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四·婦科(上) (19)

回本書目錄

卷十四·婦科(上) (19)

1. 二十六、妊娠傷寒

和胎敗毒散,治天行時氣,傳染初起,服此解之,亦是妙方。

人參,羌活,前胡,柴胡,白苓,甘草,川芎,枳殼,桔梗,黃芩,白朮,蘇葉,葛根,蔥白(各一錢),

姜引,熱服,得汗而解。

加味化斑湯,治傷寒熱不解,遍身發斑,赤如紅錦者。

人參,知母(一錢),石膏(三錢),甘草,黃芩,梔仁,生地(各錢半),淡竹葉(七皮),豆豉(一合)

水煎服。

白話文:

和胎敗毒散,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流行性感冒,在疾病剛開始傳染的時候服用,可以解毒,也是一個很棒的藥方。

藥材包含:人參、羌活、前胡、柴胡、茯苓、甘草、川芎、枳殼、桔梗、黃芩、白朮、蘇葉、葛根、蔥白,每種藥材各取一錢。

用生薑引藥,趁熱服用,讓身體發汗就會痊癒。

加味化斑湯,這個方子可以用來治療傷寒發熱不退,全身出現像紅色錦緞一樣的斑點。

藥材包含:人參、知母(各一錢),石膏(三錢),甘草、黃芩、梔子仁、生地(各一錢半),淡竹葉(七片),豆豉(一合)。

用水煎煮後服用。

2. 二十七、胎漏

胎漏者,謂既有孕,而復下血也。屬氣虛血虛,胞中有熱,而下元不固也。法宜四君子以補其氣,四物以補其血,黃芩、黃柏以清其熱,膠、艾以止其血,杜仲、續斷以補下元之虛,病自愈矣。

安榮養胎湯(新),治孕婦氣血兩虛,六脈微弱,不時下血者。

人參(少者,以山藥四錢炒黃代之),白朮,歸身,熟地,杜仲(姜炒),阿膠(蛤粉炒。各錢半),艾葉(八分),條芩(酒炒),黃柏(炒),白芍(各一錢),炙草(七分),

薑棗引。或加三七根二錢。如血熱甚者,加生地、青蒿、丹皮之屬。如骨蒸多汗者,加地骨皮錢半。如熱甚而渴者,加石膏二、三錢。如五心熱,加元參錢半。如下熱便澀者,加梔子一錢。如脾虛不能統血,用加減歸脾湯。(方見上墮胎。)如氣虛不能攝血,用補中益氣湯,(方見上血色。)加阿膠、艾葉、五味子。

秘元煎,治衝任氣虛,不能約制,血滑易動而無火者。

山藥(炒),芡實(炒),棗仁(炒,搗碎。各二錢),白朮,茯苓(各錢半),遠志(七分),炙草(一錢),金櫻子(去核,二三錢),

如氣虛,加黃耆二錢,或加阿膠、艾葉。

安胎散,治妊娠偶然傷觸下血,或腰痛難忍者。

熟地,當歸,白芍(炒),黃耆(蜜炒),阿膠(炒。各錢半),甘草(炙),艾葉,川芎,地榆(炒黑。各一錢),

薑棗引。

有一種婦人,受妊二、三個月,經脈如常,但較前略少,脈息滑數,並無病證,是血氣旺,而蔭胎有餘,生子仍不弱,此不必治也。待三月後,經脈方止,至七、八個月而生子者,人但以血止為度,謂不足月,不知妊婦壯實,間有是耳。

安胎聖方,治氣血不足,以致胎漏胎動,宜峻補之。

人參,白朮(三錢),杜仲(姜炒,二錢),枸杞,茯苓,甘草(炙。各一錢),山藥(炒),歸身,棗皮(各二錢),熟地(三四錢),麥冬(錢半),五味(五分),

又方:治胎漏如神,名止漏神丹。

白朮(五錢),熟地(一兩),三七根末(七錢),

此方用三七根,乃止血神品,補而兼止,故奏效如響。又方:五倍子研末,酒服錢半,神效。

白話文:

[二十七、胎漏]

胎漏的情況,指的是懷孕期間又出現陰道出血的現象。這通常是由於氣血雙虛,或是子宮內有熱,導致下元(腎與膀胱區域)不穩固所引起的。治療方法應以四君子湯來補氣,四物湯來補血,黃芩、黃柏來清熱,阿膠和艾草來止血,杜仲和續斷來補強下元的虛弱,如此疾病便可得到治癒。

安榮養胎湯(新),適用於治療孕婦因氣血雙虛導致脈搏微弱,且時常陰道出血的症狀。

成分包括少量的人參(若不足可使用四錢山藥炒黃代替),白朮,當歸,熟地,杜仲(姜炒),阿膠(蛤粉炒),艾葉,條芩(酒炒),黃柏(炒),白芍(各一錢),炙草等。以薑棗為引。可酌情加入三七根二錢。若血熱嚴重,可加入生地、青蒿、丹皮等。若出現骨蒸多汗,可加入地骨皮錢半。若口渴且熱感嚴重,可加入石膏二、三錢。若手心腳心發熱,可加入元參錢半。若下焦熱且大便不通,可加入梔子一錢。若脾虛無法控制血液,可用加減歸脾湯。(詳細方子見上墮胎。)若氣虛無法控制血液,可用補中益氣湯,(詳細方子見上血色。)再加入阿膠、艾葉、五味子。

祕元煎,適用於治療沖任脈氣虛,無法控制,血流順暢容易移動但無火的狀況。

成分包括山藥(炒)、芡實(炒)、酸棗仁(炒,搗碎)、白朮、茯苓、遠志、炙草、金櫻子(去核)等。若氣虛,可加入黃耆二錢,或加入阿膠、艾葉。

安胎散,適用於治療孕婦偶爾因碰撞而出血,或腰痛難忍的症狀。

成分包括熟地、當歸、白芍(炒)、黃耆(蜜炒)、阿膠(炒)、甘草(炙)、艾葉、川芎、地榆(炒黑)等。以薑棗為引。

有一種情況,婦女在懷孕二、三個月時,月經依然正常,但量比之前略少,脈搏滑數,並無其他病徵,這是因為血氣旺盛,胎兒健康,即使出生後孩子也不會虛弱,這種情況不需要特別治療。等到三個月後,月經才會停止,到七、八個月後孩子出生,人們只以月經停止作為月份計算,認為孩子未足月,卻不知其實是因為孕婦身體壯實,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安胎聖方,適用於治療因氣血不足導致的胎漏胎動,需大力補充。

成分包括人參、白朮(三錢)、杜仲(姜炒,二錢)、枸杞、茯苓、甘草(炙)、山藥(炒)、當歸、棗皮、熟地(三四錢)、麥冬(錢半)、五味(五分)等。

另一個方子:治胎漏非常有效,名為止漏神丹。

成分包括白朮(五錢)、熟地(一兩)、三七根末(七錢)。

這個方子使用三七根,是止血的神品,既能補充又能止血,所以效果顯著。另一個方子:將五倍子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錢半,效果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