病,要清熱瀉濕;酒濕傷陽,出現腹痛、腹瀉、嘔吐,這是寒濕導致的疾病,要溫補。酒性大熱,即使江河都結冰,酒也不會結冰,因此是腐蝕腸胃的藥物。寒濕兩字不合適,溫法是大錯特錯。

痰飲為病,必定有其根源,要尋找病源才能治本。如果只治標,就不是好的方法。《質疑錄》中對痰的論述,還有一些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