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二 (6)
卷二 (6)
1. 發狂
一、近見傷寒家則別有如狂之症,古人所未及言者,蓋或由失志,或由悲憂,或由失精,或由勞倦思慮,此其本病已傷於內,而寒邪復感於外,則病隨邪起,其證如狂,亦所謂虛狂也。七情致病,有似狂而實非狂,非傷寒中病別有如狂之證,徒亂人之治也。而虛狂之證,必外無黃赤之色,剛暴之氣,內無胸腹之結,滑實之脈,察其上則口無焦渴,察其下則便無硬結,是皆精氣受傷,神魂不守之症。凡治此者,須辨陰陽。
其有虛而挾邪者,邪在陽分,則宜補中益氣之類;邪在陰分,則宜補陰益氣煎之類。既雲精氣受傷,神魂不守之症,宜補精安神之藥治之。又云虛而挾邪,邪在陽分陰分者,俱用補劑,又以熱藥,則邪從何出?神魂焉得安寧?此說尚要講究。
白話文:
一、最近我見到一些傷寒病患會出現狂躁的症狀,這是古人未曾提及的情況。這些症狀可能是由於失意、悲傷、憂慮、失精或過度勞累思慮導致的。他們的原本病痛已經在內在受到傷害,而外在又受到了風寒邪氣的侵襲,因此病症隨著邪氣發作,表現為狂躁,這可稱為虛弱引發的狂躁。七情致病,有些看起來像是狂躁但實際並非狂躁,並不是所有傷寒病都具有這種狂躁的症狀,這樣可能會混淆人們的治療方向。而虛弱引發的狂躁,一定不會表現出外在的黃色或紅色,強烈的怒氣,內在的胸部和腹部沒有結塊,滑膩堅實的脈象,觀察上部則口無焦渴,觀察下部則大便無堅硬結塊,這些都是精氣受損、神魂失去控制的症狀。在治療這種情況時,必須區分陰陽。
對於虛弱兼帶邪氣的患者,如果邪氣在陽面,則應使用補中益氣類的藥物;如果邪氣在陰面,則應使用補陰益氣煎類的藥物。既然提到精氣受傷、神魂失去控制的症狀,應該使用補充精氣、安定神魂的藥物來治療。又提到虛弱兼帶邪氣,邪氣在陽面或陰面,都使用補藥,同時使用溫熱的藥物,那麼邪氣如何排出,神魂怎能安寧?這個理論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一、凡身有微熱,或面赤戴陽,煩躁不寧,脈弱無力,此陰症似陽也,名為陰躁。蓋以陽虛於下,則氣不歸原,故浮散於上,而發躁如狂,速當溫補其下。戴陽格陽,乃陰極似陽,假熱之症,為陰躁,非如狂。
白話文:
如果身體有些許發燒,或者面部潮紅,感到煩躁不安,脈搏微弱無力,這可能是陰寒病症的一種表現,被稱作「陰躁」。這是因為在人體下方的陽氣不足,導致氣血無法正常運行,因此會向上分散,出現像瘋狂一樣的情緒激動,應該立即進行溫和的滋補治療。面部潮紅和心慌意亂是陰寒病徵的特點之一,但並不是真正的高熱症狀,而是偽裝成高熱的症狀,所以叫做「陰躁」,而不是像癲狂那樣的病情。
2. 勞力感寒
勞力感寒,東垣自有內傷治法,不勞景岳將無學問之新方,混亂牽入。
白話文:
當你因為過度勞累和寒冷而感到身體不舒服時,東垣有他自己的一套治療內部受損的方法。我不希望看到像景嶽那樣沒有任何實用價值的新方法被混淆地引入來搞亂事情。
3. 動氣
動氣治法,亦要察其病情。景岳惟講直救真陰,此執一法耳。
4. 戰汗
夫戰為正氣將復,慄則邪氣肆強,故傷寒六七日,有但慄不戰竟成寒逆者,多不可救。此以正氣虛,陰邪勝。凡遇此證,非用大補溫熱之劑,焉能御之?《內經》諸禁鼓慄,皆屬於熱。不可竟言陰邪內盛,而用大補溫熱之劑,必宜審察病機,庶無錯誤。
余嘗治一衰翁,年逾七旬,陡患傷寒,初起即用溫補。不言姓名,竟無對證。總為要用參附而設也。
白話文:
人體抵抗力強則能抵禦疾病,若畏寒發抖,則病邪入侵更甚。因此,傷寒病發六七天,若只畏寒發抖而不發熱,最終演變成寒邪逆襲,大多難以救治。這是因為正氣不足,陰邪入侵過於強盛。遇到這種情況,必須使用大補溫熱的藥物才能抵禦病邪。 《內經》中提到的禁忌症中,發抖都屬於熱症。不能單憑陰邪內盛就使用大補溫熱的藥物,必須審慎觀察病情,才能避免錯誤。
我曾經治療一位年逾七十的老人,突然患上傷寒,初期就使用溫補藥物,不問病人的姓名,不辨證施治,只一味想要使用人參附子。
5. 下利
若以寒利作熱利,妄用寒涼,無有不死。若挾熱利而妄用熱藥,必致狂妄發斑,亦不可不知。
按此三條,乃言熱利之當清也。然寒邪在表,脈無不數,但數而有力者,為陽症;數而無力者,即陰症也。脈數無力,乃真陰不足,虛熱也,非陰寒症。
一、凡自利家,身涼脈小者,為順;身熱脈大者,為逆。挾熱者,脈大亦不妨。
白話文:
如果把寒性瀉痢當成熱性瀉痢,胡亂使用寒涼藥物,一定會死。如果把熱性瀉痢當成寒性瀉痢,胡亂使用溫熱藥物,一定會導致神志不清,全身發斑,這點也要注意。
這三條的意思是說,熱性瀉痢應該要清熱。然而,如果寒邪表露在外,脈搏雖然快,但有力,這是陽證;脈搏雖然快,但無力,就是陰證。脈搏快速無力,代表真陰不足,虛熱,而不是陰寒症。
一、所有腹瀉的人,身體冰冷、脈搏微弱的,屬於順證;身體發熱、脈搏強勁的,屬於逆證。熱性瀉痢,脈搏強勁也無妨。
6. 經義
「陰陽應象大論」曰: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劉河間《原病式》病機實本於此。
白話文:
「陰陽應象大論」說:風氣過盛會導致身體搖晃不穩定,火熱之氣過盛會引起腫脹,乾燥之氣過盛會使皮膚和器官變得乾燥,寒冷之氣過盛會造成皮膚表面出現浮腫,溼氣過盛會引發水液滲出而產生腹瀉。這些疾病的病因實際上都源於這裡所描述的基本原理。劉河間在《原病式》一書中也引用了這些基本原理來解釋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機制。
7. 論古今中風之辨
一、《難經》曰:傷寒有幾?其脈有變否?然:傷寒有五:有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其所苦各不同。此傷寒內之諸病,不宜入類中風內。
仲景曰: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可見《內經》之言中風者,本以外感寒邪為言也。外感不一,未可竟言寒邪。
觀仲景之論中風。其所云半身不遂者,此為痹,乃指痛風之屬為言,謂其由於風寒也。痹與痛風,各有分別。痹乃經絡阻滯不通而不痛,痛風乃流走不定而作痛。認病不真,混治必致誤人。再如邪在皮膚,及在絡在經,入腑入臟者,此由淺而深,亦皆以外邪傳變為言也。自唐宋來,漸有中經、中血脈、中腑臟之說,而凡以內傷偏枯氣脫卒倒厥逆等症,悉為中風,而忘卻真中風矣。外中風邪,必由內傷而起,未可竟認外邪傳變也。
白話文:
《難經》提到,傷寒有五種: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這些疾病的症狀各有不同。這五種傷寒內科疾病,不應包含在類似中風的病症中。
張仲景指出,太陽病表現為發熱、出汗、畏風、脈搏緩慢,這種情況被稱為中風。由此可見,《內經》所提到的中風,主要指的是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外感的病因並非單一,不能僅僅討論寒邪。
從張仲景對中風的討論中,他提到的半身不遂,實際上是指風濕病,這是因風寒所引起。風濕病和風濕痛有所不同。風濕病是因為經絡阻塞,導致不通暢但無痛感;風濕痛則是因為流動不定而引起疼痛。如果診斷不確切,混淆治療必然會誤傷患者。此外,邪氣在皮膚、絡脈、經絡、進入腑臟的情況,從淺層到深層,都指的是外邪的傳變。自唐宋以來,逐漸出現了中經、中血脈、中腑臟等說法,但對於因內傷導致的偏枯、氣脫、卒倒、厥逆等病症,都被認為是中風,卻遺忘了真正的中風。外感風邪,必定是由內傷引起,不能僅僅認定為外邪的傳變。
《難經》指出,傷寒有五種類型:中風、傷寒、濕溫、熱病、溫病,每種病都有不同的症狀。這些傷寒內科疾病,不應該包括在類似中風的疾病範疇裡。
張仲景說明,太陽病表現為發燒、出汗、畏風、脈搏緩慢,這種情況稱為中風。由此可知,《內經》提到的中風,主要是指因受寒邪所引起的。外感的原因並非一致,不能單純地只談論寒邪。
觀察張仲景對中風的解釋,他提到的半身不遂,實際上指的是風濕病,這是因風寒所造成。風濕病和風濕痛有差別。風濕病是因為經絡阻塞,導致不通暢但沒有疼痛;風濕痛則是因為流動不定而引起疼痛。如果診斷不正確,混亂治療必然會誤傷患者。此外,邪氣進入皮膚、絡脈、經絡、進入腑臟的過程,從表面到深入,都是外邪傳變的表現。自唐宋以來,逐漸出現了中經、中血脈、中腑臟等說法,但對於因內傷導致的偏枯、氣脫、卒倒、厥逆等病症,都被認為是中風,卻遺忘了真正的中風。外感風邪,必定是由內傷引發,不能僅僅認為是外邪的傳變。
即木鬱之發內一條之言。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此中風內發之證,由外感而起內病。所以《內經》言風者,百病之長也。既云百病之長,凡內之痰火瘀血食積等類,無有不因外邪所觸而起。既發之後,當認清門路,或治外或治內,看緩急先後而用藥,未可執定非風而議前人,將百病之長一句細思之,其理自見。○據《內經》言:風者,百病之始也,清淨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
則知元氣充實,不能侵入。元氣虛,腠理不密,風邪乘虛入之而為病。類中之病,亦由內氣之虛,必先祛邪而後補。東垣之治法本此,不可議其非而罪之。
白話文:
這段話講的是木鬱(肝氣鬱結)引發內在疾病的現象。例如耳鳴、頭昏眼花、看不清人、突然僵硬倒地,這些都是中風內發的症狀,由外感風邪引起內在疾病。因此,《內經》說風是百病之源,任何內在的痰火、瘀血、食積等病症,都可能因為外邪入侵而誘發。一旦發病,要辨明病因,根據病情的輕重緩急,選擇外治或內治,用藥治療。不要因為不是風寒引起的,就否定前人的觀點,應該仔細思考“百病之長”這句話的道理,就會明白其中真諦。
《內經》也說,風是百病之始,人體氣血充盈,肌膚緊密,即使遇到強烈的風邪也無法侵害,這是因為元氣充足,風邪無法侵入。但如果元氣虛弱,肌膚疏鬆,風邪就會乘虛而入,導致疾病。像這種內在疾病,都是因為氣虛引起的,因此必須先祛除外邪,再補益氣血。東垣的治療方法正是基於這個道理,不應該否定他的觀點。
8. 論中風屬風
夫中於風者,即真風也;屬於風者,即木邪也。真風者,外感之表症也;屬風者,內傷之裡症也,即厥逆內奪之屬也。因外感而起內病,故有語言蹇澀等症,曰內起可也。外感為真中風,內起為類中風。曰類者,有似於風也。肝為風木之臟,故曰屬肝。內外皆有風,故曰皆。細究字義,其理自明,不可言非風也。
白話文:
中風可以分為真風和屬風兩種。真風指的是外感風寒引起的表症,屬風則是指內傷引起的裡症,也就是厥逆內奪之類的病症。外感風寒可以引起內傷,因此會有語言蹇澀等症狀,這叫做內起。外感風寒引起的中風叫做真中風,內傷引起的叫做類中風。叫做類風,是因為這種病症跟風寒引起的病症相似。肝臟屬木,木主風,所以屬風的病症也屬於肝臟。中風既可以由外感引起,也可以由內傷引起,所以說皆有風。仔細推敲字義,道理就很清楚了,不能說中風不是風。
9. 論河間中風說
據河間論,謂非肝木之風,亦非外中之風,由乎將息失宜,此獨得之見,誠然善矣。既云獨得之見,非軒岐之魔矣。然皆謂為熱甚,則不然也。天氣鬱熱之極,必有暴風之起,豈非熱極生風之謂歟?此內起之風,風乃肝木為病也。凡將息失宜,五志過極,本屬勞傷症也。
而勞傷血氣者,豈皆火證?又豈無陽虛病乎?五志過極,則火起,津液悉化為痰而上逆,卒倒無知而為廢人,豈非《內經》所謂諸逆衝上之火乎?經曰: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夫傷陰者,水虧也;傷陽者,火虛也。五志過極,非勞傷也。怒則火起於肝,喜則火起於心,思則火起於脾,憂則火起於肺,恐則火起於腎,此為五志之火。至於暴怒傷陰者,非水虧也,因腎肝屬陰,心肺屬陽,怒傷肝,故曰傷陰。
白話文:
河間論認為,這不是肝木之風,也不是外來的風,而是因為生活作息不當所致,這個見解獨到,確實不錯。既然是獨到見解,就非軒岐的醫學理論了。不過,有些人認為這是熱氣過盛,其實不然。天氣悶熱到極點,一定會刮起暴風,這不就是熱極生風嗎?這種內生之風,正是肝木生病導致的。凡是生活作息不當,七情過度,本就屬於勞傷症。
而勞傷血氣,難道都是火證嗎?難道沒有陽虛病嗎?七情過度,就會導致火氣上升,津液轉化成痰,逆流上涌,昏迷不醒,變成廢人,這不就是《內經》中所說的「諸逆衝上之火」嗎?經書中說:「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傷陰就是水虧,傷陽就是火虛。七情過度,並非勞傷,而是怒則火起於肝,喜則火起於心,思則火起於脾,憂則火起於肺,恐則火起於腎,這就是七情之火。至於暴怒傷陰,並不是水虧,因為腎肝屬陰,心肺屬陽,怒傷肝,所以說傷陰。
喜傷心,心火亢盛,故曰傷陽,非火虛也。景岳不知大理,將水虧火虛誤解。以虛作火,鮮不危矣。河間地黃飲子亦用桂附,未見其用寒涼也,何每每毀其用寒涼而害人?醫之治病,寒涼溫熱在用之得其當耳。
據河間脈浮惡寒拘急不仁等證,本皆傷寒之類也,何又名為中腑?似傷寒實非傷寒,故言類也。○經云:人之傷於寒也,則為病熱。傷寒必發熱,類中身不發熱,但有內病竊發耳。且續命湯、三化湯之屬,但可以散風寒,攻實熱,若云將息失宜者,豈尚堪治之以此?河間立地黃飲子豈非將息失宜、內傷不足之藥乎?何得云其混亂?故意毀謗河間。
白話文:
喜怒哀樂過於強烈會傷心,導致心火過旺,因此稱為傷陽,並不是心火虛弱。景岳不懂得這個道理,將水虧火虛誤解,以虛作火,這樣做非常危險。河間的地黃飲子也使用桂枝、附子,並沒有看到它用寒涼藥物,為什麼總是說它用寒涼藥物而害人?醫生的治病,寒涼溫熱的使用都在於用得恰當。
河間所提到的脈浮惡寒拘急不仁等症狀,本來就是傷寒類的表現,為什麼又稱作中腑?似乎傷寒實際上不是傷寒,所以說是類似的。經書上說:人如果受寒,就會生病發熱。傷寒必定會發熱,而類似傷寒的症狀,身體不發熱,只是內病隱隱作祟而已。而且續命湯、三化湯之類的藥物,只能散風寒、攻實熱,如果說是因將息失宜引起的疾病,怎麼可以用這些藥來治療呢?河間所立的地黃飲子,不就是針對將息失宜、內傷不足而制定的藥方嗎?怎麼能說它混亂呢?故意誹謗河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