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六·本草(上) (18)

回本書目錄

卷十六·本草(上) (18)

1. 六十、益智仁

(味辛性溫,入心、脾、腎三經。去殼,鹽水炒,研碎用。),主君相二火,如三焦、命門陽氣衰弱者皆宜。溫中進食,(土中益火。)攝涎唾。治泄瀉、嘔吐、腹痛,(屬胃冷者宜之。)縮小便,止遺精崩帶,(溫腎之功。)開鬱散結。(辛也。)按益智仁,其性行多補少,須兼補劑用之,若獨用,則散氣。

白話文:

【六十、益智仁】

(口感辛辣且性質溫和,能作用於心、脾、腎三個臟腑。使用前需去除外殼,再以鹽水炒過,最後研磨成粉末來使用。)

主要能調理人體內的君相二火,對於三焦、命門等部位的陽氣不足者皆有裨益。有助於溫暖身體中樞並促進食慾,(即能增強脾胃功能,補充體內之火。)能控制口水分泌。適用於治療腹瀉、嘔吐及腹痛症狀,(特別適合因胃部受寒導致的問題。)可收縮尿道,防止尿失禁,阻止遺精及婦女月經失調,(這是因為它具有溫暖腎臟的功效。)同時也能開解鬱悶,消除結塊。(這歸功於其辛辣的特性。)

根據研究,益智仁的本性是促進而非抑制,最好與其他滋補藥物一同使用,若單獨使用,可能會造成氣息散失。

2. 六十一、使君子

(味甘性溫,入脾、胃二經。忌熱茶,犯之作泄。)健脾胃,(甘溫。)治疳積,(脾胃虛弱,以致乳停食滯而然。)殺蛔蟲。(每月初一至初五,蟲頭向上,空心生食、或煨食數枚,蟲皆死而下。餘日不效。)按使君子性滑,多食傷脾。出閩蜀,內仁新鮮者良,久而油黑者不效。若無蟲積者,不必服。

白話文:

【六十一、使君子】

(口感甘甜,性質溫和,能作用於脾臟與胃部。需注意避免與熱茶同飲,否則可能導致腹瀉。)有助於強化脾胃功能,(由於其甘甜且溫和的特性。)能治療因脾胃虛弱所引起的消化不良,(這是因為脾胃虛弱,導致母乳或食物在體內停滯不前所致。)並有驅除蛔蟲的效果。(在每月的第一天到第五天,此時蛔蟲的頭部會朝上,於空腹時生吃或煮熟吃幾顆使君子,便能使蛔蟲死亡並排出體外。其他時間服用則效果不佳。)

根據記載,使君子的性質滑順,過量食用可能會傷害脾胃。此物產自福建及四川一帶,內部果仁新鮮者為佳品,存放時間過長而變為油黑色者則療效大減。若身體未有寄生蟲或消化不良的情況,則不必服用使君子。

3. 六十二、刺蒺藜

(味苦微辛微溫,入肺、脾、腎三經。酒炒,去刺。)治虛勞腰痛,遺尿泄精。(苦溫補腎之功。)瀉肺氣而散肝風,除目赤翳膜,(肝以散為補,凡補肝藥皆能明目。)療白癜瘙癢,破癥結積聚,(辛以散之。)療肺癰、乳岩、濕瘡。(能消風解毒。)妊婦忌用。

白話文:

【第六十二、刺蒺藜】

(味道有點苦和微辛,性質略溫,能影響肺、脾、腎三個臟器。使用前需用酒炒過,並去除刺。)

能治療虛弱勞累導致的腰痛,以及夜間無意識的尿牀或性功能問題。

(其苦溫特性具有補腎的效果。)

有助於調節肺部氣息,同時疏散肝臟的風邪,消除眼睛紅腫及視力障礙。

(肝臟的健康與其散發功能相關,所有補肝的藥物都能改善視力。)

可以治療白癜風、皮膚瘙癢,並能破解體內的病塊結石。

(其辛味有助於疏通阻塞。)

對於肺部化膿、乳房硬塊、濕疹等症狀有治療效果。

(它能消除風邪和解毒。)

但懷孕婦女不宜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