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四 (22)
卷四 (22)
1. 和陣
小分清飲
茯苓,澤瀉,薏仁不用白朮健脾燥濕而用薏仁,未明藥性之理。
豬苓,枳殼,厚朴
如陰虛水不能達者,加生地、牛膝。既云陰虛,前藥豈可用乎?誤人不淺。
解肝煎,治暴怒傷肝,氣逆脹滿陰滯等症。不中病情。如兼肝火,宜用化肝煎。無情肝火藥。
陳皮,半夏,厚朴,茯苓,蘇葉,芍藥,砂仁
如脅肋脹痛,加芥子。宜加青皮切當。芥子治皮裡膜外之痰,未中病情。
廓清飲,亦未盡善。枳殼,厚朴,腹皮,白芥子每每用芥子,不知何故?
蘿蔔子,茯苓,澤瀉,陳皮
掃蟲煎,有火內熱者,不宜。
青皮,小茴,檳榔,烏藥,榧肉,吳茱,烏梅,甘草,硃砂,雄黃
如噁心作吐,加乾薑。生薑為要。
十香丸
木香,沉香,澤瀉,烏藥,陳皮,丁香,小茴,香附,荔核,皂角氣滯寒滯而用荔核、皂角,好奇。
芍藥枳朮丸,此較枳朮丸,其效如神。加赤芍、陳皮而云神效,可笑。
白朮,赤芍奇,將謂有瘀血乎?,枳實,陳皮
如臟寒,加乾薑。每每喜用乾薑,亦是偏見。
蒼朮丸
雲苓,白芍,甘草,川椒,小茴,厚朴,茅朮,破故紙腎泄者宜之
貝母丸
貝母貝母輕淡,不能速效。
若治肺癰,宜加白礬。收澀而燥,不宜輕用。
括痰丸,治一切停痰積飲,吞酸嘔酸,胸脅脹悶疼痛等症。停痰積飲,吞酸吐酸,俱是脾胃受濕而有肝火,用白芥子、乾薑、豬苓莫若用白朮、蒼朮、茯苓、生薑、吳茱、炒黃連為妙。
半夏,芥子,乾薑,豬苓,甘草,陳皮
神香散
丁香,白蔻,噎膈用二味最誤人,暫服稍效,久則為害。
白話文:
小分清飲
這個方子用茯苓、澤瀉、薏仁,卻不用白朮來健脾燥濕,反而用薏仁,實在不明白這樣用藥的道理。
豬苓、枳殼、厚朴這幾味藥還算可以。
如果遇到陰虛導致水液無法正常運行的情況,就加入生地、牛膝。既然說是陰虛,那前面那些藥怎麼還能用呢?真是會誤導人。
解肝煎
這個方子是治療因為暴怒導致肝臟受損、氣機逆亂、胸腹脹滿、氣血運行不暢等症狀,但並不對症。如果同時有肝火,應該用化肝煎。這個方子沒有清肝火的藥。
陳皮、半夏、厚朴、茯苓、蘇葉、芍藥、砂仁這些藥還算可以。
如果胸脅脹痛,就加入芥子。應該加入青皮才更合適。芥子是治療皮膚表層的痰,不對症。
廓清飲
這個方子也不夠完善。枳殼、厚朴、腹皮、白芥子,總是用到芥子,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蘿蔔子、茯苓、澤瀉、陳皮這些藥還算可以。
掃蟲煎
這個方子如果有內熱的人不適合服用。
青皮、小茴香、檳榔、烏藥、榧肉、吳茱萸、烏梅、甘草、硃砂、雄黃這些藥還算可以。
如果出現噁心想吐,就加入乾薑。應該用生薑才對。
十香丸
木香、沉香、澤瀉、烏藥、陳皮、丁香、小茴香、香附、荔枝核、皂角,氣滯寒凝卻用荔枝核、皂角,真是奇怪。
芍藥枳朮丸
這個方子比枳朮丸效果更好?加了赤芍、陳皮就說是神效,真是可笑。
白朮、赤芍,難道是有瘀血嗎?枳實、陳皮這些藥還算可以。
如果身體虛寒,就加入乾薑。總是喜歡用乾薑,也是一種偏見。
蒼朮丸
雲苓、白芍、甘草、川椒、小茴香、厚朴、茅朮、破故紙,這個方子適合腎虛泄瀉的人服用。
貝母丸
貝母藥性平和,不能快速見效。
如果治療肺癰,應該加入白礬。白礬收斂乾燥,不應該輕易使用。
括痰丸
這個方子是治療一切停痰積飲、吞酸嘔酸、胸脅脹悶疼痛等症狀。停痰積飲、吞酸吐酸,都是因為脾胃受濕氣,同時有肝火。用白芥子、乾薑、豬苓,不如用白朮、蒼朮、茯苓、生薑、吳茱萸、炒黃連更好。
半夏、芥子、乾薑、豬苓、甘草、陳皮這些藥還算可以。
神香散
丁香、白蔻,用這兩味藥來治療噎膈病最是誤人,暫時服用可能有點效果,但時間長了就會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