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經義

帝曰:人傷於寒而傳為熱,何也?岐伯曰:夫寒盛則生熱也。此言真傷寒,自表傳入里而為熱,因寒邪郁遏其火而熱也。

白話文:

皇帝問:人們受了寒冷侵襲之後轉化成為熱症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回答說:當寒冷過度就會產生熱症。這是在講真正的傷寒病,從皮膚表面傳到身體內部,進而成熱症;因為寒氣阻礙了內在的火力,所以會發熱。

2. 傷寒總名

黃帝曰: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此言溫暑病有類傷寒,故曰傷寒之類也。又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為病溫,後夏至日為病暑。因冬令寒邪郁遏其火,至春發為溫病,至夏發為熱病,由內達外之病也。此皆《內經》之明言也。故凡病溫熱而因於外感者,本於寒。

《內經》明言傷寒之類,不竟言傷寒,解釋未明,徒誤後學。近或有以溫病熱病謂非真傷寒者,在未達其義耳。《內經》何不竟言傷寒而曰病溫病熱?景岳於經義尚未詳悉,抑有意欲毀河間,故將經義塗抹耶?

白話文:

黃帝說,現在的熱病,都是傷寒的類型。意思是溫暑病跟傷寒有相似之處,所以叫做傷寒的類型。又說,凡是患上傷寒而變成溫病的,夏至日之前發病的叫做溫病,夏至日之後發病的叫做暑病。這是因為冬季寒邪鬱結在體內,到了春天發作就變成溫病,到了夏天發作就變成熱病,是由內而外發病的。這些都是《內經》的明確記載。所以,凡是因外感而患上溫熱病的,其根源都在於寒邪。

《內經》明明說的是傷寒的類型,卻沒有直接說傷寒,解釋不明確,很容易誤導後人。近來有些人認為溫病熱病不是真正的傷寒,是因為他們沒有理解其真正含義。《內經》為何不直接說傷寒,而要說溫病熱病?難道是景岳對經義沒有深入了解,還是有意貶低河間,所以刻意扭曲經義嗎?

3. 初疹傷寒法

凡病傷寒者,初必發熱,憎寒無汗,以邪閉皮毛,病在衛也。漸至筋脈拘急,頭背骨節疼痛,以邪入經絡,病在營也。自此而漸,至嘔吐、不食、脹滿等證,則由外入內,由經入府,皆可因證而察其表裡矣。若無表熱,亦不憎寒,身無疼痛,脈不緊數者,此其邪不在表,病必屬裡也。

里證滿悶、舌苔、口渴、便堅為屬裡,未可以無前症而為病必屬裡,必字不可輕言。

白話文:

患了傷寒,一開始一定發燒,怕冷不流汗,這是因為邪氣阻礙了皮膚毛髮,病在衛氣。慢慢地會出現筋脈緊繃、頭、背、骨頭關節疼痛,這是邪氣侵入了經絡,病在營氣。從這個階段開始,漸漸出現嘔吐、不想吃東西、腹脹等症狀,說明邪氣從外往內、從經絡侵入臟腑,可以根據這些表現判斷病情的表裡。如果沒有發燒、也不怕冷、身體沒有疼痛、脈象不緊不數,說明邪氣不在表層,病症一定屬於裡證。

裡證的表現是腹部脹滿、悶悶不適、舌苔異常、口渴、大便乾燥,這些都是裡證的徵兆,但不能因為沒有前面提到的症狀就斷定病症一定是屬於裡證,要謹慎,不能輕易下結論。

4. 論脈

傷寒之邪,實無定體,或入陽經氣分,則太陽為首;寒傷營,熱傷氣,當分明白。或入陰經精分,則少陰為先。血分不可言精分。

一、脈大者為病進。大因邪氣勝,病日甚也。然亦有宜大不宜大者,如脈體本大,而加洪數,此則病進也。如脈體本小,因服藥而漸見滑大有力者,此自陰轉陽,必將汗解。蓋脈至不鼓者,由氣虛而然,無陽豈能作汗也?何必議血藥能發汗之方,自相矛盾。

愚按:浮為在表,沉為在裡。此古今相傳之法也。然沉脈亦有表證,浮脈亦有表證。故凡欲察表邪者,不宜單據浮沉,只當以緊數與否為辨。傷寒不宜專拘脈息,當以證為主。故《內經》言,審察病機,能合色脈,可以萬全。若專拘脈息,未免有誤。故節庵言傷寒證,不言傷寒病。

白話文:

傷寒的邪氣,沒有固定形態,有時會侵入陽經的氣分,這時太陽經是主要的受邪部位;寒邪傷及營氣,熱邪傷及衛氣,要區分清楚。有時會侵入陰經的精分,這時少陰經是主要的受邪部位。血分不可與精分混為一談。

脈搏強勁有力,表示病情加重。脈搏強勁是因為邪氣盛,病情日益嚴重。但是,也有一些情況是應該脈搏強勁卻不應強勁的,比如脈搏本來就強勁有力,又加上洪數,這就代表病情加重。如果脈搏本來就很細弱,服藥後逐漸變得滑利有力,這表示陰氣轉為陽氣,一定會出汗退燒。因為脈搏細弱不鼓,是由於氣虛造成的,沒有陽氣,怎麼可能出汗呢?何必再說血藥能發汗,這不就自相矛盾了嗎?

我認為,浮脈表示病邪在表,沉脈表示病邪在裡,這是古今相傳的診斷方法。但是,沉脈也可能出現表證,浮脈也可能出現表證。所以,想要觀察表邪,不能只根據脈象的浮沉,應該根據脈象的緊數來辨別。診斷傷寒,不能只拘泥於脈象,應該以證狀為主。所以《內經》說,仔細觀察病機,能夠綜合色脈診斷,才能萬無一失。如果只拘泥於脈象,難免會有誤診。所以節庵說傷寒證,不說傷寒病。

傷寒始自仲景,後諸大家言之詳矣,不必另立議論,以誤後人。○仲景《傷寒論》為傷寒之祖,歷代諸家議論甚多。至明陶節庵《六書》分別詳悉,簡要明白。王肯堂有《傷寒準繩》,大綱細目,朗若列眉,可謂集大成矣。學者於此考究,治病有餘。後人往往好名而立傷寒書,俱不脫前人窠臼。

其中有另立議論者,皆非純正之言。書愈多,法愈亂,徒使後學茫無頭緒。景岳於傷寒亦不可言矣。

白話文:

傷寒學始於張仲景,後世許多醫家都對此深入研究,已經非常詳盡,無需再另立新的說法,以免誤導後人。張仲景的《傷寒論》是傷寒學的鼻祖,歷代醫家都有許多論述。到了明代陶節庵的《六書》則將傷寒學分門別類,講解詳盡,簡潔明瞭。王肯堂的《傷寒準繩》則將傷寒學的綱領和細節都列舉出來,清晰易懂,可謂集歷代醫家之大成。學者只要認真研讀這些書籍,就足以應付治病所需。後人卻常為了出名而編寫傷寒學書籍,但大多都脫離不了前人的窠臼。

其中一些另立新說的人,其言論並非純正之言。書籍越多,理論越混亂,只會讓後學更加迷茫,無所適從。對於傷寒學,王景岳也無需再加論述了。

5. 風寒辨

凡病傷寒者,本由寒氣所傷,而風即寒之帥也。故凡寒之淺者為傷風,風之深者為傷寒;而淺不深,半正半邪之間者,為瘧疾;留於經絡,而肢體疼痛者,為風痹。凡此,皆風寒之所為也。仲景言:無汗,惡寒,發熱,脈浮為傷寒;有汗,惡風,發熱,脈浮緩為傷風。分別甚清,何必又牽雜病之因風者插入傷寒門中,真混亂無頭緒。

白話文:

凡是患了傷寒的人,本是因寒氣侵襲所致,而風則為寒氣的先鋒。因此,寒邪淺表者為傷風,風邪深入者為傷寒;介於淺表與深入之間,半正氣半邪氣的,則為瘧疾;若停留於經絡,導致肢體疼痛的,則為風痺。凡此種種,皆是風寒所致。

仲景說:無汗、惡寒、發熱、脈浮者為傷寒;有汗、惡風、發熱、脈浮緩者為傷風。兩種病症區分得非常清楚,為何又要將其他因風邪引起的病症牽扯進傷寒門中,實在是混亂無頭緒。

6. 傷寒三證

傷寒為病,以冬令水冰地裂之時,多殺厲之氣,人觸之而即病者,是為正傷寒,此即陰寒直中之證也。此為中寒,非傷寒。仲景有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不必多議。然惟流離窮困之世多有之。此是內傷勞倦之證,當從東垣法,不可言傷寒,混亂後學,可罪,可罪。

○其有冬時感寒,至春夏又遇風寒,而伏邪乃動,故在春為溫病,在夏為暑病。寒邪郁遏,陽氣不得伸越,至春時強木旺之月,復感風寒,觸動內之伏邪而發為溫病,夏至後發者為熱病。俱自內達外,當從河間法,不可作傷寒治。景岳未明大理,徒亂後學。○又有時行之氣者,如春寒、夏涼、秋熱、冬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病多相似。此乃時行感受不正之氣,發熱頭痛,當以時令司天之法治之,不可言傷寒。

白話文:

傷寒是一種冬天寒冷時,氣候嚴寒,容易讓人染病的疾病。這種病症是由於寒冷的氣息直接侵襲人體導致的。但是,有些人體虛,在非冬季也容易感到寒冷,這並非真正的傷寒,而是體內寒氣過重。仲景指出,發熱惡寒是陽氣不足,無熱惡寒則是陰氣過盛,不必多說。然而,在貧困潦倒之際,很多人容易因勞累而生病,這是內傷勞倦,應該用東垣的治療方法,不可誤認為傷寒,以免混淆後學,罪不可赦。

有些人在冬天受寒,到了春夏又遇到風寒,導致體內潛伏的病邪發作。因此,春天發病就稱為溫病,夏天發病則為暑病。寒邪阻礙陽氣,等到春天木氣旺盛時,再次受寒,就會觸動體內潛伏的病邪,引發溫病,夏至之後發病的則為熱病。這些病症都是由內而外發作,應該用河間的治療方法,不可當作傷寒治療。景岳對此認識不清,混淆後學,實在不可取。

還有季節流行的病症,比如春寒、夏涼、秋熱、冬溫,這些病症在不同的季節出現,但病症卻很相似。這是因為受到季節流行的邪氣侵襲,導致發熱頭痛,應該用時令司天之法治療,不可當作傷寒治療。

景岳不分明白,俱混言傷寒,大誤後學。凡此三者,皆傷寒之屬。此言大謬。第其病有不同,治有淺深。既云病有不同,不可俱言傷寒矣。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說的是中醫對感冒和傷寒的看法。它指出過去有些醫生不區分清楚感冒和傷寒,都統稱為「傷寒」,這樣會造成後世學生的理解錯誤。

真正來說,感冒、風熱感冒和傷寒都是屬於「傷寒」的一種疾病。但是每個人得的病症可能有所不同,治療的方法也會有所差異。既然每個人的病情都不一樣,就不能一概而論地把所有這些疾病都叫做「傷寒」了。

7. 傳經辨

陶節庵《六書》簡便明白,觀之不致惑亂。若欲詳悉,《準繩》中細細考究可也,不必另立此說。

白話文:

陶節庵所寫的《六書》,簡單易懂,看來不會讓人感到困惑混亂。如果想要詳細瞭解,可以在《準繩》中仔細研究,不用另外建立這個理論。

8. 陽證陰證辨

已有節庵辨證明白,不必再議,徒費唇舌。

9. 兩感

病兩感於寒者,一日則太陽與少陰表裡俱病。此為兩感,臟腑俱受邪也。按門人錢禎曰:兩感者,本表裡之同病,似皆以外感為言,而實有未盡然者,正以內外俱傷,便是兩感。今見少陰先潰於內,而太陽繼之於外者,即縱情肆欲之兩感也。內傷證不必入傷寒。太陰受傷於裡,而陽明重感於表者,即勞倦竭力、飲食不調之兩感也。

此為內傷而挾外邪,東垣自有治法,並非兩感於寒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同時受到寒邪的影響,一天之內就會出現太陽經和少陰經表裡兩經同時生病的情況。這稱為「兩感」,意味著臟腑都受到了邪氣的侵襲。錢禎先生認為,「兩感」指的是表裡經脈同時生病,雖然表面上看來是外感,但實際上並不完全如此,因為內外都受到了損傷,才是真正的「兩感」。如果少陰經先在內部潰敗,然後太陽經才在外表現出病症,這是縱情肆欲造成的「兩感」。內傷證不必歸入傷寒範疇。如果太陰經在內部受到損傷,陽明經又在外部受到重感,這是勞累過度、飲食不調造成的「兩感」。這種情況屬於內傷夾雜外邪,東垣先生已有治療方法,並不屬於「兩感於寒」。

10. 表裡辨

陽邪在表,則表熱;陰邪在表,則表寒。非陽邪在表而表熱,因受寒邪,郁遏其火而發熱。亦非陰邪在表而表寒。經云: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不必言表熱表寒以惑人。○邪在表則不煩不嘔,邪在裡則煩滿而嘔。少陽症,胸脅痛而嘔。○凡病本在表,外證悉具,而脈反沉微者,以元陽不足,不能外達也。

未可以脈沉微而議其元陽不足,而用溫熱之藥。用發表之藥而脈自浮大,乃內伏之邪從內外達也,不可不知。但當救里,以助陽散寒為上策。邪在表而即用救里,助陽散寒,必致發狂、發斑,大誤後人,所謂表症而用里藥,大錯!大錯!

白話文:

外在的陽氣入侵身體,會導致身體表面發熱;外在的陰氣入侵身體,則會讓身體表面感到寒冷。並不是陽氣入侵才會發熱,也可能是因為受寒氣影響,體內的陽氣被阻礙,無法正常發散而導致發熱。同樣地,也不是陰氣入侵就會發寒,經書上說,發熱且怕冷的,是陽氣受損;沒有發熱但怕冷的,是陰氣受損。不用刻意強調表面的熱寒來迷惑人。

外在的邪氣停留在身體表面,患者不會感到煩躁、嘔吐;邪氣入侵到身體內部,患者就會感到煩躁、胸悶,甚至嘔吐。少陽經受損,患者會感到胸脅疼痛,並且嘔吐。

如果病症本源在身體表面,外在表現的症狀都很明顯,但脈象卻沉微,這是因為人體的陽氣不足,無法到達身體表面。

不能因為脈象沉微就認為是陽氣不足,而使用溫熱的藥物。如果使用發散的藥物,脈象反而變得浮大,這是因為原本潛藏在體內的邪氣,因為藥物的作用,從內部向外發散。這一點必須要記住。應該先治療內部,使用溫陽散寒的藥物才是上策。如果邪氣還停留在身體表面就急著治療內部,使用溫陽散寒的藥物,很容易導致患者發狂、出現疹子,這是很大的錯誤。所謂表症用里藥,是最大的錯誤!最大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