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

1. 附按

薛氏治一兒,每飲食失節,或外驚所忤,即吐瀉發搐,服鎮驚化痰等藥而愈。後發搐益甚,飲食不進,雖參、術,到口即吐。余用白朮和土炒,米泔煎數沸,不時灌半匙,仍嘔。次日灌之,微嘔。再日灌之,欲嘔。此後漸加至半杯,不嘔,乃濃煎服而愈。觀立齋治吐瀉者,以脾胃為主,未見其用歸、地,此乃認清門路之治法,景岳所不及也。

白話文:

[附按],薛先生治療一個小孩,每次只要飲食沒有規律,或者受到外部的驚嚇,就會出現嘔吐、腹瀉甚至抽搐的症狀,服用鎮靜驚嚇、化痰的藥物後病情會好轉。但後來,他的抽搐情況越來越嚴重,連飲食都無法下嚥,就算使用人參、白朮這類補藥,到嘴邊就吐出來。我於是用白朮和泥土一起炒過,再用米湯煮沸幾次,隨時喂他半匙,但仍然會嘔吐。第二天再喂,他只微微有嘔吐反應。第三天再喂,他只是想要嘔吐。之後逐漸增加到半杯,他不再嘔吐,於是濃煎後讓他服用,病情終於好轉。觀察立齋在治療嘔吐、腹瀉的病人時,都是以調理脾胃為主,並未看到他使用當歸、熟地這類藥材,這種辨明病機,對症下藥的治療方式,是張景嶽都比不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