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二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0)

1. 述古

一、古法云:以清脾飲治秋時正瘧,隨症加減,大效。若胃中有伏痰鬱結者,以草果飲,一服可愈。景岳議瘧非痰食,何以用清脾飲、草果飲兩方治之?

丹溪曰:邪氣深入陰分、血分,而成久瘧者,必當用升發藥,自藏而出之於腑,然後自表作汗而解。景岳云:劉朱之言不息,軒岐之道不彰,丹溪之言不足憑矣,何又述其言耶?

白話文:

古人說,用清脾飲治療秋季的瘧疾,根據症狀加減藥量,效果很好。如果胃中有痰濕鬱結,用草果飲,一服就能治癒。景岳認為瘧疾並非痰食,為什麼要使用清脾飲和草果飲來治療呢?

丹溪說,邪氣深入陰分、血分,導致久瘧,必須使用升發藥,將病邪從藏府中引出,然後從體表發汗解毒。景岳認為,劉朱的言論沒完沒了,軒岐的醫道卻沒有顯現出來,丹溪的說法不可靠,為什麼還要引用他的話呢?

2. 辨古

愚謂瘧疾之作,本由風寒水濕之邪感而致病,亦有非風非水而衣薄受涼,凡體怯者,皆能為瘧。總之無非外邪為之本,豈果因食因痰有能成瘧者耶?瘧之作也,必胸膈不寬,嘔吐不食,豈非食物停滯而為痰乎?久瘧不已,而成瘧母,豈非食積痰血結成乎?何前云清脾飲最效,又云草果飲一服可愈,是非消導痰食之藥乎?○瘧疾以痰食之藥而愈者,多矣。

《內經》雖未言及,然夏月受暑,又兼飲食停滯,至秋感受外邪而起內病,故經但言外邪起瘧,而不及內耳。經雖不載,未可謂絕無痰食者,何必矯強立說以非前賢?

白話文:

我認為瘧疾的發生,主要是由於風寒水濕等外邪入侵導致的,也有一些人並不是因為風寒水濕,而是因為穿衣過薄受涼,體質虛弱的人也容易患上瘧疾。總而言之,外邪入侵是瘧疾的根本原因,難道真的有人認為是因為飲食或痰引起的嗎?

瘧疾發作時,患者胸膈必定不舒暢,還會出現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這不就是因為食物停滯導致痰積嗎?久治不愈的瘧疾,會發展成瘧母,這難道不是因為食物積聚、痰血凝結形成的嗎?前人所說「清脾飲」效果最好,以及「草果飲」一服就能治癒,這些藥方不就是用來消導痰食的嗎?

瘧疾用消導痰食的藥物治療而痊癒的案例很多。雖然《內經》沒有明確提及,但夏季暑熱,又加上飲食停滯,到了秋季容易感受外邪而引發內病。因此《內經》只談外邪引起瘧疾,而沒有提到內因。雖然經書中沒有記載,但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因為痰食而患上瘧疾的病人,為何要強詞奪理地否定前賢的觀點呢?

3. 經義

「保命全形論」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五行之中,不言土得木而克而言達者,因土者頑然塊壘而已,木藉土生,得土之氣發榮滋長而達於外,以彰土德,故不曰克而曰達。

白話文:

《保命全形論》說:樹木被金器砍伐,火焰被水源熄滅,土壤得到木材可以通暢發展,金屬物質受到高溫會出現缺口,水流遇到土壤就會阻塞斷流。在五種元素之間,不提土壤被木材侵蝕而是用“通暢”來形容,是因為土壤是一種固結堅硬的狀態,木材依靠土壤生長,吸收了土壤中的養分和能量向外擴展成長,以此表達出土壤的力量和恩惠,所以不用“侵蝕”這個詞語,而是使用“通暢”。

4. 論君火相火之病

經云: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屬火,故曰君火以明。明者非火之明,乃《大學》所謂明德之明,因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以包絡護捧其心,不使邪氣干入,故曰心包絡,即膻中也,為臣使之官,代君行令,謂之相火,非出於腎。腎中之火,一陽居二陰之間,坎中之火,即龍雷之火,水中之火也,不可言相火。

惟東垣言相火屬心包絡,因臣使之官,故曰相。君火一動,相火即起,相從君令也。景岳議論紛紛,尚未考究。

白話文:

經書上說:心臟是人體的主宰之官,神明從心臟而生。心臟屬火,所以稱為君火以明。這裡的“明”不是指火的光明,而是《大學》中所說的明德之明,因為心臟虛靈不昧,具有各種道理,能夠應對萬事萬物。心包絡像護衛一樣包圍著心臟,不讓邪氣侵入,所以叫做心包絡,也就是膻中穴,是臣使之官,替心臟執行命令,稱為相火,但相火並非來自腎臟。

腎臟中的火,是一陽居於二陰之間,是坎卦中的火,也就是龍雷之火,水中之火,不能稱之為相火。

只有東垣(李東垣)說相火屬於心包絡,因為臣使之官,所以叫做相。君火一動,相火就跟著起來,相火是服從君火的命令。景岳(張景岳)的議論紛紛,尚未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5. 論病機火證

諸篇所言,在專悉病情,故必詳必盡。仍要悉病情為本。余以劉河間《原病式》之謬,故於《類經》惟引經釋經,不敢杜撰一言,冀在解人之惑。非謬也。詳審病機,俱有當於理者,理之所無,方可謂之謬。

白話文:

以上的古文中醫文字,用簡易的方式來表達就是:「所有的文章都是為了讓大家更瞭解疾病的狀況,所以一定要詳細、完整地描述疾病的情況。我們也要清楚知道疾病的特點和原因。因為劉河間的《原病式》有一些錯誤的地方,所以在我的書《類經》裡只引用了正確的部分,並沒有自己編造任何說法,希望能夠解決人們對疾病的疑惑。只有那些不符合道理的理論才能被稱作是錯誤的。仔細研究疾病的起因和發展過程,都有其符合道理的地方,如果這些地方不符合道理,那就可以把它叫做錯誤的理論。」

6. 論虛火

凡虛火證,即假熱證也。虛火因腎虛水不能制火而火起,非假熱症。假熱者,似是而非。陰極格陽,物極則反,陰症似陽,並非虛火。陽虛者,亦能發熱,此以元陽敗竭,水不歸源也。陽虛發熱,獨創之論。火不歸源,如盞無油而火沸騰,非陽虛也。陽戴於上,而見於頭面咽喉之間者,此其上雖熱而下則寒,所謂無根之火也。

非無根之火,乃寒極似熱也。陽浮於外,而發於皮膚肌肉之間者,此其外雖熱而內則寒,所謂格陽之火也。格陽症,乃陰盛格陽,躁擾不寧,欲臥於泥水之中,飲水不得入口,並不發熱。陽陷於下,而見於便溺二陰之間者,此其下雖熱而中則寒,所謂失位之火也。陽陷於下者,陽氣陷入於陰中不能收攝,而二便遺失,用東垣之法以升陽,非下熱中寒、失位之火也。失位之火,即陽無所附而飛越,謬甚。

白話文:

所有關於虛火的情況,實際上就是一種表面的熱徵象。虛火是因為腎虛,水液不足以抑制火氣而導致火勢上升,這不是假熱的症狀。假熱就像是外表像熱,實際上並不是熱的狀態。當陰氣極度衰弱,陽氣反而顯現,這就是物極必反的原則,表面上看來像是熱的徵象,但實際上並不是虛火。陽氣不足時,也可能出現熱象,這是因為元陽衰竭,水分不能回到正常位置所致。陽氣不足導致的熱象是一種獨特的理論。火氣如果不能回到正位,就像油燈沒有油卻仍在冒煙,這並非陽氣不足。陽氣浮於表面,表現為頭面或咽喉部的熱象,這表示上半身雖然熱,但下半身卻冷,這是無根之火的表現。

非無根之火,而是寒氣到達極點,表現出熱象。陽氣浮於表面,表現為皮膚和肌肉的熱象,這表示外面看似熱,但內部實際上是冷的,這是格陽之火的特徵。格陽症狀,是因為陰氣過盛,陽氣被阻隔在內,表現出焦躁不安,想要沈澱在泥水中,但無法喝水,並不會有熱感。陽氣陷於下部,表現為大小便部位的熱象,這表示下部看似熱,但中間卻冷,這是失位之火的表現。陽氣陷於下部,表示陽氣深入陰性區域,無法收攝,導致大小便失禁,使用東垣的方法來提升陽氣,並非下部熱,中間冷,失位之火的表現。失位之火,指的是陽氣無所依附,飄散不定,誤解極深。

陽亢乘陰,而見於精血髓液之間者,此其金水敗而鉛汞干,所謂陰虛之火也。此腎水不足之虛火也。第陰虛之火惟一,曰金水敗者是也。竟言水衰,不必言金。陽虛之火有三,曰上中下者是也。陽虛者,火衰也。何必言火?若以陽虛發熱,則治宜益火。但有勞倦發熱。○陽虛只有惡寒,未見其發熱者,只有陰症,戴陽格陽,躁擾不寧,似乎陽症耳。

氣本屬陽,陽氣不足,則寒從中生,寒從中生,則陽無所存而浮散於外,是即虛火假熱之謂也。而假寒之證,其義亦然。假寒假熱之症,幾辨證明白,顯然畢露。《內經》所謂審察病機為要。

一、火有虛實,故熱有真假,而察之之法,總以中氣為主,而外證無足憑也。陶節庵云:症者,證也,如對證之證,有諸內必形諸外。故《內經》云:能合色脈,可以萬全。豈可言外證無足憑乎?大誤後人。而不知內熱者當遠熱,內寒者當遠寒,內有可據,本皆真病,又何假之有?外證可據,在內將何據乎?

白話文:

在精血髓液間表現為陽氣過盛侵蝕陰氣的情況,這就是金水失衡,鉛汞乾涸,我們稱之為「陰虛之火」。這是因為腎水不足導致的虛火。只有一種陰虛之火,即金水失衡的現象。對於陽虛之火,則有三種情況,分別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火。陽虛表示火力不足。為什麼一定要提「火」呢?如果因陽虛導致發熱,那麼治療方式應當是補火。然而,勞累或疲憊引發的發熱,並非都是陽虛所致。只有當陽虛時才會出現畏寒,而未見發熱的現象,這表明這是陰症,而非陽症。陽症的表現為燥熱不安,看似陽症。

氣本屬陽,當陽氣不足時,體內會產生寒氣,這使陽氣無法在體內存儲而浮散於外,這種現象被稱為虛火假熱。同樣地,偽裝的寒症也有類似的特徵。虛假的寒熱症狀很容易辨認,其本質已經明確顯現。《內經》中強調了仔細觀察病情的重要性。

  1. 火有虛實之分,因此熱也有真假之別,而診斷的方法總是以中焦氣機為主導,外在症狀不能作為唯一依據。
  2. 陶節庵曾說,「症」是「證」的意思,即內在問題必然會在體表表現出來。因此,《內經》中提到,能夠結合面色和脈象進行診斷,就能達到萬全之策。認為外在症狀不夠重要是錯誤的,後人易犯此錯。實際上,內在的熱症應遠離熱源,內在的寒症應遠離寒源,這樣做是根據實際狀況來決定的,而不是憑空臆測。外在的症狀可以作為參考,那麼在內在的情況下又該如何確定呢?

7. 論五志之火

人於食息之常,孰不以五志為生,亦孰不以五志為用,而未聞以五志之動皆為火也。《內經》一水不勝五火。五志之火,動則火起,靜則不起,此一定之理。

白話文:

當人們在日常飲食和呼吸時,誰不是靠著五種情緒來生存,又有誰不是靠著五種情緒來運作?但是並沒有聽說過五種情緒的激發都是因為火氣。《黃帝內經》裡提到的一點是:「一點水不能抵禦五把火」。五種情緒所引起的火氣,在激發的時候會產生火氣,而在平靜的時候就不會有火氣產生,這是一個固定的道理。

8. 經義

「口問篇」曰:邪之所在,皆為不足。邪之所在皆為不足,謂邪氣之入,因不足而侵入也。上氣不足,故腦不滿,耳苦鳴,頭苦傾,目為眩,雖虛亦有邪之所在也。中氣不足,下氣不足,皆有邪之所在,不可竟言虛,當察其病之機為要。岐伯曰: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此謂五實。景岳謂實而誤補猶可解救之說,大誤後人。實而用補,所謂實實。

白話文:

"口問篇"中提到:邪氣所到的地方,都是因為不足。這指的是邪氣入侵,是因體內不足而導致的。上氣不足時,頭腦感到空虛,耳朵有刺耳聲,頭部有傾斜感,眼睛會眩暈,即使看似虛弱,但邪氣仍存在。中氣和下氣不足時,都有邪氣的存在,不能單純地認為只是虛弱,必須詳細考察病情的關鍵點。岐伯指出,脈搏強大、皮膚熱、腹部脹滿、排便困難、呼吸困難,稱為五種實證。景嶽認為對實證誤用補益之法仍然可以輓救,這是大大的錯誤,誤導了後世。對於實證卻使用補益的方法,這種做法等同於加重了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