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八·本草(下) (15)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八·本草(下) (15)

1. 四一○、虎脛骨

(味辛性熱,酥炙研末。)虎者西方之獸,本金氣而能制木,故嘯則風生。搜風健骨,定痛辟邪,治腳膝軟弱痠痛,(用前脛骨。虎雖死而不僕,其氣力皆在前足。)療歷節拘攣風痹,(頭風用頭骨,足風用脛骨,腰脊風用脊骨,各從其類也。)除鬼祟惡夢、傷寒瘟瘧。(用頭骨,或佩或作枕,或置戶下。)

虎肚,治反胃。(取生者,存滓穢勿洗,新瓦固煅存性,入平胃散一兩,每服三錢,效。但宜於食膈,若氣膈、血膈、痰膈恐難見功。)

虎睛,為散,竹瀝下,治小兒驚癇夜啼。

虎爪,……

中藥箭死者,必有微黑色,毒能損人,不可不辨。

白話文:

[410、虎脛骨]

(味道辛辣性質溫熱,經由酥油烤炙後磨成粉末。)老虎是西方的野獸,本屬金氣且能剋制木氣,因此它咆哮時風會隨之而起。它能搜風強骨,止痛驅邪,治療腳膝軟弱痠痛,(使用前腿骨。老虎即使死亡也不倒下,它的力量都集中在前腳。)治療關節僵硬風濕麻痹,(頭部風濕使用頭骨,腳部風濕使用腿骨,腰部和背部風濕使用脊骨,根據不同部位選擇相應的部位。)除去鬼怪造成的噩夢以及傷寒、瘟疫和瘧疾。(使用頭骨,可以佩戴,或者做成枕頭,或者放置在門下。)

虎肚,治療反胃症。(取得活的虎肚,保留內臟污物不要清洗,用新的瓦片封住煅燒使其保持原有的性質,加入一兩的平胃散,每次服用三錢,有效。但是隻適合於食物阻塞引起的反胃,如果是由氣阻、血阻、痰阻引起的反胃可能效果不佳。)

虎眼,研磨成粉,配合竹瀝一起服用,治療小兒驚風、夜啼。

虎爪,...

被中藥箭毒死的人,屍身一定會有微黑的顏色,毒性很強,不能不加以分辨。

2. 四一一、犀角

(味苦酸鹹,入心、肝、胃三經。升麻為便,忌鹽。)涼心瀉肝,善清胃中大熱。治瘟疫狂妄、發黃、(濕熱鬱也。)發斑,(傷寒下早,熱乘虛入胃則發斑;下遲,熱留胃中亦發斑。)療傷寒熱毒閉表、煩熱昏悶,而汗不得出者,磨尖入藥,汗如響應。(仲景云: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則知升麻之升散,亦能如犀角之升散陽明也。

)吐血、衄血、下血、及蓄血發狂、(磨汁服。)痘瘡稠密、內熱黑陷,(涼血解毒。痘症初起,原借熱以升發,若大寒,則伏而不出矣。不得早服。)消癰化膿,定驚止悸。(去心煩熱。)犀角能涼血清熱,散邪解毒,但非大熱,不敢輕服。妊婦忌之。(犀,神獸也,故角之精者通天,夜視有光,能開水辟邪,禽獸見之皆辟易。

烏而光潤者勝,角尖更勝。入湯劑,磨汁用;入丸散,銼細,紙包納懷中,待熱搗之,立碎,以陰寒之質,得陽和而冰解也。)

白話文:

【411、犀牛角】

(其味道苦澀微鹹,主要影響心臟、肝臟與胃部的功能。使用時最好搭配升麻,且需避免與鹽一同食用。)

犀牛角能冷卻心臟、抑制肝火,特別擅長清除胃部嚴重的熱氣。它能治療瘟疫導致的瘋狂行為、黃疸(這是由濕熱積聚所引起),以及皮膚上的紅斑(如果在傷寒早期就進行瀉下,熱毒會趁虛進入胃部導致紅斑;同樣地,如果瀉下太晚,熱毒停留在胃部也會導致紅斑)。對於傷寒引起的熱毒封閉肌表、感到煩躁且頭腦混亂,且無法出汗的情況,可將犀牛角的尖端研磨後加入藥物,效果立竿見影。

它也能治療嘔血、鼻血、下血,以及由血液淤積引發的瘋狂行為(可將其汁液服用)。對於痘瘡密集、體內熱氣過盛導致痘瘡顏色偏黑且陷入皮膚內的情況,犀牛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痘瘡初期,本來就需藉助熱氣以促使其發出,若過度使用寒性藥物,痘瘡可能潛伏而不發出。因此,不應過早服用犀牛角。它還能消除膿腫,穩定情緒,減輕心悸(可以去除心中的煩惱與熱氣)。

犀牛角能夠冷卻血液、清除熱氣,並驅散邪氣、解毒,但如果不是極度的熱症,一般不會輕易使用。孕婦應避免服用。

犀牛是神聖的動物,因此犀牛角最純淨的部分能夠通達天地,夜晚時能發出光芒,具有開闢水源、避邪的功效,甚至連禽獸看到犀牛角都會遠離。

顏色深黑且光澤滑潤的犀牛角品質最佳,而犀牛角的尖端更是功效強大。在熬煮湯藥時,可以將犀牛角研磨成汁使用;在製成丸劑或散劑時,則需先將其削成細末,用紙包裹後放入懷中,等到犀牛角因身體的溫暖而變熱,再進行搗碎,這代表陰寒的犀牛角在得到陽和之氣後就會像冰一樣溶解。

3. 四一二、羚羊角

(味鹹寒,入心、肝、肺三經。)羊屬火,而羚羊屬木,直入肝經,凡肝經之病,皆能治之。明目去障,(目為肝竅。)祛風舒筋,散驚癇拘攣,(肝木生風。)療狂越邪夢,(肝藏魂,能瀉心肝邪熱。)化瘀滯惡血、血痢、腫毒。(肝主血,此能散血。)羚之性靈,而精在角,故又辟邪而解諸毒。

痘症血熱乾燥能清,較之犀角涼血鎮心者,更無冰伏之患,故功力尤穩耳。(出西地,似羊而大,角有節,最堅勁,能碎金石,夜宿防患,以角掛樹而棲角有掛紋者真。一邊有節而疏,乃山驢、山羊,非羚也。銼研,或磨用。)

白話文:

【羚羊角】

(其味道鹹且性寒,能作用於心、肝、肺三個臟腑。)羊本屬火象,而羚羊則屬木象,能直接影響肝臟,因此,所有與肝臟相關的疾病,都能透過它來治療。它可以明亮視力,去除眼睛障礙,(因為眼睛是肝臟的出口。)驅除風濕,舒緩筋絡,消除驚嚇、癲癇和抽搐,(因肝臟產生風氣。)治療精神失常,驅逐邪夢,(肝臟儲藏魂魄,能清除心臟和肝臟的邪熱。)化解瘀血、惡血、血痢、腫瘤和毒素。(肝臟主管血液,此物能幫助血液散開。)羚羊天性靈活,其精華集於角上,因此也能驅邪並解各種毒素。

對於痘疹導致的血液過熱和乾燥,它能有效清熱,比起犀牛角能冷卻血液和安撫心神的效果,它更無冷凍過度的風險,因此其療效更加穩定。(產自西部地區,形狀類似羊但體型更大,角上有節,極為堅韌,能粉碎金石,夜晚休息時防禦危險,會將角掛在樹上休憩。真正的羚羊角有掛紋。如果只有一邊有節且稀疏,那可能是山驢或山羊的角,而非羚羊角。使用時可挫磨或研磨。)

4. 四一三、熊膽

(味苦性寒,入心、肝二經。)涼心平肝,明目去障。(肝平。)治驚癇,(心涼。)殺蟲,(味苦。)療痔瘻疳積,止痢,去疸,(苦瀉濕熱。)及小兒熱痰驚癇、煩熱瘛瘲等實症。(以竹瀝化兩豆粒許,服之甚良。)亦治鼻瘡、熱瘡、腫痛。(以水化加冰片塗之效。)膽不附於肝,春在頭,夏在腹,秋在左足,冬在右足,依時搜取,懸風處陰乾。

惡地黃、防己。(欲辨其真,取灰塵先封水面,將膽投塵上,塵即兩開,再以墨磨碗中,膽入墨中,墨即飛碗邊者真。)

白話文:

【熊膽】

(其味道苦且性質寒涼,能作用於心臟和肝臟。)

具有清涼心火、平抑肝氣的功效,可明亮視力並消除眼疾障礙。(調節肝臟功能。)

適用於治療驚嚇引起的癲癇,(有清涼心臟的效果。)

能驅除寄生蟲,(因其苦味。)

可用於痔瘡、瘻管、疳積等病,止住腹瀉,消除黃疸,(苦味有助於排出濕熱。)

以及處理兒童因熱毒導致的痰多、驚嚇引起的癲癇、身體煩熱、肌肉抽搐等實際病症。(將少量熊膽與竹瀝混合,服用效果非常好。)

同時,它也能治療鼻部潰瘍、熱毒引起的皮膚病、腫脹疼痛。(用水溶解後加上冰片塗抹,效果顯著。)

熊膽並非固定在肝臟上,春季會移動至頭部,夏季在腹部,秋季在左腳,冬季在右腳,應按季節變化尋找,獲取後掛在通風處自然晾乾。

與地黃、防己等藥物相剋。(要辨別真偽,可在水面上先撒些灰塵,然後將熊膽放在灰塵上,如果灰塵自動分開,再將熊膽放入墨汁中,若墨汁立即飛濺到碗邊,則表明是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