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三 (5)
卷三 (5)
1. 胎孕類
2. 胎脈
《脈訣》云:欲產之婦脈離經,沉細而滑也。離者異也,經者常也,異於平常之脈也。○《質疑》謂:離經之脈,即歇至者是也。非單謂歇至。《啟蒙》曰:欲產之婦脈離經,離經之脈認分明,其來大小不調勻,或如雀啄屋漏應,是即異於平常之脈也。腰痛腹痛眼生花,產在須臾卻非病。見此脈,見此症。
白話文:
《脈訣》中提到,即將生產的孕婦,她的脈象會離開常態,呈現出沈細而滑的特徵。這裡所說的"離"是指異常,"經"則指的是平時正常的脈象,也就是說,這時候的脈象會與平時有所不同。
《質疑》認為,所謂的離經脈象,就是脈搏有間歇的現象,但並非僅指脈搏間歇。《啟蒙》中記載,即將生產的孕婦脈象異於常態,這種脈象很容易辨認,脈搏的大小和節奏會不規律,可能像雀鳥啄食或者像屋頂漏水一樣,這正是與平時脈象不同的地方。同時,孕婦可能會感到腰痛、腹痛,甚至眼睛會出現模糊的視覺,但這並不是疾病,而是即將分娩的徵兆。當出現這種脈象,以及這些徵狀的時候。
這就是在描述孕婦即將生產的脈象和相關徵狀。
3. 安胎
一、胎氣有寒而不安者,其症或吞酸吐酸,或嘔惡脹滿,或喜熱畏涼,或下寒泄瀉,或脈多沉細,絕無火證,而胎不安者,皆屬陽虛寒症,但溫其中而胎自安矣。胎氣有寒而不安者,蓋暫時受寒者有之。若為陽虛寒症而用熱藥,大誤人也。若肝腎不足於下者,宜左歸飲、右歸飲、固陰煎主之。若桂附,非懷妊所宜。
○若多嘔惡者,當隨前症前方,加二陳之類以和之。竟宜和胃扶脾,不必前方。
氣滯兼痰者,四七湯、二陳加當歸主之。有痰加當歸,於理不通。
一、王節齋曰:調理妊婦,在於清熱養血,自術補脾為安胎君藥,條實黃芩為安胎聖藥,清熱故也。立齋亦以此法為要。此一說者,雖若有理,而實有大病,不可不辨也。夫孕之胎氣,必隨母之臟氣,大都陰虛者多熱氣,陽虛者多寒氣,寒之則寒、熱之則熱者,是為平氣。今以十人言之,則寒者居三,熱者居三,平者居四,此大較也。
母氣之寒者不能受胎,太熱者亦不能受胎,和平則有子。惡阻一症,肝火一干胃家,用二陳、六君,內加生薑、竹茹、黃連,治之必效。若講用生薑、半夏,蓋因嘔吐也,非胃寒也。亦有加條芩而嘔吐得安者,多矣,不可議其為非。但妊婦內熱者多,寒者百中一二也,不可認錯關頭,而禍後人。
今之胎婦,氣實者少,氣虛者多。氣虛則陽虛,而再用黃芩,有即受其損而病者。亦有熱傷元氣而虛者,可用涼藥,氣為陽,《內經》云熱傷氣,故用清熱。若謂陽虛,則為火衰,當用熱藥,血得熱而妄行,必致傷胎。今人不察,但以聖藥二字,認為胎家必用之藥,無論人之陰陽強弱,凡屬安胎,無不用之,其害蓋不少矣。凡受胎者,內熱而飲食少迸者,多因熱傷血,故用酒炒黃芩,清血中之火。
白朮健脾進食,飲食多進,可以化生精血,護養胎元。在夏月熱傷元氣,尤宜加用。倘有雜病,當以胎前治法,不可膠柱鼓瑟。
若心驚膽怯,煩悶不安者,名子煩,用竹葉湯。未應,血虛佐四物,氣虛佐四君。子煩因熱者多,四物、四君尚要斟酌。○若下血不止,名漏胎,血虛用二黃散,血去多用八珍湯。未應,用補中益氣。凡胎漏去血,宜用補氣清火,以氣能攝血也。芎歸行血,大不宜用。○若小便澀少,或成淋瀝,名子淋,用安營散。
不應,兼八珍。腿足轉筋,而小便不利,急用八味丸,緩則不救。懷妊,小便不利,陰分不足,肺金虛弱者有之。若講八味丸,丸者緩也,豈可以緩藥治急病?然八味丸治火衰者則可,若治懷妊,百中一二也。○或胎作脹,或脹作痛,此是脾胃氣虛,不能承載,用安胎飲加升麻、白朮。
不應,用補中益氣。懷妊作脹,氣滯而脾弱者多。脹而痛,則氣愈滯矣,宜理氣健脾。若認脾胃氣虛不能承載,此胎氣下墜也,可用升提補中氣,若脹而痛,用之必氣急而喘,胎上逼心而死。立齋一代明醫,此處尚欠斟酌。○或因勞役所傷,或食煎炒,小便帶血,此是血得熱而流於胞中,宜清膀胱,用逍遙散。
白話文:
[安胎]
- 如果懷孕的胎兒受到寒氣影響而不穩定,可能表現出的症狀包括胃酸倒流、噁心飽脹、偏好熱食怕冷、下腹寒冷或拉肚子,或是脈搏微弱細緻,完全沒有火氣的徵兆,這都是因為體內的陽氣不足造成的寒症。只要溫暖身體中焦,胎兒就能夠安定。然而,如果是短暫受到寒氣影響,而非真正體內陽氣不足的寒症,就不要使用熱性藥物,否則會造成誤解。如果肝腎功能在下部不足,應該使用左歸飲、右歸飲、固陰煎等藥方。然而,肉桂和附子對於懷孕的女性並不適合。
如果孕婦噁心嚴重,應在原本的治療方案中加入二陳湯之類的藥物來調和。更應該做的是調理胃腸和脾臟,而不是單純依賴原有的治療方案。
如果是氣滯和痰多的情況,可以使用四七湯或二陳湯加上當歸來治療。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加入當歸,並不符合常理。
- 王節齋曾經說過,調理懷孕的女性,應該注重清熱和養血,而白朮是補脾的重要藥物,黃芩則被視為安胎的神藥,這都是為了清熱。然而,這種方法雖然聽起來合理,實際上卻存在問題,必須加以辨別。胎兒的氣質必定會受到母親臟腑氣質的影響,大多數陰虛的人容易產生熱氣,而陽虛的人則容易產生寒氣。如果按照寒熱來調整,那便是平衡的氣質。如果以十個人作為例子,那麼三個人可能是寒性,三個人可能是熱性,剩下四個人則是平衡的氣質。
氣質偏寒的母親不易受孕,同樣地,氣質偏熱的母親也不易受孕,只有氣質平衡的母親才能順利懷孕。惡阻這種症狀,一旦肝火上攻到胃部,可以使用二陳湯、六君子湯,再加上生薑、竹茹、黃連來治療,效果肯定會很好。然而,如果只是因為孕婦嘔吐就使用生薑、半夏,這是因為嘔吐,而不是因為胃寒。也有時候,加入黃芩後,嘔吐反而得到舒緩,這種情況很常見,不能因此否定其效果。然而,孕婦體內有熱氣的佔大多數,只有極少數是寒性的,不能誤判,以免對後人造成傷害。
現在的孕婦,氣質強壯的很少,氣質虛弱的很多。氣質虛弱,意味著陽氣不足,如果再使用黃芩,可能會受到傷害而生病。同時,也有因為熱氣傷害了元氣而導致虛弱的情況,這種情況可以使用涼性藥物,因為氣質是陽性的,《內經》中提到熱氣會傷害氣質,所以需要使用清熱的藥物。然而,如果說是陽氣不足,那就意味著火氣衰退,應該使用熱性藥物。但是,血液受到熱氣影響會亂跑,最終會傷害胎兒。現在很多人不明白這點,只因為黃芩被稱為「聖藥」,就認為是懷孕的女性必用的藥物,不管孕婦的陰陽強弱,只要是為了安胎,都會使用,這樣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對於懷孕的女性,如果體內有熱氣而且飲食量減少,通常是由於熱氣傷害了血液,所以需要使用經過酒炒的黃芩,來清除血液中的熱氣。
白朮能夠強健脾臟,增加食慾,讓飲食量增加,這樣就可以生成更多的精血,保護和養育胎兒。在夏季,熱氣傷害了元氣,更應該加入白朮。如果有其他疾病,應該根據懷孕前的治療方式來處理,不能墨守成規。
如果孕婦出現心悸、膽怯、煩躁不安的情況,這被稱為子煩,可以使用竹葉湯。如果沒有改善,可以考慮血虛的情況,使用四物湯,或是氣質虛弱的情況,使用四君子湯。子煩這種症狀,通常是由於熱氣引起的,使用四物湯和四君子湯時需要謹慎。
如果孕婦持續出血,被稱為漏胎,血虛的情況可以使用二黃散,失血過多的情況可以使用八珍湯。如果沒有改善,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對於胎漏出血的情況,應該使用補氣和清熱的藥物,因為氣質可以控制血液。川芎和當歸具有活血的作用,不應該使用。
如果孕婦尿量少且排尿困難,或是形成滴瀝,這被稱為子淋,可以使用安營散。
如果沒有改善,可以配合使用八珍湯。如果腿部和腳部抽筋,並且小便不暢,應該立即使用八味丸,否則無法挽救。對於懷孕的女性,如果小便不暢,可能是因為陰分不足和肺金虛弱。然而,如果只是因為八味丸是緩慢的藥物,就不能用緩慢的藥物來治療急症。然而,八味丸對於治療火氣衰退的情況是有效的,但對於懷孕的女性來說,只有極少數的情況適用。如果孕婦感到腹部脹痛,這可能是因為脾胃氣質虛弱,無法承受胎兒的重量。可以使用安胎飲加上升麻和白朮。
如果沒有改善,可以使用補中益氣湯。對於懷孕的女性,腹部脹痛通常是因為氣質滯留和脾臟虛弱。如果腹部脹痛,那麼氣質會更加滯留,應該調理氣質和強健脾臟。如果只是認為脾胃氣質虛弱無法承受胎兒的重量,這意味著胎兒的位置下垂,可以使用升麻提升中氣。然而,如果腹部脹痛,使用這種方法會導致氣質急促和呼吸困難,胎兒會向上壓迫心臟,導致死亡。立齋是一位著名的醫生,這裡的處理方式還需要進一步考慮。
如果孕婦因為勞累或食用煎炒食物,小便帶血,這可能是因為血液受到熱氣影響流入子宮中,應該清潔膀胱,使用逍遙散。
如果已經確定血液受到熱氣影響流入子宮中,應該使用清涼的藥物來清除熱氣,逍遙散並不是最適合這種情況的藥物。立齋是一個明白道理的人,但使用藥物時往往會固守舊方,未能達到最佳效果,同時喜歡溫補而害怕寒涼,因此景嶽特別喜愛他。胎兒在子宮中,就像水果在樹枝上一樣,如果樹枝枯萎,水果就會掉落,這是自然的現象。女性如果情緒波動或慾望過度,也會導致胎兒不安甚至墮胎。這是在描述懷孕的女性如何受病。
有些情況是因為母親的疾病影響到胎兒,只要治療母親的疾病,胎兒自然就會穩定。這種觀點非常恰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