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四 (9)
卷四 (9)
1. 外科鈐
2. 虛實
今飲食進少且難消化,屬脾胃虛寒。蓋脾胃屬土,乃命門火虛不能生土而然,不宜直補脾胃,當服八味丸,補火以生土也。正宜直補脾胃為主。八味丸入胃,亦要脾氣運化,脾氣既虛,丸藥凝滯,入胃焉得運化?○補火生土,目今醫家為老生常談。殊不知胃主肌肉,膿潰之後,惟以補脾胃為要。
不生肌,不收斂,脾氣虛也,四君加地黃、木香。地黃凝滯,木香太燥,二藥兩相悖謬,不必並加。
故丹溪曰:但見腫痛,參之脈症,虛弱便與滋補,氣血無虧,可保終吉。旨哉斯言。景岳每毀丹溪用寒涼,今仍以補劑治腫毒而贊其旨哉斯言,可惡之極。
白話文:
現在飲食攝取量少,而且食物難以消化,這屬於脾胃虛寒的症狀。因為脾胃在五行中屬土,這是因為生命之火(即腎陽)虛弱無法滋養土(即脾胃),導致脾胃功能減弱。一般認為不應該直接補充脾胃,而應服用八味丸,藉由補充腎火來滋養脾胃。
然而,補脾胃纔是正確的做法。即使服用了八味丸,還是需要脾氣運行和消化,但如果脾氣本來就虛弱,丸藥就會凝滯在胃裡,怎麼可能得到運化?
補火生土,現在的醫生們經常提及,但不知道胃主要掌管肌肉,當有膿瘡潰爛後,最重要的是補充脾胃。
如果肌肉不生長,創口不收斂,這就是脾氣虛弱的表現。應該使用四君子湯再加地黃和木香。但是地黃性質凝滯,木香又過於燥熱,兩種藥物的效果互相矛盾,不必同時加入。
所以,丹溪先生說:只要看到腫痛,結合脈象和症狀,如果是虛弱的情況,就應該給予滋補;如果氣血沒有虧損,就可以確保健康。這句話非常有道理。
景嶽常常批評丹溪使用寒涼藥物,但現在他卻用滋補藥物治療腫毒,還稱讚丹溪那句話,這種行為實在讓人討厭。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