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濟本事方》~ 卷第一 (2)
卷第一 (2)
1. 星附散
治中風雖能言,口不喎斜,而手足嚲曳,脈虛浮而數,風中腑也。蓋風中脈則口眼喎斜,風中腑則肢體廢,風中臟則性命危。凡風中腑宜汗而解,星附散
白話文:
治療中風,即使患者能夠說話,嘴沒有歪斜,手腳卻偏袒曳尾,脈象虛浮而數,這是風邪侵犯腸胃腑。因為風邪侵犯經脈,則出現嘴眼歪斜;風邪侵犯腸胃腑,則肢體廢用;風邪侵犯臟腑,則危及生命。凡是風邪侵犯腸胃腑的,宜發表汗解,使用星附散。
天南星(大者),半夏(二味薄切,薑汁浸透),黑附子(炮裂,去皮臍),白附子(炮微黃)川烏(灰火炮裂,去皮尖用),白殭蠶(去絲嘴,炒),沒藥(別研,入藥),人參(去蘆),白茯苓(去皮,以上各等分)
白話文:
天南星(大的),半夏(兩味藥材切成薄片,用薑汁浸泡透),黑附子(用火炮裂,去掉皮和臍部),白附子(用火炮至微黃),川烏(用灰火炮裂,去掉皮和尖端),白殭蠶(去掉絲和嘴,炒熟),沒藥(研磨成細末,入藥),人參(去掉蘆頭),白茯苓(去掉皮,以上各味藥材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酒各一盞,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二三服汗出瘥。頃在桐廬,有人患此症,三投此藥得汗,手足能舉。
白話文:
上等的藥材是比較粗糙的。每次服用二錢,水和酒各一盞,一起煎煮到八成,去除渣滓,熱服,兩三次汗出便可痊癒。前不久在桐廬,有人患了此病,三次服用此藥出了汗,手腳就能活動了。
2. 二生散
治體虛有風,外受寒濕,身如在空中,二生散。
生附子(去皮臍),生天南星(各等分)
白話文:
治療體質虛弱且有風邪,外受寒濕影響,感覺身體好像懸在空中一樣。可以使用二生散。
配方包括:生附子(去掉皮和臍部)和生天南星,兩者份量相等。
上二味,㕮咀。每服四大錢,水一盞半,生薑十片,漫火煎至八分去滓服。戊午年予在新安有此疾,張醫博士發授此方,三服愈。(煎不熟有大毒,令人發腫增病)。
白話文:
將這兩種藥材研成細末,每次服用四錢,加水一盞半,再加入十片生薑,用文火慢慢煎煮,直到湯汁減少了八分,就去掉渣滓,然後服用。戊午年我在新安得此病,張醫博士把這個方子交給我,服用三劑就痊癒了。(煎煮不熟會有很大的毒性,使人腫脹,病情加重)。
3. 救急稀涎散
治中風忽然昏若醉,形體昏悶,四肢不收,風涎潮於上膈,氣閉不通。
豬牙皂角(四挺,肥實不蠹者,去黑皮),晉礬(光明者,一兩)
白話文:
治療中風突然昏倒如同醉酒,身體感覺昏沈,四肢無力不能收縮,風痰上湧至胸部,氣道閉塞不通。
使用豬牙皂角(四支,選擇肥厚實在且未被蟲蛀的,去掉黑色外皮),以及明礬(選用透明質地好的,一兩)。
上細末研勻,輕者半錢,重者三字匕,溫水調灌下,不大嘔吐,但微微冷涎出一二升便得醒,醒次緩而調治,不可便大段,亦恐過傷人,孫兆方。
白話文:
將上藥研成細末,均勻混合。輕症半錢,重症三字匕(古代藥量單位,約合0.15克),用溫水調和,灌服。如果沒有很大嘔吐,只有微微的冷涎流出一兩升,就醒過來了。醒來後,慢慢調理,不能一下子吃太多,以免傷人。——孫兆方
4. 勝金丸
治中風同前證。
豬牙皂角(二兩,捶碎,水一升,同生薄荷一處搗取汁,漫火熬成膏),生薄荷(半斤),瓜蒂末(一兩),藜蘆末(一兩),硃砂(半兩)
白話文:
豬牙皁角(100 公克,搗碎,摻入 500 毫升水和新鮮薄荷一起搗碎,用小火熬成膏狀),新鮮薄荷(250 公克),瓜子末(50 公克),藜蘆末(50 公克),硃砂(25 公克)
上將硃砂末一分,與二味末研勻,用膏子搜和丸如龍眼大,以余朱為衣,溫酒化一丸,甚者二丸,以吐為度,得吐即省,不省者不可治。
白話文:
將硃砂研磨成末末少許,與另外兩種藥末混合均勻,用軟膏調和搓成龍眼大小的丸劑,再用剩下的硃砂覆蓋丸劑表面。用溫酒送服一丸,病情嚴重者服用二丸,以嘔吐為止。嘔吐後病情即可減輕,若不嘔吐則無法治癒。
《必用方》論中風無吐法,引金虎碧霞為戒。且如卒暴涎生,聲如引鋸,牙關緊急,氣閉不行,湯藥不能入。命在須臾,執以無吐法,可乎,但不當用銀粉藥,恐損脾壞人四肢爾,予每用此二方,每每有驗。
白話文:
《必用方》中討論了中風無吐的療法,並以金虎碧霞為戒。比如突然出現唾液增多,呼吸聲像鋸子拉動的聲音,牙關緊閉,氣息不通暢,湯藥無法吞嚥的情況。如果救命時間只有一瞬間,就堅決不能使用不應用的吐法,可以嗎?只是不應該使用銀粉藥物,因為擔心會損傷脾臟,損壞人的四肢。我經常使用這兩種方劑,經常有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