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五·婦科(下) (1)
卷十五·婦科(下) (1)
1. 卷十五·婦科(下)
2. 胎產門
3. 五十四、胎產神法
(文略)
白話文:
(文略)
4. 五十五、弄胎試胎
胎至八九個月間忽然胎動腹痛,三兩日前,或痛或止,即胎水已下,而腰不甚痛,脈未離經,(離經之脈一呼一吸或五六至。)此非產也,名曰弄胎。或一月前,或半月前,忽然腹痛,如欲產而不產者,名曰試胎,亦非產也。但當寬心候時,不得誤認。
白話文:
在懷孕八到九個月之間,如果突然感到胎兒活動增加並伴隨腹部疼痛,這種情況可能持續兩三天,期間疼痛時有時無,甚至會有羊水流出,但腰部的疼痛並不嚴重,心跳頻率也還在正常範圍內(心跳異常的情況下,呼吸一次心跳可能會達到五六次)。這並不是真正的生產徵兆,我們稱之為「弄胎」。
或者在預產期前一個月或半個月,突然感覺到腹部劇烈疼痛,就像要生產一樣,但是實際上卻沒有生下孩子,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試胎」,這也不是真正的生產徵兆。
遇到這些情況,孕婦應保持心情平靜,耐心等待,不要誤以為自己即將分娩。
5. 五十六、產聽自然
生產本造化自然之理,原非難事,原非險事。試觀草木鳥獸,初未有艱難者,何獨至於人而異之!況人為萬物之靈,其玲瓏尋路而出,當必有十倍於百物者矣。然而世亦有生產而危者,其故何也?蓋由自己致之,而穩婆亦不能無其責也。何以言之?如婦腹痛,兒方破胞而出,自無主見,而穩婆又催云:快著力,快逼氣,則兒直下而逆生矣。兒方轉身,又著力,又逼氣,則兒橫下而手出矣。
兒之搏身未正,又著力,又逼氣,則兒不偏左即偏右,抵住頭而不得下矣。若聽其自然,或遲至一日、二日,即三五日無妨。安心定氣,要坐則坐,耍行則行,耍睡則睡,勉強忍痛,進其飲食,以保養精神為第一。莫聽穩婆逼迫,莫聽傍人言諸,或速或慢,自有時候。而自己亦要思生產人之常事,勿求速於離身,總不著力,不逼氣,自無有逆生、橫生之禍也。
再看百物生產時,不知著力,不知逼氣,便物物好,子母安,何反人之不如物乎!婦人或不能知,前輩一一講明為妙。
白話文:
生產本是自然界的一種運作法則,原本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也不是什麼危險的事。我們可以看看花草樹木和鳥獸,它們在生產時並沒有遇到困難,為什麼偏偏到了人類身上就會變得不同呢?況且人類是萬物之靈,其嬰兒在出生時的靈活程度應該遠超過其他生物數十倍。然而,在現實中還是會有生產過程出現危險的情況,這是為什麼呢?這通常是由自身原因造成的,接生婆在其中也有一定的責任。這是怎麼回事呢?
比如說,當產婦開始感到腹痛,胎兒正在突破胎膜準備出生,此時她還沒有任何主意,但接生婆卻催促她:「快點用力,快點憋氣」,這樣一來,胎兒可能就會直接向下,導致逆生。如果胎兒正在轉身,產婦又用力,又憋氣,那麼胎兒可能會橫向移動,導致手先出來。
如果胎兒的身體尚未完全調整好位置,產婦又再次用力,憋氣,那麼胎兒可能會偏向一邊,抵住頭部無法下降。但如果我們讓一切順其自然,即使延遲一天、兩天,甚至三五天也無妨。產婦應該保持心情平靜,想要坐就坐,想要走就走,想要睡就睡,堅韌地忍受疼痛,確保正常飲食,首要的是保護和養護自己的精神狀態。不要聽從接生婆的催促,也不要聽信旁人的閒言碎語,無論是快還是慢,總有其恰當的時候。同時,產婦自己也要明白生產是人之常情,不要急於讓胎兒離開身體,只要不使過度的力,不憋氣,就不會有逆生、橫生的災難。
再看看其他動物在生產時,它們並不知道要用力,也不知道要憋氣,但是每一個都能順利生產,母子平安,為什麼人類反而不如動物呢!如果產婦無法理解這些道理,最好能有前輩詳細解釋清楚。
6. 五十七、難產源流
(共九條。)
凡將產,最戒曲身側臥。腹痛時,宜強為站立。若稍緩,便散步行動,或憑几立,庶兒得以舒展尋路。倘曲腰則身難轉,側臥則門遮閉,再轉再閉,則子必無力,自至難產。……當產時痛如未痛,行立坐臥,令人莫知,痛極轉熱,百節松活,一刻即產,胞衣隨下,何嘗有難產者乎!
凡生產以氣為主,以血為輔,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滯。富貴之家,惟恐勞動,怠惰自安,所以氣滯而血亦滯,胎不轉移,以致難產。即如貧家之人,勤動勞苦,生育甚易,非明徵乎!
凡產育之時,氣以行之,血以濡之,然後子宮滑溜,猶之魚必得水而後行也。胞漿未下,但只候時。若胞漿破後,一二時辰不生,必其胎元無力,或體素虛弱,或時當中年,或生育煩多,或遇病後氣血不足。愈遲則漿必愈干,力必愈之。此際惟有大補氣血,正是催生妙藥,多多益善。
更須以母雞煮湯,加粳米作稀粥與食,不得多食肉食。由是氣血充暢,精力健旺,不期下而自下矣。倘不知此,而妄用行氣重墜之物,多致血虧氣陷,反為大害。
生產有遲緩而不下者,舉家憂疑,……使產婦驚恐憂慮。蓋驚則神散,憂則氣結,產亦艱難。人當明其時候未至,惟寬心以候之,不必倉皇以自誤也。
古者婦人有孕,即居側室,不共夫寢,以淫欲最所當忌。蓋情欲一動,氣血隨耗,火擾於中,血氣沸騰。三月前犯之,則胎動小產,三月後犯之,不惟胞衣厚而難破,而且子夭,而多痘毒疾厄。試觀物類,一受胎後,牝牡絕不與交,所以胎產俱易,而人則不能禁絕,以致多有艱難之事。
胎之肥瘦,氣通於母,母之所嗜,即胎之所養也。如恣食厚味,不知節減,故致胎肥而難產。常見糟糠之婦,易產可知。冬月天冷,產婦經血,得冷則凝,致兒不能下,此害最深。務令下部衣裙宜厚,滿房有火,令產婦向火,臍下腿膝間,暖則血行,兒易生也。
盛夏天熱,不可衝風取涼,以犯外邪。又不宜熱甚,致令煩渴血最。房中宜灑涼水,產婦或可少與涼水,暫以解熱,自必易產。
臨產時,凡喪服穢濁人,……莫令入房。惟老成解事,曾經生長者,一二人足矣。俗忌多一人入房,則多一時遲延。
白話文:
在即將分娩時,最重要的是避免蜷縮或側躺。當感到腹部疼痛,應盡力站起來。如果疼痛稍微緩解,就應該走動或散步,或者倚靠桌子站立,這樣可以讓胎兒有空間舒展並找到產道。如果彎腰,胎兒會難以轉動;如果側躺,產道可能會被遮擋,每次轉動都會進一步關閉產道,這會讓胎兒失去力量,導致難產。當產痛來臨,感覺像是沒有那麼痛,無論是行走、站立、坐著或躺著,都讓人看不出有產痛,當疼痛達到極點並轉為熱感,全身關節變得鬆弛,很快就能分娩,胎盤隨之而下,何曾有難產的情況呢!
生產主要依賴氣血,氣血流通則順利,氣血阻滯則困難。富裕家庭的婦女害怕勞累,傾向於慵懶的生活方式,這導致氣血不暢,胎兒難以移動,因此容易發生難產。然而,貧窮家庭的婦女,因勞動勤奮,分娩相對容易,這不是明確的證據嗎?
在生產過程中,氣血的運行是關鍵,氣血充足,子宮就會滑潤,就像魚需要水才能遊動一樣。在羊水未破裂前,只需要耐心等待。但如果羊水破裂後,經過一兩個小時仍未能分娩,可能是胎兒本身力量不足,或是母親身體素質較弱,或是處於中年階段,或是多次生育,或是疾病後氣血不足。拖延時間越長,羊水會越來越乾,力量也會越來越小。此時,補充大量氣血是最佳的催產方法,越多越好。
此外,應用母雞熬湯,加入粳米煮成稀飯供產婦食用,不要過量攝入肉類。這樣做能讓氣血充盈,精力旺盛,自然就能順利分娩。如果盲目使用強烈的催產藥物,可能會導致氣血虧損,反而造成更大的危害。
當分娩過程緩慢,胎兒未能順利下降,全家人可能陷入焦慮和懷疑,這會讓產婦感到恐慌和擔憂。要知道,驚恐會分散精神,憂慮會導致氣結,這些都會讓分娩變得困難。人們應該明白,如果時機未到,只需保持心情平靜,耐心等待,不必慌張而誤事。
在古時,懷孕的婦女會住在側室,不與丈夫同牀,因為性慾是最需避諱的事。一旦產生情慾,氣血就會消耗,內心的火氣會擾亂血氣,使之沸騰。如果前三個月有性行為,可能會導致胎兒不穩而流產;三個月後,不僅胎膜會變厚,難以破裂,胎兒也可能早夭,或是出生後多患痘疹等疾病。觀察其他生物,一旦受孕,雌雄就不會再交配,因此分娩通常比較容易,人類卻無法完全避免,導致分娩時常遇到困難。
胎兒的大小與母親的飲食習慣有關,母親喜愛的食物就是胎兒的營養來源。如果過度攝取高脂食物,不知節制,可能會導致胎兒過大,增加難產的風險。常見的是,生活條件較差的婦女,分娩相對容易,這是可以預料的。冬天氣溫低,產婦的血液會因寒冷而凝固,導致胎兒難以娩出,這是最大的危害。必須確保產婦下半身的衣物保暖,整個房間要保持溫暖,讓產婦面向火爐,保持肚臍以下部位和腿部的溫暖,血流通暢,胎兒更容易娩出。
炎熱的夏天,不要吹風以求涼爽,以免感染外界的邪氣。同時,也不宜過度暴露於高溫環境,以免口渴和血熱。可以在房間裡灑些冷水,產婦也可以喝一些涼水,暫時緩解熱感,這樣有助於順利分娩。
在分娩時,穿著喪服或有污穢的人,應避免進入產房。最好請經驗豐富、曾經成功分娩的女性一兩人協助。民間認為,每多一個人進入產房,分娩的時間就會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