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四 (7)

回本書目錄

卷四 (7)

1. 寒戰咬牙

寒戰有熱極似水者,不可盡作陰盛陽虛而用溫補,經云諸禁鼓慄,如喪神守,皆屬於火是也。

白話文:

當人體出現像極度畏寒且發抖,甚至牙關緊咬,同時伴隨高熱,症狀表現得好像人體浸泡在水中一樣的情況,我們不能一概認為這是因為陰氣過盛,陽氣不足,然後就盲目地使用溫補的方法來治療。根據醫經上所說,所有那些禁止不住的顫抖,像是失去心神控制一般的現象,這些都是屬於火熱的病症。

這段古代文字的意思就是,當患者出現畏寒、發抖、牙關緊咬,同時伴有高熱的症狀時,不能單純地認為這是陰氣過盛、陽氣不足的問題,而盲目地使用溫補療法。因為根據醫學古籍記載,所有這種控制不住的顫抖,像是失去理智控制的現象,都應該被視為火熱導致的病症。

2. 煩躁

一、邪毒未解,熱甚於表而煩躁者,宜柴胡麥門冬散,或羌活湯。雖熱甚於表而煩躁,羌活大不宜用。

一、陰虛假熱,自利煩躁者,肝腎水虧也,輕則五陰煎,甚則九味異功煎。既云肝腎水虧,九味異功之內,丁香、附、桂、乾薑,群隊大熱之藥,其真陰愈為之煎涸矣。○用新方必致害人。

煩躁屬陰不足而虛火不靜也,豈可以大熱之藥愈耗其陰乎?景岳治病,每以熱藥誤人,亦不自省其過耳。

白話文:

[煩躁]

  1. 如果是因為體內的病邪毒素尚未清除,導致體溫過高而產生煩躁的情況,建議使用柴胡麥門冬散,或者羌活湯來治療。雖然體溫過高會引起煩躁,但羌活湯在這種情況下並不適合使用。

  2. 若是由於肝腎陰虛導致的虛熱,進而造成自發性的煩躁,輕微的情況下可以使用五陰煎,嚴重的話就該用九味異功煎。然而,如果已確定是肝腎陰虛,九味異功煎中的丁香、附子、肉桂和乾薑等大熱藥物,反而會使真正的陰液更加耗竭。使用新的處方可能會對病人造成傷害。

煩躁是由陰氣不足,虛火無法平靜所導致,怎麼可以用大熱的藥物進一步消耗陰氣呢?張景嶽(明代著名醫家)在治療疾病時,常常用熱性藥物誤導人,他並沒有反省自己的錯誤。

3. 喘急

一、寒邪在肺作喘者,此外感之症,必咳嗽,或鼻塞,身熱,胸滿不清,治當疏散,宜六安煎,或二陳加蘇葉。蘇子降氣。若寒邪外閉之甚者,宜加麻黃、細辛之類。寒邪包火,宜加石膏。○若兼氣血不足,而風寒在肺作喘者,惟金水六君為最。內有歸、地,大非風寒所宜。

一、喘以氣虛者,人多不能知之。凡下瀉而上喘者,必虛喘也。凡小兒喘息,覺在鼻尖而氣不長者,必虛喘也。此實氣促,原非氣喘。若見此症,急須速補脾肺,或救腎陰,輕則參姜飲、六氣煎,甚則六味回陽飲。泄瀉喘促,皆屬脾肺氣虛,豈可用歸、地乎?況熱藥耗散肺氣,尤宜忌之。

景岳動輒用六味回陽,此取禍之道也。○虛喘惟生脈散、觀音應夢散最妙。○若大便不瀉,而或多汗,或腹膨,或見痰飲狂躁,但以陰虛水虧,氣短似喘,而脈無神者,宜貞元飲加參、姜之類。歸、地非腹脹、痰飲所宜。景岳慣以歸、地治脾胃,殊不知治病之道。

白話文:

[喘急]

一、若是因為肺部受到寒邪侵襲導致喘息的,這屬於外感病狀,病人會伴有咳嗽、鼻塞、身體發熱、胸部感到憋悋等症狀,治療時應該要疏解寒邪,可以使用六安煎,或是二陳湯再加入紫蘇葉。紫蘇子能幫助降氣。如果寒邪封閉嚴重的話,可以加上麻黃、細辛等藥物。若是寒邪包藏著火熱,則適合加入石膏。

但如果是因為風寒影響肺部且兼有氣血不足的情況下導致喘息的,則金水六君子湯最為適用。然而,由於此方中含有當歸和地黃,這兩種藥材對於風寒來說並不是最佳選擇。

一、因氣虛導致喘息的,很多人可能無法辨別。例如,下痢而伴隨上喘的,肯定是氣虛型的喘息。再如,小孩子的喘息,如果感覺呼吸集中在鼻尖且氣息短促的,也肯定是氣虛型的喘息。這種情況其實是氣促,並非氣喘。遇到這種症狀,應該盡快補充脾肺的氣力,或是調理腎陰,可以使用參薑飲、六氣煎等方,嚴重的話,則可使用六味回陽飲。下痢伴隨喘息,都屬於脾肺氣虛,怎麼可能使用當歸、地黃呢?況且,熱性的藥物會消耗肺氣,更應該避免。

張景嶽經常使用六味回陽飲,這其實是在製造災難。虛喘的情況下,生脈散、觀音應夢散最為有效。如果大便沒有下痢,但有多汗、腹部脹大、或是出現痰飲狂躁的情況,只要確定是因為陰虛水虧,氣短像是喘息,但是脈象沒有精神的,適合使用貞元飲再加上人參、薑片等藥物。當歸、地黃並不適合腹部脹大、痰飲的情況。張景嶽習慣使用當歸、地黃來治療脾胃問題,這顯然不懂得真正的治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