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四·婦科(上) (17)
卷十四·婦科(上) (17)
1. 二十五、安胎
如因怒傷肝者,加柴胡、黃芩、炙草各一錢。如因悲傷肺者,加阿膠、黃芩、蘇葉各一錢,五味子十二粒,炙草五分。如因驚傷腎者,加川續斷、黃柏(炒)、杜仲(炒)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如因思傷脾者,加白朮錢半,陳皮、香附各一錢,炙草五分。如因喜傷心者,加條芩、黃連、白朮、麥冬各一錢,炙草五分。
○又有安胎,用六味加杜仲、續斷、五味、阿膠,安胎之聖藥也。又方:用白朮、熟地各一兩,水煎服。
凡胎之不安而有墮者,大抵不外乎屬虛、屬火二者之間。能知清熱養血,無不安矣。此外又有因母病動胎者,但療母病,則胎自穩。有因觸傷動胎,而病及母者,當知安胎,而母病亦愈。
白話文:
如果因為發怒傷到肝,就加入柴胡、黃芩、炙甘草各一錢。如果因為悲傷傷到肺,就加入阿膠、黃芩、紫蘇葉各一錢,五味子十二粒,炙甘草五分。如果因為驚嚇傷到腎,就加入川續斷、炒黃柏、炒杜仲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如果因為思慮過度傷到脾,就加入白朮一錢半,陳皮、香附各一錢,炙甘草五分。如果因為過度喜悅傷到心,就加入條黃芩、黃連、白朮、麥冬各一錢,炙甘草五分。
另外有個安胎方,用六味地黃丸加上杜仲、續斷、五味子、阿膠,是安胎的聖藥。還有一個方子:用白朮、熟地各一兩,用水煎服。
凡是胎兒不穩而有流產跡象的,大致不出於虛弱或火氣大這兩種情況。如果能知道清熱養血,就沒有不安的道理了。此外還有因為母親生病而導致胎兒不穩的,只要治療母親的疾病,胎兒自然就穩定了。也有因為外力碰撞導致胎兒不穩,進而影響到母親的,應該知道安胎,這樣母親的病也會好。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