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一 (37)
卷一 (37)
1. 胃氣解
脈無胃氣,即名真臟。脈見真臟,何以當死?蓋人有元氣,出自先天;人有胃氣,出乎後天。後天必本先天為主持,先天必賴後天為滋養。無所本者死,無所養者亦死。何從驗之?如但弦、但鉤、但毛、但石之類,皆真臟也。胃氣一生要緊關頭,胃氣旺,飲食化生精血,充之於脈,不宜專重命門真火。
何故前論創立一陽氣即是胃氣?況陽氣因水穀之精氣旺而充身澤膚,而為外衛也。總之要發陽之一字耳。
白話文:
脈象中若完全缺乏胃氣,我們便稱之為真臟。那麼,為何出現真臟的脈象就意味著死亡呢?因為人體內有來自先天的元氣,也有來自後天的胃氣。後天的胃氣必須依賴先天的元氣來主導,而先天的元氣也需要後天的胃氣來滋養。失去主導或無法得到滋養,都將導致死亡。如何驗證這一點呢?如果脈象只呈現弦、鉤、毛、石等特徵,這些都是缺乏胃氣,也就是真臟的表現。胃氣對於生命是至關重要的,胃氣旺盛,食物才能被消化吸收轉化為精血,進而充盈到血液中,因此不能單純強調命門真火的重要性。
那麼,為什麼在之前的討論中,我們會提出一陽氣就是胃氣的觀點呢?這是因為,陽氣會因攝取的食物精華而旺盛,使身體皮膚充滿光澤,並形成外在的防禦。總而言之,我們強調的是陽氣的重要性。
2. 宜忌歌
傷寒病熱兮,洪大易治而沉細難醫;要分有力無力。霍亂喜浮大而畏微遲。吐瀉之後,宜沉小而虛。
白話文:
當患有像傷寒這樣的發熱疾病時,脈象洪大表示病情較易治療,而脈象沉細則病情較難醫治;關鍵是要分辨脈象是否有力度。在霍亂這種病症上,脈象浮大是好事,反而怕的是脈象過於遲緩。在嘔吐或腹瀉後,理想的脈象應該是沉小且虛弱的。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