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綱

《羅氏會約醫鏡》~ 卷十三·雜證 (14)

回本書目錄

卷十三·雜證 (14)

1. 脈理

浮弦者風,濡弱者濕,洪數者熱。遲者寒,微者虛,牢固者實。結則因氣,散則因憂,緊則因怒,細則因悲。

除濕湯,治中濕、身重腳痛,不問久近,乾溼並效。

半夏,蒼朮,厚朴,茯苓(各錢半),陳皮(七分),藿香,甘草(炙。各五分),

姜七片,棗二枚,食遠服。如小便短,大便泄,加澤瀉、豬苓各一錢。取穿山甲於患處者,每用五、六片,土炒成珠,為引。

雞鳴散,治寒濕流注,腳痛浮腫,男女皆可服,其效如神。

檳榔(三枚),橘紅,木瓜(各五錢),吳茱萸,蘇葉(各一錢),桔梗,生薑(各三錢),

頭煎二煎,兩汁相和,次日五更時冷服。冬月略溫亦可。至天明下黑糞水,即腎家所感寒濕之毒也。辰巳時,必痛住腫消,否則再服,但飲食宜遲。此藥並無所忌。

茱萸木瓜湯,治寒邪入腹,喘急疼痛,或氣上衝心,危急欲絕者。

吳茱萸(一錢三分),乾木瓜(二錢半),檳榔(五錢),

姜引,溫服。

立效散,治寒濕壅腫,腳腿冷痛,或氣上攻心。此方消腫甚效。

檳榔(三枚),生薑(一兩),陳皮,吳茱萸,紫蘇,木瓜(各五錢),

溫服。

三妙散,治腰膝濕痛仙方。

蒼朮(三錢),黃柏(炒,錢八分),川牛膝(二錢。揀用淨膝者更妙)

夜服。此方人人可服。若房屋陰濕,及走水受濕者,不時各服一、二劑,至老無腰膝濕痛之病,不可忽過。

麻黃左金湯,治風寒暑濕,四氣流注足太陽經,腰足攣痹,關節重痛,寒熱無汗。

麻黃(去節),乾葛,蒼朮,防己,防風,茯苓(各一錢二),細辛(四分),羌活(七分),甘草(八分),桂心(不見火,研末,一錢,藥調服)

薑棗引。

當歸拈痛湯,治濕熱遍身疼痛,或肩背沉重,或肢節紅腫等證。

羌活,黃芩,甘草,茵陳(各錢半),人參(隨便),苦參,乾葛,蒼朮,防風,歸身,白朮,知母,豬苓,澤瀉(各一錢),升麻(七分),

空心服。

檳榔湯,治腳氣上衝,心腹喘急。此能疏壅散氣。

檳榔,香附,陳皮,蘇葉,木瓜,五加皮,甘草(各一錢),

生薑三片,溫服。如腳痛甚者加木香。婦人加當歸。室女加赤芍。中滿不食加枳實。痰厥加半夏。大便不通加大黃。小便不利加木通。轉筋者加吳茱萸。腳腫加腹皮。腳痛而熱加地骨皮。

除濕散風湯(新),治冒風受濕,致為腳氣痿弱,筋骨疼痛。

蒼朮(二錢),黃柏(炒,錢半),川牛膝(二錢),羌活,獨活,防己,防風,甘草,木瓜,陳皮(各一錢),

取痛處之穿山甲,土炒成珠,五、六片為引。

活絡丹,治中風手足疼痛,經絡中有濕痰,非此藥不能通達。

草烏,川烏(各泡去皮臍),膽星(各六錢),地龍(去皮,焙乾),乳香(去油),沒藥(各二錢二分),

白話文:

脈理:脈象浮而弦急者為風邪,脈濡而弱者為濕邪,脈洪大而數者為熱邪。脈遲緩者為寒邪,脈微細者為氣虛,脈沉實有力者為實邪。脈結聚者因於氣鬱,脈散漫者因於憂思,脈緊弦者因於怒氣,脈細弱者因於悲傷。

除濕湯:治療體內濕邪,症狀為身重腳痛,無論病程長短,都能有效治療。

配方:半夏、蒼朮、厚朴、茯苓各一錢半,陳皮七分,藿香、炙甘草各五分,生薑七片,大棗二枚。飯後服用。若小便不利、大便溏瀉,則加澤瀉、豬苓各一錢。以穿山甲(土炒成珠,五、六片)引藥,敷於患處。

雞鳴散:治療寒濕流注引起的腳痛浮腫,男女皆可服用,療效显著。

配方:檳榔三枚,橘紅、木瓜各五錢,吳茱萸、蘇葉各一錢,桔梗、生薑各三錢。

用法:煎煮兩次,將兩次藥汁混合,次日五更(凌晨五點左右)冷服。冬季可略微溫服。天明後會排出黑色糞水,這是腎臟受寒濕邪毒的表現。辰時(上午七點到九點)巳時(上午九點到十一點),疼痛腫脹應當消退,否則需再次服用。服藥後宜晚些進食。此藥無禁忌。

茱萸木瓜湯:治療寒邪入侵腹部,症狀為喘息急促、疼痛,或氣逆衝心,危急欲絕。

配方:吳茱萸一錢三分,乾木瓜二錢半,檳榔五錢,以薑汁引服,溫服。

立效散:治療寒濕壅滯引起的腫脹,腳腿冷痛,或氣上衝心。此方消腫效果顯著。

配方:檳榔三枚,生薑一兩,陳皮、吳茱萸、紫蘇、木瓜各五錢。溫服。

三妙散:治療腰膝濕痛的特效方。

配方:蒼朮三錢,炒黃柏八分,川牛膝二錢(挑選乾淨的牛膝更好)。

用法:夜間服用。此方人人皆可服用。若居住環境潮濕陰冷,或因涉水受濕,可隨時服用一到兩劑,可以預防老年腰膝濕痛,不可輕忽。

麻黃左金湯:治療風寒暑濕四邪侵犯足太陽膀胱經,症狀為腰腿拘攣疼痛,關節疼痛加重,寒熱交替,無汗。

配方:麻黃(去節)、乾葛、蒼朮、防己、防風、茯苓各一錢二分,細辛四分,羌活七分,甘草八分,桂心(去火,研末,一錢,藥末調服)。

用法:以薑棗湯引服。

當歸拈痛湯:治療濕熱引起的全身疼痛,或肩背沉重,或肢體紅腫等症狀。

配方:羌活、黃芩、甘草、茵陳各一錢半,人參(適量),苦參、乾葛、蒼朮、防風、當歸、白朮、知母、豬苓、澤瀉各一錢,升麻七分。

用法:空腹服用。

檳榔湯:治療腳氣上衝,心腹喘息急促。此方能疏通壅塞,散解氣滯。

配方:檳榔、香附、陳皮、蘇葉、木瓜、五加皮、甘草各一錢,生薑三片。溫服。

加味:腳痛嚴重者加木香;婦女加當歸;處女加赤芍;食慾不振加枳實;痰厥加半夏;大便不通加大黃;小便不利加木通;轉筋加吳茱萸;腳腫加豬苓;腳痛伴發熱加地骨皮。

除濕散風湯(新方):治療冒風受濕引起的腳氣痿弱,筋骨疼痛。

配方:蒼朮二錢,炒黃柏一錢半,川牛膝二錢,羌活、獨活、防己、防風、甘草、木瓜、陳皮各一錢。

用法:以穿山甲(土炒成珠,五、六片)引藥,敷於患處。

活絡丹:治療中風引起的手足疼痛,經絡中有濕痰阻滯,非此藥不能通達。

配方:草烏、川烏(各泡去皮臍), 膽星(各六錢),地龍(去皮,焙乾),乳香(去油),沒藥(各二錢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