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思恭

《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證治要訣類方卷之四·丸類、丹類、膏類 (6)

回本書目錄

證治要訣類方卷之四·丸類、丹類、膏類 (6)

1. 證治要訣類方卷之四·丸類、丹類、膏類

鹿茸橘皮煎丸(和劑)

三稜(煨),當歸,萆薢,厚朴(薑製),肉桂(去皮),肉蓯蓉(酒浸),陽起石,附子(炮。去皮臍),巴戟(去心),石斛(去根),牛膝(去蘆酒浸),鹿茸(去毛。酒浸。炙),杜仲(炒),菟絲子(酒浸),吳茱萸,乾薑(炮。各一兩),甘草(炙。三錢),陳皮(去白。五兩)

上為末。用酒二升。於銀石器內。將橘皮末煎熬如飴。卻入余藥末。和勻。舂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鹽湯任下。

紅丸子(濟生),瘧。

阿魏(醋化。一錢),胡椒,莪朮(醋煮),三稜(醋煮。各一兩),青皮(去穰。炒三兩)

上為末。另用陳倉米粉同阿魏醋煮糊。丸如梧桐子大。淡薑湯下五十丸至百丸。

小菟絲子丸(和劑),小便多。

石蓮肉(二兩),菟絲子(酒浸。五兩),白茯苓(一兩),山藥(二兩)

上為末。山藥糊。丸如梧桐子大。酒、鹽湯任下五十丸。如腳膝無力。木瓜湯下。

威喜丸(和劑),淋閉。

白茯苓(去皮。四兩。作塊。豬苓二兩。瓷器。內同煮二十餘沸。取曬。不用苓),黃蠟(四兩)

上以為末。熔黃蠟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空心細嚼。津液嚥下。小便清為度。忌米醋。

山藥丸(和劑),白濁。

赤石脂,茯神(去皮末),巴戟(去心),熟地黃(酒洗),山茱萸(去核),牛膝(酒浸),澤瀉(各一兩),山藥(二兩),五味子(六兩),蓯蓉(酒浸。四兩),杜仲(去皮。三兩),菟絲子(酒浸。三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酒、米飲任下。

清心丸(本事),遺精。

黃柏(十兩。為末),牛腦(一兩。研)

上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空心濃煎麥冬湯下。夢遺不可全作虛冷。亦有經絡熱而得之者也。

遠志丸(濟生)

茯神,白茯苓,人參,龍腦(各一兩),遠志(去心),石菖蒲(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辰砂為衣。空心淡鹽湯下七十丸。

交感丸(三因)

生地黃(三斤搗。以布取汁。留渣),延胡索(糯米同炒。去米。一兩),生薑(三斤取汁。炒地黃渣。地黃汁炒姜渣。各炒至干為度。),當歸(二兩),蒲黃(四兩炒),琥珀(二兩。另研)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當歸湯下。

固陽丸(和劑)

附子(炮。一兩),川烏(炮。七錢),白龍骨(煆),補骨脂,川楝子,茴香(各六錢)

上為末。酒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空心酒下。

豬肚丸(三因),三消。

黃連,粟米,栝蔞根,茯神(各四兩),知母,麥冬(去心。各二兩)

上為末。用大豬肚一個。洗淨。入藥末於內。線縫置甑中。炊極爛。將豬肚搗膏。加煉蜜和藥末。杵勻。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入人參湯下。一方加人參、熟芐、乾葛。一方加小麥。去知母、粟米。

白話文:

鹿茸橘皮丸

將三稜(烤過)、當歸、萆薢、厚朴(薑製過)、肉桂(去皮)、肉蓯蓉(酒浸過)、陽起石、附子(炮製去皮臍)、巴戟(去心)、石斛(去根)、牛膝(去蘆頭酒浸)、鹿茸(去毛酒浸炙烤過)、杜仲(炒過)、菟絲子(酒浸過)、吳茱萸、乾薑(炮製過,各一兩),以及炙甘草(三錢),陳皮(去白,五兩)等藥材磨成粉末。用兩升酒,在銀或石製的容器中,將橘皮粉末煎熬成濃稠的膏狀,再加入剩餘的藥粉攪拌均勻,搗成團狀,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可用酒或鹽湯送服。

紅丸子

將阿魏(醋化過,一錢)、胡椒、莪朮(醋煮過)、三稜(醋煮過,各一兩),以及青皮(去內層炒過,三兩)等藥材磨成粉末。另外用陳年米粉和醋煮過的阿魏調製成糊狀,將藥粉混合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用淡薑湯送服五十至一百丸。

小菟絲子丸

將石蓮肉(二兩)、菟絲子(酒浸過,五兩)、白茯苓(一兩),以及山藥(二兩)等藥材磨成粉末。用山藥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可用酒或鹽湯送服五十丸。如果腳膝無力,可用木瓜湯送服。

威喜丸

將白茯苓(去皮,四兩,切塊)、豬苓(二兩)放入瓷器中一起煮二十多沸,取出茯苓曬乾,不用豬苓。再準備黃蠟(四兩)。將茯苓磨成粉末,融化黃蠟與藥粉混合均勻,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空腹細嚼慢嚥,用唾液送服,以小便清澈為度。忌食米醋。

山藥丸

將赤石脂、茯神(去皮磨粉)、巴戟(去心)、熟地黃(酒洗過)、山茱萸(去核)、牛膝(酒浸過)、澤瀉(各一兩),以及山藥(二兩)、五味子(六兩)、肉蓯蓉(酒浸過,四兩)、杜仲(去皮,三兩)、菟絲子(酒浸過,三兩)等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可用酒或米湯送服。

清心丸

將黃柏(十兩,磨成粉末)和牛腦(一兩,研磨)混合。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到十五丸,空腹用濃煎麥冬湯送服。夢遺不完全是虛寒的表現,有時也可能是因為經絡有熱而導致的。

遠志丸

將茯神、白茯苓、人參、龍腦(各一兩),以及遠志(去心)、石菖蒲(各二兩)等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並裹上辰砂。空腹用淡鹽湯送服七十丸。

交感丸

將生地黃(三斤搗爛取汁,留渣),延胡索(和糯米一起炒過,去除米,一兩),生薑(三斤取汁,用生地黃渣炒,生地黃汁炒薑渣,各自炒乾為度),當歸(二兩),蒲黃(四兩炒過),琥珀(二兩,另研磨)等藥材磨成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用當歸湯送服。

固陽丸

將附子(炮製過,一兩),川烏(炮製過,七錢),白龍骨(煅燒過),補骨脂,川楝子,茴香(各六錢)等藥材磨成粉末。用酒和麵粉調製成糊狀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丸,空腹用酒送服。

豬肚丸

將黃連、粟米、栝蔞根、茯神(各四兩),知母、麥冬(去心,各二兩)等藥材磨成粉末。用一個大豬肚,洗淨後將藥粉放入其中,用線縫好,放在蒸籠裡蒸到極爛。取出豬肚搗成膏狀,加入煉製過的蜂蜜和藥粉,搗勻,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用人參湯送服。另有藥方加入人參、熟地黃、葛根,或加入小麥,並去除知母和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