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1. 卷之首
2. 望色
《經》曰:望其五色,以知其病。故望色者,活人之首事也。《靈樞經》曰:以五色命臟,青為肝,赤為心,白為肺,黃為脾,黑為腎。《內經》云:五臟之氣,色見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炲者死,赤如衃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見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此五色之見生也。
生於心如以縞裹朱,生於肺如以縞裹紅,生於肝如以縞裹紺,生於脾如以縞裹栝樓實,生於腎如以縞裹紫,此五臟所生之外榮也。《內經》以一色之中而分平、病、死三等,至《靈樞》又分明臟腑部分及浮沉淺深夭澤散摶等法。蓋以其道之不容忽也。
予略陳其要:夫五色有光明亮是也,五色有體潤澤是也。光者無形為陽,陽主氣;體者有象為陰,陰主血。氣血俱亡,其色沉晦枯槁,《經》所謂草茲、枳實、炲、衃血、枯骨五者是也。氣血尚存,其色光明潤澤,《經》所謂翠羽、雞冠、蟹腹、豕膏、烏羽五者是也。此五色雖為可生,終為一臟之色獨亢,亢則害病也,非平也。
蓋平人五臟既和,其一臟之色必待其旺而始榮於外。其榮於外也稟胃氣而出於皮毛之間,胃氣色黃,皮毛色白,故云如縞裹。如縞裹者,朦朧光澤,雖有形影,猶未燦然。內因氣血無乖,陰陽不爭,五臟無偏勝故也。
苟或不然,五臟衰敗,其見色也,昔之朦朧者一變而為獨亢,昔之光明者一變而為沉濁,昔之潤澤者一變而為枯槁,甚至沉濁枯槁合而為夭,是光體懼無,陰陽氣血俱絕,不死又何待哉?《六節藏象論》曰:草生五色,五色之變不可勝視。至於臟腑部分,容色上下淺深散摶等法,未能盡陳容於望色,全書中述之。
白話文:
【觀面色】
古籍《經》記載:通過觀察人的五種顏色,可以瞭解他的健康狀況。因此,觀色是判斷人生死的第一要務。《靈樞經》指出:五色與五臟相對應,青色代表肝,紅色代表心,白色代表肺,黃色代表脾,黑色代表腎。
《內經》說:五臟之氣,如果臉色呈現青如草葉、黃如枳實、黑如煤灰、紅如凝固的血液、白如枯骨,這五種顏色是死亡的徵兆。反之,如果臉色呈現青如翠綠的羽毛、紅如雞冠、黃如蟹肉、白如豬油、黑如烏鴉的羽毛,這是生存的跡象。
心臟健康的面色像白布裏包著紅朱,肺部健康的面色像白布裏包著紅色,肝臟健康的面色像白布裏包著深藍色,脾臟健康的面色像白布裏包著栝樓果實,腎臟健康的面色像白布裏包著紫色,這是五臟健康時在臉上呈現的光彩。
《內經》將一種顏色分為正常、疾病、死亡三個等級,《靈樞》進一步明確了臟腑部位、顏色的深淺、乾燥與濕潤、分散與集中等規律。因為這些規則不容忽視。
我簡單陳述其中的重點:五色中有明亮的光澤,這代表的是健康。五色中有飽滿的濕潤,這代表的是健康。明亮無形,屬於陽,代表氣;飽滿有形,屬於陰,代表血。如果氣血都喪失,面色會變得暗淡無光,枯萎無力,就像草葉、枳實、煤灰、凝固的血液、枯骨一樣。如果氣血還存在,面色就會呈現明亮濕潤的狀態,就像翠綠的羽毛、雞冠、蟹肉、豬油、烏鴉的羽毛一樣。這五種顏色雖然表示生命,但如果某個臟器的顏色過於突出,那將會導致疾病,而不是健康。
當人體五臟平衡,一個臟器的顏色必須等到它旺盛的時候才會在臉上呈現。這種顏色是由胃氣產生,從皮膚和毛髮間散發出來。胃氣的顏色是黃色,皮膚和毛髮的顏色是白色,所以說像是白布裏包著東西。像白布裏包著東西,是指顏色朦朧有光澤,雖然有形狀,但並不明顯。這是因為體內氣血沒有異常,陰陽沒有衝突,五臟沒有過度強盛的緣故。
然而,如果五臟衰弱,臉上的顏色就會發生變化。原本朦朧的顏色會變得過於突出,原本明亮的顏色會變得暗淡,原本濕潤的顏色會變得枯萎,甚至暗淡和枯萎會結合在一起,使得顏色失去光澤和濕潤,這是陰陽和氣血完全喪失的跡象,這樣的人如果不死,還能等待什麼呢?
《六節藏象論》提到:草木生長出五種顏色,五色的變化無法盡收眼底。至於臟腑部位、顏色的上下深淺、分散與集中等法則,在整個書中都有詳細的描述。
3. 聞聲
《經》曰:聞而知之謂之聖。如辨音者,聽其聲,即可以知其物。雖非玄述,誠非淺易,蓋不由音律之道造,必於靜定中得也。予姑以經書中要者言之。《經》曰:肝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心在音為徵,在聲為笑;脾在音為宮,在聲為歌;肺在音為商,在聲為哭;腎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口出無倫,譫語也(有虛有實)。
無稽怒叫,狂言也(實證)。出言壯厲,先輕後重者,外感也。語立懶怯,先重後輕者,內傷也。語不接續,鄭聲也。無人始言,獨語也(三證屬虛)。鼻塞聲重,傷風也。聲啞唇瘡,狐惑也。卒口噤,背反張,痓證也。鼻鼾語塞,風溫也。錯語呢喃,出言不正,熱證也。心下汩汩有聲,先渴後嘔,停水也。
喉中轆轆有聲,痰也。腸若雷鳴,氣不和,濕也。小兒驚風,口不能言,心熱也。無還聲,為鴉聲,死症也。雜病發喘,癆瘵聲啞,危病也。以上種種,若能細察,實能活人。至於聞其五音,以知其所苦,是神聖之道存乎司命者之方寸耳。
白話文:
【聽聲辨病】
《經典》中曾提到:能從聲音中辨識病情的人,堪稱為醫學上的聖者。就像辨別音樂的人,只要聽到聲音,就能知道是什麼樂器所發出的。雖然這不是什麼深奧難懂的理論,但確實不是淺顯易懂的技巧,必須對聲音與音樂有深入的理解,並在寧靜平和的心境中才能掌握。
我暫且以《經典》中的重要內容來說明。《經典》指出:肝臟相關的疾病,會影響到角音的發聲,病人可能會呼喊;心臟問題,會影響徵音的發聲,病人可能會笑;脾臟的疾病,會影響宮音的發聲,病人可能會唱歌;肺部的問題,會影響商音的發聲,病人可能會哭泣;腎臟的疾病,會影響羽音的發聲,病人可能會呻吟。如果口齒不清,講話毫無邏輯,這可能是譫妄的症狀,可能由虛或實引起。
無故的怒吼,這是精神失常的表現,通常是由實證引起。說話時聲音強烈,先輕後重,這通常是外感疾病的表現。說話時聲音疲憊,先重後輕,這通常是由內傷引起。說話斷斷續續,這可能是語言障礙。無人在場時開始自言自語,這可能是虛證的表現。
鼻塞,聲音沉重,這可能是感冒的症狀。聲音嘶啞,嘴脣生瘡,這可能是狐惑病的表現。突然口不能言,背部反弓,這可能是破傷風的症狀。打鼾,說話困難,這可能是風溫的症狀。胡言亂語,說話不清,這可能是熱病的表現。胃部有咕嚕咕嚕的聲音,先口渴後嘔吐,這可能是水分停留的症狀。
喉嚨有轆轆的聲音,這可能是痰多的表現。腸道像雷鳴一樣,這可能是氣血不調,濕氣過重的表現。小孩受驚,口不能言,這可能是心火旺盛的表現。無法發聲,聲音像烏鴉,這可能是絕症的預兆。各種疾病引起的喘息,結核病導致的聲音嘶啞,這可能是危險的病症。以上各種情況,如果能細心觀察,確實能夠救人一命。至於通過聽五音來瞭解病人的痛苦,這就是醫生的神聖職責所在。
4. 問症
示吉曰:望聞問切,察病之四法也。望色聞聲切脈,古人反復言之。至於問而知之之謂工,先哲尚未發明,不無有疑焉,何以故?如至病家,問其瀉痢,以知其瀉痢;問其寒熱,以知其寒熱則淺矣,必非古人之意也。即至病家,問其病起於何日(日少為新病,實證居多,日多為久病,虛證居多)?曾食何物(食水而痢,藥用水煎。
如傷肉食,用草果、山楂之類,詳傷食本條)?曾有怒、勞、房欲等事(怒則傷肝,勞則內傷元氣,房勞則傷腎)?及問初起何症(如初起頭痛、發熱、惡寒屬外感;如初起心腹疼痛及瀉痢等病,俱屬內傷)?後變何病(如痢變瀉變瘧為輕,瘧瀉變痢為重,先喘後脹病在肺,先脹後喘病在脾,先渴後嘔為停水之類)?今口渴思飲否(口不渴,內無熱也;口渴欲飲為熱。老人口乾,不思飲主津液少。
若漱水不欲咽,主蓄血、主陰極發燥)?喜熱喜冷否(喜熱內寒,喜冷內熱)?口中淡苦否(苦熱鹹寒,虛淡甘,脾熱成疳,傷食口酸)?思食否(傷食不思食,雜症思食為有胃氣則生,否則無胃氣則死)?胸中寬否(不寬傷食,候積氣滯之證?腹中有無痛處否(無痛病不在內主虛,有痛處主食積痰血之類,有痛處手按則減者為虛)?大小便如常否(小便秘結,黃赤為熱,清白為寒,濁如米泔為濕熱下陷。
大便秘為實為熱,自利為虛,暴瀉暴痢為實,久瀉久痢為虛,下黃赤為熱,下清白為寒)?足冷暖否(足暖陽證,足冷陰證。乍冷乍溫便結屬陽,大便如常屬虛)?及平日勞逸喜怒憂思並喜食何物(勞則氣散,逸則氣滯,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喜食厚味則生痰,醇酒則發熱)?種種問法,實為活人之捷徑。
然以此而盡古人問而知之之義,尤未也。
予於靜定之中,若有所悟。蓋今人之病,如咳嗽、發熱、瀉痢、諸痛,俱病之總名也。一症之中各有火有寒,有痰有氣,有虛有實,致症之原不同。如治咳嗽問得有火證,即作火治,有痰有氣證,即作痰氣治。因此一問,舍病名而治病原,庶合古人之心也。昔丹溪翁名擅千古,亦不過每症分出寒熱虛實痰火血氣等件,隨證調治。
此豈有異人之目,洞見臟腑者乎?亦惟問其症以知之也。予何人?斯敢參未議!但願學岐黃者,見痰即攻痰,見火即治火,見食即消食,莫為病之總名所拘也。
白話文:
[問診]
示吉說:望、聞、問、切是診斷疾病的四大方法。古人多次提及望面色、聽聲音和切脈搏,但對於「問」而瞭解病情的高明醫生,先賢們尚未深入解析,這讓我有些疑惑,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到患者家中,詢問他們是否有拉肚子或發燒,當然可以知道他們是否真的有這些症狀,但這太表面了,肯定不是古人的原意。真正應該問的是疾病從何時開始(新病多為實證,舊病多為虛證)?患者之前吃了什麼東西(飲食引發的疾病,需用相應的食物來治療)?是否有過生氣、勞累或性生活過度的情況(生氣傷肝,過度勞累損耗元氣,過度性生活傷腎)?
還應該問最初出現的症狀是什麼(如頭痛、發燒、畏寒是外感;如心腹疼痛、拉肚子等是內傷)?後期轉變為何種疾病(如痢疾轉為普通腹瀉或瘧疾是輕症,反之是重症)?現在是否口渴想喝水(不渴表示體內無熱;口渴想喝表示體內有熱。老人口乾不想喝水錶示體內津液不足)?喜歡熱飲還是冷飲(喜歡熱飲表示體內寒冷,喜歡冷飲表示體內有熱)?
嘴巴裡的滋味如何(苦味表示熱,鹹味表示寒,淡而無味表示虛,甜味表示脾熱,傷食會口酸)?有沒有食慾(傷食會沒食慾,一般疾病有食慾表示胃氣好,無食慾表示胃氣差)?胸部是否舒適(胸部不舒適可能是食積或氣滯)?腹部有無疼痛的地方(無痛表示虛,有痛表示食積或痰血,按壓能緩解表示虛)?
大小便是否正常(小便黃赤表示熱,清白表示寒,像米漿表示濕熱下陷。大便乾硬表示實熱,頻繁拉肚子表示虛,突然拉肚子表示實,長期拉肚子表示虛,大便黃赤表示熱,清白表示寒)?腳部是否暖和(腳暖表示陽證,腳冷表示陰證。忽冷忽熱且便祕表示陽證,大便正常表示虛)?
平日的生活習慣,包括勞動、休息、情緒起伏以及偏好食物(勞動會讓氣散,休息會讓氣滯,喜悅傷心,生氣傷肝,憂鬱傷肺,思慮傷脾,恐懼傷腎。偏好濃厚口味易生痰,嗜酒易發熱),這些都是重要的問診內容。
然而,僅僅這樣就完全理解古人「問」而知病的真諦,顯然還不夠。
我在沉思中有所領悟。當代的疾病,如咳嗽、發燒、拉肚子、各種疼痛,都是疾病的統稱。在一個症狀中,可能同時存在火、寒、痰、氣、虛、實等不同因素,導致疾病的根源各不相同。例如治療咳嗽,如果問診得知有火證,就以火證來治療;如果得知有痰、氣證,就以痰、氣來治療。這樣的問診,拋開疾病的名稱,專注於疾病的根源,才能更貼近古人的精神。
丹溪翁的名聲流傳千古,他也是根據每個症狀區分寒、熱、虛、實、痰、火、血、氣等因素,對症下藥。
這難道是因為他有超凡入聖的能力,能直視患者的內臟嗎?當然不是,他只是通過問診來瞭解病情。我雖不敢妄自菲薄,但希望學習醫術的人,在看到痰就去化痰,看到火就去滅火,看到食積就去消食,不要被疾病的名稱所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