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說約》~ 卷之首 (2)
卷之首 (2)
1. 相形
頭者,諸陽之會也。頭重視身,名天柱骨倒,元氣敗矣。因於濕,首如裹。蓋至卑之邪,而犯至高之位,其象有物以裹其首也。又有頭搖、頭眩、頭暈者,《經》所謂徇蒙招尤,目瞑耳聾也。蓋為如有物以蒙其首,招搖尤甚,又兼瞑聾,是下實上虛之故(有痰有火,有虛有風)。
額,南方也。《經》曰:心熱病者,額先赤。若青黑色現,主有暴疾。
目,肝之竅也。《經》曰:肝病者,眥青。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氣脫者目不明。陽氣盡,陰氣盛則目瞑。欲愈之病目眥黃。目赤主熱,白睛黃主黃疸,眼胞腫主風主濕。開目見人病屬陽,閉目不見人病屬陰。凡病目明,能識見者,可治。若睛昏不認人,或目上視,或眼小目瞪直視,或目斜視,或目睛正圓,或戴眼反折,或眼胞陷下,皆死症也。若病人目睛微定,暫時稍動者,屬痰,宜吐。
若目中不了了,大便不通者,宜下。
鼻者,肺之官也。肺病喘息鼻張。《經》曰:脾熱病者,鼻先赤。凡鼻色青者腹中痛,微黑者有水氣,黃者小便難,白者為氣虛,鮮紅有留飲,鼻孔乾燥者必衄血,鼻燥如煙煤屬陽毒熱極,鼻孔冷滑而黑屬陰毒冷極,鼻燥息如鼾睡屬風溫,鼻塞濁涕者屬風熱,鼻流清涕者屬肺寒,鼻孔痔脹者屬肺熱有風。
《經》曰:心病者,顴赤。腎病者,顴與顏黑。黃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主卒死。肝熱病者,左頰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
耳者,腎之竅也。《經》曰:耳焦枯,受塵垢,病在骨。精脫者,耳聾。耳間青脈起者,掣痛。足少陽經絡亦繞耳而入耳,故暴病耳聾耳腫耳痛耳旁紅,皆屬少陽風熱。
《經》曰: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甲篤乙死。
《經》曰:足少陰氣絕,則骨肉不相親,而肉軟卻齒長而垢,發無潤澤,戊篤己死。足厥陰氣絕,唇青舌卷囊縮,庚篤辛死。凡病人舌乾口焦,為脾熱。焦而紅者吉,焦而黑者凶。唇口俱腫赤者是熱極,青黑者是寒極。
口苦者是膽熱,口甜者是脾熱,口燥咽乾者腎熱,舌乾口燥者是心熱,口噤咬牙者是風痓,唇口生瘡聲啞者是狐惑,齒燥無津液是陽明熱極,前板齒燥脈虛者是中暑,唇口舌苔斷紋者難治,唇色白者主失血主虛,唇口燥裂是脾熱,齒如熟齒者難治。若唇青舌卷,唇吻反青,環口黧黑,口張直氣,口如魚口,顫搖不止,氣出不返者,死。
頦為北方腎水象也。《經》曰:腎熱病者,頦先赤。色赤又主腎與膀胱氣滯熱結而小便不通。
舌,心之苗也。《經》曰:心病者,舌短卷,顴赤。少陰氣厥逆走上,則齧舌。凡見舌乾、舌碎、舌裂,主心火甚旺。總之舌鮮紅濕滑者吉,燥澀者凶。舌上白苔者,胸中有寒,丹田有熱,故苔白而滑,未入乎腑,邪在半表半裡間,法當和解。舌上黃苔者,必燥渴,胃腑有邪,法當下之。
舌上黑苔,燥生芒刺者,必燥渴,皆極則難治也,法當急下。若不燥渴,身不熱,舌上黑苔而滑者,屬陰寒,法當急溫。若舌卷焦黑而燥者,陰毒熱極,亦當下之。若舌青而苔滑,無熱不渴者,陰毒寒極,亦當溫之。凡舌色鮮紅者吉,青黑者凶。而紫者為陰寒,赤而紫者為陽熱也。
但見舌硬、舌卷、舌腫、舌短、舌強囊縮者,難治也。
《經》曰: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胸將壞矣。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俯,筋將憊矣。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病人身輕自能轉動者,易治;身重不能轉動者,難醫。
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四肢倦怠者,主中氣不足。手足牽引,口噤難言者,名曰風證。四肢強直,口噤頭搖者,名曰痓證。叉手冒心,多因過汗。尋衣摸床,名曰撮空。腳手難移,身重而痛,小便短赤,名曰風溫。若身熱口渴,揭去衣被,揚手擲足,脈來有力,陽也、熱也、實也。
無熱不渴,欲得衣蓋,或身重足冷,倦臥惡寒,或好向壁臥,閉目不欲見光明,懶與人言,陰也、寒也、虛也。總之,身輕,手足和暖,開目欲言者吉;若身汗如油,喘而不休,形體不仁,乍靜乍亂,脈浮而洪者死。皮膚潤澤者生,枯燥者死。形如枯骨,脈脫者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者死。
若看小兒,更有八候之說:兩手伸縮曰搐,十指開合曰搦,勢如僕曰掣,頭偏側曰顫,身仰後曰反,臂如開弓曰引,目直似怒曰竄,露睛不活曰視。凡此者,風痰驚熱所為,大人亦常犯之。
2. 《內經》分配三部臟腑脈法
《脈要精微論》曰:尺內兩旁則季脅也(季脅,穴名,尺內,尺澤之內;兩旁,尺之外側也)。尺外以候腎,尺裡以候腹中(腎有二枚,二尺候之。候腹中者,所以候大腸、小腸、膀胱之疾)。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附上,尺之上關位也。肝主賁,賁,膈也。
不及膽者,寄於肝部也)。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上附上,關之上寸位也。胸中,氣管也)。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膻中,氣海也)。前以候前,後以候後。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小腹腰股膝脛中事也。
示吉按:《經》曰:持脈有道,虛靜為保。古之神聖尚以虛靜是戒,今之學者,非古誰遵?而臟腑三部不能一定於胸中,寧言虛靜乎?舊《訣》以經絡相為表裡,大腸小腸列於二寸,蔡西山、戴同父、滑伯仁復以二腸之病候於尺中,至先師李士材非之尤甚,及考丹溪《脈訣》二法並載。
予以為信,招辨之《訣》奚不遵岐黃之典?上從胸喉,下至膝脛,三焦有序,內外無乖,由此而再加虛靜之功,豈復有指下難明之誚耶?
寸關尺者,從魚際至高骨卻有一寸,故名寸;從尺澤至高骨卻有一尺,故名尺;,寸陽尺陰,高骨為陰陽之關界,故名關。從關至魚際,《經》云上竟上也;從關至尺澤,《經》云下竟下也。膽寄於肝,大小腸膀胱統於腹中,故《經》文不及之。
白話文:
《脈要精微論》提到:手腕內側的兩邊部位對應的是季脅穴(季脅,是一個穴位名稱,手腕內側指的是尺澤穴的內側;兩旁,指的是手腕的外側)。手腕外側的脈象用來觀察腎臟的狀況,手腕內側的脈象則用來觀察腹部的情況(腎臟有兩個,由兩個手腕位置的脈象反映。腹部的情況,主要用來判斷大腸、小腸、膀胱的疾病)。在關位上,左手外側的脈象用來觀察肝臟,內側的脈象用來觀察橫膈膜,右手外側的脈象用來觀察胃部,內側的脈象用來觀察脾臟(關位,指的是手腕上的尺骨上方的位置。肝臟主管賁門,賁門,就是橫膈膜。膽臟因為與肝臟緊密相關,所以歸類在肝臟的範疇)。在關位上方,右手外側的脈象用來觀察肺部,內側的脈象用來觀察胸部(關位上方,指的是手腕關節上方的位置。胸部,指的是氣管)。左手外側的脈象用來觀察心臟,內側的脈象用來觀察膻中(膻中,指的是氣海,即胸腔中央的位置)。前面的脈象用來觀察前面的器官,後面的脈象用來觀察後面的器官。上部的脈象,反映的是胸部和喉嚨的問題;下部的脈象,反映的是小腹、腰部、大腿、小腿的問題。
《內經》指出,診脈有其方法,虛靜是保持診脈準確性的關鍵。古時的神聖醫者都以此為戒,今日的學習者,不遵從古訓,又該遵從何人呢?若無法確定臟腑三部在身體中的具體位置,又如何談得上虛靜呢?舊有的口訣以經絡相為表裡,將大腸小腸列在手腕的寸位,蔡西山、戴同父、滑伯仁等人又將二腸的疾病反映在手腕的尺位,這一點遭到先師李士材的強烈反對,並且在考察了丹溪的《脈訣》後,發現兩種說法都被記載其中。
我認為,遵循岐黃的典籍是最為正確的,既然如此,為何不遵循《訣》中的講解呢?從胸部到喉嚨,再到膝蓋和小腿,三焦有條不紊,內外相應,再配合虛靜的功夫,還有什麼難以明白的呢?
寸、關、尺三個位置,從魚際穴到高骨有一寸的距離,因此被稱為寸;從尺澤穴到高骨有一尺的距離,因此被稱為尺。寸位屬陽,尺位屬陰,高骨是陰陽的分界線,因此被稱為關。從關位到魚際穴,《內經》中稱之為上竟上;從關位到尺澤穴,《內經》中稱之為下竟下。膽臟的狀況反映在肝臟的脈象中,大腸、小腸、膀胱等腹部器官的狀況統一反映在腹部的脈象中,因此《內經》中並未單獨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