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四 (24)
卷四 (24)
1. 散陣
○嘗見傷寒之治,惟仲景能知溫散,亦知補氣而散。不可大補。至若陽根於陰,汗化於液,從補血而散,而云騰致雨之妙,但見熱氣熏蒸而云騰致雨。則仲景猶所未及,仲景,醫之聖者,立方周備,豈有未及而俟景岳發之乎?肆言無忌。故予制此方,乃邪從營解第一義也。陽氣鼓動而能汗,陰凝之藥可以發汗,於理大謬,仲景之罪人也。
此方甚覺欠通,今醫往往好奇而用此治外感,殺人甚多,在夏月尤甚。
柴陳煎,治傷風兼寒,咳嗽發熱,痞滿多痰,咳嗽宜加蘇子、杏仁,發熱當用羌、防,痞滿當用枳殼。
柴胡,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生薑
如寒勝者,加細辛。須看何經受寒。○痞滿氣滯者,加芥子。何不加枳、樸?
柴胡乃少陽經藥,寒熱往來者宜之。若傷風寒咳嗽,乃傷肺經,因肺主皮毛,故先傷之,《內經》所謂形寒飲冷則傷肺,宜用解散表邪之藥。經絡未明,焉可立方?
柴芩煎,治傷寒表邪未解,內外俱熱。應將傷寒表邪未解句著落立方,若柴胡乃少陽和解之藥,非傷寒散表邪之藥。處方不善,何必好奇以誤人。
柴胡,黃芩,梔子,澤瀉,木通,枳殼
柴苓飲,治風濕發黃,發熱身痛,小水不利,中寒泄瀉等症。將五苓散加柴胡換名柴苓飲以炫人。五苓散之治,乃因膀胱濕邪而用之,少加肉桂以引導而利水。若加一味柴胡為治風濕發熱,不知何故?倘寒熱如瘧,或可用之。○風濕發黃發熱,此內有濕熱,外受風邪之病,宜用清濕熱散風邪之藥。若竟是泄瀉,小水不利,當用五苓散,若兼治風濕發熱身痛,未為確當。
柴胡,豬苓,茯苓,澤瀉,白朮,肉桂
柴胡白虎湯,治陽明溫熱,表邪不解。既雲陽明,柴胡是少陽藥,麥冬不宜,當用知母。
柴胡,石膏,黃芩,麥冬,甘草
歸葛飲,治陽明溫暑時證,大熱大渴,津液枯涸,陰虛不能作汗等證。陰虛非用當歸,當歸味厚,亦不能作汗,且暑熱皆六淫之邪,不可混於陰虛中。治病不分明白,必致殺人。
當歸,乾葛
此方謂可作汗,亦好奇之論。
柴葛煎,治瘟毒表裡俱熱。此方但能解肌。
柴胡,乾葛,芍藥,黃芩,甘草,連翹
秘傳走馬通聖散
麻黃,甘甘,雄黃好奇。
歸柴飲,治營虛不能作汗,及真陰不足,外感寒邪難解者,此神方也。此大無文理之惡方,用此三味而能作汗,斷無是理。○人之汗,猶天之雨也,陽氣鼓動,方能作汗,豈有用血藥凝滯而能開腠理出汗者乎?如大便多溏,以冬朮代當歸。白朮健脾,乃氣分藥,豈可代當歸?
當歸,柴胡,甘草
白話文:
散陣
我曾經看過治療傷寒的方法,只有張仲景懂得用溫散的方式,也懂得在散邪的同時補氣,但不能過度補益。至於陽氣根源於陰液,汗液由津液所化生,從補血來達到發散,猶如雲蒸而致雨的精妙,只看到熱氣熏蒸就說雲蒸致雨,這方面張仲景還沒有提到。張仲景是醫學的聖人,開立的處方非常周全,難道會有沒考慮到而要等到後世的張景岳來發揮的嗎?這真是毫無忌憚的言論。所以我擬定這些方子,是以邪氣從營分解為第一要義。認為陽氣鼓動才能發汗,用陰凝的藥物也能發汗,在道理上是大錯特錯,是背叛張仲景的做法。
這個方子感覺非常不通順,現在的醫生常常好奇而用它來治療外感,害死很多人,在夏天尤其嚴重。
柴陳煎,治療感冒兼寒、咳嗽發熱、胸腹脹滿、多痰,咳嗽適合加蘇子、杏仁,發熱應該用羌活、防風,胸腹脹滿應該用枳殼。
組成:柴胡、陳皮、半夏、茯苓、甘草、生薑。
如果寒邪較重,可以加細辛,必須要辨別是哪個經脈受寒。如果胸腹脹滿、氣機阻滯,可以加芥子,為什麼不加枳實、厚朴呢?
柴胡是少陽經的藥物,適合治療寒熱往來的症狀。如果感冒咳嗽,是因為肺經受邪,因為肺主皮毛,所以先受傷,《內經》所說的「形寒飲冷則傷肺」,應該用解散表邪的藥物。沒有弄清楚經絡,怎麼可以隨便開方子呢?
柴芩煎,治療傷寒表邪還沒解除,內外都有發熱的症狀。應該把「傷寒表邪未解」這句話落實到處方上,如果說柴胡是少陽和解的藥物,並不是傷寒散表邪的藥。處方不夠好,又何必為了好奇而誤人呢?
組成:柴胡、黃芩、梔子、澤瀉、木通、枳殼。
柴苓飲,治療風濕導致的黃疸、發熱、身體疼痛、小便不利、中寒泄瀉等症狀。把五苓散加柴胡就改名為柴苓飲來炫耀。五苓散的治療,是因為膀胱有濕邪而使用,稍微加一點肉桂來引導利水。如果加一味柴胡來治療風濕發熱,不知道是什麼道理?如果寒熱像瘧疾一樣發作,或許可以用它。風濕導致的黃疸發熱,是體內有濕熱,體外感受風邪的病,應該用清濕熱、散風邪的藥物。如果單純是泄瀉、小便不利,應該用五苓散,如果同時治療風濕發熱、身體疼痛,就不太恰當。
組成:柴胡、豬苓、茯苓、澤瀉、白朮、肉桂。
柴胡白虎湯,治療陽明經的溫熱,表邪還沒解除的症狀。既然說是陽明經的病,柴胡是少陽經的藥,麥冬不適合用,應該用知母。
組成:柴胡、石膏、黃芩、麥冬、甘草。
歸葛飲,治療陽明經的溫暑時證,出現大熱大渴、津液枯竭、陰虛不能發汗等症狀。陰虛不應該用當歸,當歸味厚重,也不能發汗,而且暑熱都是外感六淫的邪氣,不能和陰虛混為一談。治病不辨明病因,一定會害死人。
組成:當歸、葛根。
這個方子說可以發汗,也是好奇的言論。
柴葛煎,治療瘟毒表裡都有熱的症狀。這個方子只能解肌表。
組成:柴胡、葛根、芍藥、黃芩、甘草、連翹。
秘傳走馬通聖散
組成:麻黃、甘草、雄黃(太奇怪了)。
歸柴飲,治療營血虛弱不能發汗,以及真陰不足,外感寒邪難以解除的症狀,說是個神方。這是個毫無道理的惡方,用這三味藥就能發汗,絕對沒有這個道理。人的汗液,就像天上的雨水一樣,是陽氣鼓動才能產生的,怎麼可能用補血的藥物來凝滯,還能打開腠理發汗呢?如果大便經常溏泄,可以用白朮代替當歸,白朮是健脾的藥,是補氣的藥,怎麼可以代替補血的當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