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岳全書發揮》~ 卷三 (4)
卷三 (4)
1. 熱入血室
熱入血室,莫若以小柴胡湯加生地、丹皮、山梔為正治。景岳新方,俱不合法。
白話文:
如果病情發展到熱邪侵入血分的情況,最適當的治療方式是使用小柴胡湯,再添加生地、丹皮和山梔。這是正確的治療方法。然而,景嶽的新方子,都不符合正確的治療原則。
2. 辨血色
今人但見紫色,不分虛實,便謂內熱,不知紫赤鮮紅,濃而成片者,是皆新血妄行,多由內熱;紫而兼黑,或散或薄,及沉黑色敗者,多以真氣內損,必屬虛寒。未必真為寒,脾虛則有之,然必察其面色之痿黃為要。○此等症當察色審症,辨其寒熱虛實而治,未可以為真氣內損屬虛寒也。
若盡以紫色作熱症,則無不隨藥而斃矣。凡腸澼、便血之屬,無不皆然。亦要辨別寒熱虛實。
白話文:
現在人們只看到血液呈紫色,卻不區分是由虛證還是實證引起,就斷定是體內有熱。事實上,如果血液呈現鮮紅偏紫,且濃稠成片,這多半是新鮮血液異常流動,通常是因為體內有熱。然而,如果血液呈紫色並帶有黑色,或是分散不集中,顏色深沈近乎黑色,這多是由於體質真氣受損,必定屬於虛寒證狀。但這不一定就是真正的寒證,脾臟虛弱也可能導致這種情況,然而,判斷臉色是否萎黃纔是最重要的。
對於這樣的症狀,應該從臉色和症狀來判斷,分辨是寒證、熱證、虛證還是實證再進行治療,不能單純認為是體質真氣受損而歸類為虛寒。
如果一律將紫色血液視為熱證,那麼病人很可能會因服錯藥而死亡。無論是腸道出血或其他便血的情況,都是如此。在治療前,也必須分辨清楚是寒證、熱證、虛證還是實證。
3. 血枯經閉
「評熱病論」曰: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降心火則經來。血枯與血隔,本自不同。蓋隔者,阻隔也;枯者,枯竭也。阻隔者,因邪氣之隔滯,血有所逆也。氣滯血凝。
若經候微少,漸漸不通,手足骨肉煩疼,日漸羸瘦,潮熱,脈微數,此由陰虛血弱,陽往乘之,少水不能減盛火,火逼水涸,耗亡津液,治當養血益陰。宜降心火為要。逍遙散治抑鬱經閉最好,加山梔、香附、丹皮更妙。火逼水枯,不得不以滋陰清火,若講寒涼凝血則謬矣,蓋血既為火所耗,何凝之有?惟有瘀滯者,不可用耳。五穀入胃,化為血,以榮四末,內養臟腑。
若服苦寒,復傷胃氣,必致不起。張子和以穀肉果菜補之,為胃氣也。
白話文:
【血枯經閉】
根據「評熱病論」所述,女性月經停止是因為胞脈閉塞了。要讓月經恢復,需先降低心火。血枯和血隔雖相似,但兩者其實是不同的情況。血隔指的是血液流通受到阻礙,而血枯則是指血液乾涸。阻礙的情況通常是因為邪氣滯留,導致血液運行受阻,氣血凝結。
如果月經量漸漸減少,最後完全不通,且伴隨手腳和肌肉痠痛,身體日漸消瘦,常感潮熱,脈搏細微而快速,這是由於陰虛血弱,導致陽氣過盛。少量的陰氣無法抵擋旺盛的陽火,使得陰氣被火勢逼迫,消耗了體內的津液,治療應當著重在滋養血液和增強陰氣。首要之務是降低心火。逍遙散對於改善抑鬱引起的月經閉止非常有效,加入山梔、香附、丹皮效果更佳。對於火旺導致水份乾涸的情況,必須以滋陰清火的方式來處理,若使用寒涼藥物使血液凝固反而會造成錯誤,因為血液已被火勢耗盡,哪還會有凝固的問題呢?然而,若是因血液瘀滯導致的情況,就不適合使用這種方法。
食物進入胃部後,會轉化為血液,以滋養四肢末端,同時養護內臟。
若服用苦寒性藥物,又傷害了胃氣,可能會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危及生命。張子和建議以穀類、肉類、水果和蔬菜等食物來補充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