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八·本草(下) (20)
卷十八·本草(下) (20)
1. 四三四、海螵蛸
(味鹹溫,入肝、腎二經。惡白芨、白蘞、附子。炙黃用。)咸走血。善治婦人經枯血閉,並吐衄崩淋。(能生血和血。)補腎固精,令人有子。小兒下痢膿血,(性澀能收。)去目翳。(和蜜點之。)療下疳痘瘡、臭爛膿濕、湯火諸瘡、(為末敷之。)小兒重舌鵝口、(同雞了黃調塗。
)舌腫出血、(同蒲黃末敷。)停耳、(同麝吹之。)男子莖中腫痛、婦人陰痛。(燒灰存性酒服。一名烏賊骨,一名墨魚。腹中有墨,書字,逾年乃滅,防奸人作弊。常吐黑水,自罩其身。)
白話文:
[四三四、海螵蛸]
(味道鹹且溫,主要影響肝臟和腎臟。與白芨、白蘞、附子等藥物不兼容。使用時需烤至微黃。)
鹹味能促進血液循環。適合治療婦女月經量少或停經,以及各種出血症狀如吐血、鼻血、月經過多或尿道出血。(能夠促進新血生成,並調節血液循環。)
補充腎臟能量,鞏固精氣,有助於生育。兒童若出現帶膿血的腹瀉,(此藥因其收斂性質能止瀉。)能去除眼睛上的翳障。(與蜂蜜混合後點眼。)
能治療下疳、痘瘡、腐爛濕疹及由熱湯、火傷引起的各類創傷。(研磨成粉末後外敷。)對於兒童的舌頭腫脹、鵝口瘡,(可與雞蛋黃一同調和塗抹。)
若舌頭腫脹出血,(可與蒲黃粉末一同外敷。)若耳道堵塞,(可與麝香一同吹入。)對男性生殖器腫痛、女性陰部疼痛有療效。(燒成灰後,用酒送服。另名烏賊骨,又稱墨魚。其腹部含有墨汁,用來書寫的字跡一年後才會消失,可用來防止偽造。這種生物會經常吐出黑色液體,自我保護。)
2. 四三五、蜂蜜
(味甘平,入脾經。忌生蔥、鮓。蜜一斤入水四兩,瓷器中煉,滴水不散用。)採百花之精英,朝夕噓以陽氣,釀成華液,氣清味甘,凡寒熱虛實之證,無不相宜。調榮衛,(甘緩和中。)解諸毒,(甘為土化,毒遇土則解。)安五臟,和百藥。(甘溫而補。)止咳,(潤肺。
)止痢,(薑汁和服。)通大便秘,(煉熟納穀道中。)除湯火傷,(同薤白搗塗。)止心腹肌肉瘡瘍諸痛。(甘緩可以去急。)調脾胃,(甘能補中。)潤腸燥。(柔滑。)然能滑腸,泄瀉者、中滿者、(甜能滿中。)忌用。性重下墜,(入水下沉。)欲上升藥,勿用調炒。
黃蠟,(味淡。無味者謂之嚼蠟。)止瀉痢,(性澀。)續絕傷,生肌定痛及金瘡也。(甘能調血,溫能行絡。)凡盪滌下焦之藥,以此裹之,免傷上部。
白話文:
[435、蜂蜜]
(口感甘甜,性質平和,進入脾經。與生蔥、鮓一起食用需注意。一斤的蜂蜜加入四兩的水,在瓷器中煉製,直到滴入水中不會散開纔可使用。)
採集了百花的精華,早晚吸吐陽氣,釀製成花蜜,氣味清新,味道甘甜,無論是寒熱虛實的各種症狀,都非常適用。調節身體的氣血,(甘甜能緩和中和。)解除各種毒素,(甘甜屬土性,遇到土性的物質則毒素會分解。)安定五臟,使各種藥物和諧共處。(甘甜溫補。)止咳,(潤肺。)
止痢疾,(與薑汁一同服用。)通治大便乾燥,(煉熟後放入腸道中。)除去燙傷或火燒傷,(與薤白一起搗碎塗抹。)止心腹、肌肉、瘡瘍等疼痛。(甘甜緩和,能緩解緊急狀況。)調節脾胃,(甘甜能補中氣。)滋潤腸燥。(柔軟滑潤。)然而蜂蜜能潤滑腸道,腹瀉者、中氣不足者,(甜食易使中氣滿脹。)不宜使用。其性質較重,向下沉,(在水中下沉。)若要使用能讓藥性上升的藥物,不要用蜂蜜調炒。
黃蠟,
(口感淡。無味的稱爲嚼蠟。)止瀉痢,(性質收斂。)續接斷傷,促進傷口癒合,止痛以及治療刀傷。(甘甜能調和血液,溫熱能促進血液循環。)凡是清洗下焦的藥物,都可用此包裹,以免傷害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