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七·本草(中) (16)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七·本草(中) (16)

1. 二七七、水楊柳

(味苦平。)生於涯涘之旁,得水土之氣。治痘瘡頂陷。(因氣凝、血滯,或風寒外束。)用葉或用枝,煎湯多浴。虛者只洗頭面手足,浴時忌風,內服助氣血之藥。此方有燮理之妙,不得忽過。

白話文:

(其味道苦且性質平和。)水楊柳生長在水邊,吸收了水與土地的精華。它可用來治療痘瘡導致的皮膚凹陷。(痘瘡可能是因為氣滯血瘀,或是外感風寒所致。)可以使用其葉子或樹枝,煮成濃湯後多次浸泡身體。若是體質虛弱的人,只需清洗頭部、臉部及四肢即可,在浸泡時要避免著涼,同時需內服有助促進氣血循環的藥物。這個療法有調節身體機能的奇效,千萬不要忽視錯過。

2. 二七八、柞木枝

(味苦平。)能催生,(善開交骨。)治黃疸。(苦以除濕。)其木直,一葉一刺者是。

白話文:

(它的味道是苦的,性質平和。)柞木枝能夠幫助分娩,(特別擅長於促進產道開啟。)用來治療黃疸。(因為其苦味有助於去除濕氣。)而真正的柞木特徵為樹幹挺直,每片葉子旁邊都有一根刺。

這樣應該就能清楚理解了。

3. 二七九、石南葉

(又名石南藤。味苦辛,入肝、腎二經。)辛散風,苦堅腎。補內傷陰衰,利筋骨,澤皮毛,健腳軟,(補腎之功。)治風淫濕痹。(辛苦。)按石南補陰祛風,不助相火,男婦可服。出關中者佳,炙用。

白話文:

(又稱為石南藤。其味道苦辛,能作用於肝臟和腎臟。)它辛香能疏散風邪,苦味能強固腎臟。能補充內在因傷害導致的陰氣衰退,對筋骨有益,使皮膚毛髮潤澤,增強腿部力量,(這是因為它有補腎的功效。)可以治療風濕引起的關節炎。(具有辛香和苦味。)根據記載,石南能夠補陰去風,且不會助長身體內的虛火,適合男女服用。產自關中地區的品質較好,使用時需先經過烘烤處理。

4. 二八○、紫荊木皮

(味苦氣寒,入肝經血分。)寒勝熱,苦泄結,紫入榮。能活血破血,消腫毒,(用為末,酒調箍住,自然撮小而散。)並五淋。皆當服之。

白話文:

(這種藥材的味道是苦的,性質偏寒,主要作用於肝臟的血液循環系統。)其寒性可以抑制過旺的熱性,苦味可以幫助疏通體內的瘀結,紫色的部分能深入血液中。它具有活化血液、破除血液凝塊、消除腫脹和毒素的功能,(使用時可磨成粉末,再以酒調勻塗抹在患處,便能使腫脹縮小並逐漸消散。)對於各種尿路不暢的情況,都適合服用此藥材。

5. 谷部

6. 二八一、粳米

(粳,硬也。味甘涼,入胃經。)得天地中和之氣,和胃補脾。除煩清熱,(仲景白虎等湯用之,以清熱而補不足。)滋五臟,生氣血。外而肌肉,內而精髓,無不賴是充足者也。經曰:「安穀則昌,絕谷則亡」,職是之謂歟?

陳年米,味更沖淡,尤易消化,善調脾胃,止瀉痢煩渴,健脾進食,更除胃熱。

穀芽,化食,與麥芽同,而溫中更良。

白話文:

[二八一、粳米]

粳米,質地較硬,味道甘涼,主要影響胃經。它蘊含天地之間的中和之氣,能調和胃氣、滋補脾臟,並有除煩熱、清熱的效果(如在張仲景的白虎湯等方劑中使用,就是利用其清熱同時補足身體不足的功能)。此外,它還能滋養五臟,促進血液生成。無論是身體的肌肉或是內在的精髓,都需要藉由粳米來充足能量。古語有云:「飲食得宜則身體康健,飲食失調則身體衰弱」,這正是說明瞭粳米的重要吧?

而陳年米,味道更為清淡,更易於消化,對調理脾胃特別好,可以止瀉、解渴,並能健脾開胃,同時還能去除胃部熱氣。

至於穀芽,其作用與麥芽相似,但更勝在溫中效果,有助於食物的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