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首 (3)
卷之首 (3)
1. 相形
頭者,諸陽之會也。頭重視身,名天柱骨倒,元氣敗矣。因於濕,首如裹。蓋至卑之邪,而犯至高之位,其象有物以裹其首也。又有頭搖、頭眩、頭暈者,《經》所謂徇蒙招尤,目瞑耳聾也。蓋為如有物以蒙其首,招搖尤甚,又兼瞑聾,是下實上虛之故(有痰有火,有虛有風)。
額,南方也。《經》曰:心熱病者,額先赤。若青黑色現,主有暴疾。
目,肝之竅也。《經》曰:肝病者,眥青。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氣脫者目不明。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欲愈之病目眥黃。目赤主熱,白睛黃主黃疸,眼胞腫主風主濕。開目見人病屬陽,閉目不見人病屬陰。凡病目明,能識見者,可治。若睛昏不認人,或目上視,或眼小目瞪直視,或目斜視,或目睛正圓,或戴眼反折,或眼胞陷下,皆死症也。若病人目睛微定,暫時稍動者,屬痰,宜吐。
若目中不了了,大便不通者,宜下。
鼻者,肺之官也。肺病喘息鼻張。《經》曰:脾熱病者,鼻先赤。凡鼻色青者腹中痛,微黑者有水氣,黃者小便難,白者為氣虛,鮮紅有留飲,鼻孔乾燥者必衄血,鼻燥如煙煤屬陽毒熱極,鼻孔冷滑而黑屬陰毒冷極,鼻燥息如鼾睡屬風溫,鼻塞濁涕者屬風熱,鼻流清涕者屬肺寒,鼻孔痔脹者屬肺熱有風。
《經》曰:心病者,顴赤。腎病者,顴與顏黑。黃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主卒死。肝熱病者,左頰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
耳者,腎之竅也。《經》曰:耳焦枯,受塵垢,病在骨。精脫者,耳聾。耳間青脈起者,掣痛。足少陽經絡亦繞耳而入耳,故暴病耳聾耳腫耳痛耳旁紅,皆屬少陽風熱。
《經》曰: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甲篤乙死。
《經》曰:足少陰氣絕,則骨肉不相親,而肉軟卻齒長而垢,發無潤澤,戊篤己死。足厥陰氣絕,唇青舌卷囊縮,庚篤辛死。凡病人舌乾口焦,為脾熱。焦而紅者吉,焦而黑者凶。唇口俱腫赤者是熱極,青黑者是寒極。
口苦者是膽熱,口甜者是脾熱,口燥咽乾者腎熱,舌乾口燥者是心熱,口噤咬牙者是風痓,唇口生瘡聲啞者是狐惑,齒燥無津液是陽明熱極,前板齒燥脈虛者是中暑,唇口舌苔斷紋者難治,唇色白者主失血主虛,唇口燥裂是脾熱,齒如熟齒者難治。若唇青舌卷,唇吻反青,環口黧黑,口張直氣,口如魚口,顫搖不止,氣出不返者,死。
頦為北方腎水象也。《經》曰:腎熱病者,頦先赤。色赤又主腎與膀胱氣滯熱結而小便不通。
舌,心之苗也。《經》曰:心病者,舌短卷,顴赤。少陰氣厥逆走上,則齧舌。凡見舌乾、舌碎、舌裂,主心火甚旺。總之舌鮮紅濕滑者吉,燥澀者凶。舌上白苔者,胸中有寒,丹田有熱,故苔白而滑,未入乎腑,邪在半表半裡間,法當和解。舌上黃苔者,必燥渴,胃腑有邪,法當下之。
白話文:
相形
頭是全身陽氣彙集的地方。頭部如果比身體重要,稱為天柱骨倒,代表元氣衰敗。因為濕邪入侵,頭部會感覺像裹著東西一樣。這是因為至下之邪犯上至高之位,所以感覺好像有東西裹著頭。此外,還有頭搖、頭暈、頭眩等症狀,《經》書上說這是「徇蒙招尤」,還會伴隨目瞑耳聾。這是因為好像有東西蒙蔽著頭部,搖晃更加嚴重,又兼有眼盲耳聾,這是下實上虛造成的(可能是痰、火、虛、風的混合)。
額頭代表南方。《經》書上說:心熱病的人,額頭會先發紅。如果出現青黑色,則預示有暴疾。
眼睛是肝的竅穴。《經》書上說:肝病的人,眼白會發青。陽氣脫落的人會看見鬼,陰氣脫落的人會眼盲。氣虛的人眼睛會看不清。陽氣耗盡,陰氣盛則眼睛會閉合。眼睛發黃是疾病將要痊癒的徵兆。眼睛發紅代表有熱邪,眼白發黃代表黃疸,眼皮腫脹代表風邪或濕邪。睜眼能看見人屬陽症,閉眼看不見人屬陰症。凡是眼睛明亮,能識別物體的疾病,都可以治療。如果眼睛昏暗,無法辨認人,或者眼向上看,或者眼小眼瞪直視,或者眼斜視,或者眼珠圓睜,或者眼瞼反折,或者眼皮凹陷,這些都是死症。如果病人眼珠稍微固定,暫時略微活動,屬於痰證,應該催吐。
如果眼睛不清亮,大便不通暢,應該導瀉。
鼻子是肺的官竅。肺病喘息時,鼻子會張開。《經》書上說:脾熱病的人,鼻子會先發紅。鼻子發青代表腹痛,微黑代表有水腫,發黃代表小便困難,發白代表氣虛,鮮紅代表有留飲,鼻孔乾燥的人一定會流鼻血,鼻孔乾燥如煙煤一樣黑屬陽毒熱極,鼻孔冰冷濕滑而黑屬陰毒冷極,鼻乾燥呼吸像鼾聲一樣是風溫,鼻塞流濁涕屬風熱,流清涕屬肺寒,鼻孔腫脹屬肺熱夾雜風邪。
《經》書上說:心臟有病的人,顴骨會發紅。腎臟有病的人,顴骨和面頰會發黑。顴骨上出現黃赤色的斑點,像拇指一樣大,預示將會猝死。肝熱病的人,左臉頰會先發紅;肺熱病的人,右臉頰會先發紅。
耳朵是腎的竅穴。《經》書上說:耳朵乾枯焦黑,沾滿污垢,病在骨頭裡。精氣脫落的人,會耳聾。耳朵周圍出現青色的脈絡,會牽引疼痛。足少陽經絡也繞過耳朵進入耳朵,所以暴發的耳聾、耳腫、耳痛、耳旁紅腫,都屬於少陽風熱。
《經》書上說:嘴唇和舌頭是肌肉的根本。脈氣不充足,肌肉就會軟弱無力,肌肉軟弱,舌頭就會萎縮,人中飽滿,人中飽滿,嘴唇就會反轉,嘴唇反轉的人,甲日死,乙日死。
《經》書上說:足少陰經氣絕,則骨肉不相連,肉軟而牙齒長且污垢,頭髮沒有光澤,戊日死,己日死。足厥陰經氣絕,嘴唇青紫,舌頭捲曲,陰囊收縮,庚日死,辛日死。凡是病人舌頭乾燥口乾,是脾熱。乾燥而發紅是吉利,乾燥而發黑是不吉利。嘴唇和嘴巴都腫脹發紅是熱極,青黑是寒極。
口苦是膽熱,口甜是脾熱,口乾舌燥是腎熱,舌乾口燥是心熱,口緊閉牙關是中風,嘴唇嘴巴生瘡聲音嘶啞是狐惑,牙齒乾燥沒有津液是陽明熱極,前排牙齒乾燥脈虛是中暑,嘴唇口舌苔上有斷紋很難治癒,嘴唇顏色蒼白代表失血或虛弱,嘴唇口角乾燥裂開是脾熱,牙齒像煮熟的牙齒一樣很難治癒。如果嘴唇青紫舌頭捲曲,嘴唇周圍發青,環繞嘴巴發黑,嘴巴張開直氣,嘴巴像魚嘴一樣,顫抖不止,氣息出不來,這是死症。
下巴代表北方的腎水。《經》書上說:腎熱病的人,下巴會先發紅。發紅也代表腎臟和膀胱氣滯熱結,小便不通。
舌頭是心的苗。《經》書上說:心臟有病的人,舌頭會短而捲曲,顴骨會發紅。少陰經氣逆衝向上,會咬舌。凡是看到舌頭乾燥、破碎、裂開,代表心火非常旺盛。總而言之,舌頭鮮紅濕潤是吉利,乾燥粗糙是不吉利。舌苔發白,代表胸中有寒邪,丹田有熱邪,所以舌苔白而滑,邪氣還沒有進入臟腑,邪氣在半表半裡之間,治療方法應該和解。舌苔發黃,一定會口渴,胃腑有邪氣,治療方法應該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