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四·婦科(上) (25)
卷十四·婦科(上) (25)
1. 四十三、妊婦泄瀉
此證雖不無風寒暑濕之外感,飲食生命之內傷,然屬於脾虧者,乃其本也。蓋血統於脾,血擁胎元,則脾陰虛,而食不運化,故作泄也,總以補脾安胎為主。
加味四君子湯
人參(少者,用山藥四錢炒黃代之),白朮(二錢),茯苓(錢半),炙草(一錢),白芍(一錢),
如脈實而熱者,必煩躁、舌黃,加黃芩一錢。如脈虛尿清,或腹痛喜按,穀食不甚化者,加乾薑(炒)五七分,烏梅一個,或加肉豆蔻一錢。如小便短少,口渴,屬濕熱者,加蓽薢四錢,廣香(煨)三分。至於扁豆、藿香、訶子之類,俱可加用。
白話文:
這個病症雖然可能由風寒、暑濕外在因素引起,或是飲食不節制導致身體受損,但歸根究柢,多數是由於脾臟功能不足造成的。因為血液主要由脾臟管理,當血液滋養胎兒時,脾臟的陰氣會相對虛弱,食物無法正常消化吸收,所以才會造成腹瀉的情況,因此治療上應以補強脾臟和安胎為主要目標。
加味四君子湯
人參(如果份量較少,可用炒黃的山藥約12克來替代),白朮(6克),茯苓(4.5克),炙甘草(3克),白芍(3克)。
如果脈搏強勁且有熱象,患者感到煩躁,舌頭呈黃色,可加入黃芩(3克)。如果脈搏虛弱,尿液清澈,或是腹部疼痛喜按,食物消化不良,可加入炒過的乾薑(約1.5至2.1克),烏梅一個,或者加入肉豆蔻(3克)。如果小便量少,口渴,顯示有濕熱的情況,可以加入蓽薢(12克),以及煨過的廣香(0.9克)。至於扁豆、藿香、訶子等藥材,都可以根據情況酌情加入使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