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傳證治要訣及類方》~ 序
序
1. 序
嘗聞醫者。意也。蓋人之致疾。有風寒暑濕勞逸之異。藥之為味。有酸苦辛鹹甘澹之殊。苟非神聖工巧。焉能測其表裡虛實之證。審其浮沉滑數之脈。變化順逆。千態萬狀。要在因病制宜。臨機應變。藥不執方。隨時增減。辯其溫涼寒熱。度其緩急重輕。定以君臣佐使。制方施治。
非造詣精深。洞明閫奧者。烏能與於此哉。本朝太醫院使戴元禮。得神農品嚐之性。究黃帝問答之旨。明伊尹湯液之法。察叔和診視之要。精東垣補瀉之秘。故凡療疾。加減用藥。取效如神。雖古之扁鵲華陀。不是過矣。況其際遇明時。遭逢聖主。位總醫流。名揚四海。有正誼不謀利、明道不計功之心。
惟以活人為念。嘗著證治要訣類方二冊。藏之篋笥。甚為秘惜。惟靈隱住持永樂寺僧纘西緒者。極與為方外契交。間嘗獲睹。愛而錄之珍藏什襲。正統辛酉。監察御史陳君嶷。巡按浙江。至寧波之慈溪。道經永樂寺。西緒以御史之先大夫。嘗丞其邑。迨今頌其德政。由是情意歡洽。
出其秘藏醫書見示。陳君遍閱。不能釋手。味其論斷。出新意於法度之中。推測病源。著奇見於理趣之極。觀其隨病加減之妙。不特藥之咸精。抑亦治療之有據。誠醫門之規矩準繩也。後之欲為方圓平直者。可不於是而取則焉。今陳君得之。如獲至寶。亟欲鋟梓。廣布流傳。
徵予為序。著其所得之由。其與人為善之意。利人濟物之心。何其至哉。予惟陳君簪纓世裔。積德行善。凡有可利於人者。靡不盡心。且如今年春朝鮮國漁人數輩。泛海捕魚。被風飄至浙江。官軍以為倭寇。擒獲解京。送院收候。飢寒困苦。君獨念之。悉備衣糧供贍。使無失所。
卒復寧歸。其存心制行。率皆類是。若是書刊行使天下後世。不惟賴要訣而脫沉疴。亦必轉夭橫而躋壽域矣。其有功於醫道、康濟斯民之德。豈淺淺哉。正統八年歲次癸亥十一月初四日資德大夫正治上卿禮部尚書前太子賓客兼國子祭酒毗陵胡濚序。
白話文:
我曾聽說,醫學,是一種判斷和理解。人的疾病,可能源自風、寒、暑、濕、勞動過度或休息不足等不同原因。藥物的性質,也有酸、苦、辛、鹹、甘、淡等差異。如果沒有超凡的理解和技巧,怎麼可能辨別出疾病的表面和內在,虛弱或強壯的症狀,判讀脈搏的浮、沉、滑、數等特徵?疾病的轉變,可能順利也可能逆轉,形態多變,萬象更迭。關鍵在於根據病情來適應,臨場反應,藥方不固定,要隨時調整。辨識藥物的溫、涼、寒、熱,衡量病情的緊急程度和嚴重性,確定主藥、輔藥、佐藥和引導藥,才能製定處方進行治療。
如果不是有深厚造詣,對醫學有透徹理解的人,怎麼可能做到這些呢?我們朝代的太醫院使戴元禮,他掌握了神農嘗百草的特性,研究了黃帝問答的主旨,明白伊尹湯液的法則,洞察叔和診視的要點,精通東垣補瀉的祕密。因此,他治病時,可以靈活調整藥方,效果神奇。即使是古代的名醫扁鵲和華佗,也不過如此。而且,他生活在一個明智的時代,遇到了聖明的君主,身居醫學界的領導地位,名聲響徹四方。他有著正義不圖利,明道不求功的心態,一心只想救人。
他曾寫了一本書叫做《證治要訣類方》,分為兩冊,收藏得非常祕密,只有靈隱寺的住持永樂寺僧纘西緒,與他是方外的知己,偶爾得以一見,他非常喜歡,就抄錄下來,珍藏起來。正統辛酉年,監察御史陳嶷巡視浙江,到了寧波的慈溪,路過永樂寺,纘西緒因為陳嶷的父親曾經是當地的縣令,至今人們還在歌頌他的德政,所以他們相處得很愉快。纘西緒拿出他收藏的醫書給陳嶷看,陳嶷看後愛不釋手,他品味其中的論斷,發現其中的新意在法度之中,對於病因的推測,在道理和趣味的極端展現了奇特的見解。看他如何根據病情調整藥方,不僅藥材選擇精確,治療方法也有依據,這確實是醫學的規範和標準。後來想要成為方圓平直的人,可以從這裡學習。現在,陳嶷得到這本書,如獲至寶,急切地想要刻印出版,廣泛傳播。
他請我為這本書寫序,記錄下他得到這本書的緣由,以及他想幫助他人,利人濟世的心願,這是何等的高尚啊。我認為,陳嶷出身簪纓世家,積累德行,做善事,只要對人有益,他都會全力以赴。例如,今年春天,有幾個朝鮮國的漁民,出海捕魚,被風吹到浙江,官軍以為是倭寇,抓起來送到北京,送到太醫院等候處理。他們又餓又冷,十分困苦,只有陳嶷關心他們,提供衣服和糧食,讓他們免受飢寒。最後,他們平安回家。他的心態和行為,總是這樣。如果這本書出版,讓天下後世的人,不僅可以依靠這些要訣擺脫重病,也能延長壽命,提升生活質量。他在醫學上的貢獻,對人民的康健的功德,豈是淺薄的呢?這是正統八年,也就是癸亥年的十一月初四日,資德大夫,正治上卿,禮部尚書,前太子賓客兼國子祭酒,毗陵胡濚所寫的序。