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六·本草(上) (4)
卷十六·本草(上) (4)
1. 七、丹參
(味甘性澀,微熱,心脾肝腎四經血分之藥。畏鹹水,反藜蘆,忌醋。),養陰活血,去瘀生新。(瘀去則新生。)安生胎,(養血。)下死胎。(去瘀。)血崩赤帶可止,經脈不勻能調。治冷熱虛勞、骨節疼痛、手足不隨。(皆血不足。)化癥瘕,(癥者有塊可徵,瘕者聚散無常,皆血病也。
)除煩躁。(血虛發熱,甚則煩躁,婦人產後更多。)古云丹參一味當四物,又云丹參養神定志,通利血脈,實有神驗,為女科之要藥也。但能補血,又長於行血,妊娠無故勿服。
白話文:
【丹參】
丹參的味道略甜,性質有點澀且微熱,是對心、脾、肝、腎這四個臟腑的血液有益的藥材。它不能與鹹水一起使用,也不能和藜蘆同用,同時醋也會影響其效果。
丹參能滋養陰氣並活絡血液,去除瘀血促進新血生成。一旦瘀血清除,新的血液就能生成。它能使懷孕中的胎兒保持穩定(因為它可以滋養血液),也能幫助排除死亡的胎兒(通過去除瘀血)。對於血崩或月經出血過多的情況,丹參可以止血;對於月經週期不規律的問題,它也能調節。
丹參還能治療由血液不足導致的冷熱虛弱、骨頭關節疼痛以及手腳活動不便等症狀。它能消除癥瘕(癥是指可以摸到的硬塊,瘕是指聚散無常的腫塊,這些都是血液問題所導致的)。
此外,丹參還能緩解由血虛導致的發熱和煩躁,尤其是產後婦女更易出現這種情況。古人說,丹參單一成分的功效就等同於四物湯,而且丹參可以安定心神、穩定情緒,並能暢通血液,其效果非常神奇,因此被視為婦科的重要藥材。然而,丹參既能補血,又擅長活血,因此除非有特殊需要,否則懷孕的女性不要隨意服用。
2. 八、沙參
(味甘苦,性微寒,入肺經。惡防己,反藜蘆。)補肺氣,清肺熱,涼肝養血,兼益脾腎,(脾為肺母,腎為肺子。)久嗽肺痿。(金被火克。)散皮膚風熱瘙癢、頭面腫痛,止驚除煩。(清肺熱也。)按沙參雖能補五臟之陰,然氣輕力薄,不堪重任,非人參比也。若臟腑無實熱,及寒客肺中作嗽者,勿服。
白話文:
(內容:[八、沙參])
沙參的味道有點甘甜又帶點苦,它的性質稍微偏寒,主要影響的是肺部。然而,它與防己不相容,並且和藜蘆相剋。
它能夠補充肺部的氣力,清涼肺部的熱度,並有冷靜肝臟、滋養血液的效果,同時對脾臟和腎臟也有益處。(因為在中醫理論中,脾臟是肺臟的母親,腎臟是肺臟的孩子)。
長期咳嗽或肺部虛弱的人可以服用。此外,它還能緩解皮膚因風熱引起的瘙癢,頭部和麪部的腫脹疼痛,以及平息焦慮和煩躁的情緒。(這都是因為它能清涼肺部的熱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雖然沙參能夠滋補五臟的陰性能量,但是其效力較輕,不能承擔太重的治療任務,與人參相比,其功效稍遜一籌。如果臟腑沒有實際的熱度,或是因寒冷侵襲肺部而引起咳嗽的人,就不適合服用沙參。
3. 九、元參
(味苦甘微咸,氣寒,入腎經,尤走肺臟。惡黃耆、乾薑、大棗、山茱萸,反藜蘆,忌銅。蒸過曬乾,黑潤者佳。)苦能清火,甘能滋陰,咸能補腎。益精明目,退骨蒸,除痰嗽,(壯水之效。)清手心足心之熱,(此屬無根浮游之火,惟元參清除甚捷。)解煩渴,利咽喉腫痛,治陽毒發斑,(皆肺受火傷,補水可以制之。
)化瘰癧,(寒散火,咸軟堅。)婦人產後余疾。(亦屬陰虛。)按性寒滑,脾虛嘔逆泄瀉者禁之。
白話文:
【九、元參】
(味道苦中帶甘且微鹹,性質偏寒,主要影響腎臟,特別是對肺部有顯著作用。與黃耆、乾薑、大棗、山茱萸相剋,與藜蘆相沖,忌用銅器。經過蒸煮和曬乾,色澤黑而潤澤者為上品。)
它苦的特性能夠清熱去火,甘甜的特性能滋養陰虛,鹹的特性有助於補腎。能增強精氣、明亮視力,退燒,止咳祛痰,(這有壯水的效果。)能清涼手心腳心的熱度,(這種熱度屬於無根源的飄忽之火,只有元參能迅速清除。)能解渴,利於咽喉腫痛,治療因肺部受火傷害引起的發斑,(這些都是肺部受火傷害,通過補水可以控制之。)
能化解瘰癧,(利用其寒性散火,鹹性軟化硬塊。)能治療婦女產後的餘疾。(也屬於陰虛所致。)
然而,由於其性質寒涼滑膩,對於脾虛導致的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應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