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四 (11)
卷四 (11)
1. 疔瘡
疔瘡不宜發散,恐毒走散也。
白話文:
對於疔瘡不應該使用發散的治療方法,因為擔心這樣會使得毒素擴散開來。
2. 時毒
李明之存心於醫,可請治之。東垣用藥之法,最稱奇妙,景岳一味蠻補,不講經絡臟腑、君臣佐使之道,惟以新方八陣自稱奇妙,亦未知東垣之法耳。
白話文:
李明這個人非常專心研究醫學,可以請他來治療。東垣(李杲)在使用藥物的方法上,最被稱讚為巧妙。而景嶽(張介賓)則是單純大量地補充,並未深入探討經絡、臟腑以及藥物間的君臣佐使關係,他只以自己新創的八陣方自稱為奇技,但顯然他還未真正理解東垣的醫療方法。
3. 肺癰肺痿
此症初起,邪結在肺者,惟桔梗杏仁煎為治此之第一。此方未可稱為第一,尚要審病之因,不可執一處治,惟瓜蔞子散為妙。
白話文:
這類病症剛開始時,如果病邪聚結在肺部,使用桔梗杏仁煎這個藥方是治療這種病症的首選。但是說這個藥方是絕對的第一選擇可能有點過於絕對,因為還需要進一步判斷病因,不能單一地針對一個部位來治療。實際上,使用瓜蔞子散的效果會更為巧妙有效。
4. 鶴膝風
其有痢後而成者,又名痢後風,此以瀉痢亡陰,尤宜壯腎。有痢後濕熱未清而下流者,不可專主補陰。
凡體氣虛弱,邪入骨界,遏絕隧道,若非用附、桂辛溫之藥,開散關節、腠理之寒邪,通暢隧道經絡之氣血,決不能愈。桂、附但可引經,不宜專用為君。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鶴膝風」這種疾病,如果是在腹瀉之後產生的,又稱為「痢後風」。由於瀉痢會導致體內陰液的流失,因此強化腎臟功能顯得特別重要。然而,如果在瀉痢後濕熱尚未清除乾淨就往下蔓延,就不應該只專注於滋補陰液。
對於體質虛弱的人來說,一旦邪氣侵入骨頭和骨骼之間,阻塞了經絡通道,如果不使用像附子和肉桂這些性質溫熱的藥物來打開和散發關節以及皮膚毛孔間的寒邪,並疏通經絡中的氣血,病情是無法痊癒的。雖然桂枝和附子能幫助導引藥效至經絡,但是不應該單獨作為主要藥物使用。
5. 便毒
若焮腫痛甚,膿已將成,勢不能消,宜用降癰散。不必用新方,《外科正宗》治法最妙。
白話文:
如果腫痛非常嚴重,且已經快要化膿,看來無法消腫,應該使用降癰散這種藥方。不需要一定用新的藥方,《外科正宗》裡的治療方式非常有效。
如果紅腫疼痛得厲害,而且即將形成膿包,情況看來無法讓它消下去,應該採用降癰散的治療方法。不一定要用最新的藥方,《外科正宗》裡的治療方式是最奇妙的。
6. 懸癰
欲其生肌收斂,腎虛,六味丸;血虛,四物加參、術;氣虛,四君加芎、歸;脾虛者,補中益氣湯;歸脾湯好。氣血俱虛者,八珍並十全大補。莫若人參養榮湯。若用寒涼消毒,則誤矣。熱藥亦不宜。
大凡瘡瘍等症,若腎經火氣亢盛,致陰水不能生化,而患陰虛發熱者,宜用坎離丸,取其苦寒能化水中之火,令火氣衰而水自生。立齋用坎離丸苦寒能化水中之火,令火衰而水自生,若景岳必以為苦寒而有傷元陽之氣矣。
白話文:
[病症: 懸癰]
想要促進傷口長出新肉並且收斂,如果是由於腎虛導致的,可以使用六味地黃丸;如果是血虛導致的,應使用四物湯,再加入人參和白朮;如果是氣虛導致的,可用四君子湯,再加上川芎和當歸;若是脾虛的情況,應服用補中益氣湯;歸脾湯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對於氣血雙虛的人來說,八珍湯和十全大補湯都是適用的,不過最理想的選擇是人參養榮湯。如果使用寒涼的藥物來消毒,那就會弄錯了方向。同時,熱性的藥物也不適合。
通常在處理各種瘡瘍的症狀時,如果腎臟的火氣過於旺盛,導致身體無法正常產生陰性水分,從而出現因陰虛而發熱的狀況,這時候應使用坎離丸,因為這種藥物的苦寒特性能夠幫助消滅藏在水分中的火氣,讓過剩的火氣減弱,身體的水分就能自然生成。立齋認為,坎離丸的苦寒特性有助於消除水中的火氣,使火氣衰減,水分得以自行生成,但景嶽可能會認為,這種苦寒的藥物可能對身體的元陽之氣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