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二 (8)

回本書目錄

卷二 (8)

1. 論經絡痰邪

凡經絡之痰,蓋即津血之所化也,使果營衛和調,則津自津,血自血,何痰之有?血色赤,凝結則為瘀血,不能為痰。津液隨氣所滯,則為痰。惟是元陽虧損,神機耗敗,則水中無氣,而津凝血敗,皆化為痰耳。津凝則成痰,血敗則成瘀,壅滯經絡,不用化痰消瘀,何能得通?豈可竟用補乎?照景岳治病,必致誤人。若謂痰在經絡,非攻不去,則必並精血而盡去之,庶乎可也。

津凝血敗之痰,不去何為?但虛者,補中兼消為可。故凡用痰藥,如滾痰丸清氣化痰丸之類,必其元氣無傷,偶爾壅滯,或見微痰之不清者,乃可暫用分消。既云痰乃精血,若攻之並精血而盡去之,何又轉出滾痰丸等偶有壅滯者乃可暫用?則知不可專補矣。

2. 論治痰

凡非風初病而痰氣不甚者,必不可猜其為痰,而妄用痰藥。非全無痰也,但不甚耳。既不甚,何謂猜其痰?痰若甚,則病危急矣,豈可不用痰藥?○開痰之法,惟吐為捷,如古方之獨聖散稀涎散之屬,皆吐痰劑也,但恐元氣大虛,不能當此峻利之物,或但用新方之吐法為妥,元氣大虛之人,吐之必死,惟實者可吐。景岳立言,大欠斟酌。

或用牛黃丸抱龍丸之類。景岳仍用治痰之藥、去痰之法,豈不傷精血乎?

張子和善用吐法,然有不可吐之禁。景岳但講吐之為妙,如元氣虛者,萬萬不宜。

若氣不甚虛,而或寒、濕生痰者,宜六安煎二陳湯主之。景岳言治痰宜補,何又立此治痰之方?○陰氣不足,多痰兼燥而咳者,金水六君煎。兩相悖謬之方。○脾腎虛寒,不能運化而為痰者,不必兼治痰氣,只宜溫補根本。只宜溫補四字執板。○若中氣虛者,理中湯,六君子為妙。或溫胃飲。陰不足者,理陰煎之類最佳。不佳。

一、薛立齋曰:若脾氣虧損,痰客中焦,閉塞清道,以致四肢百骸發為諸病者,理宜壯脾氣為主,佐以治痰,則中氣健而痰涎自化。補脾而兼治痰,此方甚是。東垣用藥,補中兼疏,乃活法也。

3. 論寒熱證

嘗見有引《內經》之意而曰:偏於左者,以左寒而右熱;偏於右者,以右寒而左熱,誠謬言也。不知偏左者,其急在左,而右本無恙也;偏右者亦然。故無論左右,凡其拘急之處,即血氣所虧之處也。《內經》言寒則拘急。此邪之所襲,未見其言血氣所虧。○經云: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氣為衛,外衛密,邪氣無從而入。氣虛不能為外衛,邪氣乘虛而入,故但言氣虛不言血虛。景岳混言氣血所虧,大失經旨。必先散其邪而後補,所以仲景用散表之藥。以藥治者,左右皆宜從補。皆宜從補,則寒邪何得消散而舒暢?至若經言寒熱,則凡如唇緩流涎,聲重,語遲含糊者,是皆縱緩之類。縱緩者多由乎熱,而間亦有寒者,氣虛故也。

皆是邪氣乘虛而入,故見諸證。歪斜牽引,抽搐反張者,皆拘急之類。拘急者多由乎寒,而間亦有熱者,血虛故也。歪斜牽引抽搐反張拘急,此暴病也,不可言血虛。若血虛而用凝滯之藥,其病更甚。血虛不足,其病緩,緩則當用榮養之法治之。

如寒而拘急者,以寒盛則血凝,血凝則滯澀,滯澀則拘急,此寒傷其營也。亦是傷寒。又若寒而弛縱者,以寒盛則氣虛,氣虛則不攝,不攝則弛縱,此寒傷其衛也。此傷寒也,必身發寒熱。○《內經》云:寒傷形,熱傷氣。又云:壯火食氣。火為元氣之賊。景岳獨創寒盛氣虛之說,乃杜撰之言,貽誤後人。

4. 論治血氣

凡非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及四肢無力,掉搖拘攣之屬,皆筋骨之病也。夫肝主筋,腎主骨,肝藏血,腎藏精。精血虧損,不能滋養百骸,故筋有緩急,骨有痿弱之病,總由精血敗傷而然。口眼歪斜,掉搖拘攣之屬,皆肝木為病,亦由外之風寒所觸而發,乃暴病非常病,審症察色,因病用藥,未可言精血敗傷也。病久當用滋養。

若初起即用滋養,其歪斜掉搖拘攣反甚矣。

一、偏枯拘急痿弱之類,本由陰虛,言之詳矣。然血氣本不相離,故陰中有氣,陰中亦有血。陰中兩字,不知指腎指身體?若腎,只有藏精之說,未有藏血者。夫血非氣不行,氣非血不化。凡血中無氣,則病為縱緩廢弛;氣中無血,則病為抽掣拘攣。何也?蓋氣主動,無氣則不能動;血主靜,無血則不能靜。

故筋緩者,當責其無氣;筋急者,當責其無血。夫氣血並行而不相離者,血中豈無氣乎?氣行而血自行,氣道中無血,則乾枯而不活動矣。無氣無血之說,俱屬不經。若人無氣無血,則死矣。但可言氣弱不能舉動,血少不能榮潤耳。景岳立言不善。

5. 非風諸證治法

凡非風症,未有不因表裡俱虛而病者也。外病者,病在經;內病者,病在藏。治此之法,只當以培補元氣為主。經病者,病在經絡,或手足偏廢,口眼歪斜,當用治經絡之藥。在臟則語言蹇澀,痰涎壅盛,當用治臟之藥。若但補元氣,不分明白,失之多矣。

一、人於中年之後,多有此症,其衰可知。經云:人年四十,而陰氣自半,正以陰虛為言也。此陰虛乃陰精也。經云:陰精所奉,其人壽。夫人生於陽而根於陰,根本衰則人必病。所謂根本者,即真陰也。指陰精。人知陰虛惟一,而不知陰虛有二:此陰字當改為腎字。腎藏精藏氣,氣即陽氣也。

如陰中之水虛,則多熱多燥,而病在精血;陰中之火虛,則多寒多滯,而病在神氣。一陽居二陰之間,成乎坎,即腎也,腎藏精與氣,精為水,氣為火,火即無形之氣也,水火俱寓於腎,即坎中之水火也。若言陰中之水火,則誤矣。景岳立言,每每好奇。○水虛者,宜左歸飲

方中有甘草,焉得達腎?

一、非風眩運,掉搖惑亂者,總由氣虛於上而然。總由兩字,執一不通。○經云:諸風掉眩,皆屬肝木,肝為風木之藏故也。惑亂者,躁擾不寧也。乃肝火妄動,何得雲氣虛於上?經曰: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頭為之苦傾,目為之苦眩。又曰:上虛則眩。此明訓也。《內經》云:邪之所在,皆為不足。

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頭為之苦傾。眩運、掉搖、惑亂與腦不滿、頭傾大不相同,亦非氣虛於上。引證不明,用藥悖謬。丹溪曰:無痰不作運。豈眩運者,必皆痰症耶?此言最為不妥。謂必無痰,此言亦不妥。痰隨肝火升騰而眩運者,多不盡屬虛。

一、非風麻木不仁等症,因其血氣不至,所以不知痛癢。凡遇此症,只宜培養血氣,勿得誤認為痰。只宜兩字,執一不通。當隨病機而用藥,有痰者仍治痰,看虛實加減為妙。○麻木之病,因氣血不足,不能榮養,經隧空虛,痰涎乘虛流注經絡而麻者多。凡遇此症,當審症用藥,不可云只宜補養。此說一出,誤人多矣。

一、非風遺尿者,由腎氣之虛脫也。然必命門火衰,所以不能收攝。命門之火,豈能收攝乎?惟無形之氣,可以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