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六·本草(上) (28)
卷十六·本草(上) (28)
1. 一○八、白薇
(味鹹百寒,入胃經衝任之藥。)利陰氣,下水氣。治中風身熱昏迷、(陰虛火旺,則內熱生風,故身熱;痰隨火湧,故昏迷。)血厥、(汗多後,少陽旺,氣塞不行而厥,婦人尤多此症。)溫瘧、寒熱痠痛、(寒熱作榮虧,故一身痠痛。)婦人淋露、胎前產後遺尿不知,(白薇、白芍等分為末,酒調服。
)調經多子。(婦人不孕,因血虛而熱,陰不足而陽勝也,白薇益陰清熱,而有子矣。須佐以歸、地、白芍、杜仲、蓯蓉等藥。)按性寒,脾虛作瀉者忌用。似牛膝,短小而柔軟,去須,酒洗用。惡大黃、山茱、薑、棗。
白話文:
白薇的味道偏鹹,性質極寒,主要作用於胃經和衝任脈。它能促進陰氣運行,幫助排除體內水氣。適用於治療中風後身體發熱且意識不清的情況,這是因為體內陰虛火旺,導致內部產生熱度,進而形成風邪,使得身體發熱;同時痰液隨著火氣上湧,造成昏迷。此外,也能治療血厥,這是大量出汗後,少陽之氣旺盛,氣血受阻無法正常循環所導致,這種病症女性較常見。對抗溫熱型瘧疾、寒熱交錯引起的痠痛也有療效,因為寒熱交替會使全身感到痠痛。對於婦女的泌尿問題如頻尿、漏尿,以及懷孕期間或產後出現的無意識排尿,白薇也能發揮作用,可以將白薇與白芍等量磨成粉,再以酒調和服用。
白薇還有調節月經週期、增加生育能力的效果。婦女若長期無法懷孕,可能是因為血虛導致體內熱度升高,陰氣不足而陽氣過剩,白薇能補充陰氣並清除熱氣,有助於懷孕。但需配合當歸、熟地、白芍、杜仲、蓯蓉等其他藥材使用效果更佳。
然而,白薇性質極寒,脾胃虛弱容易腹瀉的人應避免使用。其外觀類似牛膝,但較短小且質感柔軟,在使用前要先去除根部的細小毛髮,並以酒清洗。另外,與大黃、山茱萸、薑、棗等藥材合用可能會產生不良反應,應避免。
以上就是白薇的相關資訊。
2. 一○九、白芨
(味苦辛平,微寒,入肺經。反烏頭。)辛為金味,收為金氣,得秋金之令。治肺損吐血、肺癰肺痿,(白芨末,米湯調服。)療惡瘡敗爛、鼻衄火傷,去腐生新,排膿止痛,(俱可為末敷之。)跌打骨折。(酒調末服二錢。)按白芨性寒,癰疽潰後,不宜用苦寒藥服。
白話文:
【對於白芨的介紹】
(其味道苦辛且性質平和,略帶微寒,主要影響肺部。但與烏頭相剋。)白芨的辛味屬金的特性,有收斂作用,就像秋天金屬的特徵。它能治療肺部受損導致的吐血、肺部感染或萎縮等病症。(可將白芨磨成粉末,用米湯調和後服用。)此外,對於惡性瘡瘍、嚴重潰爛、鼻子出血或燒傷,白芨有去除腐肉、促進新組織生長及排膿止痛的功效,(同樣可將其磨成粉末外敷於患處。)在跌打或骨折的情況下,(可以將白芨粉末以酒調和,每次服用約二錢。)然而,白芨性質偏寒,當癰疽已經化膿後,不適合再服用這種苦寒性的藥物。
3. 一一○、連翹
(味苦辛性寒,入心、肺、胃、膽、大腸五經。去心與間用。)瀉心經客熱,除脾胃濕熱,為治十二經瘡毒聖藥。(血凝氣滯,兼有心火,乃生瘡毒,連翹俱能治之。凡腫而痛者為實邪,腫而不痛者為虛邪,腫而赤者為熱結,腫而不赤者為留氣停痰。)並能利水(苦也。)通經。(辛也。)按連翹苦寒,多餌壞胃減食,慎之!瘡潰後及虛熱者忌投。
白話文:
【連翹】
(其味道苦辛且性質偏寒,能作用於心、肺、胃、膽、大腸這五個臟腑。在使用時,需去除心部,並適量應用。)
能清除心臟區域的異常熱度,消除脾胃中的濕熱,是治療十二臟腑膿瘡毒素的神聖藥物。(當血液凝滯、氣血不順,同時伴有心臟的熱度,就可能產生膿瘡毒素,而連翹都能有效對治。一般來說,腫脹且疼痛的是實證邪氣,腫脹但不疼痛的是虛證邪氣,腫脹且紅色的是熱毒結聚,腫脹但不紅色的可能是氣血阻滯和痰濕停留。)
此外,連翹還能促進水分排出(因為它味道苦。),幫助經絡暢通。(因為它味道辛。)
根據記載,連翹性質苦寒,過量食用可能會損傷胃部,減少食慾,請謹慎使用!在膿瘡已經潰爛後,或是身體虛弱且有熱度的情況下,應避免使用連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