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一 (13)
卷一 (13)
1. 京師水火說
此說人人共知,可以不必言。
2. 醫非小道記
予出中年,嘗遊東藩之野,遇異人焉。果遇異人而創此異言以誤人乎?亦無對證之語,藉此異人以惑世。
景岳自謂博覽群書,而為明醫聖賢尚且謙退,而景岳每每自誇,可恥,可恥。
白話文:
當我到達中年時,曾經在東方的一個偏遠地方旅行,遇到了一位不同尋常的人。難道這個人是故意創造這些奇怪的話來欺騙人們嗎?也沒有任何可以證明他說法正確或錯誤的語言,只是借著這個不同尋常的人來迷惑世人。 景嶽自己聲稱讀過很多書籍,並且成為了一位明智的醫生和聖賢,但是他卻常常自我吹噓,真是令人感到羞愧啊!真丟臉!
3. 病家兩要說
病不貴於能延醫,而貴於能延真醫。景岳自謂真醫矣。閱此書,瑕疵甚多,偏執一見,不明大理,真庸醫之輩。使主者不有定見,能無不被其惑而致誤事者鮮矣。此浮言之當忌也。景岳浮言駁辨,有似是而非者甚多,病家信以為高明,用之必有誤處。
白話文:
生病並不在於能不能找到醫生,而在於能不能找到真正的醫生。李景岳自稱是真正的醫生,但我看過他的書,發現裡面有許多錯誤和偏見,不懂醫學的大道理,完全是庸醫的水平。如果病人沒有自己的判斷,很容易被他的錯誤言論所迷惑,最終導致病情加重。這就是我們應該警惕那些不實言論的原因。李景岳的書中,很多說法看似有道理,其實都是錯誤的,病人家屬會把他當成神醫,按照他的方法治療,最後一定會出問題。
4. 保天吟
一氣先天名太極,太極生生是為易。易中造化分陰陽,分出陰陽運不息。剛柔相蕩立乾坤,剝複決姤群生植,稟得先天成後天,氣血原來是真的。既云先天名太極,易中造化分陰陽,又云剛柔乾坤後天氣血,則知陰陽無偏勝也,何故講治病獨以陽為主?
白話文:
天地萬物起源於先天之氣,稱為太極,太極不斷生生不息,這就是易理。易理中,天地萬物由陰陽演化而成,陰陽互相作用,生生不息。剛柔相濟,形成天地乾坤,剝複決姤,萬物生長。後天之氣血是由先天之氣演化而來,氣血真實存在。既然先天之氣名為太極,易理中天地萬物由陰陽演化,而後天之氣血又源於剛柔乾坤,那麼陰陽應該相互平衡,為何治病時要以陽氣為主?
5. 胃氣
「平人氣象論」曰:平人之常氣稟於胃,胃者,平人之常氣也。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胃氣為人之根本,非真陽為根本,景岳細思之。
又曰:人以水穀為本,故人絕水穀則死,脈無胃氣亦死。先天真陰真陽雖足,一絕水穀,人即死矣。請景岳再思之,不必浮談陰陽水火以炫人。
白話文:
《平人氣象論》中說,普通人平常的氣息都源於胃,胃是普通人平常氣息的根本。人如果沒有胃氣就叫做逆,逆則會死。胃氣是人的根本,而非真陽是根本,景岳要好好思考這一點。
書中又說,人以水穀為本,所以人如果斷絕水穀就會死,脈搏沒有胃氣也會死。就算先天真陰真陽充足,只要斷絕水穀,人也會立刻死去。請景岳再好好思考這一點,不必空談陰陽水火來炫耀自己。
6. 脈色
能合色脈,可以萬全。
7. 人迎氣口
詳人迎本足陽明經脈,在結喉兩旁。氣口乃手太陰經脈,在兩手寸口。東垣《內外傷辨》亦云:左為人迎,右為氣口。其中有至理。足陽明經脈雖在結喉,而診脈在右關。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說的是中醫中的「人迎、氣口」兩個穴位的位置和特點。「人迎」是位於脖子左右兩側的一個穴位,屬於足陽明胃經;「氣口」則是在手腕處的手太陰肺經。
李杲(又名李時珍)在他的著作《內外傷辨》中也提到過這個觀念,他認為左手的人迎穴代表了身體內部的情況,右手的氣口穴則反映了呼吸系統的功能狀況。因此,通過觀察這些穴位可以瞭解一個人的健康狀態。
另外還提到了一個重要的概念——「足陽明經脈雖然在結喉,但診脈卻要在右關」。這裡的意思是指,即使足陽明胃經的主線路徑經過咽喉部位,但是我們要檢查它的功能是否正常,應該從腕部的右關穴開始進行診斷。這樣做能夠更準確地反映出該經絡的運行情況以及相關臟腑器官的工作狀態。
8. 寸口諸脈
寸口脈沉而弱,曰寒熱及疝瘕,少腹痛。若竟講下竟下,少腹、膝、足中事也,當在尺中,令診在寸口,則知診脈不可執一。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描述的是中醫對脈象和症狀之間關係的理解。
脈象為「寸口脈沈而弱」,表示有寒熱交替或疝氣積聚的情況,同時伴隨小腹部疼痛。
如果繼續向下探查,可能會涉及到小腹部、膝蓋以及腳部的一些問題。這些情況應該出現在尺中的位置(即手腕處),但因為已經有人在寸口的位置進行了把脈,所以知道不能只看一個地方的脈象來判斷病情。
9. 真臟脈
黃帝問曰:見真臟者死,何也?岐伯曰: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也。五臟者,皆稟氣於胃,胃者五臟之本。景岳獨以真陽、元陽、命門為根本,每每以此立言。而今醫讀是書,治病不曰補火即曰導火歸源,補火生土,習俗以為常套,未聞以脾胃為本。○按:此胃氣即人之陽氣,陽氣衰則胃氣弱,陽氣敗則胃氣絕矣。
創出一陽氣。脈為氣血之先,胃為水穀之海,水穀之精氣,變化為脈,故人絕水穀則死,有胃氣者,不疾不徐,難以名狀也,即和緩也,豈可將一陽氣為言?不知脈之一字從何處來,脈者,血脈也,何得以陽氣亂惑人心?所謂凡陽有五者,即五臟之陽也。五臟之氣,互相灌濡,故五臟各兼五氣。
白話文:
黃帝問道:看到真正器官的情況下判斷病患會死亡,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五臟都是從胃吸收氣息的,而胃是五臟的根本。五臟都從胃吸收氣息,因此胃是五臟的根本。景嶽獨特地認為真陽、元陽、命門是根本,常常以此作為論點。然而現在醫學界閱讀這本書時,治病不是說補火就是說導火回歸本源,補火以養土,這種做法被視為常規,但很少聽到以脾胃為根本。
按:這裡的「胃氣」即是人的陽氣,陽氣衰退則胃氣變弱,陽氣消亡則胃氣終結。創造出一陽氣。脈搏是氣血的先導,胃是食物與飲料的海洋,食物與飲料的精氣轉化為脈搏,所以人如果斷絕食物與飲料就會死亡,有胃氣的人,其脈搏既非過快也非過慢,難以用言語形容,即是一種平和的狀態,怎麼可以將「一陽氣」作為論點?不知道「脈」這個詞從何而來,脈搏指的是血液循環,怎麼能用陽氣混淆人心?所謂「凡陽有五」,是指五臟的陽氣。五臟的氣息相互滋潤,因此五臟各自包含了五種氣息。
是可見無往而非陽氣,亦無往而非胃氣,無胃氣即真臟獨見也,故曰死。但知五臟之陽氣,不知五臟之陰精,可謂有陽而無陰。竟說胃氣,不必生出一陽氣。
白話文:
以上的古文中,意思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陽氣和胃氣的存在,沒有胃氣就等於只有真臟(指心、肝、脾、肺、腎)的功能,所以會死亡。只知道五臟中的陽氣,不知道五臟中的陰精(指的是水液),可以稱為只有一個陽氣,而沒有陰精。只是談論胃氣,就不必再提一個陽氣了。
10. 脈神
脈者,血氣之神,邪正之鑑也。何前篇脫卻血之一字而竟以陽氣為胃氣?大謬。故血氣盛者脈必盛,衰者脈必衰,無病者脈必正,有病者脈必乖。人之疾病,無論表裡寒熱,皆有虛實,既知表裡寒熱,而復以虛實二字決之,則千病萬病,可一貫矣。有病虛而見實脈,有病實而見虛脈,不可以實脈便是實症,虛脈便是虛症,必察色問情為要。不可以虛實二字決之,千病萬病可以一貫,誤人非淺。
白話文:
脈象是血氣的表現,也是辨別邪氣正氣的指標。為何前文省略了「血」字,而直接以陽氣為胃氣呢?這實在是錯誤的。因為血氣旺盛的人,脈象必然強勁;血氣衰弱的人,脈象必然微弱。沒有疾病的人,脈象必然正常;有疾病的人,脈象必然異常。
人體的疾病,不論是表證還是裡證,寒症還是熱症,都存在虛實之分。明白了表裡寒熱之後,再以虛實二字來判斷,那麼千變萬化的疾病,都可以用一個原則來理解。
有些病人,雖然體虛,卻呈現出實脈;有些病人,雖然體實,卻呈現出虛脈。不能因為看到實脈就判定是實證,看到虛脈就判定是虛症,一定要觀察患者的臉色,詢問患者的病情,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如果只用虛實二字來斷定疾病,那麼千變萬化的疾病就無法一貫理解,誤導病人,後果不堪設想。
11. 部位解
按:本經曰: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中事。所以脈之形見上者,候上;下者,候下。自王叔和云:心與小腸合於左寸,肺與大腸合於右寸,致後人遂有左心小腸,右肺太腸之說,其謬甚矣。經絡亦在上部。
經絡受病,在寸診之,亦為有理,如齒屬腎,其在上部,腎虛齒痛,診在寸乎?尺乎?肝開竅於目,亦在上,肝火作痛,診在關乎?寸乎?故診脈要圓活變通,不可拘執上竟上、下竟下之說,所謂切而知之之謂巧也。
白話文:
《內經》說,脈象上行至寸關脈者,反映的是胸喉部位的狀況;脈象下行至尺澤脈者,反映的是腹部、腰部、大腿、膝蓋、小腿等部位的狀況。因此,脈象上行的,就診察上部的病症;脈象下行的,就診察下部的病症。王叔和說,心和小腸在左寸脈,肺和大腸在右寸脈,導致後人誤以為左邊是心和小腸,右邊是肺和大腸,這實在是太過於錯誤了。經絡也都在上部。
經絡生病,在寸脈診察,也有一定的道理。比如牙齒屬腎,它在人體的上部,腎虛引起牙痛,診察應該在寸脈還是尺脈?肝臟開竅於眼睛,也位於上部,肝火上炎引起眼睛疼痛,診察應該在關脈還是寸脈?所以診脈要靈活變通,不能一味拘泥於脈象上行診察上部、脈象下行診察下部的說法,所謂「切脈而知之」的技巧就在於此。
12. 正脈十六部
沉滑為宿食,為伏痰。景岳言痰因病而生,非因痰而生病。既云伏痰,乃痰伏於內而致病,何其言之不符?○沉而實者,多滯多氣,故曰下手脈沉,便知是氣。郁。
數脈有陰有陽,今世相傳,皆以數為熱,及考《內經》,但曰:諸急者多寒,急者緊也,大急六至者曰數為熱,細急六至者曰緊,緊主寒主痛。緩者多熱,滑者陽氣盛,微有熱。粗大者,陰不足,陽有餘,為熱中也。緩而滑者,曰熱中。余此,則無以數言熱者。《內經》云數則煩心。
豈非熱乎?自余歷驗以來,凡見內熱伏火等證,脈反不數,而惟洪滑有力,如經所言是也。內熱伏熱等症,往往沉細帶數,重按有力,丹溪「澀脈論」其言甚詳。○惟脈不可以言傳,當以意悟之,而以審察病機為要。經云能合色脈,可以萬全,若專講脈息,未免誤人。○凡寒邪外感,脈必暴見緊數。
白話文:
脈象沉滑代表宿食和伏痰,但景岳認為痰是因病而生,而非因痰而生病。如果說伏痰是痰伏於內而致病,那這句話就前後矛盾了。沉實的脈象,多半是氣滯和氣郁,因此下手脈沉就能知道是氣郁。
脈象有陰有陽,現今流傳的說法都認為數脈為熱,但考究《內經》,它只說急脈多寒,急脈是指緊脈,六至而急的脈稱為數脈,屬於熱證;六至而細急的脈稱為緊脈,屬於寒證和痛證。緩脈多熱,滑脈是陽氣盛,略帶熱意。粗大的脈象,代表陰不足陽有餘,屬於熱證。緩而滑的脈象,也屬於熱證。由此可見,《內經》中並沒有以數脈論熱的說法。
《內經》說數脈會導致心煩,這難道不是熱證嗎?但我多年來觀察發現,凡是內熱伏火等症狀,脈象反而不數,而是洪滑有力,這就如同經書所言。內熱伏熱等症,脈象往往沉細帶數,重按有力,丹溪的「澀脈論」中對此論述非常詳細。
然而,脈象無法單憑文字傳授,必須用心領悟,並以審察病機為重。經書說能結合面色和脈象,就能萬無一失,如果只專注於講解脈息,就很容易誤人。凡是寒邪外感,脈象必定會突然出現緊數。
緊則為寒,數則為熱,二脈不知分別,何得云切而知之乎?○又有陰虛之數者,必數而弦滑,雖有煩熱,亦宜慎用寒涼。陰虛則脈數,水衰火亢之象,並非虛寒也。○一瘧有數脈。凡瘧作之時,脈必緊數,瘧止之時,脈必和緩。豈作即有火,而止則無火乎?弦數者多,故曰瘧脈多弦,未可言緊。
○夏傷於暑,秋為痎瘧。熱邪內伏,寒邪外束,發為瘧疾,故脈弦數。瘧來其熱邪外達,脈象弦數,瘧止其火內伏,弦數即平,是暑熱之邪隨瘧之進退而變動耳,非無熱也。○凡痢疾之作,率由寒濕內傷,脾腎俱虛,所以脈數,但兼弦澀細弱者,總皆虛數,非熱數也。悉宜溫補命門,百不失一。
白話文:
['緊脈代表寒,數脈代表熱,若不能分辨兩脈的不同,又如何能診斷病情呢?再者,對於陰虛所引起的數脈,必定是數脈伴隨著弦滑,即使有煩熱現象,也應謹慎使用寒涼藥物。陰虛會導致數脈,這是水液不足、火氣旺盛的表現,並非虛寒。'
'瘧疾常常伴有數脈。在發作時,脈搏必定會緊數;在癥狀消失後,脈搏會變得和緩。難道發作時有火氣,癥狀消失後就沒有火氣嗎?由於數脈的頻率較高,因此稱為瘧脈多弦,但不能僅以緊脈來描述。'
'夏季因暑氣過度受損,秋季會引發痎瘧。熱邪潛藏體內,寒邪包圍在外,導致了痎瘧病的發生,因此脈搏呈現弦數。當痎瘧發作時,熱邪向外散發,脈象呈現弦數;當痎瘧停止時,熱邪潛藏體內,弦數的脈象就會恢復平和,這是暑熱邪氣隨著痎瘧的進展和停止而變化,而非真的沒有熱邪。'
'所有的痢疾發作,通常是因為寒濕侵入體內,脾腎功能衰弱所致。脈數的情況下,如果伴有弦澀細弱的脈象,都是虛性的脈象,而不是熱性的脈象。全都要用溫補命門的方法治療,百試不爽。']
痢疾熱者居多,此數句一出,殺人多矣。景岳罪孽不小。○一胎孕有數脈。以衝任氣阻,所以脈數,本非火也。以血不足而熱。此當以強弱分寒熱,不可因其脈數而執以黃芩為聖藥。強者於火無疑,弱者亦陰分不足而熱,故脈數。數則為熱,黃芩清血中之火,加於涼血養血藥中,則胎不受火燔灼而安,故為聖藥。
○按以上數脈諸證,凡邪盛者多數脈,虛甚者尤多數脈,則其是熱非熱,從可知矣。虛甚而見數脈,亦真陰之虛,虛火妄動,但可滋陰,不可以溫熱藥治之。
洪脈為血氣燔灼,大熱之候。火氣非血氣。浮洪為表熱,沉洪為裡熱,為脹滿,為煩渴狂躁,為斑疹,為頭痛面熱,咽乾喉痛,口瘡癰腫,為大小便不通,為動血,此陽實陰虛,氣實血虛之候。此非氣實血虛,乃陽火亢盛之症。
白話文:
痢疾熱症狀較常見,這幾句話殺傷力大,景嶽的過錯不小。
一、懷孕時脈搏跳動頻繁,這是因為衝脈和任脈的氣流受阻,導致脈搏加快,並非因為內火旺盛。這是因為血量不足引發的熱症,應當根據脈搏的強弱來區分寒熱,不能僅因脈搏跳動頻繁就認為黃芩是最神妙的藥物。強壯的身體在遇到火災時無疑會有反應,而體質較弱的人可能只是陰分不足導致的熱症,因此脈搏跳動頻繁,頻繁即代表熱,黃芩能清潔血中的火氣,添加在涼血和養血的藥物中,可以保護胎兒不受火氣的灼燒而保持平靜,因此黃芩被認為是最神妙的藥物。
二、根據以上關於脈搏的症狀,如果邪氣強烈,脈搏就會頻繁;如果體質虛弱,脈搏也會頻繁。由此可推斷,這些症狀是熱症還是非熱症,已經可以明確。對於體質極度虛弱卻出現脈搏頻繁的情況,這通常是真陰虛損,虛火妄動,只適合滋養陰液,不能使用溫熱的藥物進行治療。
洪脈表明血氣被燒灼,高熱的現象。火氣不是血氣。浮動且洪大的脈象表示表皮的熱症,沈降且洪大的脈象表示內部的熱症,表現為腹脹、口渴、狂躁,以及斑疹、頭痛、臉部發熱、咽喉乾燥、口瘡、腫瘤、大小便不通,以及出血等現象。這是一種陽實陰虛、氣實血虛的症狀。這並非氣實血虛,而是陽火過盛的症狀。
微脈乃血氣俱虛之候,為畏寒恐懼,怯弱少氣,中寒脹滿,嘔噦泄瀉,虛汗食不化,腰腹疼痛,傷精失血,眩運厥逆。此雖氣血俱虛,尤為元陽虧損,最是陰寒之候。以上諸症,治法不一,不可竟以元陽虧損,而用熱藥。
滑脈又凡病虛損者,多有弦滑之脈,此陰虛然也。瀉痢者,亦多弦滑,此脾腎受傷也。不得通以火論。不可通以寒論。
澀脈為血氣俱虛之候,為少氣憂煩,痹痛拘攣,麻木無汗,脾寒少食,胃寒多嘔,二便違和,四肢厥冷,男子傷精,女子失血不孕,經脈不調。凡此總屬陽虛。諸家言氣多血少,豈以脈之不利,猶有氣多者乎?澀為血少傷精。以上諸症,或寒或熱,治法不一,不得謂之總屬陽虛,而用熱藥。若景岳診脈治病,大有誤人。
白話文:
微脈是血氣雙虛的徵兆,會出現畏寒、膽小、力氣不足、中寒導致脹滿、噁心、拉肚子、虛汗、消化不良、腰腹疼痛、傷精、出血、頭暈、昏厥等症狀。這些症狀雖然顯示氣血雙虛,但更主要的是元陽的損失,這是陰寒的典型表現。對於這些症狀,治療方法各不相同,不能僅僅因為元陽損失就使用熱性的藥物。
滑脈則常見於虛弱或損傷的情況,多呈現為弦滑的脈象,這表明陰虛。拉肚子的情況也常伴隨弦滑脈,這說明脾腎受損。對於這種情況,不能單純地以火論,也不能以寒論。
澀脈是血氣雙虛的徵兆,表現爲氣力不足、焦慮、痛苦、肌肉僵硬、麻木、無汗、脾寒、食慾不振、胃寒、容易嘔吐、大小便不順、四肢冰冷、男性傷精、女性失血、不孕、經絡不調等症狀。這些總體來說都是陽虛的表現。各家對脈象的描述多說氣多血少,難道脈象不暢順就一定表示氣多嗎?澀脈代表血少、傷精。對於這些症狀,可能會有寒熱不同,治療方法也不盡相同,不能僅僅因為是陽虛就使用熱性的藥物。如果依照景嶽的診脈和治病方法,可能會誤導人。
至如留滯鬱結等病,本亦結脈之證應,然必其形強氣實,而舉按有力,此多因鬱滯者也。留滯有形象可據。
伏脈有因胸腹痛劇,有因氣逆於經,脈道不通,有偶因氣脫不續,此必暴病暴逆者乃有之,調其氣而脈自復矣。伏脈之見,果有氣滯痰凝,糾結於腸胃之中,有形象可據。若無凝滯,方可論虛,虛症察色聽聲,顯然自露。
白話文:
像是留滯鬱結之類的病症,本就是脈象表現出來的,但一定要是身體強壯、氣血充沛,按壓時有力度,這才多半是鬱滯造成的。留滯有明顯的徵兆可以觀察。
伏脈有可能是因為胸腹劇痛,也有可能是因為氣逆於經絡,脈道不通暢,還有一些可能是因為氣虛脫落,這多半是突然發病、病情急劇的狀況才會出現。調整氣血,脈象自然會恢復。伏脈如果確實是氣滯痰凝,糾結在腸胃之中,也會有一些徵兆可以觀察。如果沒有凝滯,才能論斷虛症,虛症的症狀從面色和聲音就能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