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五·婦科(下) (21)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五·婦科(下) (21)

1. 一○五、產後蓐勞

蓐,草荐也,謂產婦坐草艱難,以致過勞心力,故曰蓐勞。此即產後之勞瘵也。其證:或寒熱如瘧,或午後熱,五心熱,或自汗,喘促,飲食不甘,體瘦神昏,皆其候也。當以培補氣血為主,若作標治,危亡立至。

清熱養血湯(新),治產後血虛發熱,午後更甚,羸瘦無神等症。

當歸(錢半),熟地(三錢),生地(二錢),白芍(酒炒),阿膠(炒),青蒿,麥冬(各一錢),丹皮(錢半),

水煎,溫服。如五心熱,加元參一錢。如咳嗽,加川貝母錢半,款冬花一錢。如吐血,加紫菀錢半,絲茅根搗汁半杯,童便半杯合服。如骨蒸,加地骨皮錢半。如熱甚,加龜膠二三錢。或用六味地黃加麥冬、龜膠、阿膠各二兩為丸服亦可。若作水藥,決不可。(六味地黃方見第二。)

豬腰湯,治產後勞熱、咳嗽、自汗、頭痛、腹痛俱效。

豬腰(一對),當歸,白芍(酒炒。各一兩),

以藥煎就去滓,次將豬腰細切,同米一合,香鼓一錢,煮稀粥,加蔥椒鹽,空心,日服一次,神效。

黃雌雞湯,治證同上。

當歸,白朮,熟地,黃耆,桂心(各五錢),黃雌雞(一隻,去頭足腸翅,細切)

用水七碗煮至三碗,每用汁一碗,煎藥四錢。日二服。

羊肉湯,治產後氣血虛弱,及寒氣入於子門,臍下脹痛,手不可犯,此寒證也。並治寒疝腹痛及脅痛裡急者。

精羯羊肉(一斤),當歸(三兩),生薑(四兩),

用水七升,入藥煎至三升,去滓,入羊肉,加蔥椒鹽久煮。日三服。若寒甚者,加生薑。若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朮一兩。如氣虛者,加黃耆三兩。

母雞湯,治產後褥勞,虛汗不止。

人參(隨便),黃耆(蜜炒),白朮,白茯苓,麻黃根,牡蠣(煅。各三錢),

上用母雞一隻,去毛雜,水六碗同藥煮至三碗,任意服之。

十全大補湯(方載上第二內),治產後氣血俱虛,一切不足等證。

補中益氣湯(方載上第七內),治產後虛弱,或兼外感發熱者。

理陰煎(方載上第三內),治產後陽虛內寒,及外邪皆寒者。

黃耆四物湯,治產後氣血虛弱,為補養妙藥。

黃耆(蜜炒,三錢),當歸(二錢),熟地(三五錢),川芎(錢半),

水煎,溫服。如氣虛,加參、朮、茯苓、炙草。如發熱,加炮乾薑五分。如自汗,少用川芎,重加黃耆。如口渴,加麥冬一錢,五味二分。腹痛,加白芍(酒炒)錢半。

當歸建中湯,治產後虛勞腹痛、身痛、自汗、不思飲食等證。

當歸(二錢),白芍(酒炒,錢半),肉桂(一錢,研末調服),黃耆(蜜炒,錢半)

薑棗引。水煎就,加飴糖一塊再煎,溫服。如嘔,不加飴糖。如崩中衄血,加阿膠(炒)、生地各錢半。

白話文:

[105、產後蓐勞]

「蓐」是指草編的墊子,這裡指的是產婦分娩過程艱辛,耗費過多的心力,因此稱為蓐勞。這就是產後勞損的狀況。具體表現可能包括:有時會出現類似瘧疾的寒熱交錯,或者在下午時分出現發燒,手心腳心發熱,或者自汗,呼吸困難,食慾不佳,身體消瘦,精神混亂,這些都是產後蓐勞的症狀。治療上應以培養和補充氣血為主要目標,如果只針對表面症狀治療,病情可能迅速惡化甚至導致生命危險。

清熱養血湯(新方),用於治療產後因血液虧虛而發燒,尤其在下午情況更嚴重,身體消瘦且無精神等症狀。

藥材包含當歸(錢半),熟地(三錢),生地(二錢),白芍(酒炒),阿膠(炒),青蒿,麥冬(各一錢),丹皮(錢半)。用水煎煮,溫熱服用。如果出現手心腳心熱,可以額外添加元參一錢。如果咳嗽,可以額外添加川貝母錢半,款冬花一錢。如果咳血,可以額外添加紫菀錢半,絲茅根搗汁半杯,加上半杯童便一同服用。如果骨節發燒,可以額外添加地骨皮錢半。如果發燒嚴重,可以額外添加龜膠二三錢。或者使用六味地黃湯加上麥冬、龜膠、阿膠各二兩做成藥丸服用也是可以的。如果作為水藥,則絕對不可以。

豬腰湯,對於產後勞損導致的發熱、咳嗽、自汗、頭痛、腹痛都有療效。

藥材包含豬腰(一對),當歸,白芍(酒炒,各一兩)。先用水煎煮藥材,去掉渣滓,然後將豬腰切成細片,和一合米,一錢香鼓一起煮成稀粥,最後加入蔥、胡椒、鹽,早晨空腹服用,每天一次,效果神奇。

黃雌雞湯,適用症狀同上。

藥材包含當歸,白朮,熟地,黃耆,桂心(各五錢),黃雌雞(一隻,去頭足腸翅,切成細片)。使用七碗水煮至剩三碗,每次用一碗湯汁,煎煮四錢藥材,每天服用兩次。

羊肉湯,適用於產後氣血虛弱,以及寒氣侵入子宮,導致肚臍下部脹痛,甚至不能觸碰,這是寒證。同時也能治療寒疝引起的腹痛以及脅痛裡急。

藥材包含精羯羊肉(一斤),當歸(三兩),生薑(四兩)。使用七升水,加入藥材煮至剩三升,去掉渣滓,加入羊肉,再加入蔥、胡椒、鹽,煮一段時間。每天服用三次。如果寒氣嚴重,可以增加生薑的份量。如果疼痛多且伴隨嘔吐,可以額外添加二兩橘皮,一兩白朮。如果氣虛,可以額外添加三兩黃耆。

母雞湯,適用於產後蓐勞,虛汗不斷。

藥材包含人參(適量),黃耆(蜜炒),白朮,白茯苓,麻黃根,牡蠣(煅,各三錢)。使用一隻母雞,去除羽毛和內臟,六碗水與藥材一同煮至剩三碗,隨時服用。

十全大補湯(方子載於第二章),適用於產後氣血俱虛,所有不足的情況。

補中益氣湯(方子載於第七章),適用於產後體虛,或者同時受到外界感染而發燒。

理陰煎(方子載於第三章),適用於產後陽虛內寒,以及外來邪氣都是寒性的。

黃耆四物湯,適用於產後氣血虛弱,是極佳的補養藥方。

藥材包含黃耆(蜜炒,三錢),當歸(二錢),熟地(三五錢),川芎(錢半)。用水煎煮,溫熱服用。如果氣虛,可以額外添加人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如果發燒,可以額外添加炮乾薑五分。如果自汗,減少川芎的份量,增加黃耆的份量。如果口渴,可以額外添加麥冬一錢,五味二分。如果腹痛,可以額外添加白芍(酒炒)錢半。

當歸建中湯,適用於產後虛勞導致的腹痛、全身疼痛、自汗、食慾不振等症狀。

藥材包含當歸(二錢),白芍(酒炒,錢半),肉桂(一錢,研磨成粉調服),黃耆(蜜炒,錢半)。薑棗做引導。用水煎煮,加入一塊飴糖再煎煮,溫熱服用。如果嘔吐,不添加飴糖。如果出現崩漏或者鼻出血,可以額外添加阿膠(炒)、生地各錢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