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三 (2)
卷三 (2)
1. 經義
經義皆言火與熱,獨景岳背經義而言寒。
2. 辨證
吐酸一證,在河間言其為熱,在東垣言其為寒,夫理有一定,奚容謬異?《內經》吐酸言熱者,言本也;東垣言寒者,言標者。其人素有肝火,為寒所束,不得宣通而作酸,故暫用辛熱之藥,散其外寒,其火發越,則酸自止。經曰:諸嘔吐酸,皆屬於熱,故河間《病機》悉訓為火。
不知《內經》此論,乃以運氣所屬概言病應,非以嘔吐注泄皆為內熱病也。運氣致病,原屬一理。如果言熱,何以又曰: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此言痛而嘔,非言酸也。又曰:太陽之復,心胃生寒,胸中不和,唾出清水及為噦噫。此言嘔吐之有寒也。此言吐清水為噦噫,不言酸也。
白話文:
吐酸證的寒熱之爭:
吐酸這個症狀,河間先生認為是熱證,而東垣先生則認為是寒證。道理應該有一套規律,怎麼會出現這種矛盾的說法呢?
《內經》提到吐酸屬熱,這是指病症的根本原因;而東垣先生說吐酸屬寒,則是指病症的表現。因為患者原本就有肝火,被寒氣束縛,無法宣洩暢通,才會出現胃酸。所以,暫時用辛熱的藥物,散去外寒,肝火就能發散出來,胃酸自然就會停止。
《內經》說:「諸嘔吐酸,皆屬於熱」,所以河間先生在《病機》中都將吐酸歸為火證。
但是,《內經》這段話,其實是指根據人體運氣的變化,來概括說明疾病的症狀,並非所有嘔吐、泄瀉都是內熱造成的。運氣致病,本質上都是同一道理。
如果吐酸是熱證,為什麼《內經》又說:「寒氣客於腸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嘔也」?這裡說的是痛而嘔,並沒有提到酸。
還有,《內經》也說:「太陽之復,心胃生寒,胸中不和,唾出清水及為噦噫。」這段話提到了嘔吐的寒證。這裡說的是吐清水和呃逆,也沒有提到酸。
總之,吐酸證的寒熱之爭,關鍵在於對病因和病機的理解。河間先生和東垣先生都站在不同的角度,各自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此段借嘔吐噦噫濡泄以言寒,脫卻酸之一字,今河間言吐酸,不言前諸證,並非矛盾。乃有不明宗旨,悖理妄談,謬借經文,證已偏見。經文明言皆屬於熱,豈經文不足憑與?
夫酸本肝木之味,何不曰火衰不能生土,則脾氣虛而肝邪侮之,故為酸也。據此說,《內經》何不曰諸嘔吐酸,皆屬於寒乎?即以氣血強盛之人,偶傷生冷,久留不去,而鬱為熱者,此以郁久化熱,或亦有之,豈果因生冷而反熱耶?原因郁久化熱而酸,何必牽扯多說而為寒耶。○譬如造酒然,飯冷蓋暖則成酒,熱極則酸矣。
理甚明白,不必紛紛胡說。矧《內經》本以外感言,而河間引以證內傷,謬亦甚矣。《內經》並不言外感,惟言諸嘔吐酸,皆屬於火,何得以河間為謬?
白話文:
这段文字讨论的是呕吐、嗳气、呃逆、泄泻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与寒热的关系。文中指出,古代医家认为这些症状属于寒,而河间学派则认为呕吐酸味属于热,两者看似矛盾。作者认为河间学派并非真正理解经文的意思,妄自解释,以偏概全。经文明确指出这些症状属于热,并非寒,不应该以河间学派的说法来否定经文的权威。作者进一步解释,酸味是肝木之味,肝木属木,木生火,火生土,若火衰不能生土,脾胃虚弱,肝气就会克脾,从而出现酸味。作者反驳了河间学派的观点,认为即使气血强盛的人,如果长期食用生冷食物,也会出现郁热的情况,但这并非因为生冷而导致的热,而是因为郁久化热。作者以造酒为例,说明饭冷盖暖则成酒,热极则酸,因此酸味并非寒证。作者批评河间学派将外感症状用于解释内伤,是错误的。经文只提及呕吐酸味属于火,并没有提到外感,不应该以河间学派的观点来否定经文。
一、辨東垣吐酸之論為是。據《發明》曰:《內經》言諸嘔吐酸,皆屬於熱。此上焦受外來客邪也,胃氣不受外邪故嘔,仲景以生薑、半夏治之。仲景用生薑、半夏者,辛以散之,防其外寒,內郁之火得以外達,則酸自愈,即火鬱發之、木鬱達之之意焉耳。
酸者,木之味也。收氣者,金氣也。木氣為金氣收斂,木不得伸越,鬱而為酸,用辛熱之藥散其收斂之性,木遂其性而酸自止,此治吞酸之大法,亦從治之理,乃治標之道也,景岳不必苦為辨駁。
一、吐酸症,諸言為熱者,豈不各有其說?吞酸與吐酸不同,丹溪言吐酸,故用清火,東垣言吞酸,故用熱藥散外寒,治各不同,其理則一。即如飲食之酸由乎熱,似近理矣,然食在釜中,能化而不能酸者,以火力強而速無留也。如天氣熱,雖在釜中,亦能酸臭;天氣寒,焉有酸臭之理?此一辨,則知熱極而酸無疑矣,不必胡說。
白話文:
一、認同李東垣對胃酸反流的理論。根據《發明》中的記載,《內經》提到各種嘔吐和胃酸反流都屬於熱病,這是因為上焦受到外來的邪氣影響。胃氣不接受外邪,因此會出現嘔吐的情況。張仲景使用生薑和半夏來治療這種病症,他這樣做的原因是利用辛味來疏散外寒,並讓內部積聚的熱氣得以排除,從而改善胃酸反流的情況,這就是「火鬱發之、木鬱達之」的意圖。
胃酸反流,其本質是木(肝)氣被金(肺)所收斂,導致肝氣無法正常宣發,積聚而形成酸味。使用辛熱的藥物來疏散收斂之性,使肝氣得以正常運行,胃酸自然就能得到控制。這種方法是針對胃酸反流的基本治療原則,也是治療的標本兼治之道,不用過於糾結於辨證論治的辯解。
二、對於胃酸反流這個問題,眾說紛紜。胃酸反流與胃酸上逆有所不同。劉完素認為胃酸上逆時需用涼藥清熱,而李東垣則認為胃酸下流時需用溫藥疏散外寒。治療方式不同,但原理相同。例如,食物中的酸味可能由熱引起,這似乎是合理的理論。然而,當食物在鍋中烹煮時,之所以不會變酸,是因為火力強大且迅速,不留任何餘地。如同天氣熱時,即使食物在鍋中,也會產生酸臭味;而在寒冷天氣下,怎麼可能有酸臭呢?這樣的區別告訴我們,熱到極點時胃酸反流是無疑的,不必胡亂猜測。
嘗見水漿冷積既久,未有不酸者,此豈熱耶?水漿在缸,天寒地凍之時,幾月不酸,何言冷積久而致酸耶?不通之論。且人之胃氣,原自大熱,所以三餐入胃,頃刻消化,此方是真陽火候之應。因胃中熱,故能作酸。酸者,木之味也。木性疏泄,因外受寒涼,胃中之火為寒所束,不得發越,鬱而為酸,其為熱也明矣。
何必牽扯多端,妄生議論。但有暫用辛熱,使外寒宣散,鬱火得達而酸自除,此亦從治之法也,何必強詞奪理。故凡病吞酸者,多見飲食不快,必漸至中滿、痞隔、泄瀉等症,豈非脾氣不強,胃脘陽虛之病?作酸謂陽虛,與《內經》相反。余向在燕都,治一縉紳,余告以寒,彼執為熱,竟為芩連所斃,豈非前說誤之耶?語無對證,以惑後世。
白話文:
我曾經看到水和米漿長時間放置在冷處,沒有不變酸的,難道這是因為熱嗎?水和米漿放在缸里,在天氣寒冷、地氣凍結的時候,幾個月都不會變酸,怎麼會說長時間放置在冷處就會變酸呢?這種說法不通。而且人體的胃氣本來就非常熱,所以三餐進入胃中,很快就能消化,這是真正的陽火作用。由於胃中熱,所以才會產生酸味。酸是木的特性,木性疏泄,因為外受寒涼,胃中的火被寒氣束縛,無法發散,鬱積而產生酸味,這顯然是熱的表現。
何必牽扯許多不必要的因素,妄加議論。只要暫時使用辛辣溫熱的東西,使外寒散開,鬱積的火氣得到發散,酸味自然就會消失,這也是治療的方法,何必强词夺理。所以凡是患有吞酸病症的人,大多會出現飲食不快,並且逐漸發展為腹脹、胸悶、腹瀉等病症,這難道不是脾氣不強,胃脘陽虛的病症嗎?認為吞酸是因為陽虛,這與《內經》的說法相違背。我以前在燕京,治療一位官員,我告訴他這是寒症,他卻堅持認為是熱症,最終因服用黃芩、黃連而死,難道不是之前的說法誤導了他嗎?說話沒有根據證據,只會迷惑後世。
本無吞酸、吐酸等症,或偶因嘔吐所出,或酸或苦,及諸不堪之味,此皆腸胃中痰飲積聚所化。腸中之物,豈有逆上而出者乎?不通之論。其在上中二脘者,無非脾胃虛寒,不能運化之病。若虛寒不運,原物吐出,毫無酸苦之味。其在下脘偶出者,則寒熱俱有,但當因症以治其嘔吐,嘔吐止,則酸苦無從見矣。
嘔吐亦有分別,有聲無物謂之嘔,嘔屬火者多。經云:食久即吐,是無火也。因下焦無火,不能熟腐水穀,久而不化,故原物吐出,並無酸苦之味。若是有火煅煉,必定酸苦矣。若執定無火,《內經》皆屬於熱一句可刪去矣。
白話文:
原本沒有吞酸、吐酸等症狀,偶爾因嘔吐而吐出酸苦或其他難以忍受的味道,都是因為腸胃中痰飲積聚而化成的。腸胃中的東西怎麼可能逆流向上吐出來呢?這是不通的說法。上中脘的酸苦,都是因為脾胃虛寒,無法運化食物所致。如果脾胃虛寒,原物吐出,根本不會有酸苦的味道。下脘偶爾吐出酸苦,則寒熱都有,只要根據症狀治療嘔吐,嘔吐止住後,酸苦自然就不會出現了。
嘔吐也有不同的情況,有聲音卻沒有東西吐出來叫做嘔,嘔多半是火氣旺盛。經書說:「食物吃久了就吐出來,是因為沒有火。」因為下焦沒有火,無法熟化水穀,時間久了無法消化,所以原物吐出來,也不會有酸苦的味道。如果有火來煅煉,就一定會酸苦。如果執意認為沒有火,那麼《內經》中所有關於「熱」的說法都可以刪除了。
3. 論治
一、用黃連為君,以治吐酸,乃丹溪之法也。觀丹溪之治,軒岐必不眥裂發豎。
一、嘔吐清水,古法以二術二陳,或六君子。議吐酸非論吐清水,兩病各別,寒熱兩途,豈可將吐清水混駁河間之吐酸?酸則為熱矣。
白話文:
用黃連做主藥,可以治療嘔吐酸水,這是丹溪的醫術。看丹溪的醫術,軒岐(古代醫學聖人)一定不會皺眉頭、怒髮衝冠。
嘔吐清水,古時候常用二術二陳或六君子湯來治療。嘔吐酸水和嘔吐清水是不同的病症,兩者分別屬寒熱不同,不能混淆河間醫學的嘔吐酸水療法。酸性屬於熱證。
4. 述古
薛立齋曰:吐酸吞酸,大略不同。吐者,濕中生熱;吞者,虛熱內郁,皆屬脾胃虛寒,中傳末症。立齋一生治病,專主溫補培元,凡病惟以歸脾、六君、補中、逍遙、八味、六味數方而已。至於去病邪之方,並未有見。
白話文:
薛立齋說:「嘔吐酸水和吞嚥酸水大致上有所不同。嘔吐是因為溼氣產生熱氣;吞嚥則是因為身體內部虛弱而引起的熱氣鬱積,這都是屬於脾胃虛寒的情況,而且已經到了病情較嚴重的時候了。」薛立齋一輩子治療疾病,主要是用溫暖滋補的方法來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凡是生病的人只需要使用一些像歸脾湯、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逍遙丸、八珍湯、六味地黃丸等幾個藥方就可以了。對於去除病因的方面,他還沒有看到過有效的療法。
5. 論證
觀王太僕曰: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嘔而吐,食入反出,是無火也。此一言者,誠盡之矣。反胃一證,竟講火虛,脫卻上文三句,將謂無火症乎?然無火之由,猶有上中下三焦之辨。若寒在上焦,多為噁心,或泛泛欲吐者,此胃脘之陽虛也。此胃火泛泛也,未可言陽虛。
白話文:
觀王太僕說:「內格嘔逆,食不得入,是有火也。病嘔而吐,食入反出,是無火也。」這句話確實是精準的總結。
反胃這個症狀,卻有人只談論火虛,完全忽略了前面三句話,難道認為反胃都是無火症嗎?其實,即使是無火,也分上中下三焦不同的情況。
如果寒在上焦,多半表現為噁心,或者只是想吐卻吐不出來,這是胃脘的陽氣虛弱導致的。這種情況下,胃火雖然不旺,但還不能說陽氣虛弱。
6. 論治
一、治反胃之法,當辨其新久,所致之因,或縱食生冷,敗其真陽。謂郁遏停滯則可,若言敗其真陽則不可,當以溫暖消導。若病稍久,或氣體稟弱,則當專用溫補。扶脾胃之中,隨時加減,不宜專用溫補而投熱藥。或水泛為痰者,宜金水六君煎。水泛為痰,乃腎虛,豈可二陳加歸地乎?無學問之方,置之高閣。
一、反胃症,多有大便閉結者,蓋脾胃氣虛,然後治節不行,而無以生血,血涸於下,所以結閉不行,此真陰枯槁證也。新場葉硯孫患反胃,胃脘作痛,服二陳石膏,得痢症而愈。此乃火熱炎上也。治此之法,但見其陰虛兼寒者,宜以補陽為主。既云陰虛,不當言寒矣,經云陰虛生內熱,豈有兼寒者乎?○養陰潤腸則可,補陽則陰愈耗。
白話文:
一、治療反胃的方法,首先需分辨其癥狀的新舊與原因,通常是因為過量食用生冷食物,損傷了本來的真陽。這種情況下,如果只是積聚和滯留的情況,還可以理解,但如果說損傷了真陽就不可接受了,應該以溫暖和導引的方法來治療。如果病情持續較長時間,或者體質比較虛弱,則應專門使用溫補的方法。在治療脾胃的過程中,要根據情況增減藥物,不應僅使用溫補的方法而投給熱性藥物。如果有水液泛濫成痰的情況,可以使用金水六君煎。水液泛濫成痰,是因為腎虛所導致,怎麼可以使用二陳湯加上歸地呢?沒有學問的方子,就將它放置在高處。
一、反胃症狀中,常常伴有大便閉結,這是因為脾胃氣虛,然後導致治節功能失常,無法生成血液,血液在下部乾涸,所以會形成結塊和閉塞,這就是真陰枯竭的症狀。新場葉硯孫患有反胃,胃部疼痛,服用二陳湯加上石膏後,出現痢疾症狀,但症狀得到了痊癒。這表明是因為火熱上炎所造成的。對於這樣的病症,只看到陰虛且兼有寒氣時,應該以補陽作為主要治療方法。既然已經提到陰虛,就不應該再說到寒氣了,經典中提到陰虛生內熱,怎麼會有兼有寒氣的呢?養陰潤腸可以接受,但補陽卻會使得陰氣更加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