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四 (2)
卷四 (2)
1. 報痘三朝治款
一、痘瘡見點後,身熱稍退,別有內熱等症,或色不甚紅,頂不甚突者,便有虛象,雖在三五日內,亦不可用寒涼,恐傷脾胃,為害不小,須以保元湯,或六物煎之類。亦要看光景而用。
如冬月嚴寒,或非時陰邪,外閉寒勝而出遲者,宜五物煎加生薑、麻黃、細辛之類。血藥凝滯。○若氣分大虛而出不快者,宜保元湯、六氣煎。不宜孟浪大補。○頭面出不快,當用川芎、荊芥、羌、防、天麻之類為引使。天麻可不必。
若紅點初出,闇昧乾燥不起發者凶,宜四物湯。內宜生地涼血,用熟地則滯。○有益火回陽,健脾止瀉而發痘者,如附、桂、乾薑、肉蔻之屬是也。此等熱藥,亦非常用。但實熱症顯,虛寒症隱,人多誤認。亦易知,察色辨症即知之。
以上凡解毒之後,紅紫退,二便調,能食不渴,此表裡皆清也,切勿再為解毒,須急以保元、四物、六物之類。表裡皆清,不必急用補劑,竟調飲食,慎起居為妙。○熱毒壅伏於內,須通利之,以祛其熱毒,宜柴胡飲子。涼膈散穩當。○另用吳茱萸末,水調攤足心,引下熱毒,解散其勢。
不見有效。若熱毒熏爍,則成焦黑;若陽氣不充,則成灰黑。且黑為水色,其虧在腎,以陰犯陽,最為惡候。俱屬熱毒熏灼而黑。經云:亢則害,承乃制。物極則反。熱極則反見勝己之化,不可以陽氣不足而用熱藥。○若熱毒凝聚,大便秘結,或躁渴而為焦紫黑陷者,須通其便,先解裡急,宜柴胡飲子。
涼膈散亦可。○若大便不結,別無大熱等症,而痘色黯黑者,總由脾虛不能制水,故見黑色。不可以大便不結一症,即認為虛寒而用溫補,尚要察聲色形象之虛實而用藥。脾虛不能制水,未為確當。○《心鑑》云:凡治黑痘,當用保元湯加芎、桂,補提其氣。當今之世,俱不以此法主治,竟以清火解毒收功者,多多矣。
凡痘夾斑疹齊出者,亦宜辨其寒熱,若表裡俱熱而邪不解者,宜柴葛煎加減。此方未能盡善,尚宜清火解毒。○若熱邪不甚而表邪甚者,宜疏邪飲,或柴歸飲加羌、防、葛根之類。表邪甚,豈可用當歸?新奇之方,不必用也。○若痘夾斑疹而眼紅唇裂,表熱也。此症未必表熱。
一、賊痘者,於出齊之後,中有獨紅獨赤獨大,摸之皮軟而不礙手者,此賊痘也。三日之外,變成水泡,甚至紫黑泡,皆危證也,急用保元湯,或六氣煎加紫草、紅花、蟬退解之,或燈草、木通湯調益元散,利去心經之熱,而紅自退。用益元散利去心經之熱,何得用保元、六氣熱藥補劑耶?立言自相悖謬,誤人多矣。
一、病於未出之先,倘有濕瘡膿水流注者,用滑石敷之。熟石膏末好。
白話文:
[出痘三天治療方案]
-
在痘瘡開始出現後,如果身體熱度稍微下降,但出現內部發熱等症狀,或者顏色不是特別紅潤,頂端不夠突出,這顯示了虛弱的跡象。即使在三到五天內,也不可以使用寒涼藥物,以免傷害脾胃,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覷。應該使用保元湯,或六物煎這類的藥方,根據實際情況來調整使用。
-
如果是在寒冷的冬季,或受到陰邪的影響,使得痘瘡因爲外部寒冷而發展緩慢,應使用五物煎加生薑、麻黃、細辛等。如果血液流動受阻,應使用保元湯和六氣煎。但不宜過度使用大補藥物。
-
如果頭部和臉部的痘瘡發展不暢,應使用川芎、荊芥、羌活、防風、天麻等作爲引導藥。天麻可省略不用。
-
如果紅色痘瘡初現時,看起來暗淡乾燥且不易發展,這是凶兆,應使用四物湯。其中生地黃可以涼血,使用熟地黃則會阻礙血液流動。
-
如果痘瘡因熱毒積聚於體內而變得嚴重,需要使用柴胡飲子來排除熱毒,涼膈散也是穩妥的選擇。另外,可以用吳茱萸粉末,用水調勻後敷在腳底,幫助引下熱毒,緩解病情。
-
如果痘瘡變成焦黑或灰黑,可能是熱毒燻烤或陽氣不足所致。黑色代表腎虧,陰犯陽,是惡候。都屬於熱毒燻灼而變黑。經雲:“亢則害,承乃制。”事物到了極點就會反彈。熱到極致,反而會表現出剋制自己的變化,不能因爲陽氣不足就使用熱藥。
-
如果熱毒積聚,大便乾結,或口渴煩躁而痘瘡變爲焦紫黑色,需要先解決大便問題,可以使用柴胡飲子。
-
如果大便正常,沒有明顯熱症,但痘瘡顏色黯黑,這通常是因爲脾虛無法控制水分,導致黑色出現。不能僅因爲大便正常就認爲是虛寒而使用溫補藥物,還需要觀察聲音、面色、形體的虛實來用藥。
-
《心鑑》提到,治療黑色痘瘡,應使用保元湯加川芎、肉桂,以補充氣血。然而,當今的治療方法並不一定遵循這個方法,而是更多地使用清火解毒的方法。
-
如果痘瘡和斑疹同時出現,需要辨別是寒還是熱。如果內外都是熱,且邪氣不消,可以使用柴葛煎加減。這個方子可能不太完善,還應考慮清火解毒。如果熱邪不重但表面邪氣嚴重,可以使用疏邪飲,或柴歸飲加羌活、防風、葛根等。如果痘瘡和斑疹伴隨眼睛紅腫、嘴脣破裂,這通常是表熱症狀。
-
關於"賊痘"的情況,在痘瘡完全出來後,如果有單獨的痘瘡特別紅、特別大,觸摸起來皮膚軟且不影響手部,這就是所謂的"賊痘"。三天後,這些痘瘡可能會變成水泡,甚至紫色或黑色的泡,這些都是危險的徵兆。應立即使用保元湯,或六氣煎加紫草、紅花、蟬蛻來解毒,或使用燈草、木通湯調益元散,以清除心經中的熱毒,使紅色痘瘡褪色。
-
在痘瘡未出現之前,如果有溼瘡膿水流淌,可以使用滑石粉進行敷塗。熟石膏粉末效果更好。
請注意,上述翻譯基於古代中醫理論,具體治療請遵醫囑。
2. 起發三朝治款
一、痘不起發,或起而不透者,多由元氣內虛,不能托送,故毒氣留伏不出也。不可盡謂元氣內虛而不起發,即用補劑,亦有毒氣壅遏不起者,不可不知。
一、痘雖起發紅活,若頂平色嫩皮薄不堅厚者,此氣虛也。恐變為癢遢?宜六氣,或六物加減主之。既雲氣虛,當補氣以托之,何得又用四物加參草以補血?用藥不分明白,此景岳之大病也。
一、痘色紅紫滿頂,或火欣腫者,血熱毒盛也,宜涼血養營煎加丹皮、木通、牛蒡之屬。宜清火解毒。
一、痘已出齊,而熱尚不退,或躁渴引飲,或二火司氣之令,可少與冷水數口無妨。梨汁、蔗汁甘寒不傷胃氣而解毒。
一、出齊後,痘有小孔,自頂直下至腳,不白不黑,與痘色相同者,名為蛀痘。此因表虛,腠理不密,而為此症,失之不治,則大泄元氣,宜保元湯,或六氣加糯米、川芎、丁香,提氣灌膿。丁香、肉桂太熱。
白話文:
[起發三朝治款]
一、如果水痘無法長出,或者長出來卻無法完全顯現,這大多是由於體內的元氣虛弱,無法推助它們長出,因此毒素就會潛藏在體內無法排出。但是,不能全然認為元氣虛弱就是無法長出的原因,進而使用補品,因為有時毒素過度積聚也會導致無法長出,這一點必須瞭解。
二、即使水痘已經長出且顏色紅潤,但若是頂部平坦、顏色偏淡、皮膚薄且不堅韌,這表示體內氣血不足。恐怕會轉變為其他症狀,應使用六氣湯或六物湯,根據病情進行增減。既然已經確定是氣血不足,應該使用補氣的藥物來幫助它,怎麼會又使用四物湯加人參、甘草來補血呢?用藥若不清楚區分,這是張景嶽(明代醫家)的大問題。
三、如果水痘顏色呈現深紅或紫色,且整個痘頂都充滿這種顏色,或者出現紅腫,這是血液過熱,毒素旺盛的表現,應使用涼血養營煎,加入牡丹皮、木通、牛蒡子等藥物。目的是清除熱毒。
四、當水痘已經全部長出,但體溫依然未降,或者出現焦躁、口渴想喝水的症狀,或者有二火司氣的情況,可以適量喝些冷水,不會有問題。梨汁、甘蔗汁性質寒涼,不會傷害胃氣,反而能解毒。
五、在所有水痘長出後,如果看到一些小孔,從頂部一直延伸到底部,顏色既非白色也不是黑色,和水痘本身顏色相近,這稱為蛀痘。這是因為表層氣血虛弱,肌膚毛孔不夠緊密,才會產生這種症狀,如果不治療,會大量消耗元氣,應使用保元湯,或者六氣湯加上糯米、川芎、丁香,提升氣血,促進膿液生成。不過,丁香和肉桂性質過於燥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