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三 (1)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

1. 論證

有旱潦暴雨,清濁相混,誤中沙氣陰毒而病者。即霍亂俗名痧者,誤也,《內經》無此說。凡邪之易受者,必其脾氣本柔,而既吐既瀉,則脾氣更虛矣。強壯之人,往往外邪、飲食互相為病。故治霍亂者,必宜以和胃健脾為主。健者,培補之謂也。凡霍亂者,米飲不宜進,豈可培補乎?霍亂之症,多在夏秋暑熱侵入,肥膩生冷郁遏不通,致腹痛吐瀉、揮霍擾亂不寧,用二陳、藿香、厚朴等消導清暑而愈者多矣。若竟講寒邪,脫卻熱邪一條,而用溫熱補劑,未免誤人。

景岳意在闢劉朱,故脫去暑熱而立論。

白話文:

夏季炎熱,容易出現旱災或暴雨,導致水質混濁,人們不小心喝了帶有沙氣陰毒的水,就會生病,這就是俗稱的霍亂,也叫痧,其實這是錯誤的說法,《內經》並沒有這樣的記載。容易受到邪氣侵襲的人,一定是脾胃虛弱,而嘔吐腹瀉會讓脾胃更加虛弱。體質強壯的人,往往會因為外邪和飲食不當而生病。所以治療霍亂,一定要以和胃健脾為主。健脾,就是培補脾胃的意思。患有霍亂的人,不適合喝米湯,怎麼能說是用來培補呢?霍亂的病症,大多是因為夏季秋季暑熱侵入,吃太多油膩生冷的食物,導致胃氣鬱結不通,造成腹痛吐瀉,身體虛弱不安。用二陳湯、藿香、厚朴等藥物消導清暑,就能治癒。如果只講寒邪,忽略暑熱,用溫熱補劑,就會誤診。

景岳的觀點是想駁斥劉朱的說法,所以不提暑熱而論述霍亂的病因。

一、轉筋霍亂症,以其足腹之筋拘攣急痛,甚至牽縮陰丸,痛迫小腹,最為急候。此腸胃有暑熱食物,得外邪觸而內發,筋急拘攣而痛,此肝火旺而剋土,宜以紅蓼、紫蘇煎湯,浴之最妙。此足陽明、厥陰氣血俱傷之候也。若以氣血俱傷而用養血補氣之劑,必致殺人。○轉筋者,肝木盛而剋土,此為賊邪,最為危急,因肝性急,肝火為外寒所束,不得疏泄,故筋急拘攣作痛,即寒包火也。惟浴法最妙,外得溫暖,外寒散去,內火疏泄,其筋即舒。

未可為血虛而補之。蓋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此證以陽明血氣驟損,筋急而然,本非火也。此乃常病之議論,非暴病肝邪。

白話文:

轉筋霍亂症是指腳部肌肉緊繃抽筋疼痛,甚至牽扯到睪丸,腹部疼痛,情況非常緊急。這可能是因為腸胃積聚暑熱食物,遇到外邪入侵而引起的。筋攣疼痛是因為肝火旺盛剋制脾土所致,用紅蓼、紫蘇煎湯沐浴是最佳治療方法。這是足陽明、厥陰經氣血受損的表現。若用補氣養血的藥物,反而會危及生命。轉筋是因為肝木盛旺剋制脾土,這是邪氣作祟,非常危險,因為肝性急躁,肝火被外寒所束縛,無法疏泄,所以筋脈緊縮疼痛,這就是寒包火。只有沐浴療法最有效,外溫內熱,寒邪散去,內火疏泄,筋脈自然舒展。

不要因為血虛而補血。因為陽明經是五臟六腑之海,負責滋潤筋脈。這種疾病是因為陽明經氣血突然受損,導致筋脈緊縮,並非因為肝火旺盛。這是常見疾病的論述,不是暴病引起的肝邪。

經云: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軟短為拘,弛長為痿。此因濕熱傷筋而拘急。然霍亂之症,屬濕熱傷於腸胃,混亂攪擾而吐瀉,即暴注之火也。如景岳之論,斷無火證,皆屬於寒,往往用熱藥補劑,而死者多矣。間有口食生冷,外受寒邪,可用溫熱,然須察色辨症為可。

如面色紅,唇焦口渴,大便肛門熱,此火邪未清,當用黃連香薷飲,或二陳和胃加清火之劑;如面不紅而白,肛門不熱,審知口食生冷,外受寒邪,可用溫熱之藥,不可一概謂之寒也。若執定是寒,必致寒人。

一、夏秋新涼之交,或疾風暴雨,乍寒乍暖之時,此皆陰陽相駁之際,或少有不調,為微寒所侵,則霍亂吐瀉、攪腸腹痛、瘧痢之類,頃刻可至。內有暑熱食物,得外寒觸動而起。若只冒微寒,但頭疼身熱,焉有吐瀉腹痛之理?景岳察症不明,但將一寒邪受病而毀河間。

白話文:

經書上說:濕熱不除,會導致大筋縮短變硬,小筋鬆弛延長,筋縮短則為拘攣,筋鬆弛延長則為痿軟。這是因為濕熱侵傷筋脈,使之拘急所致。然而霍亂病症,屬於濕熱侵傷腸胃,使之混亂攪擾而導致嘔吐腹瀉,就如同暴烈之火一樣。

正如景岳先生所論,霍亂並非火證,而是寒證,很多人用溫熱藥物補劑治療,結果導致不少人死亡。的確有些患者因為飲食生冷,或外受寒邪,可以用溫熱藥物治療,但必須根據患者的體色辨別病症才能決定。

例如,患者面色紅潤,嘴唇乾燥口渴,大便肛門發熱,這是火邪尚未清除,應該使用黃連香薷飲,或二陳湯和胃加清火藥物;如果患者面部不紅而白,肛門不熱,可以確定是飲食生冷或外受寒邪,可以使用溫熱藥物治療,不可一概而論說都是寒證。如果執意認為是寒證,必然會誤治寒症。

夏季和秋季交替之時,或是疾風暴雨、乍寒乍暖之際,這些都是陰陽交替之時,稍有不調,就可能受到微寒之氣侵襲,從而導致霍亂嘔吐腹瀉、腸腹絞痛、瘧痢等症狀,這些病症往往會在短時間內發作。內有暑熱食物,受到外寒觸動而發病。如果只是輕微受寒,只會頭疼發熱,怎麼會有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呢?景岳先生察病症不明,只是將一味寒邪受病的觀點而貶低了河間先生。

2. 論治

一、霍亂初起,當陰陽攪亂,邪正不分之時,宜以姜鹽淡湯,令其徐飲徐吐,或以二陳探吐之,則吐中自有發散之意。內有暑熱之邪,食物之滯,故用吐法以去胃中之邪。若竟受寒,其邪在表,但頭痛寒熱,當用發表之藥,豈可即用吐乎?但吐瀉之後,胃氣未清,切不可急與粥湯,以致邪滯復聚。粥湯尚不可與,而可用熱藥乎?

若虛在陰分,水中無火,因瀉而嘔惡不已,胸腹膨膨者,必用理陰煎,或去當歸加人參主之。霍亂症屬水土混淆,食物停滯,故吐瀉皆屬脾胃,何得牽虛在陰分,水中無火而用凝滯之藥乎?嘔惡腹痛而用此等之藥,殺人多矣。可不細心理會而孟浪投藥乎?○景岳開口便說水中無火,人若無火,焉得再生?言火衰則可。景岳真可謂大言不慚。

白話文:

霍亂初期,身體陰陽失衡,邪氣入侵,此時應該用薑鹽淡湯慢慢喝,慢慢吐,或是用二陳湯來催吐,這樣吐出來的東西就能發散邪氣。因為体内有暑熱和食物積滞,所以要用吐法去除胃中的邪氣。如果患者是受寒,邪气在表,只有头痛发热,应该用发散的药物,怎么能直接用吐法呢?但是,吐泻之后,胃气还没有恢复,绝对不能急着喝粥汤,以免邪气再次聚集。既然粥汤都不能喝,更不能用温热性的药物。

如果患者是阴虚,体内水寒没有火气,因为腹泻而不断呕吐,胸腹胀满,就一定要用理阴煎,或者去掉当归,加入人参来治疗。霍乱病症属于水土不服,食物停滞,所以吐泻都属于脾胃问题,怎么能牵扯到阴虚、体内无火,而使用凝滞性的药物呢?呕吐腹痛的情况下,使用这些药物,会导致很多人死亡。怎么能不仔细思考就随意用药呢?景岳一开始就说体内无火,人如果体内没有火,怎么还能生存?应该是说火气衰弱吧。景岳真是厚颜无耻。

一、霍亂雜症,凡霍亂後身熱不退,脈數元汗者,酌其虛實,於前法中加柴胡。寒邪甚者,宜麻黃。霍亂吐瀉,邪從吐瀉而去,津液衰耗,豈可以麻黃汗之再耗津液?如此用藥,殺人多矣。○若吐利後轉筋者,理中加石膏。既云霍亂屬寒,何又用石膏耶?

一、霍亂後,多有煩渴者,此以吐利亡津,腎水乾涸,故渴欲飲水,勢所必然。但宜溫暖調脾,脾氣得和,渴將自止。津液耗亡,腎水乾涸,豈溫暖熱藥可治乎?獨參湯、生脈散,庶乎合宜。

白話文:

一、對於各種霍亂病狀,如果在霍亂後仍持續發燒且脈搏快速,沒有出汗,則應根據病情的虛實來斟酌,在原先的治療方法中加入柴胡。若寒邪非常嚴重,則應使用麻黃。霍亂引起的嘔吐與腹瀉,病邪通過嘔吐和腹瀉排出,導致津液衰減,怎麼能再使用麻黃引發出汗,進一步耗損津液呢?這種用藥方式,往往會導致過多的傷害。如果在嘔吐或腹瀉後出現肌肉抽搐的情況,應在理中湯中加入石膏。既然已經指出霍亂是因為寒邪引起,為什麼又要使用石膏呢?

一、霍亂後,經常會出現口渴的現象,這是因為嘔吐和腹瀉使得身體失去津液,腎臟的水分乾涸,因此渴望喝水,這是必然的結果。但是應該溫暖脾臟,讓脾氣平和,口渴自然就會停止。如果津液已經耗盡,腎臟的水分乾涸,怎麼能用溫暖的熱藥來治療呢?獨參湯和生脈散可能比較適合這樣的狀況。

3. 經義

「口問篇」曰:人之噫者,何氣使然?曰: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得出於胃,故為噫。內有鬱火,外受寒邪,遏而不通,則為噫。

白話文:

《口問篇》說:什麼原因會讓人打嗝呢?回答是:寒冷的氣息停留在胃部,向上反覆地衝動分散出去,使得胃中的氣向外排出,所以就出現了打嗝的情況。如果內部有阻滯的熱火,外部又受到寒冷邪氣的侵襲,導致氣血不通暢,也會引起打嗝。

4. 噁心證治

一、虛寒噁心,其證最多。屬痰火者多,故用竹茹、生薑為要。屬寒者,間或有之,未可以虛寒最多立言。或形氣不足之輩,悉以胃氣弱也,宜溫補為主。不可執定溫補。○若脾腎虛寒,痰滯咳嗽而噁心者,金水六君煎。噁心專屬脾胃,不可混言脾腎,亦不可執定脾虛,用藥宜理胃中之滯,歸地血藥,斷無所宜。

白話文:

一、虛寒引起的噁心狀況非常多見。其中,屬於痰火類型的比較多,因此,使用竹茹和生薑是必要的。雖然也有寒性的狀況,但並不能說虛寒的狀況最多。有些身體和精神狀態不佳的人,可能是因為胃氣不足導致的,所以主要應該以溫補為主。但不能固守溫補的方法不變。

如果脾腎虛寒,痰液積聚引起咳嗽和噁心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金水六君煎來治療。噁心主要與脾胃有關,不能混同脾腎一起討論,也不能僅僅認為脾虛就是問題所在。在用藥時,應注重清除胃中的積滯,使用調理血液和歸屬於地氣的藥物,一定會有適宜的效果。

5. 噯氣證治

據丹溪曰:噯氣以胃中有痰有火。愚謂此說未必皆然。蓋噯氣多由滯逆,滯逆多由氣不行,氣逆不行者,多寒少熱,可皆謂之火耶?痰、氣、食閉塞胸膈之間,郁其肝火,不得伸越而噯,非寒多熱少也。亦有胃中空虛無物,下焦火氣衝上,連綿不絕而噯者,竟宜降火,當用滋腎丸以降之,不可言寒也。王注象火炎上,煙隨焰出。

氣滯不行,不得下降,隨火上衝而噫。若寒,但能凝結不行,不能上升也。《準繩》云:噫者,是火土之氣鬱而不發,故噫而出。又云:有痰閉膈間而噯者。又云:如煙隨焰出。景岳於《準繩》,尚未看過。

白話文:

丹溪認為噯氣是胃中有痰有火導致的,但我認為這不一定完全正確。噯氣多半是因為食物積滯,氣機逆亂,而氣機逆亂通常是因為寒氣過盛,陽氣不足,怎麼能說都是火呢?痰、氣、食物阻塞在胸膈之間,鬱積肝火,無法宣洩,於是就噯氣,這並非寒少熱多。也有一些情況是胃中空虛無物,下焦的火氣上衝,連綿不斷地噯氣,這種情況就需要滋陰降火,可以用滋腎丸來治療,不能說一定是寒氣。就像火焰向上燃燒,煙氣隨著火焰往上冒一樣,氣滯不通,無法下降,便隨著火氣向上衝而噯氣。如果真是寒氣,只會凝結停滯,無法上升。準繩中說,噯氣是火土之氣鬱積不發,所以噯氣而出。還提到,有些人是因為痰阻塞在膈間而噯氣,也有人說就像煙隨焰出。景岳似乎沒有看過準繩。

若脾腎虛寒,命門不暖,陰邪不降,而痞滿噯氣者,理陰煎加減。噯氣而言命門不暖,斷無是理。

一、丹溪曰:噯氣以胃有痰火,宜半夏、南星、香附、石膏、梔子。按此治必真有火邪乃可用,否則恐滯於中而噯愈甚。用熟地豈不滯於中乎?

白話文:

如果脾腎虛寒,命門火不旺,導致寒邪不下降,出現腹脹噯氣,可以服用理陰煎加減。但是,單純以噯氣來判斷命門火不旺,是不合理的。

丹溪先生說,噯氣通常是由於胃中有痰火引起,應該使用半夏、南星、香附、石膏、梔子等藥物治療。但是,這種方法只適用於確實有火邪的情況,否則可能會加重噯氣。而使用熟地,反而可能會加重痰濕積聚,不利於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